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7700000040

第40章 尊重你大脑的工作方式

丢掉不需要和用不上的东西,这只是与杂乱作战的一部分。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使用一种可以坚持的方法,来组织你的生活空间(第三个部分是保持你的新习惯,这一点会在第九章涉及)。个人组织者多萝西·布雷宁格非常坚定地相信,应该与你大脑的工作风格保持一致,而不是违反它。

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事物:一些人的思维比较线性、讲逻辑,在头脑中整理整个世界,另一些则比较有创造力;一些人依赖于视觉符号来记住东西,另一些则更倾向于语言,对于书写文字的反应更好。

无组织的思维和分类方面的困难,这是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经常会面对的问题。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房屋中,都能看到不同类别的杂物———一堆待洗的衣物、一叠等待整理的信件,可能还有一些需要整理存放到剪贴簿里的照片,而一些人的思维则缺乏组织,没法把这些东西分入这三个类别。在这样的人眼中,所有这些东西可能都属于“需要处理的东西”,所以最后就把它们堆成一大堆。

许多年前,我曾经治疗过一名有杂乱问题的女性。我们用一种对她来说有意义的方法,一起整理了她厨房的橱柜。对她来说,相比于把所有罐装食物一起放到架子上,另外一些分类方式更符合她的习惯。例如,在一个架子上,她会把甜品放到一起———一盒盒的蛋糕粉、水果罐头、糖和面粉,还有罐装的自制饼干。她还会把做汤的配料(豆子、鸡精等)放到一起,虽然豆子还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她经常做汤,所以对她来说这是豆子最常见的用途。这种组织方式是对她来说是最有效的策略。

这里的要点是,应该有一套对你来说有意义的组织系统,它可以帮你实现降低杂乱程度的目标,并且让你的东西放在可预测的地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其他人可能不觉得它有意义,但对你来说是有效的,这就够了。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组织物品,这种想法会带来挫败感和无力感,是一种陷阱,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如此。多萝西指出,一些人需要看到他们的东西,才能知道它们在哪。“有些人可以把40份文件存放起来,然后在日历上找到需要处理它们的那一天,贴一个便笺,上面写着‘税务文件在左手边的抽屉里,14号处理它们’。”多萝西说道。但是,对于一个需要看到物品才能记起它们的人来说,把东西存放在紧闭的抽屉里,可能会带来令人沮丧的体验。他不仅会忘了东西放在那里,甚至会忘了自己拥有它们,这个系统会给他带来持续的压力和干扰,甚至可能带来失败感。多萝西的建议是,采取那些对你来说最自然的做法———只要有一个系统存在,它能帮助你实现知道东西在哪里的目标,那就可以减少你情绪上的杂乱。对于需要看到东西的人来说,另一个解决办法是使用一套架子系统。如果你的衣物散落在房间里,那说明你的系统可能与你大脑工作的方式不一致———你需要看到你的衣服,才能知道有哪些选择,所以你不喜欢把它们放到抽屉里。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基于视觉的系统,这样你可以保持有组织,同时还能看到你的物品。

关于桶、分隔和其他的组织策略,有一点需要注意:各种看上去能够解决你所有问题的组织工具,有时可能反而会增加你的杂乱问题,而不是减轻它。我的一个患者赛琳娜(Selina),她有一个6岁的儿子,已经表现出了囤积的早期倾向。她有焦虑的家族史,尽管自己没有囤积问题,但她儿子却能从许多别人认为是垃圾的东西中看到价值和美,所以在丢弃东西方面有巨大的困难。如果他看到一个黄色的塑料珠子从项链上掉到人行道的缝隙里,会坚持把它带回家,即使它已经脏了或者破损了。他会把珠子放在衣柜里,旁边有一块他喜欢的泡沫塑料、一对从幼儿园里剪下来的蝴蝶翅膀、一根鸟的羽毛,还有一个从生日礼物袋上拆下来的破损的塑料盖子。如果赛琳娜劝告儿子不要把这些东西带回家,回应她的将是极度的焦虑还有眼泪,所以她放弃了。

赛琳娜与儿子一起清理房间的时候,会与他讨论每一件东西;但是对他来说,放弃每样东西都很困难,会让他怒气冲冲。因此,赛琳娜买回来了几套不同大小的塑料抽屉,来帮助儿子组织物品,降低他房间的杂乱程度。问题是,他的房间已经有好几个架子了,上面有各种储物桶、分隔器和塑料抽屉,里面装着他的其他宝贝。赛琳娜越努力让他的房间变得有组织,实际上就给他创造出了越多的空间,让他可以带回来更多东西。这是一个悖论:如果她不整理,儿子的杂乱很快就会压倒他们;但是如果她整理了,多出来的空间反而让他能够带回来更多东西,并且让他不能直面和探索自己被迫清理房间背后的原因。

你是哪种类型的组织者?

每个人都以一套不同的方法,来组织他们的东西。你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系统最适合你?下面是个人组织者多萝西·布雷宁格给出的策略,它们可以帮你确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组织者。

找到你放废旧杂物的抽屉。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可能是厨房里那个放着电池和外国硬币的抽屉,也可能是你的床头柜,或是书桌上的一个抽屉。

把它拉出来,所有的内容倒到地上。

不要仔细考虑应该如何整理它。相反,允许自己用一种对你来说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整理。

留意你是如何整理物品的。你是不是把感冒药、阿司匹林和化妆品放到了一起;把餐巾和塑料叉子放到了一起;把纸夹和荧光笔放到了一起?这样的话,你就是那种按照物品相似性进行组织的人。或者你会把纸夹、阿司匹林和大头钉这样的小东西放到一堆,把剪刀、订书器之类的大东西放到另一堆,因为按照大小来组织物品对你来说最合理;或者你可能会按照形状、颜色或使用频率来组织。这都很好,只要它们对你来说有意义,你知道在哪能找到东西就行。

知道你是哪一种组织者,这会帮助你建立适合你的系统。例如,你需要看到东西才能知道自己拥有它们,那么架子(而不是抽屉)以及透明的塑料桶将是你的好伙伴。你可以把文件堆叠到水平放置的收纳箱里,或是使用有刻度的文件台,而不是封闭的抽屉系统。如果你更多是颜色取向的人,那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按照颜色收好(例如,把红色的卡车、积木和球放到一起),这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你可能还会想要根据衣物的明亮程度把它们悬挂起来,而不是使用“裙子”或“上衣”这样的分类。

最大的组织错误

个人组织者多萝西·布雷宁格表示,下面这些问题是许多人经常陷入的误区。

过度组织。雄心勃勃地想要完美地组织物品,于是划分出了太多层次(例如,有一个财务文件夹,里面按照各种投资账户的类别进行细分,下面再按年份进一步细分),这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为它很难维持下去。记住:保持简单。

欺骗你自己。如果你是那种把衣服盖在椅子上的人,那么详细的组织系统,比如在衣柜为不同季节的衣服划出区域,使用节省空间的挂钩,就可能很难维持下去。更好的办法是在柜子里放上10个挂钩,把东西挂在上面———这样你的衣物都离开了地板和椅子,而且这种系统可以维持下去。

期待你的系统自己运转。你可能建立了一个很棒的系统,但没有维护它,那么它就不会帮上你什么忙。假设你的书桌上有一些文件夹,里面有未开封或未支付的账单、需要剪下来的优惠券以及商务收据。那么适合你的系统是,一旦你支付了账单,就把属于商务开支的账单放到商务收据里;每周剪下来一些优惠劵,放到钱包里。如果你只是把它们留在文件夹里,每周不不整理检查,那么它们可能看上去更干净了,但你仍然找不到需要的东西,而这正是你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建立一套系统的原因之一。

幸运的是,对于那些有囤积问题或倾向的孩子(以及成人)来说,在囤积的习惯根深蒂固之前,我们可以教会他们用别的方式来管理焦虑。在赛琳娜的例子中,告诉她的儿子为什么不能把某样东西带回家(那颗珠子很脏而且已经被损坏了),传达出不赞成的态度,于是他会学会什么是有价值的、有用的,什么不是。但仅仅向孩子作出解释并非总是有用的,因为他们还太小,难以理解并运用逻辑。对待幼小的孩子时,你可以把整理变成一场游戏(比如,看看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挑出哪些记号笔还能用),或者根据他们的年龄给他们制订整理挑战。让整理充满乐趣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有囤积倾向的儿童面临着将来成为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危险,但他们也可以学会处理自己的积累物品,参与治疗自己。原则是相同的,必须温和地鼓励孩子反思那些扭曲思维,并学会拒绝这样的行为,因为正是这些扭曲思维导致他们保留自己不需要或用不上的东西。我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贴纸会有所帮助———每次他抵御住了诱惑,没有把不需要的东西拿回家,他就可以得到一张贴纸。如果他没抵御住诱惑,那就必须丢掉已有的另外一些东西。习惯在儿童时代的早期就已经根深蒂固,但他们可以学会养成新的习惯,防止强迫性囤积症问题延续到成年时期。

同类推荐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动自己的积投情绪,这样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事有效率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此外,在可以掌控自己的同时,也应学会调适他人的情绪。能调动他人情绪的人往往会在轻松中完成交际,在快乐中创造和谐。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可以说是为读者奉献的一种心理自助疗愈福音,本书的宗旨是帮助读者摆脱不良心境障碍,解决心理困扰,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以及解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怪癖行为和心理现象。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有趣,同时提供了针对不良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期望能给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面对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病”问题,只要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它、了解它,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出现异常的时候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本书选取了生活中一些饱含乐趣的问题和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释、分析,让读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样感受,这样表达,这样行动。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溺宠:豪门童养媳

    溺宠:豪门童养媳

    他是黑氏总裁,阴冷霸气,邪魅帅气,不管多么高傲的女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下。她是黑氏总裁的童养媳,从十岁开始就开始学习身为豪门妻子的一切,十八岁做他的保姆,保镖,司机兼跑腿!他费尽心机的想要摆脱她,却不知从何时起心已经沦陷在这个小女人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帝龙神

    武帝龙神

    在这一片浩瀚的大陆有着神一般的修真者,一掌移山,有神龙在九天遨游。看小雷浩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蓝天风

    蓝天风

    本书以全国百强民办学校——蓝天学校全新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为素材,以全国民办教育先进个人蓝天学校校长张旭的办学经历和管理手段为主线,非常详实地讲述了形成中等生的原因,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决中等生的办法,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 柜台销售:技巧与策略

    柜台销售:技巧与策略

    全书共十一章,包括柜台销售概述、销售柜台的设计、柜台销售中的售前准备、柜台销售中的顾客了解、柜台销售中的顾客接待等。
  • 灵宝瞳

    灵宝瞳

    职场员工张易,意外下得一灵瞳,鉴古董,辨玉石,从此走向辉煌人生。
  • 末世的修炼

    末世的修炼

    这里不是一个安详的世界,这里是变异与厮杀的世界,这里钱不是万能的,全靠实力来说话!实力不是容易获取的,而是拼命厮杀和修炼得到的!
  • 寒烟碎:逆天之行君莫笑

    寒烟碎:逆天之行君莫笑

    且看“乌鸦变凤凰”是怎样一个坑X的过程~在由弱变强的路上,她身上的秘密一一被打开……以前的她衣食无忧,但从现在起,她将不再被动,靠自己,也能成就一番天地!押上性命,在绝望中,冲破云霄,至最高处!绝世一笔震天惊!“喂,那头腹黑!你放下武器也没用,老娘就不嫁给你!”“依你的意思,本座还得威逼色诱一下了?”“色……”
  • 文化街上的流浪汉

    文化街上的流浪汉

    黑恶与正义在文化街上进行较量,乡下小子凭着一身少林功夫一身正气战胜邪恶后,他领着一群打工者开始他们艰难的打工之路,而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一份爱情。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