普通人士: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的饭,是什么样的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成功人士:人离不开一颗野心的驱动,一旦被野心点燃了激情,一定能创造奇迹!
拿破仑有句广为流传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许多人看似明白这个道理,但一到自己的身上,这句话就失去了刺激力。人们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步入社会上层,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但一旦要去做的时候,就没有那颗雄心了,因为现实的残酷把他的自信心打得粉碎,一看自己:一无门路,二无资金,三无人脉,好像自己什么优势也没有,一下就把自己打入冰窖,冷透了全身。
门路、资金和人脉对人的成功的确非常重要,但人们却常常忽视了一个真正的决定性条件:去做一番事业的野心。只要在那颗追求成功的野心的推动下,其他条件会逐步具备,成功也会水到渠成。而很多原本可以出人头地的人,正是缺少这颗野心,被沦为平平淡淡之辈;或者有自己很想做的事,最后不了了之,抱恨终身!
蜀中有一个和尚想去南海,于是就去找一位朋友——当地一位有钱的员外,邀他一路同行。员外虽然一直也有这个想法,但顾虑南海太远,路途风险太大,不敢去尝试。见和尚来邀他,就问:“南海一路遥远,你带什么作路费?”和尚说:“一衣一钵足也!”员外冷笑道:“我屯了这么多钱也不敢去南海,你一衣一钵就去南海?我不去,等以后再说吧!”
五年后,和尚云游回来,员外已老得走不动了,见到和尚回来找他,告诉他南海的一草一木,员外很惊讶。和尚告诉他说:“我一路化缘,一路云游,非常顺利!”员外非常懊悔,可惜已经年迈,再无缘去南海!
人们往往过于注重成功的客观条件,而忽视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许多人每天都在重复地做着这样的傻事:老把条件当成自己成功的前提,如果条件不济,便搁浅自己的梦想;推托说等条件成熟再去做,而他每天所做的事却与自己要做的事毫不相干,于是条件一直在准备着,就算等到准备好的时候,机会也已经流逝。瑞典有句格言:“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正如一个故事所讲的那样:有个人的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颗戒指给她,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钱富余了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流泪用所有的积蓄买了颗钻石戒指放进了她的坟墓。这不是太愚蠢了吗?等到……等到……很多人就是在等待中丧失了机会。事业也是一样,原本很早就可以着手的事,却要一拖再拖。这种现象生活中每天都以不同的版本在上演。例如许多人年轻时都想过创业,却都以没资金为理由而告吹,或说等自己的钱屯够了再去创业,但自己却跑去打工,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屯够这笔资金可能一百年都不够,所以常常人到中年,事业一点起步也没有,最后只好在无奈中平凡度过一生。许多人正是过于把自己想做的事寄托在未来,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埋葬了自己的野心。
其实,成功与物质条件相关不大,最关键的是你是否有一颗野心,有没有为了自己的梦想执著追求的激情,如果有激情去推动,所有的条件都会随之而实现,成功之路上的坎坷都会随之而铺平。成功之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等你机关算尽,万事已成空。而你真正要做的,就是在野心的推动下,每天都去解决前进中的一些困难,道路一点一点地往前铺;多年后当你回头看自己铺的路的时候,这条路已经铺的很长很长,而你与自己的梦想也越来越近,很自然地成为了成功人士。
深圳某知名培训集团公司的老总,身价数十亿,连余世维这样的培训大师也是他机构的合作老师之一,无论从那方面讲,他都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成功人士。但如果你翻开他的奋斗史,你会惊讶他的经历:十五年前,初中学历的他孤身来到深圳打工,在一家工厂做油漆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也没有休息日,可这样辛苦地工作,每月的收入却不到一千元。一年后他愤怒地丢下一句话:“我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毅然辞工。没有收入来源的他,租了一间在深圳最便宜的铁皮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开过小店,做过小批发商,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发现了深圳的培训业开始兴起。没有学历的他毅然加入这一行,省吃俭用花钱去听培训大师讲课,去模仿他们,并常常去图书馆里充电。为了打开局面,他开始跑到一些工厂去做一些免费励志培训,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终于慢慢地他有了一笔笔培训收入,并成为了一名励志培训大师,到后来又组建了自己的培训公司,并被邀请去给清华大学的博导上培训课,这些辉煌的成就很难让人将之与一个初中学历的工人联系起来。但他确实成功了,没有什么条件,全靠自己一颗野心去创造。
野心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之源,没有野心你再富有也只会逐渐没落;一旦拥有了野心,并在野心的驱动下激情拼搏,你今天可能还不拥有什么,但你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生命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常怀着“知足者常乐”、“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的思想,整天不思进取,那你只有原地踏步。而唯独拥有了野心,才能点燃内心的激情,才会在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上不断奔驰,与平凡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要想修炼为成功人士,先给自己一颗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