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即人道,“做人”与“做生意”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李嘉诚
在众人眼中,李嘉诚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懂得如何处世,如何赚钱,如何经营。但在李嘉诚心中,这些都不是首要的,他自有一种心灵上的追求,在他眼中,做人是排在做事之前的。
一个人要以勤、敬、诚、信为行为准则才能成就大事,自幼饱承书香的李嘉诚在这方面堪称是“厚德载物”的一代儒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优秀传统奠定了他“宽厚仁慈”的品格基础。纵观李嘉诚几十年的商海生涯,他胆识兼备,在生意场上挥洒自如,尽显王者之风;在生活上他处世低调,待人豁达。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他为自己开辟了一方净土,留住了一份宁静。
李嘉诚常说:“做事要守信,做人一定要有‘义’。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李嘉诚曾回忆说,50年代,我刚做塑胶花的时候,常在皇后大道中看到一个行乞的外省妇人,四五十岁,很斯文的样子。她从不伸手要钱,但我每次都给钱她。一天,我问她会不会卖报纸,她说有同乡干这行,我便让她带同乡来见我,我想帮她做这小生意。
在约好她的那天,有个客户刚好要到我工厂参观。客户至上,我必须接待。交谈时,我突然说:‘Excuse me!’便匆忙离开。客人以为我上洗手间,其实我跑出工厂,飞车奔向约定地点。途中,违反交通规则的事差不多全做了,但好在没有爽约。见到那妇人和她的同乡,问了一些问题后,就把钱交给了她。她问我姓名,我没说,只要她答应我一件事,就是要努力工作,不要再让我看见她在香港任何地方伸手向人要钱。
“事后,我又飞车回工厂,客户正着急,他说:‘为什么洗手间里找不到你。’我笑一笑,这事就过去了。”
有人认为,传统道德与商业文化大相径庭,水火不容。但身为商界巨子的李嘉诚,却能将这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从李嘉诚能对一个乞丐守约,而且一无所求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是一个懂得把做人的利害关系放在第一位,能够以诚待人的人,他不但精于经商,更善于做人。他能够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他的做事之术,而在于他的做人之术。
做生意跟做人一样,李嘉诚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做。”在滚滚红尘当中,能够辟一处地方安顿好自己的良心,他觉得身心舒坦。
在香港回归前夕,各种谣言甚嚣尘上,许多对香港前途担心的“好心人”劝李嘉诚迁册。李嘉诚联合信托公司的注册地在香港,如果迁址,香港将会有1000多亿资产权益流到海外。香港的家族基金设立地点多在海外,如瑞士、加拿大、巴拿马、卢森堡等。这些地方不收遗产税,并为储户保密,被称为世界“洗钱黑窝”和“逃税天堂”。
正是因为这些,香港证券界对李嘉诚信托基金最终注册地的担忧,既有道理,又毫无道理可言——因为爱国爱港义字当头的李嘉诚必将香港作为他永久的注册地。
1995年夏,《财富》杂志刊出一篇哗众取宠的攻击性文章,称“1997年后香港一回归将会改变,因而走向死亡”。
面对这种谬论,李嘉诚等香港各界的爱国人士,立即给予强烈的驳斥和谴责。同时,事情发生之后,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邵逸夫、曾宪梓等几位富豪纷纷捐款筹建“香港明天会更好基金”,各人均捐出了一笔很可观的钱款。
1995年9月29日,李嘉诚等22位基金会理事的合影照片,整版刊登在全港各报刊。宣言标题是:“我们立场一致,全体一心为香港!”正文是:
香港未来的发展和繁荣是香港人的切身问题。今天我们坚持立场,携手创立‘香港明天会更好基金’——一个非牟利和非政治性的组织,目的在凝聚力量,建立信心,使香港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国际商贸及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
我们需要万众一心,商界、政府、劳工和各行各业以至每一个香港人都应各尽所能,为香港现在及未来的辉煌出一分力。
“让我们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更好的明天努力。”
就此我们不能不为李嘉诚的人品所打动,不得不为他的人格所感动。李嘉诚谨慎做人,勤于做事,不仅他自己如此,他教育自己的儿子也如此。在外面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内同样是一个成功的父亲。
他的小儿子李泽楷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可能是令人想不到的。我们生活是那样简单,不是说简单就非常好,而是简单原来就是非常幸福。”
李泽钜说:“爸爸是一个很懂得用钱的人,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如果在他一生中,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可以帮助不幸的人,那么他感觉更加富有了。”
李嘉诚说:“1957年、1958年,我赚了很多钱,那两年,我很快乐。”一年后,快乐变成了迷惘,他想:有了金钱,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乐呢?左思右想,他终于想通了。“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等到想通了金钱的意义,跳离了金钱的圈套,李嘉诚就把这一感悟传授给自己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李嘉诚14岁丧父,一切的成就是依靠自己千辛万苦挣出来的。因此他明白,只有磨练,方知做人、做事的艰辛。他带他们去看外面其他人的生活,让他们去领会人生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那一边卖报纸一边还在温习功课的小女孩,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求学态度。他带着两个儿子,从身边的大众身上去接受、领悟人世的坎坷,品味该如何去做人。
1993年8月,李嘉诚让其次子李泽楷任全系主力舰和黄集团的舵手。但是李泽楷却没接受父亲安排,而是走上了一条独立创业发展的道路。
对于儿子的自立门户,李嘉诚显得很豁达:“年轻人到底有自己的理想,和黄管理层有人手,我不会强迫他做。”
对儿子放单飞,李嘉诚送他两句话:
一是“树大招风,保持低调”。
二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李嘉诚的箴言,不仅是他对两个儿子的要求,这也实在是他一辈子经商心血所凝成的经验,同时也是他自己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
在李嘉诚看来,只贪图于眼前利益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商人,而一个时时刻刻把做人的原则放在心头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商人。做人之道与经商之道非但不矛盾,相反还紧密相连。李嘉诚坚信天下最高深的管理智慧是“做人重于经商”,也就是说做事必须先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