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200000008

第8章 G

鬼门关

“鬼门关”本系古代的一个关卡的名称,据《唐书·地理志》记载:鬼门关在今广西北汽县西,它界于北流,玉林两县之间。这里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口。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要冲,因“其尤多瘴病,迁谪至此者,罕得生还,俗称鬼门关”,且有“若度鬼门关,十去九不还”之谚语。

唐文宗、唐武宗期间,有位大臣名叫李德裕,是河北赵县人,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职。武宗时担任宰相职务,力主削弱藩镇,曾佐武宗讨平擅自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李德裕因反对李宗闵、牛僧孺集团,遭到牛派打击报复,被贬谪崖州(今广东琼山东南)。

途中,他写了一首感叹诗。诗云:“一去一万里,千至千不返。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俗语所说“鬼门关相会”,是说在阴曹地府(即所谓恃“阴问”)相会,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说法。现在,人们常用“鬼门关”这句俗语,比喻极难度过、极为凶险的地方,如:说旧社会穷人交地租、借高利贷,就如同过“鬼门关”。

鬼画符

古时候,顽童进私塾学堂,上课习字,胡乱涂抹者,常遭教书先生训斥,称之“鬼画符”,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句俗语。

这句“鬼画符”俗语与成语“鬼画桃符”关系甚为密切。追本溯源,“桃符”是春联的前身。作为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联即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

远在战国时代,由于科学极端落后,人们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束手无策,便认为是鬼神所致。为避“鬼魅”之神,民间兴起了在门上插桃枝的风气。

《庄子》里就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后采,人们又用桃木削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一些与狂草书体类似的文字,如“神荼”,“郁垒”,“灭祸降福”等,把它钉在大门两边,用以驱逐鬼神,更新除旧,寄托“地利人和”的美好愿望。这种形式,人们习惯称它为“桃符”。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写过这么一首七言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题名为《元日》的小诗,写的是旧日民间新年的习俗。诗人把新春佳节描绘得喜气洋溢,富有生活气息;特别是结尾两句,景像宏大明丽,一派万像更新的气像。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王安石这位拗相公实行新法、致力改革的坚强信念和豪迈心情。

俗语“官样文章”,乃是谓旧时官场例行公事的作法,用以指表面堂皇,内容空虚,不切实际的言论或措施。

讲起这句俗语的由来,那可说来话长。

唐朝诗人韩偓诗云:“袅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官样窄衣裳。”这里说的官样,是指宫廷式样。可见“官样”二字,原来并无贬意。《书言故事·文章类》讲到:文章有两等,有山林草野之文,有朝廷台阁之文,前者其言枯槁,后者其气温润。并说:文字须要有官样。意思是指文字丰腴,气像温润,与江湖体相对而言。宋代李昂英示儿诗也说过:“官样词章堆典雅。”明朝的沈鲸也称赞:“官样文章大手笔”。这些都是说官样文章堂皇高雅。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官样文章逐渐成为徒具形式、例行公事的贬意词。清朝人郝懿行指斥模式一格的抄袭公文,有如王莽写《大诰》(《尚书》篇名),是装扮给别人看的官样文章。

旧社会,官场如戏场。掌的是官印,说的是官话,住的是官邸,收的是官税,那样,冠冕堂皇的文章,自然就得有官样了。

官样文章,在古时不仅是敷衍上司、愚弄百姓的法宝,而且是掩盖秽行、官官相护的外衣,成为满嘴里跑舌头的托词,所谓“宝盖头下两个口(即“官”字),谁能晓得往那儿走。官向官,吏向吏;皂隶向着把门的”。这便是绝妙的讽刺与写照!

各有千秋

人们说某人和某人各有优点,常用“各有所长”这句俗语形容之,或曰“各有千秋”。它出自西汉刘向所撰《说苑》中的一则史轶摭闻——

一天,有个名叫西闾过的人渡河到河东去,到了河当中,水很深,差一点被淹死。有个船老大见了,连忙把他救上来,问他道:“你要到哪里去?”西闾过回答说:“我要到河东去游说诸侯,好实现我的政治主张。”

船夫听后不禁捂住嘴巴,笑着说:“你刚才差点淹死,连自身都难保,岂能劝说诸侯?”西闾过说:“请艄公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不要把别人看得一钱不值呀!”船老大说:“你这是什么意思?”西闾过反问道:“你难道不知道‘和氏璧’的故事么?”船老大回道:“未曾听过。”

西闾过便详细叙述了卞和献璞的经过,然后说:“倘若将这无价之宝‘和氏璧’用作纺织工具,却还不如瓦片砖头有用啊。”

西闽过接着又滔滔不绝地对船夫说:“相传随侯救活了一条蛇,后来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报答他。这就是‘随侯之珠’,是国宝啊!假如把它作为弹丸来使用,还及不上泥丸呢;骐骥和骤弭都是好马,一天能跑千里,倘叫它去捉老鼠,却不如一头只值一百钱的野猫,干将、莫邪是古代的名剑,削铁为泥;锋利极了,假如用它作补鞋的工具;却抵不上一个只值两钱的锥子。”

能言善辩的西闾过收住话头,言归正传:现在你拿着浆,划着船,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你的长处,假如你跟我一起去河东游说诸侯,在那种场合,或许你就不如我的口才。所以说,人各有千秋,各有所长。我们应当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绝不可拿自己的长处,来嘲笑别人的短处啊。一席话,说得那船老大连连点头,夸赞西闾过说:

“先生真是满肚子学问,说起话来句句在理,让人长见识。”

这便是俗语“各有千秋”即“各有所长”的来历。

狗屁不通

常听到人们对不懂事理、不晓礼尚,说话颠三倒四的人斥之为“狗屁不通”。这是一句俗语,可以说妇孺皆知,在口语中常常出现,但很少人知道这是一句被讹变了的俗语。

据野史笔记所载,这句俗语是这样来的——

狗的表皮,与其它动物很不柜同,它没有汗腺,每到炎夏,狗就将自己的舌头伸出嘴外,藉以散发体内的热量,以避免“中暑”,所以,狗屁不通,实乃狗皮不通,因狗属畜类,屁乃臭气,这对那些不明事理不知事务的人和事,用它来进行训斥或评论是很自然的贬意词了。

大凡每句俗语都有其来由,从“狗皮不通”到“狗屁不通”,自然也不例外,这也是更形像更生动的表达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更容易在社会中流传。

公平交易

从前,太行山下王村,住着一个憨厚忠诚的年轻人,名叫公平,一家父母妻小全靠他打柴度日。

风和日丽的一天,公平担柴去卖。正行时,他突然发现路旁丢着一个元宝,急忙放下担子抬了起来,高兴地擦去上面的泥土,心里想;“这么个大元宝,换成米够全家吃一个月!”擦着擦着,看到元宝上刻着五个字:“有交易一半”。这交易是谁?家住何处?他不由得发起愁来。既然有人家一半,就不能独吞。他卖完柴回到家中讲明情由,第二天一早,就告别父母妻小,怀里揣着大元宝,日行夜宿,走村串巷,一边讨饭,一边打听交易这个人。

日落月升,风雨阴晴,气候一天天的变冷,一直找了四个多月,仍没有打听到交易的音讯。公平精疲力竭地走着,眼前又出现一个村庄。交易会不会住在此处?正在纳闷,忽听有人喊道:“交易,交易。”他停住脚步向周围看了看,不见一个人影,心想大概是自己想交易想得入迷,耳怔了,就忍着口渴肚饿继续前行。“交易、交易”喊声又传过来,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莫非是听错了吧?“交易、交易”喊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这时他才发现离自己不远的青石崖下站着一个老先生,长袍短褂,衣着讲究,由两个人搀扶着缓缓走来。老先生边走边喊,可是总听不见有人答应,公平本想上前打听,又一想自己衣衫褴楼,面目不整,怎敢和这般人淡话。

“交易,交易”老先生又喊了起来。

“哎,爹爹叫我何事?”随着应声,从前面另一个崖下上来一个年轻人,看上去不满二十岁,一身青布长衫,走路文文雅雅,像是读书之人。

公平本来不敢接近老先生,现在倒想过去问问这个书生。他向年轻人迎了过来,深施一礼问道:“请问小哥,你就叫交易?”

书生停住脚步,仔细打量着这个叫花子模样的人,不由诧异起来,此人一面不识,找我何事?便反问道:“你是哪里人氏?”公平回答:“太行山下王村,离此三百多里。”

书生又问:“你找交易干啥?”公平回答:“和他商量一件大事。”书生一听有大事相商,嘿嘿一笑:“尽管讲来,我就是交易。”

公平手舞足蹈:“啊,你就是交易!几个月来我走遍河南、山西方圆几百里的村庄找你,不料……”

交易问道:“你是怎么来的?”

公平回答:“讨饭来的。”

交易又问:“家中还有何人?”

公平说:“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妻子儿女,全靠打柴为生。为了找你,离家几个月了,不知家中生活如何。”

交易听说公平为找自己沿途乞讨数百里,心中深为感动,就问:“什么大事值得你受这般辛苦?”

公平说:“这里不能讲,到你家再谈。”

到了交易家门口,只见黑漆门楼。五脊六兽,公平心里暗叹。“真是富豪人家。”进大门,过长廊,来到客厅。客厅正中摆着四把太师椅,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的画,两边各有唐诗陪衬,真是雅致大方。公平站在那里半天不敢入座,好一番推让才坐下。宾主坐好之后,家里人倒来茶水,交易又让人端来饭柒。吃罢之后,交易才问公平到底有什么大事。公平从怀里取出元宝,讲明事情的来由。交易感到奇怪,接过元宝仔细观察,果然上边有字,心里暗想:“这怎么写着有我一牛?”又把元宝递与父亲,父亲也莫名其妙:我家元宝怎么跑到那个地方?既是我家元宝,为什么又写着只有一半?

交易父子各自看过元宝,都觉得这半个元宝倒没有什么稀罕?只是公平的精神太叫人感动。爷俩走到里间商量,既然他是打柴为生,家里一定很穷,况且又在路上走了这么多天,吃了不少苦头,决定让他把元宝全部拿走,并且再送他两个。但是公平说啥也不同意,他说:“既然写着有你一半,就得给你一半。”交易父子也推辞说,“你千里迢迢,一路辛苦,我们领会你的心意就是,这又不是我们丢的,而且我们家又不缺银钱,你还是拿回去吧。”可是公平怎么也不答应,无奈交易只好叫人拿来分金锯,从中拉开,各自一半。

公平拿着自己的半个元宝,起身就要回家,交易父子强拉硬留,总算又吃了一顿饭,另外送他的衣物一件没拿,只带着自己来时的碗筷回家去了。

却说交易送走公平,一个人回到客厅拿着半个元宝又端详起来,他总觉得这件事特别奇怪。正在琢磨,一不留神,元宝掉到地上,“啪喳”一声砸烂一块铺地的方砖,赶忙唤来家人请工匠修补。匠人取下烂砖,下面却有个黑洞,掌灯一照,洞里面藏着一大缸元宝。交易伸手拿了千个,上面写着,“有公平一半”,又拿一个细看,仍然写着“有公平一半”,拿着拿着,一连拿了几十个,每个上都写着同样的字。赶忙把情况告诉父亲。父亲看后一笑,故意试探儿子,“元宝明明埋在我们家里,为啥要有公平一半?”交易一听非常生气:“人家穷得叮当响,拾了一个元宝,见上面写着有我们一半,既不相识,又不知住在何处,还千里迢迢要着饭寻上门来,我们怎能这样昧良心。”老先生又故意说:“他的元宝是在外面拾的,我们的是家里挖的。”交易更加生气,“不管怎么说,这上面写着有人家一半,就得让人家拿走。”说完之后,悻悻走出客厅,让家人牵来一匹大马,骑上就去追赶公平。老先生看着儿子的背影,脸上出现了一付笑容。

公平揣着半个元宝,大概走有五、六里路,忽听后面马蹄哒哒,扭头一看,像是交易,不由犯起猜疑,“恐怕是交易父子又变卦了,要把那半个元宝也给我。”交易正拍马前行,一看前面行人像是公平,急忙喊了起来:“公平慢走,公平慢走。”公平听到喊声越走的快,头也不回干脆跑了起来。可是双脚怎能跑过四蹄,交易在他前面翻身下马,拉着公平让他赶快上马,回去有事。公平坚决不回去。交易不分三七二十一强拉硬拽,二人合骑着一匹马飞奔回村。

到了家里,交易就拉着公平走进客厅,指着地上的一堆元宝,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说道:“让你回来把自己的带走。”公平仔细一看,就是奇怪,每个元宝上都写着有自己一半,但他想到自己的元宝是在路旁拾的,人家的是在家里挖的,这怎么能要呀,便对交易说道:“这是你家的东西,我不能要。”交易一听,“什么我家东西,明明写着有你一半。”

说完,就让家人取来分金锯,把一个个元宝从中拉开,各分一半。在一旁坐着的老先生看到这里,心情激动,信口念了四句诗:

公平交易分元宝,

二人品德一样高;

遇财分明真君子,

后代子孙耍仿效。

这个刻字分银的故事虽然不可能是真实的,但编造故事的人是想教人“临财不贪”。

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是人们在拜年时常说的一句吉庆俗语。它反映了人们送穷迎富、向往富裕生活的良好祝愿。

“恭喜”二字表示恭贺,祝愿,“发财”二字源出何典?为什么在过年的时候要“恭喜发财”呢?“发财”是指获得大量的钱财。《礼记·大学》中曾有“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之句,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发财”已成为人们口头流传的俗语了。

“发财”是个十分诱人的字眼。自古以来,官商绅贾,凡夫俗子,甚至于骚人墨客,哪个不想发财?无怪乎旧社会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虔诚地朝拜财神爷赵公元帅,祈求他保佑人们发大财。还有不少人家在墙壁和门上张贴“招财进宝”、“财源茂盛”之类的对联,亦不过是表达一下发财的愿望而已。

过年,本是年末岁首送旧迎新之日。人们企求送走穷鬼、迎来财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交上发财的好运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要“送贫迎富”,又谈何容易!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文中描述人们“三揖穷鬼而告之曰:日吉时良,行利四方。”意思是说:“穷鬼,今天是良辰吉日,请你快点走吧!你走了对四方百姓都有利啊!”可是穷鬼却赖着不走呢!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菰中随笔》里借唐代姚合的诗刻划了人们发财梦落空的心情:“年年到此月,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里,无人不送穷。送穷穷工去,相泥欲何为?”

在旧社会那黑暗,愚昧、落后的年代,“发财”不过是一枕黄粱美梦!人们不是常常发出“王老五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叹息吗?

苟遥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苟遥和吕洞宾是一对八拜之交的金兰兄弟,吕大两岁为兄,苟小两岁为弟。

苟遥家里本来就穷,父母双亡后,生活更是没有着落。吕洞宾家里比较富裕,便把苟遥接到自己家里,不惜耗费银两,供他读书,指望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重振家业。

苟遥来到吕家后,读书倒也用心,只是当他十八岁时,看中了一个年方二十八岁的美貌女子,执意要娶她为妻。吕洞宾怕他贪恋女色,荒疏学业,误了前程,三番五次好言相劝,都无济于事。

吕洞宾无奈,只好同意他成亲,但提出条件,婚后的头三天晚上,必须由他在洞房过夜。苟遥对此非常气愤,但想起为供自己读书和成亲,吕家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便忍气吞气地答应了。

其实,吕洞宾并没有到洞房去过夜。一连三天晚上,他都是天一黑,就坐在洞房的窗户外边,手捧书卷,秉烛苦读,直至天明。而且他读的都是些劝人苦学奋进的篇章。新娘子在洞房里,听见“丈夫”的读书声,佩服丈夫是个有志之士,但他始终不进洞房门,又使她百思不解。她以为丈夫不喜爱自己,竟伤心得一连哭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晚上,苟遥进了洞房,询问起前三天之事。妻子如实相告。苟遥听了,不觉恍然大悟:“啊!原来我错怪仁兄了!他是为了启示我新婚莫忘苦读才这样做的呀!”于是,他与妻子商量定,立即分居,发愤读书,待金榜题名之后,再与妻子同居。

光阴一晃就是几年,苟遥凭着满腹才华,做了高官,而吕洞宾被一场大火烧得家产全尽,恰巧又遭了荒旱,一家人生活实在无着。在穷困潦倒之时,吕洞宾决定去求苟遥资助。他来到苟遥官邸,说明了来意。苟遥夫妇只是殷勤接待,就是不提资助之事。

吕洞宾住了些日子,想起家中挨饿的妻子儿女,急得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执意要走。苟遥既不劝阻,也不给盘费,只是拱手相送。吕洞宾越想越气,对苟遥发泄了几句,便愤愤离去。在城门外,一位算命先生拦住了去路,问道;“这位客官不知有何不快之事?”吕洞宾满肚子委屈正没处发作,这时便一下子倾吐了出来,然后大骂苟遥少情寡义,不是东西。先生听了,深表同情,把装有三百两纹银的钱袋交予吕洞宾说:“这些银子你拿走用吧!”吕洞宾一下愣住了:此人与我没什么来往,怎能接受他这么多的银两?可是,当他要退还这些银子时,那个算命先生已挤进人群不见了。他万般无奈,只好面对先生走去的方向。深深作了三个揖,便登程返乡了。

不一日,吕洞宾回到了自己的村头。乡亲们见到他,都像见了鬼一样,急忙躲避,他感到奇怪。进了村,他见自家的宅基上,被烧毁的房屋已经变成了新房,他更感到惊奇。

走到自家门口,见门上贴着白对联,又听见妻子儿女的哭嚎声,心里更沉不住气了。他硬着头皮,闯进了家门,见院中停放着一口棺材,妻子儿女身穿重孝,手扶棺木,哭天嚎地,悲痛欲绝。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拉住妻子就问:“你在哭谁呀?”这一问不大紧,妻子吓得晕了过去,儿女被吓得往外跑。他这才意识到村里和家里的人都认为他死了。他急忙扶起妻子,一阵呼叫,妻子才清醒了过来,说出了自从他走后,苟遥派人带着银子来为他家修了房子,昨天又派人抬回这口棺材,说吕洞宾死在外边了。

吕洞宾听了,一时火冒三丈,嘴里骂道:“这狗东西,竟如此折我阳寿”他顺手抓起墙角处放的一把镢头,照着棺材就劈了起来,三五下,棺盖便被砸开了。他往里边一看,原来装的尽是金银财宝,上边还有一张纸条。吕洞宾抓起一看,只见纸条上写着:

你资助我登皇榜,

我为你家赠银两;

你让我妻守空房,

我让你妻哭断肠。

知遇。之恩永不忘,

兄弟情谊日月长。

看到此,吕洞宾多日来心里的疙瘩一下子解开了。算卦先生的慷慨解囊,原来是苟遥暗中安排的。看看棺材中的金银财宝,他对妻子说:“我错怪贤弟了1他这样做是费了一番苦心的,不如此,岂不被途中强盗抢劫去了?……”

这时,他那吓跑出去的儿女回来了,后边还跟了一大群街坊邻居。吕洞宾见到儿女和乡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便把他与苟遥的兄弟情谊,当众说了一遍,又拿了一些金银,散给村里贫苦的人家。一位老者,见此情景,不禁感叹地说;“苟遥、吕洞宾,日久见人心呀”从此,这句话便被广泛传开了。

时间久了,被传走了样儿,变成“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歇后语了。

各扫自己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

这是一句在流传中被讹变了的俗语,原为“各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门上篮”。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民间传说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清早起来,便操起扫帚打扫自家门前的积雪。他扫着扫着偶而抬头,见对门邻居家大门边挂着一只蒙有布的竹篮。当时街上没有行人,邻居家又关门闭户尚未起床。出于占小便宜的贪婪心理,他悄悄走过去摘下竹篮,揭开上面蒙着的布,一看差一点没被吓死:原来,篮子里放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他赶紧把篮子又挂回原处,慌慌张张地跑进自家屋里去了。

不久,那户邻居家的主人起床了,他打开大门,也出来扫雪,一转身发现了那只装有人头的竹篮,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仔细一看,发现从对门到竹篮底的脚印,于是疾匆匆赶往县衙击鼓报案。县太爷查看了现场之后,将那个人逮了起来。

自从有了这个民间传说,加上又收入了《时昔贤文》,这句俗语便成了“只管自家事,别管他人事”的代词,一直被某些人奉为人生哲理和生活中的信条。这是不足取的。

同类推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热门推荐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什么是天才?无论学习任何战技都能完全领悟,只要修炼新的功法就能扫除进阶的壁障。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少年聂风偶得一神物‘灰色桃核’,从此之后修炼一日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世间还有他达不到的境界吗?
  • 末世之我们

    末世之我们

    末世降临,没有无敌小强,没有猪脚光环,只有一群生死与共的朋友相互支持,包容,关爱着彼此,一路走下去!帅气的妖妖,沉稳的汪总,火辣的饼姐,温暖的饼哥,缺心眼的大个,且看5人如何在这末世走出自己的路!楼兰古国为何消失?玛雅古国去了哪里?幕后黑手是谁?
  • 守护甜心之爱的复仇

    守护甜心之爱的复仇

    【周更】守护者的背叛,只有璃茉和风彦相信她,她要出国,两年后回来,她将是顶级歌手,和璃茉风彦的组合非常有名,敬请期待吧
  • 三界仙缘

    三界仙缘

    大道如青天,云游四海间。扶摇九万里,逍遥蓬莱仙。一介穿越客,萧景元一心求仙问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奈何,心猿出世,风起于青萍之末,席卷人妖仙三界,大劫将起。至此,一段叱咤山海、力挽狂澜的传说,也逐渐拉开序幕……
  • 上古世界之龙临

    上古世界之龙临

    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冒险之旅才刚刚的开始。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一个女人,要复仇,除了身子还能用什么做武器?她遇上他时,她是被灭族的叛族之女;他遇上她时,他是占岛为王的海盗头子;他怜惜她,疼爱她,在她眼里他却是占了她的身子与自由的恶魔。她要活下去的理由有二:杀掉株灭她九族的昏君,杀掉玷污她的海盗。而多年之后,昏君已经被俘异国,而海盗也雄踞一方,这一份飘荡的情会栖息在谁的心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大妖修

    绝世大妖修

    一个孤儿,因为一个心愿而陷入一个小小骗局之中。却又因为这个骗局而改变一生,踏上从未相过的修仙大道。当一切慢慢走上上正轨,阴谋诡计却层出不穷,人祸妖祸不断……想要活下去,唯有不断走下去!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那一年,栀子花盛开

    那一年,栀子花盛开

    国际首富白建华的女儿白雨婷,从小生活在贵族家庭,魔蝎座她漂亮却有些懦弱,本以为可以一直幸福下去的她,在她最美的年华,却承受了所有的痛苦,最后开始长大,开始明白青春的意义。终于找到栀子花盛开的地方。并且撞上了高富帅明疏影,到底,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虫时代

    虫时代

    突破!进化!这是属于虫子的时代!虫群不灭,进化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