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个人因素
1.职业期望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指劳动者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一种希望、心愿和向往。职业期望不是空想,而是劳动者将自身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内在因素与社会需要、社会就业可能性等外在因素不断进行协调后的结果。职业期望直接反映每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它与职业需求、就业制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职业需求
职业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总需求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者的职业期望。职业需求或者鼓励和强化劳动者原有的职业期望,或者抑制和弱化劳动者不现实的职业期望,或者诱导劳动者产生新的职业期望。例如,职业空缺越多,劳动者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可以鼓励和强化劳动者原有的职业期望,使其产生较高的职业期望。在分析职业需求时需考虑以下方面:首先要考虑宏观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与行业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其次要对企业发展与相关职位空缺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与相关职位空缺状况是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直接因素。相关信息可以从企业的管理水平、人事变动情况的分析中获取。与此同时,应分析了解每一职位对任职者的教育和经历的要求,从而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出可能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路径。
(2)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是职业期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媒介,其开放程度对劳动者的职业期望起着直接鼓励或抑制作用。例如,我国传统的封闭的就业制度容易抑制劳动者的职业期望,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放的就业制度,则对劳动者的就业期望起着促进作用。
(3)职业收入
职业收入是影响职业期望的另一因素,是职业抉择中最重要的经济变量。在评价一种职业的经济价值时,个人要估算他可能赚到多少薪金,并和其他市场上司能获得的收入进行比较。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收入水平直接反映了所从事职业声望的高与低。
2.个体的自我评价
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是确定职业发展的初始步骤,是确定适合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前,员工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志趣、旧有知识与技能等来识别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3.能力
对企业的员工而言,其能力是指劳动的能力,也就是运用各种资源从事生产、研究、经营活动的能力。它包括体能、心理素质、智能三个方面。体能、心理素质、智能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面综合能力,这一综合能力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基础,与员工个体发展水平成正比。能力既对员工个体发展提出强烈的需求,又为个体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条件,因此它是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
4.职业锚
职业锚这一概念是由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他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正如其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施恩教授通过研究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职业锚:
(1)技术职能型职业锚
职业生涯围绕着自己所擅长的、特别的技术能力和特定的职能工作能力而进行,具有这种职业锚的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并从事能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职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
具有这种职业锚的人,其职业生涯沿组织的权力阶梯逐步攀升,直到到达一个担负全面管理责任的职位。获得承担重要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种人努力的目标。
(3)创造型职业锚
这种人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创业性努力而进行的,这种创业性努力使他们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或是创造出什么发明,或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
(4)自主型职业锚
具有这种职业锚的人总是想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往往喜欢教书、咨询、写作、经营等职业,这类职业使他们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5)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具有这种职业锚的人极为重视职业的稳定和工作的保障性,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从事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甚至有的人更愿意让雇主决定他们从事何种职业。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锚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产生的动态结果。
5.人生阶段
人是有生命周期的,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体,其生理特征、心理素质、智能水平、社会负担、自我发展的主要任务等均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体其职业发展的重点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6.工作相关体验
工作相关体验包括诸如工作职位、工作责任和活动以及相关工作决策等客观事件或情势,也包括工作意向、期望、价值观、需要以及对特定工作经历的感受等主观解释。影响个体职业偏好的三种体验是:他们曾经成功地完成过某种职业中最典型的任务;从事这种职业活动的角色模范得到强化;有人对该职业作过肯定评价。另外三种体验可能导致个体回避某种职业:在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中失败过;他们观察过的从事这些活动的角色模范没有得到强化;有人对该职业作过否定的评价。
10.3.2 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环境因素
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影响个体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外部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及其发展的方向和强度。由环境所得的心理和精神特征决定了对职业的选择,从而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
1.文化环境
一个社会需要其成员具有大体上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生活在不同社会的人们所遵守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这必将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差异,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从一出生便开始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个体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毫无疑问也要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另外,即使生活在一个社区的个体,也会受到同辈群体及邻里职业示范作用等亚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2.社会阶层
人类社会存在着基于经济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阶层。出身于不同阶层的人,由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差异,其职业选择决策往往不同。这大多是因为,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其社交范围往往局限于本阶层的人,这使得他们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更容易获得处于本阶层成员所从事职业的信息。
3.家庭
家庭是劳动者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是幼年时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定家庭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家庭声望及其社会关系则决定个体的职业期望和职业选择机会;家庭对个体的支出,特别是教育支出则形成了个体职业选择的资本。因此,出生于不同家庭背景的个体,其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往往不同。
4.企业环境因素
(1)企业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这种特有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如何看待它的员工,并约束着企业每个员工的行为,对企业员工具有巨大的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也同样受到企业文化的左右。
(2)管理制度。员工的职业生涯归根到底要靠管理制度来保障,包括合理的培训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也只有渗透到制度中,才能得到切实地贯彻执行。没有制度或者制度不合理、不到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就难以实现,甚至可能流于空谈。
(3)领导者素质和价值观。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管理风格与其领导者的素质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经营哲学往往就是企业家的经营哲学。如果企业领导者不重视员工的发展,这个企业的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