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文备众体,风格多样,而又形成了独特的统一风格。后人所谓“六一风神”,大体是指欧阳修文章之风采神韵。明人茅坤,清人方苞、刘大櫆等都认为欧文得“史迁(司马迁)风神”。近人高步瀛,在其《唐宋文举要》卷六中引吴北江的话说:“欧公之文,风采敷腴(yú),风华掩映,神韵之美,冠绝百代。”但只了解这些,对“六一风神”的理解总觉抽象。其实,说白了,“六一风神”,就其散文而言,就是指其文章的总体风格特点。
关于欧阳修文章的风格,从宋至今,多有精彩论述。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说:“公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奇。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灿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hóng)辩,快如轻车快马之奔驰。”苏辙在《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中称:“公之于文,天才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金人赵秉文在其《竹溪先生文集引》中说:“……唯欧阳公之文,不为尖新艰险之语,而有从容娴雅之态,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使人读之者娓娓不倦,盖非务奇古为尚,而其势不得不然之为尚也。”这些说法,虽都道出了欧文的某些特点,但又往往失之于过简或片面,对欧文风格概括得比较精准的,还得数苏洵和姚鼐(nài)。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执事之文,纡余委备(文辞纡徐而委曲详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文章风格从容舒缓),无艰难劳苦之态。”清代桐城派作家姚鼐在《复鲁絜(jié)非书》中说:“其得于阴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liáo)乎其如叹,逸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qiǎo,不快)乎其如悲。”可以说,平易自然,条理畅达,委婉深含,偏于阴柔之美,是欧文的总体风格,也应是所谓“六一风神”的基本内容。
欧阳修学韩愈而又不拘泥于韩愈,他兼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开出了宋朝一代文风。
欧阳修去世后,朝廷在其《谥诰》中说:“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马迁、扬雄、韩愈无所不及而有过之者。”而这也正是欧阳修对宋文,乃至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