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李嘉诚
李嘉诚自从进入商界以来,多年均打拼在地产界,以投资房地产作为自己的重点。不过,擅长多元化经营而著称的他,总是能够预测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而做出视野更开阔的投资。1997年,李嘉诚认为香港房地产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状态,他以自己的经验预感到这个行业即将出现又一次大的危机。他开始不断出售名下的地产、物业,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将回笼的大笔资金分别投资在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他这一明智举措使得长江实业集团顺利避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中的沉痛打击,大大减少了经济损失。
进入21世纪以后,李嘉诚的商业才能更见功力,他在内地的扩张也从房地产、酒店、港口等行业快速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尤其近年来,他在内地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瞄准了医药、保险等行业,频频出手,并且大有收获。
“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中医”,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方面,它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给国人带来无数的光荣与骄傲,另一方面,面临西医的不断“入侵”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断地下降。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已经慢了一步。李嘉诚力推国药,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又看到了中药复兴的希望,也为自己赢得了喝彩。
2003年11月25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注资1.17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与同仁堂组成“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公司”,双方各占股权49%。
此前,同仁堂集团已经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同仁堂国际”及其合资公司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但对于想要开拓海内外市场的同仁堂而言,仅凭自己一家的实力,显然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同仁堂集团管理层公开表示:“同仁堂将继续积极寻求实力雄厚的战略伙伴,采取更灵活的合资方式和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使同仁堂的业务更加国际化。”同仁堂的目标就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同仁堂。而这也正好是李嘉诚的长远目标。
李嘉诚的中药业情结由来已久,根源于几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早在1998年,香港政府大力推动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的发展,以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局。李嘉诚和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联手投资50亿美元准备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中药港)。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李嘉诚和同仁堂的发展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同仁堂的想法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进一步合资的打算。
为此,双方早在2000年10月7日就已经开始第一次合作。同仁堂科技与和记黄埔全资附属的和记中药以及京泰实业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2亿港元,和黄、同仁堂和京泰的持股比例是5:4:1.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签订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黄中药公司,主要从事中药的种植加工以及销售,投资金额约1800万美元。有了前期的良好基础,才有了2003年李嘉诚与同仁堂之间进一步的投资合作,这也意味着“同仁堂迈出了海外发展战略的步伐”。
除了百年老号同仁堂,李嘉诚还于2001年8月,通过旗下和黄公司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的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了上海和黄药业,从而在华东医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正式与同仁堂合资之后,李嘉诚在2004年再次选择医药业为投资重点,通过和记黄埔公司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3.45亿元,注册资本2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广州白云山成为华南地区首家与世界500强合资的中药企业,同时这一合作事宜也标志着李嘉诚所提倡的“国际中药港”计划在广州启动。举办签字仪式的这一天,李嘉诚未能亲临现场,他特意为新公司题词“白云山和黄中药,扬国粹造福人类”,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及祝贺之情。
李嘉诚在国内医药业一连串的投资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也为自己庞大的经济帝国添砖加瓦。毕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医药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然成为各方投资的热点。作为擅长前瞻性、战略性投资方式的商界巨人的李嘉诚,又怎会坐视这一大好机遇从自己眼前溜走呢?除了直接投资中医药产业,帮助传统品牌更快更稳步地进入海外市场,李嘉诚还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投资范围扩展到医药的周边市场,诸如保健品、药店、研发中心等。
几年来“中药港”一直没有出现轰轰烈烈的场面,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根子正在于:香港缺乏有分量的中药主体企业支持。中药产业需要深厚的积累,并非靠资本运作就可以简单解决;与此同时,可以作为支撑的内地中药企业的发展,与香港市场的契合又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惟一的出路是,推动者直接控制中药业发展的脉搏。于是,这便有了近几年和黄亲自出马投资中药事业的一幕。
明眼人一看便知,李嘉诚的志向显然不限于香港。建设“中药港”,只不过是李氏将香港作为中药国际化的冲锋基地。说白了,香港是中药国际化的桥梁,桥梁的彼岸是欧美市场。在中药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欧美是最主要的目标市场,也是最难攻坚的市场。而在这两个市场中,欧洲又是中药进入美国的必经之路。
在与上海中药厂合作后不久,李嘉诚就果断地决定,在海外构建自己的医药销售网络。2001年下半年,李嘉诚首先在欧洲开设了“和黄药业大药房”,兼营中西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及多年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不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和黄药业大药房”就收购和新开了1000多家连锁店,其中仅英国一地就有700家。
2003年,李嘉诚决定开办单独出售中药的药店。经过慎密的考虑,他将和黄在海外的第一家独立中药店开在了伦敦。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伦敦已经有了多家“和黄药业大药房”,二来也是因为英国人对于中药的接受程度要远远大于欧洲其他国家。这间中药店起名为“森(SEN)”,名字颇有绿色健康的韵味,主要销售国内各大厂家生产的中成药,比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和白云山的板蓝根、穿心莲等等。
这些中成药渐渐引起了英国人浓厚的兴趣,并渐渐普及开来。最为有趣的是,板蓝根冲剂的颜色与咖啡极为相似,因此常有英国人将板蓝根冲剂比作“中国式咖啡”,一旦感冒发烧的时候就用热水冲上一杯当作咖啡喝下去。虽然味道和咖啡有着极大的差别,但病情却缓解了不少,板蓝根冲剂因而大受英国人的喜爱和追捧。
除了在自己开办的药店销售药品外,李嘉诚还充分利用自己旗下的连锁店——屈臣氏,在店铺里出售中药保健品及甲类OTC用药,最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并喜爱的白云山“板蓝根冲剂”即在此类药品之中。
李嘉诚同时清醒地看到,完善的分销渠道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中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除了提升科技含量外,还要改变其在海外作坊式生产的“老印象”。而国内中药企业与李嘉诚联手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没有人相信和黄会是作坊式生产。
除此之外,还有资金实力。数年前,中国某种中成药差一点就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证,名正言顺地进入国际市场,但最后却因资金不足,退出了临床试验。中药界事后反省,要让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FDA认证,至少需要1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中药企业似乎没有一家能具备这种实力。
将中药变成世界用药,让“板蓝根冲剂”成为世界的新式咖啡,这是李嘉诚的长远目标,王者的脚步坚定而不缓慢。海外各地区的捷报频传,对于“亚洲最有影响力人物”李嘉诚来说,是最为欣慰的事。而让中国传统医药重焕青春,对于完善这样一个庞大的李氏帝国,对于完善李嘉诚企业的整体形象,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
李嘉诚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推动着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不断改变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传统药业都是作坊生产的偏见,同时也为中药在海外的普及推广不断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与能量。也正因为此,曾经有一位业内人士万分感慨地说:“中药国际化这个梦想将因李嘉诚的实力,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借助中药的复兴,李嘉诚不仅在国内聚集了众多目光,在国际上同样把和黄和中国传统医药的牌子一起擦亮。
“将中药打造成世界用药”,这个庞大的设想,至今仍是蓝图。无论怎样,李嘉诚已把自己的事业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也是李嘉诚这一代儒商最后的传统。事实上,千百年间,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际遇,而所谓“江上千帆争流,熙熙攘攘,皆为名利往来”,名利场从来是一座偌大的锻炼地,一个人一个企业很难完全脱离名利。人生百味陈杂,世态凉热无常,待到金钱如流水般从指缝间川川淌过之后,即便是再铁石的人都不会无所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嘉诚可能已超出了牟利的意义,而更多的带有济世的情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