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200000004

第4章 C

吹牛

说大话谓之“吹牛”这句俗语是大家熟悉的。但吹牛的“牛”不是水牛、黄牛、犀牛,而是指的是蜗牛,这恐怕是鲜为人知的。

“蜗牛”是一种俗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词书《尔雅·释鱼》中称作“搋蝓”。梁代顾野王所著的字书《玉篇》中,就有“蜗牛即螈蝓”的注释。

“蝓”作为龋蝓的简称,其读音今同“鱼”,而唐朝著名训诂学家陆德明在其所撰的《经典释文》中,则明确注明:蝓,音揄、刘,又音由。

上古时候,人们常用蝓的外壳制成吹器,其发声大而宏亮。由此,后来就以“吹蝓”来比喻口出大话。

“蝓”不仅读音与“牛”相近,而且共俗称为蜗牛,又与它的头部有触角颇似牛首有关,加上牛具有形体与力气都大的特点,故吹蝓与吹牛也就相通了。

吹牛即吹蝓,还可以佛教用语“吹法螺”来佐证。

《辞海》中即有“吹法螺”条目,注为“法螺即螺贝,吹之声能及远。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用来比喻说大话。”用螺的贝壳做成吹器,其法与吹“蝓”相同。

至于“吹牛皮”这一俗语,最早则是出于黄河河套地区。

当时那里的人们用牛皮做成筏子,待欲过河时便用足气力往皮筏子内吹气,使其能浮人渡河。这吹皮筏子实在是件十分吃力的事情,所以当地百姓对那些无所事事好撒谎和说大话的人,就流传有“你有闲功夫还是去吹牛皮筏子吧”和“好大的口气,简直可以吹胀一个皮筏子”这样两句话。

几经流传,就形成了“吹牛皮”这么一句口头俗语。

吃醋

醋作为调味品,始于何时,史无可考,但几千年来却有“杜康造酒儿造醋”之说。

相传夏代杜康之字黑塔,率族移居镇江设一糟坊,用江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开缸,香气扑鼻,尝之酸中带甜,黑塔便以二十一日加个“酉”字命名之,此乃“醋字之由来。”

那俗语“吃醋”又缘何而起呢?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决意为功勋卓著者封官行赏。他曾有为大臣房玄龄纳妾的打算,但听说房夫人性格泼辣,于是托皇后召她来面谈,房夫人果然不允。

次日,唐太宗派人送去“毒”酒一壶,对房夫人说:“倘不答应丈夫娶个小老婆,便把这壶‘毒’酒喝下去”。

房夫人二话未说,接过一次而尽。岂料“毒”酒下肚,房夫人并未七孔流血,只觉得满口酸味。原来,这是唐太宗以醋来吓房夫人,闻其如此刚烈,只好作罢。

房夫人为了维护一大一妻制,不畏圣旨,舍命吃醋,本为佳话,谁料后米却成了一句蕴含贬义的俗语,似乎丈夫嫖娼狎妓,娶小老婆是天经地义的,而妻子提出指责却是“嫉妒”,连那《红楼梦》中的贾母,也为贾琏的浪荡行为辩解,称王熙凤是“醋缸子”,真可谓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彩礼

旧时男女双方订婚和结婚时,由男方家付给女方家的财务,俗语称为“彩礼”。

彩礼,又称财礼、聘礼,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就有“聘则为妻”之说。在那时不给聘礼就不算明媒正娶,收了聘礼才算定了亲。古时人们对心儿很小视,有诗曰:“媒氏未到眼,聘资问有无?”这聘资即彩礼,一般是指钱币或绢帛类。由于穷人家娶妻出不起彩礼,买闺女纳财,买妇的事屡见不鲜。

彩礼不仅是变相买卖婚姻的身价,婚姻关系确立的条件,而且财礼的多寡又是封建时代女子身价的像征,一些求虚荣的女方家将彩礼和自家的钱凑在一起置办嫁妆,以此炫耀自家闺女比嫁,并非“泼不出去的水”,而是“千金之聘”,高贵得很!

早在封建时代,就有人认识到收彩礼备嫁妆并非很光彩。据《不下带编》记载:“有位饱读诗书的儒生,对嫁女充阔者嗤之以鼻。他嫁女时未置一件嫁妆,只画了一幅《举案齐眉图》,并慨叹地挥毫题了四句诗在上面。”诗云:“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屋银屋众漫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

常言道“得人钱财者手软”,娘家得了男方的彩礼,女儿嫁过去以后便终生成了男子的附属品,甚至成了“三从四德”压迫下的奴隶,这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愚昧落后的习俗。

掺假

“掺假”这句俗语,出自明代刘伯温在《郁离子》一书中说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的越国,有个叫虞孚的人,他收割了数百斛的漆运到吴国去卖。吴国的商人看到漆色纯正,说好第二天付钱取货。

虞孚见利忘义,当夜将漆树叶煮的污水掺到漆里。第二天,吴国商人来取货时,看到瓮的封条是新的,心生疑虑,托故二十天后付钱提货。二十天后,一瓮瓮生漆变了质,虞孚因而流落吴国沦为乞丐。

虞孚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暂且不论,仅就其欲牟暴利而沦为乞丐而言,全在于他违背了商品经济内在的规律,因而落了个搬起石头砸伤了自己的脚,受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他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必须在交换过程中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给商品的购买者,才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商品的价值。掺假的货色,虽也花费了一些劳动,但他是妄图通过欺骗达到不等价的交换,结果由于商品变了质,它的使用价值也随之丧失,这正是虞孚下场可悲的原因。也是我们的一个反面教材。

出风头

人们常把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的行为叫做“出风头”。追根缘本,这句口头常用俗语,原来出自大城市上海。

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间,上海城里数四马路址繁华。四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子弟,整日都在那里胡混。“青莲阁”旁边,有一家“升平楼”茶座,附近棋盘街一带,也开了茶馆。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之后,这里一片笙管弦乐,笑语繁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作态的妓女。那些粉面油头坐在马车上,从大马路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她们把这种招摇卖弄行为自诩为“出风头”。一些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也雇辆马车出出“风头”。

这样,上海滩便常见一邦马车载人,从四马路经黄埔滩到大马路去“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银元。

“出风头”是历史陈迹的旧上海遗风,在今天,但愿我们每个人少出风头!

财神爷

人们对掌管钱财的入,常戏称为“财神爷”。这句口头上常用的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封神演义》所写,财神姓赵名公明。赵公明原为峨眉山罗浮洞的道人,因协助闻太师与姜子牙作战,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四个官员。由于这些官职都是掌管财经的实权派,作为顶头上司的赵公明,自然而然地便成了“财神”老爷了,简称为“财神爷”。

从古刹寺庙中的塑像看,这位“财神爷”赵公元帅的面孔凶狠,身跨黑虎,手执钢鞭,一副神气十足的武将架式,但他另一手却捧着金元宝,正向人们召唤呢。

民间传说“财神”原本有两个,一个是文的,一个是武的。赵公明是“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由于比干被妲己陷害,挖去了心脏,因此他常出偏差,结果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变越穷。劳苦民众十分怨恨那稀里糊涂,做事不公的文财神比干,便不太理睬他,也不对子孙后代宣扬他。渐渐,在民间百姓中,便只知有武财神赵公元帅,不知有那文财神比干了。

臭味相投

人们形容某些不干不净的人彼此投合,常用“臭味相投”这么一句带贬义的俗语,既含揶揄之意,又蕴嘲讽挖苦之内涵。

它出自《吕氏春秋》中的一则笑话故事——

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人,身上有一股臭气,非常难闻。他的亲戚朋友和家里人都不愿跟他在一起,一见到他来,就借故远远地避开。

这个臭气冲天的人感到很苦闷,只好孤身避居到一个荒僻的海岛上去。

在荒岛上生活那是既单调又寂寞的。正当他发愁的时候,却来了一个最喜欢闻臭味的人。那人觉得他身上散发的气味很好闻,于是把他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白天黑夜都紧紧地跟着他,再也不愿离开。从此,赤县神州便有了“臭味相投”这么一句俗语。

当然,说起那个喜欢闻臭气的人,也许你会觉得他的嗜好与行为太荒诞可笑,其实,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在人世间香臭不分,以自己的好恶为是非的人并非很少!

沧海桑田

晋代葛洪《神仙传·麻姑》记载:“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巳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亦简称“沧桑”。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嘲少年》中的两句诗。诗人在这里不仅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诗中同时还蕴含了“沧海桑田”的科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长江三角洲,可谓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丽富饶的水乡泽国。其实,大约五千年以前,长江的入海口在距现今东海岸230公里的江阴附近。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不断冲击下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河流入海处的海底逐渐升高,原来是海的地方变成了沙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洲互相合并,再与河岸连成一片,就形成大块陆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沧田。”形像地描绘了这种沧桑之变。

层层加码

从前,有一个老皇帝久病在床,气息奄奄。忽一日,他微启眼帘,伸出一个手指头,有气无力地说:“鸡……”旁边的太监连忙问道:“万岁想吃一只鸡吗?”皇帝点点头,脸上泛出了笑容。

太监领旨,奔出皇宫,刚巧碰上七省巡抚大臣前来看望卧病的老皇帝。他便威风凛凛地对巡抚口传圣旨;“快领旨!万岁想吃十只鸡,倘若违旨,不饶你!”

巡抚领旨,飞也似地奔出京都,刚巧碰上府台大臣前往京都看望卧病的老皇帝。他便威风凛凛地对府台大臣口传圣旨:“快领旨!万岁想吃百只鸡,倘若违旨,不饶你!”

府台领旨,快马回程,他更加威风凛凛地召集县令口传圣旨:“快领旨!快领旨!万岁想吃千只鸡,倘若违旨不饶你!”

县令领旨,立即派出差役,挨家挨户,鸣锣吆喝:“万岁想吃万只鸡,一人一鸡快缴齐!限令时间一时辰,违旨脑袋要落地!”

这就是“层层加码”这个成语的由来。

春风夏雨

俗话说:“行得春风有夏雨”。说起这句俗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家人家,只有母子两人。母亲年老体弱,靠儿子打柴为生。这一年,连下了十几天大雨,打来的柴晒不干,挑到街上没人买,母子俩已断了好几天的口粮。

一日,天刚晴,儿子急忙挑起一担柴上街,想卖几个钱,换点米好让母亲吃顿饭。谁知在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太阳偏西,还等不到一个买主。眼看今朝母子俩又要挨饿了。

这时,儿子突然看到衬里员外家的老管家,就央求他把这担柴买去。老管家本想讲员外家不缺柴,不用买。却看看这个年轻人怪可怜的,又听说母子俩几天没米下锅了,就决定把柴买下来,叫小伙子跟他把柴挑到员外家。

小伙子放好柴,老管家把他带到厨房里,叫大师傅煮一碗面给他吃。大师傅煮了一碗大肉面,小伙子从来没吃过肉,一吃这面,味道这样鲜美,就问师傅是啥面?

大师傅讲,今朝正好是员外家的少爷过二十一岁生日,家里在请客,给你吃的是大肉面。小伙子再一看,厨房里摆满了鸡鸭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心想今天正好是自己二十岁生日,可是连顿饭也吃不上。想想自己,比比人家,难过得眼泪滴滴嗒嗒落到捧在手里的面碗里。这时正好员外夫人来厨房查看请客饭菜,看到小伙子,便问他是谁。

老管家讲是个卖柴的,因为今朝正是少爷生日,他送柴上门,为讨个吉利,留他吃碗面。谁知他也正好是今朝生日,想到自己身世竟落了眼泪。员外夫人心肠倒不错,就对老管家讲,念他和少爷同一天生日,就送他二十两银子吧。谁知小伙子手捧银子又悲又喜,眼泪更是落个不停。又正好给少爷看到,少爷一问得知小伙子和自己同一天生日,竞一见如故,就要和他结拜为弟兄,小伙子见少爷热情诚恳,也就点头答应。

当春风问明小伙子名叫夏雨,自己比他大一岁后,就说:“我比你痴长一岁,你就做我的弟弟吧。”当下两人对天拜了两拜,结为弟兄。临走时,春风对夏雨讲,“以后你别打柴了,回去和母亲商量一下,改行做生意吧。要本钱可以到我这里来拿。”

夏雨拿夫人送的银子买了一石米挑回家后,把卖柴遇老管家、送柴吃生日面、员外夫人送银子,以及和少爷结拜为弟兄的事一五一十对母亲讲了。当下商量,母亲便同意儿子做生意。

几天后,夏雨去春风处借四百两银子做本钱。春风认为弟弟开口不小很有气魄,一定能成大事,就把银子给了他。

夏雨拿上银子到外面准备做生意去了。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看到很多人在等渡船过河。船小人多,一等就要半天。夏雨就问为啥不在这里造座桥呢?大家讲,造桥的人力倒有,就是没有铜钱。夏雨问要多少钱?大家讲估摸要三四百两银子。夏雨自愿出银子。于是很快造好一座石桥。大家叫夏雨起个桥名。夏雨想了想讲:“叫‘春风桥’吧。”桥造好了,又在桥头盖了一座凉亭。为了感激春风的恩德,又取名为“春风亭”。可是,夏雨做生意的本钱却没有了,他只好回家,把事情告诉母亲后,母亲责怪他:“造桥虽是好事,但也要等做生意赚了钱后才能造。现在本钱都用光了,怎么办呢?”

没办法,夏雨去找春风,再向他借了几百两银子,然后拿去做生意。几年时间,生意越做越兴旺,夏雨开了一个很大的商店,他的家业从此非常地富有了。春风家却不走运。

有一年,一场大火,把他家烧毁,父母相继死亡。没有几年,家产也耗尽了。春风和妻子竞落得讨饭过日子。左转右转,他们讨饭经过那座“春足桥”。然后来到一座亭子,抬头一看,见上面也写着“春风亭”三个大字,一问才知道是夏雨造的。于是他就让老婆和孩子住在亭子里(后来这亭子便叫花子歇凉亭),自己单独去找夏雨。

几经打听,一看夏雨开的店果然气派很大,生意兴旺。春风对店里伙计讲自己要找夏雨。伙计一看是个叫花子,就问他是夏雨的什么人。春风讲是夏雨老板的阿哥。伙计将信将疑,就进去问问。夏雨心想阿哥家境很好,怎么会是个叫花子呢?就叫伙计去问叫花子的生日时辰。伙计问后告诉夏雨。夏雨一听,知道是自己的结拜阿哥来了,急忙出来迎接。兄弟相见,抱头痛哭。春风讲了家中遇难经过,夏雨才明白阿哥为何落到这种地步。于是好生安顿阿哥,劝阿哥在此好吃好住,春风因老婆、孩子还在亭子那里住,总是不安,急着要回去。夏雨一留再留,说一个月后陪阿哥一起回乡。春风又不愿讲出老婆、孩子落难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住下来。

一个月后,夏雨陪春风回乡。路过亭子时,只见亭子又重修一新,“春风亭”几个字更加鲜亮。到了石桥,又见“春风桥”三字也重涂了颜色。到了家乡,只见火烧的房基上,盖着原来样子的大院和房屋,春风的老婆和小孩子正在门口迎接他们。原来,夏雨留春风在家的一个月里,早派人来做好这一切了。

晓得内情的人都说这叫“做好事有好报”。夏雨讲,这叫“行得春风有夏雨”。于是,后来留下了这句俗语。

撑着石头打浮船

相传唐朝末年,在资水与邵水河交汇口的水府庙下,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这家人的房屋因地势低洼,常常遭受大水淹没,所以家中大人必须教会小儿女们学习游泳,免得遭受意想不到的灾祸。

到了胡佬倌这一代,生了个儿子,名叫胡曾,这孩子读书极其用功,老师很喜欢他,给他又取了个学名叫秋田。

可是胡佬倌带儿子到河里去泡泡澡,学个划水什么的就很难,因为这孩子天生的怕水,到水里之后就全身发抖,两只脚直抽筋。

胡佬倌为难得很,这可怎么好哇!去年发大水,这孩子差点没给淹死!他发狠心了,硬逼着儿子下河。胡曾这孩子实在拗不过父亲,虽然只有七八岁,很会动脑筋,他想了个办法。

他说只有在河里放块大石头才敢下水。

他的父亲依了,就在河里安放了一块大墩子石头,然后将儿子抱到水里,让他蹲在墩子石上玩水,用瓦片块打漂漂。

经过一段日子,胡曾这孩子慢慢地熟悉了水性。之后,胡曾就下到水里,用双手撑着墩子石头打浮船,这样一来,胡曾学会游泳了,而且还成为当地有名的“下闷子王”。

胡曾长大之后,科举高中,成了状元郎,在京城当了大官,后又因为直谏皇上被杀。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替老百姓说话的胡曾大官人,便将他当年跟父亲学习游泳的小沙洲定名为“状元洲”,——“水打状元洲。清官不久留”,就据此而来。

后来人们还将胡曾小时候“撑石头打浮船”的故事当成趣闻流传,用来告诫那些蛮撞的后生小于,比喻做事应该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同类推荐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热门推荐
  • 纯物质世界

    纯物质世界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的佳作,在内容描述上简洁欢明,抛掉了以往科技类作品乏味刻板的写作风格,让读者置身于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作者除了阐述了一些疾病和生理现象的本质原因,还根据实验观测与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基础物理学的部分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也自主创建出一些新颖的物理概念!每个完完全全读完这本书的读者,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颠覆性的启迪!知识从未如此性感!(作者唯一微信号:yeao003,如有不懂加作者微信号,如发现本书存在重大错误联系作者,谢谢!)
  • 身怀绝迹

    身怀绝迹

    你知道亲吻你心爱的人,荷尔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吗?你知道到因爱成恨是怎么变化的吗?你知道到高潮是那些神经在骚动吗?一枚绝迹纹石破译细胞语言,游走体内世界,看看每个种族守护者的故事.这里的世界是一根烟就能引起大战,是一道伤口感染就能引来破风兽大军,独特的视角,看看你体内像悬浮在浩瀚宇宙世界,看你体内器官世界,每个器官都用故事告诉你他们的传说,故事是一个身怀一枚绝迹纹石的少年,踏上奇幻之旅。
  • 千棱

    千棱

    重生后的他还会步前世的后尘吗?英雄本就应站在大陆之巅
  • 混元震天

    混元震天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混元一震,界破天塌!偏激、鲁莽的懵懂少年,与人迥异的身体构成,炼不得体,修不得法,却因八个字走出自己的路!资源匮乏的荒界,人杰地灵的天界,为何困我之身,囚我之心?我便要打通八界,夺你造化!
  • 前男友是渣

    前男友是渣

    这篇文其实是一个半真实,半虚拟的故事。但主要还是狗血的令人发指,内心纯洁的孩子们千万不要点进来,伤眼睛的啊~~~~~~方如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高中的时候会喜欢他,他现在看来完全是一个连自己的小平头都不敢拍进自拍里的纯屌、丝啊。但是让我穿越回到高中那时候,我可能还是会喜欢他的。”潘辰光对自己的帅莫名的自信,他相信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能将方如一手到擒来,她不过是苗条了点,性感了点而已~!她都低声下气的来勾引我了,可见她已经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自己,怎么可能是他潘辰光在自作多情?完全不可能!一点都不可能!
  • 家范

    家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类重生

    人类重生

    世间万物,天道轮回!轮回之中,修道避劫!修道者,可延缓轮回!道成正果,度过天劫,与天地同寿,纳万物之灵!藏三山五岳,游天外之幽!固为修道,精灵、魔、人三大族趋之若鹜、殚精竭虑!各族长年争斗不息,惨遭夹击屠戮的人类东躲西藏,觉悟之中一个个崛起复兴的故事一幕幕缓缓展开......
  • 如果时光还记得

    如果时光还记得

    那年,我们无忧无虑那年,我们快意江湖那年,我们头破血流…如果时光还记得,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 趁我喜欢你,请别错过我

    趁我喜欢你,请别错过我

    自从八年前父母去世,我的人生就只剩两件事。一是,撕破温睿伪善的嘴脸;二是,折腾的他全家鸡犬不宁。我砸过他的车;烧过他的别墅;驱逐过他的女朋友;还在他的食物里加过料,害他险些丧命…他却轻拍我的小脑袋,宠溺的说:“你开心就好!”我们相依为命,他宠我入骨,我恨他至髓。本以为日子会这么一直的纠缠下去,未曾想有一天,命运的轨迹,竟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