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200000020

第20章 T

添丁

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生了儿子叫做“添丁”。关于这句俗语的来由,得从唐代文学家韩愈开始。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添丁”,特意写信告诉朋友卢仝。信中有这么一句话:“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耕耘。”后来不知怎的讹传了,众人都把生儿子叫添丁,祝贺别人生儿子谓之“添丁之喜”。

其实,韩愈的这位公子去乃父远扩,读“金根车”改为“金银”,可见是个不文之辈。生子如“添丁”,实在可喜可贺。但韩愈对儿子十分看重,他给张籍的诗中说:“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僴。”夸奖他的儿子已经能读《诗经》呢。

太太

“太太”一语,是对结了婚的女人的尊称,且古已有之。

我国唐朝就已用“太太”这个词。清人翟灏在《通俗编》引明人胡应麟的《甲乙賸言》说:“部民呼有司眷属,唯中丞以上得呼太太。”中丞是丞相,官至极品,太太当然高贵得很。以后有所放宽。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写道:“凡士大夫妻,年未三十即呼太太,前辈未有此。”

清末民初,“太太”叫得更普遍,但一般还是指丈夫有官衔的少妇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太太”之称流行起来,用得相当普遍。

有趣的是,在我国苏北等地,对曾祖辈、对七老八十的长者,无论男女,也称“太太”,以致有“男太太”、“女太太”。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甚至对丐妇也有以“太太”相称的。为何有此一称,尚须进一步研究考证。

太上皇

“太上皇”这一俗语是个贬词,含有揶揄之意,说起它的由来,还与刘邦有关。

据《史记·高祖本纪》及野史笔记所载,刘邦是江苏沛县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他起兵响应,称沛公。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又在长达五年的楚汉之战中“吃”掉了项羽,登上了金龙宝座,建立了汉朝。这位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万事皆吉祥如意,却独独有一事使他犯了愁肠,这就是该怎样待遇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事情的由来是:

有一天,他和前几次一样,又去参拜太公,寻思太公此时当端坐堂前,等待着春风得意、容光焕发的儿子。谁知刚到门前,却见老父亲身著旧袄,手执竹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这突然之举,使刘邦大为瞠愕,疑惑不解,于是急忙问:“父亲大人,今日为何如此这般?”

刘太公回道:“您贵为真龙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百般劝慰,可那生性执拗的刘太公硬是不听,非要以平头百姓自比,弄得刘邦十分尴尬和狼狈。

后来,有位谋土听说皇帝遇上这一难题,便巧言相禀,说当年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求之不得,马上举行大典,拜父亲为“太上皇”。

抬轿子

中国以轿代步之俗,至迟于两汉时流行。自有轿子以来,则必有人抬轿,即轿夫。至现代,虽然轿子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古董,但在民间俗语中却留下了它的痕迹,即“抬轿子”。

首先使用“抬轿子”这一俗语的,是赌徒。据本世纪初印行的《上海俗语大辞典》记载,“赌博时,数人串合,局骗他人资财者,曰抬轿子,受骗者曰坐轿子。”于是“抬轿子”由原来的一种民间职业,去其本义而成为睹博陋俗。

如今,“抬轿子”这句民间俗语,则被泛喻人际关系中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的恶习。由此可见,“抬轿子”这一俗语从其形成之时起,就同社会生活中的陋俗恶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君不见,有的人专靠吹叫:拍马、阿谀奉承过日子,更有甚者,为了个人的卑耶目的,对上司大抬特抬,极尽献媚取宠之能事,而对平民百姓,却是冷若冰霜,十分霸道。为此,对于那些喜欢“抬轿子”的营私者们,我们必须揭露之,鞭挞之!

同病相怜

人们常用“同病相怜”这句俗语来比喻有同样的遭遇而互相同情。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就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句。

这句俗语出自一则神话故事——

玉皇大帝有一秘疾,俗称痔疮。太医绞尽脑汁,寻遍仙间人间秘方,终不得治。于是,每当出恭时,玉帝痛感痔疮之可恶,使其做王称帝的快乐痛去了一半。

一日,玉帝令太白前往琼花殿传旨。侍者告曰:“太白不日前染上流感,由于年高休虚,已发烧卧床数日矣,无法前来传旨。”玉帝闻言大怒道:“发烧有何甚哉,小忍即无碍。速速再传,违者,仙法惩处!”

可怜太白颤颤巍巍,忍着高烧前去传旨。事毕,病情加深,卧床数月方愈。

话说有天啸帅者,诡灵聪颖,得知玉帝之秘疾,遂引为遁辞。一日,玉帝遣其发兵十万,捉拿玄山妖灵。天啸元帅辞。玉帝怒问其因,天啸元帅奏道:“近日尻股问生一疮,出恭之时便大痛。”玉帝闻罢,深以为然,龙颜呈关切色,道:“此疾确实可恶,卿宜悉加疗养,朕另遣他人人罢。”天啸元帅谢恩。

此后,玉帝与天啸元帅成知己。言及痔疮之痛,常相怜相惜,皆曰:“万般病疾,唯此为难忍也。”

添枝加叶

从前,有个愚蠢的财主,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幅桑蚕图,挂在客房里。

一天,徽州朝俸来采宝,得知有画,非看不可。财主把他领到客房,一看,这画原是唐伯虎的名作。画着一根桑枝十二片叶,一条春蚕,真是叶嫩蚕胖,一清二白,使人难辨真假,更使徽州朝俸高兴的是,这条蚕会爬。每天午夜,它停在下面第一片叶上,然后往上,爬第二片,第三片……

等到爬上第十二片桑叶,正好太阳当直。接着又从上到下,回到第一片叶上,刚巧半夜。每爬一叶,就是一个时辰。徽州朝俸当即表示,以每片叶一两银子计价,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晚上,财主高兴的睡不好觉,他心想:一片桑叶就能卖一两雪花银,何不多画几片呢?他连忙穿好衣服来到客房,看到上面只有一叶可加的空位,就用笔把桑枝添长了一段,再加了一片桑叶,才去睡觉。

第二天,那条蚕爬到第十三片叶上爬不下来了。

这时,徽州朝俸带着银子来取宝。一看这画,连叫可惜。身价十二两银子的宝画,变得分文不值了。“添枝加叶”这句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传出来的。

贪得无厌

谈起“贪得无厌”这个俗语,还得从孔老夫子的老家——山东曲阜开头。

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子孙后代生息居住的地方。

在孔府内宅门的内壁上,绘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画,它的脚下踏着无数的金银财宝,据为已有,但它仍不满足。于是,它又面向太阳伸出嘴巴,张开血口,妄想再把太阳吞掉,真可谓贪心之大矣!

这种动物的名字叫“贪”,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种动物,从古今的辞书上也查不到这个“贪”字。它是孔氏的祖先们虚构而成的一种野兽,想借此来教诫自己的子孙后代切不可像“贪”那样贪心不足,贪得无厌。

据孔老夫子的后裔们说:“贪得无厌”一词,就是由此起根发苗,成为民间的一句俗语的。

贪小失大

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俗语谓之“贪小失大”,有时也说做“因小失大”。

这一语最早出在《吕氏春秋·权勋》上:“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北齐人刘昼,在其所撰的《新论·贪爱篇》中,以讲故事的形式,详细说明了这句俗语的来历。

春秋时代,秦惠王企图兼并蜀国,但是因为蜀国地居西南,道路艰险,运输困难,迟迟不能得手。

后来,秦惠王了解到蜀侯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便连夜派人找来能工巧匠,雕琢了一只石牛,然后将很多的金银珠玉、绫罗绸缎都挂在石牛的屁股,让人们放出风去,假称这是一只神牛,会屙金尿银,呕丝吐帛。这消息被贪婪的蜀侯听说后,他赶忙派遣得力心腹到秦国来观看,表示愿意出巨资购买这只神牛。秦惠王装出极其友善的面孔说,愿意将神牛赠送给蜀侯,只是因为蜀道险阻,行走不便,须由蜀国自己设法运去。

蜀侯听罢大臣的回报,乐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马上下令调集强壮劳力,开山筑路,以迎神牛。可那贪婪者万万未料到,刚刚修好道路,秦国军队便沿路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吞并了蜀国。

从此,“贪小失大”便成了一句批评那些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者的俗语,一直流传至今。

天罗地网

比喻到处包围,难以脱逃,俗称“天罗地网”。

《西游记》第六回中,就有这样的文字:“二人当时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

“天罗”、“地网”是什么样子?过去有些商行货栈围墙上,以铁丝为网,中系小铃,一有所动,网上铃动作响,起报警作用以此防戒,这可谓之是“天罗”。

关于“地网”,《甘肃通志稿》中有一段记载,说在宋时天水县有此设施,系南宋抗金名将、宣抚使吴磷所创设。其方法是“于平田纵横凿为渠,如布网然,敌骑始不得逞。天水原管三百六十条,后增为五百五十四条,近寝湮塞,已损于旧。”

由此观之,地网原来是一种挖掘于军事要隘和平原要冲的防御骑兵入侵的工事。

天花乱坠

大凡形容某人能说会道,言语动听而不切实际,常用“天花乱坠”这一贬义俗语。在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六个四回《幽淑女悲题玉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中,就有贾蓉“说得天花乱坠,不由的尤老娘不肯”之句。

“天花乱坠”这一俗语,是由佛经故事《夭女散花》演变而来传说,佛爷释迦牟尼传法,维摩居土故意称病不去,五百弟子畏维摩才学,不敢往视。佛祖释迦牟尼预料派往者将与维摩有一番唇枪舌战,便选派文殊同十弟子四菩萨前往。

有一天女,预知必达成统一见地,便去天庭广采鲜花,准备届时抛撒以致祝贺。天女到花园一看,天庭花圃万紫千红,千媚百态,异香沁脾。天女心想:国色天香,赏者盖寡,何不乘便撒一些给人间,让鲜花给人世带去美好的祝福呢?于是,此后便有了“天女散花”这一优美传说。

梁代慧皎《高僧传》里有个故事:距今一千四百年前,名僧云光法师在一座山岗讲经说法,因为他讲得至理透彻,心专意诚,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坠落,着地化为五彩石子,世称“雨花石”。

这个神话传说,本是和尚编造的,并被“天花乱坠”地传扬了千百年。这种因地质条件所致的石子非但未成坠落的天花,反使“天花乱坠”这一俗语增强了贬义,以至变成了“空口白说”的同义词。

天作之合

人们常用“天作之合甲这么一句俗语,来祝颂男女婚姻美满。”

“天作主合”一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明》。据该诗记载,相传周文王即位初年,在洽水的北面和渭水边上,遇见一位大邦的女子太姒,长得像仙女一样漂亮。周文王非常爱慕她,就以礼物定下了这门亲事。

不久,周文王架设浮桥亲迎太姒于渭水之上,结成美满婚姻,生下武王。并评价说,文王娶太姒乃是“天作之合”,意思是说是天所配合的,极言二人婚姻之美满。这便是“天作之合”一语的典源。

昙花一现

人们时常用“昙花一现”这句俗语来比喻事物偶然一拙现,便又很快消失。讲起这句俗语的由来,最初还是句佛家语。

所谓昙花,即优昙钵花,它型大、色纯、芬芳、艳卖,但开花短时即谢。《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云: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花),时一现耳。”

原意是比喻妙法难得,因为攒佛教传说,转轮王出世,昙花才生,平时难得出现。

把昙花跟奇妙的佛法相提并论,可见它当初的身份并不低。而且在佛家的眼睛里,昙花的名贵,正在于这难得的“一现”。可后来不知怎的,人们对它的“一现”,往往显出不屑的神色,于是“昙花一现”便成了尽人竹知的贬义词。

作为仙人掌科的肉质植物,昙花的确开得短暂,而且是夜开,翌日即萎,让那些赏花非赏个饱的雅士扫兴。然而,昙花的独特之处正在于这“一现”!试想,它也像月季、玫瑰等花卉那样“三现”,“两现”甚至“十现”、“八现”,开个没完没了,那就不叫昙花了。

大千世界,万物争荣,“一现”补了“多现”之缺,有何不好?依我看,花开得太长久,令人司空见惯,反会觉得乏味。

世间万物,没有多少东西能永久长存。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谢的花朵。永久和暂是相对的。即使是活着的人也难免都要“朽”的。能较长久地在世界上发热发光,开花结果,那当然是好事,幸事。倘不能,就像昙花一样,“一现”之间放出奇香异彩,像流星一般,用生命之光在茫茫字宙空间划出一道照亮人生的光弧,尽管转瞬即逝,也是值得赞美与称道的!

桃李满天下

人们赞美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常用“桃李满天下”来称颂其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在他得势时,曾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子质因得罪魏文侯,一个人跑到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了一通牢骚,埋怨他过去培养的人在他遇到厄运时袖手旁观,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以吃到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了夏天却不能利用它的叶子,到了秋天它长出了刺还要扎人呢!过去你所培养和提拔的人,看来都是不值得培养和提拔的。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好对像,然后再培植呀!”

简子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培养人才不当的错误做法,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和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而老师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学生,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

铜钿眼里翻筋斗

吴地有一句俗话,叫“铜钿眼里翻筋斗”。大家常常以此话来讽刺那些财迷心窍的人。

说来好笑,古时铜钿中间的方孔,径不及寸,怎容得七尺身躯,更谈不上翻筋斗了。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南宋有个叫张俊的奸臣,曾经帮着秦桧制造伪证,陷害岳飞,这个家伙贪财受贿,鱼肉人民,大家对他恨之入骨。岳飞父子被陷害后,民众对他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但是由于他官大势大,也奈何不得他。

一天,宋高宗过生日,请大臣们喝酒,听惯宫廷歌声的宋高宗想换换口味,从民间叫了一班艺人来说唱助兴。开宴后,一个老艺人上了场,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中间有孔的铜钱对大家说,我能透过钱眼了解到各位老爷是什么星下凡。说着他就对每个人都照了一下,说这个是什么星,那位是什么星,轮到照张俊时,老艺人故意左右看个不停,嘴里不断地咕哝着:“怎么搞的?”文武官员催问道,“张大人到底是什么星?你快说啊!”老艺人眼不离钱孔,一本正经地说;“真的看不出他是什么星宿,只见张老爷端端正正地坐在钱眼里呢!”大家“哄”地一声笑开了。张俊又气又恼,一时没有坐稳,从椅子上跌了下来,幸好他原是一名武将,便顺势翻了个筋斗想爬起来。谁知正好在这个时候,张俊手下的一个狗宫因不相信老艺人的话,从他手中夺过铜钱往眼前凑,失声喊道:“张老爷正在铜钿眼里翻筋斗呢!”这一来,大家笑得更起劲了,连宋高宗也顾不得皇上的威严,笑得弯下了腰。

第二天,张俊在铜钿眼里翻筋斗的笑话就传遍了杭州,不久又传遍了江浙一带,直到现在人们还将那些把钱看得太重的人,称之为“铜钿眼里翻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似响亮口号的俗语,几百年来一直激荡着中华儿女的心。每当祖国危急,民族存亡的关头,爱国志士们总是以这一口号相激励,相号召,拍案而超,为捍卫祖国尊严,民族独立而战斗不息,直至以身殉国,血染疆场!

首次提出这一口号的明末清初的韵思想家、学者顾炎武,他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中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亡国和亡天下是不同的,换姓改号、改朝换代,是属于亡国。亡国的问题,只要由君臣和那些享有厚禄的官吏去关心;败义伤教、无君无父,即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属于亡天下。亡天下的问题高于亡国。保天下是保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动员广泛的人们,主要是在野的士大夫们共同关心、参与,这就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顾炎武作为封建时代的思想家,把“仁义充塞”视作是亡天下,这是源于孟子的观点,其目的在于为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可见,顾炎武所说的“亡天下”,并不是仅仅指明亡于清,也不是仅仅指试图反清复明,而是重在挽救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

在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名叫梁启超,与其老师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曾多次引述,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写在他的皆作《饮冰室文集》第三十三《痛定罪言》之中。

由此可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虽源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文字,但这句话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所言。

铁路警察 各管一段

“警察”这个名词,是日本传来的,在我国清代才开始使用。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德宗载撤,即光绪皇帝下令,清政府在中央机关中设立“巡警部”。随后,京师和全国各省市陆续建立了警制。

清朝的警察,仿效日本国的警制分段、分界、各有各的辖区。凡地面治安、户籍、交通、卫生等事宜,都由段上的警察管理。所以,当时在京师有这么一句广为流行的歇后语,谓之“铁路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后来,便逐渐演化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么一句口头俗语,一直传到今天。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语是无可奈何的意思,但老早并不是这样讲的。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苏州消灭张士城后,就以为可以称王了。军师刘伯温力劝不忙称王,朱元璋接受了刘伯温的意见,明令晓谕要“广积粮,高筑墙,不称王”。于是,全军上下,直至黎民百姓都以广积粮为第一大事,视粮如宝,惜米似金。因此,天气一有变化,就早把粮食安全解往营中,这就有了“天要落雨,粮要解营”的口头语,指早作准备的意思。

后来,在人们口头流传时,把“天要落雨,粮要解营”误说成“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早作准备的原意却变成了无可奈何。

同类推荐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热门推荐
  • 超牛大法师逍遥都市

    超牛大法师逍遥都市

    连续被人辞退十一次!罗峰得大法师传承,传奇从这一刻开始!西医?药剂一出,谁与争锋!宠物?无敌大将军?威武,你昨晚是不是又喷火吃烧烤了?吃货,低调懂不懂!罗峰种植的水果,享誉全球,富豪求着要,档次,懂不懂!采访?没空!
  • 王俊凯之最遥远的距离

    王俊凯之最遥远的距离

    一场突如其来的碰撞,让他们两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甜蜜的时候,两个转学生的到来让他们不知所措,陷入了冷战在她生日当天,他发生了车祸,她又该何去何从呢?请多多支持《王俊凯之最遥远的距离》
  •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团队里的“庸才”变成干将,可以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整合成统一的行动方略,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心服口服地接受命令,坚决执行;优秀的团队领袖可以把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协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身为企业老板、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员工,一定要学会激励员工,一定要学会正确用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 星球大农场

    星球大农场

    宇宙大开发时代,人类发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星球亟待探索。而肖霖则继承了爷爷的一颗原始星球,青黄不接的星际农场因为他意外得到的驯养和改造能力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群的独角兽在星球草原上休憩,寻宝鼠探索无数珍宝资源,狮鹫天马暴风鹰在天空巡逻,麒麟飞龙凤凰成了他的宠物……放电的老鼠,喷火的猎犬,庞大的岛龟,世界古树,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龙肝凤胆麒麟髓,享尽宇宙奇异珍稀食材。这个星球有无数的秘密等待着他去探索。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宇宙第一的大农场!PS:种田流生活向,非科幻文,不会扣这种黑科技高新技术。o(╯□╰)o见谅。
  • 伊甸之东

    伊甸之东

    赤县project的初作品,黑历史一样的东西
  • 英魂之刃异界

    英魂之刃异界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候一把巨剑洛了下来后来有两个部落在这里
  • 小姨玉凤

    小姨玉凤

    玉凤是我娘干妹的三妹,玉凤是一个倔强、漂亮的小姑娘,玉凤————玉凤是我媳妇儿!
  • 情难自禁:王爷,嫁给我

    情难自禁:王爷,嫁给我

    她为了见已死的爱人一面,放弃轮回和女鬼做了交易,携带着誓言的她,复仇而来。可是,好不容易见到的爱人有了婚约!想要再续前缘的她表示,抢!她:“公子,我有的是钱,你嫁给我可好?”他:“有钱难买我乐意。”呵呵,果断壁咚。闲来无事虐仇家,心情不好扇渣男。且看狂奔在发家致富道路上的她,如何踩人渣、斗情敌、强夺俊王爷,把这京城搅的满城风雨。她自豪的拍了拍胸脯说到:“他是我强抢来的。唉!夫君等等我……”
  • 紫灵录

    紫灵录

    “何为道?”“道法自然。”“说详细点。”“吃喝拉撒睡,喜怒哀惧悲。”“……”“为何修道?”“为所欲为。”“完了?”“天地任我纵横,想我所想,爱我所爱;相识遍天下,兄弟满江湖;交最义气的朋友,喝最香醇的美酒,战最凶猛的敌人,睡最正点的小妞。”“……”“如何修道?”“随心所欲。”“嗯?”“唯心而以,心之所向,但求问心无愧。”“……”……“呵呵,当年所说尽皆为信口妄言,其实‘何为道?为何修道?如何修道?’三问,没有那般复杂,总结而起,四字而已——‘开心就好’……”
  • 莲花传说

    莲花传说

    在泥泞的现世总会有微笑般绽放的莲花.在中国西部神秘的青藏高原上有这样的一个神话,在那个神`人`魔`兽共存的时代,邪恶侵袭了神圣的青藏高原,凡人处在无尽的苦难和征伐之中,神`魔`兽也被卷入其中,到底谁才能从泥泞中成长,又获得权利和爱情,去结束这个生灵涂炭的时代??请欣赏这一部藏区秘史,感受史诗般的藏密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