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遵义人来说,刚过去的2005年似乎走得太快了点。在众多值得记取的大事喜事中,岁末开通的遵崇高速公路恐怕要算其中分量最重的一件吧。久待的期盼变成了现实,遵义人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不错,高速路通到了家门口,通过了家门口,人流,物流,商贸,合作……该来的都要来了,该去的都要去了。不过,高兴之余,细心忖度:机遇来了,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好了什么准备?试作这样的设想:遵崇高速公路是一条跑道,在同一起跑线上,谁的跑速最快,谁就会抢占滩头把握机会。但是,要想跑得快,机会定会施惠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先拿旅游来说吧,无论遵义人或是局外人,在大家看来,遵义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无疑都是吸人眼球的一大亮点。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在努力地做这样那样的运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效果,可步子是否慢了点。遵崇高速公路开通之际,记者采访过有关业内人士。市旅游局调研员、红色旅游专家黄先荣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通遵崇高速公路,盼望已久,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举足轻重,牵一发动全身,遵义旅游的最早最大市场是重庆。
据黄先荣介绍,还在10年前,遵义人就想做这篇文章,但囿于交通因素制约,那时节来遵义旅游的重庆游客每年不过20万人,现在达到200万人,有着3000多万人口大都市的重庆,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大市场,遵崇高速公路的开通对遵义红色旅游将是一个震撼性的里程碑。
据了解,还在2000年春节,原贵州省分管旅游的副省长郭树清就对遵义尤其是赤水的旅游作过指示建议,他认为遵义旅游在依托贵阳和本土之外,主要开拓川南和重庆才能做大。
不妨做做对比。
重庆是全国包括南京、武汉在内的三大“火炉”城市,遵义的生态、气候资源是重庆所没有的。
黄先荣说,从旅游的特性上讲,讲究的是差异性,重庆也有四面山、缙云山等,但遵义异质化的东西多,比如丹霞、喀斯特等,重庆人可更多的感受到遵义旅游异质文化。遵崇高速公路开通,把遵义旅游的“点”和“线”联系更紧了,以前卖的多是如“遵义会议会址”这样的“点”,路通后“点”“线”联起来了。比如,有了高速路,重庆游客可以在新站下车游三岔河,下娄山关可游娄山关战役旧址、周公馆、小西湖、海军学校等等。于遵义人是个福音,对重庆人也是一件好事,这叫两得其便,皆大欢喜。
高速路通了,遵义发展旅游的春天也来了。可我们的一些意识与不足还冻在冬天的冰雪里。据黄先荣介绍,按旅游的六要素来看,遵崇高速为遵义旅游营造了良好的进入条件,而我们不少地方做得还不到位,似乎慢了好几拍。
比如遵义的宾馆量不多档次有待提升,娱乐、夜生活等整体供给水平不是很高。需要补的课还很多,又比如外地游客到娄山关、到仁怀茅台不知怎么走,还是一个老话题。旅游人才也不够,在全省都算少的。
再比如导游,讲遵义会议会址讲得比较好,一讲娄山关、讲苟坝就讲不清楚了。管理人才不多,比如酒店,如何做到旅游上来,就很欠缺。出租车也是缺陷,各种型号车辆不多,都是遵义人自己用,不是为旅游作的准备。
“好东西搁着不用起来真有点可惜。”黄先荣说,比如我们遵义有名的杂技《依依山水情》,很多时候只是搁着,了不起是偶尔间演给上级来的官方人士看看,能否将其搭上旅游的船,让游客留下来也来消费,这样死的东西就带活了。至于还有好多没有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更有待去挖掘。
几年前,当外地游客涌进赤水时,火爆起来的旅游业让赤水人措手不及,停车场不够,住宿不够,好几千人滞留赤水。也在上年,重庆有一个120人的团队到遵义来旅游,费了几番周折才找到了住处。黄先荣说,高速路通后,摆在面前的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这样的现象迟早会重演。不仅旅游,还有商贸,还有区域经济合作,等等。“高速公路开通了,遵义不仅要关注人流、物流、商流,还应该树立意识流。”重庆市直机关的一位人士这样说。
那位友好人士认为,路通后,遵义必然要受到冲击,机关、社会、各界在办事效率上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变,是早改变还是晚变,这是一个观念意识。
他说,重庆将更会有拉动作用,遵义的商界还是政府,如何争取搭上重庆快车道,需要的也是强烈的主动意识。
那位人士说,遵义人还应树立一个“大遵义小遵义”的意识。路通了,到遵义城只是一个“小遵义”,试设想,以遵义城为中心,延伸到下面的各县市能否也搞如重庆那样的“四小时”“两小时”经济圈工程,使辐射力八面开花,对接“大遵义”,通过互动,把彼此的盘子做大,从而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重庆报业集团的一位老总说,遵义是“转运”之城,重庆人很向往,如果把机遇用好了用活了,重庆的企业和政界也会把一些会议拿到遵义来开。
遵义在重庆的客商柯忠说,重庆是一个大都市,遵义相对要小,重庆的吸纳能力要强得多,遵义人就要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从重庆出发上高速路到遵义只要3小时,比到万州还近。重庆人看惯看腻了重庆的景点,遵义人可否运作一下周末游,星期五到遵义,星期日返重庆,两三天时间遵义人会收获票子的。
遵崇高速公路开通将加快类似渝黔“1+16”合作与发展的框架协议付诸实践。重庆与遵义曾围绕交通、能源、旅游、商贸等项目形成了共识,双方曾一致要共同为销售对方产品创造条件。比如其中说到,遵义的优势产品是原材料工业产品、烟、酒、农产品等,重庆在遵义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汽车、摩托车、小五金等工业产品。遵义境内的中央、省属重点企业较多,特别是军工企业技术装备较好,机械加工能力较强,已经为重庆汽车、摩托车工业配套服务多年,加强合作的潜力不小,遵义期望在重庆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工业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配套服务机会。
有关人士认为,从民间到官方,遵义可否以更加务实的姿态主动到重庆的市场大海里搏击,哪怕是呛几口水也好。
就在高速公路开通后的这段时间里,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重庆的货车明显比遵义下重庆的多。
对照进行分析,重庆客商的“意识流”就比我们本土客商要强得多,至少人家之前就作好了跑步的准备。
有人作过预测,今年春节,遵义不少会到重庆过年。高速路通车是一瞬间的事,持续、延续是长远的问题。路通了,要变希望为现实,没有强劲的“意识流”的确不行,没有落在实处的具体行动也不行。要做好这些事,从政府到民间,遵义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有关人士说,遵义要吸引重庆及其他地方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形成“洼地效应”,光想光说不做好投资的、资源的、政府的方方面面配套工作无疑于“镜中赏月”。不仅如此,路通了,别人的拿不来,反会让别人的“吸星大法”将我们自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吸走。
人流是商机,物流是商机,意识流更是强大的商机。是的,要想找到“奶酪”,得靠自己依“路”而思,依“路”而寻,依“路”而拼。不妨学学借助高速公路加快融入重庆经济圈的桐梓。这个县近三年主动对接遵崇高速公路,营造良好环境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38个重点项目,引进外资近20亿元,已到位资金10.8亿元,其中近半投资来自重庆,尤其是煤炭产业,80%的投资业主是重庆客商。
正如桐梓县委书记陈志刚在接受采访时所言,遵崇高速路的建设,既对桐梓的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也对桐梓的发展带来挑战。只要把握得好,就能乘势而上,赢得一次超越。把握不好,就会丧失机遇,输掉一个时期,留下的只能是望路兴叹的过境效应。
桐梓尚且如此,小遵义呢,大遵义呢,我们每一个遵义人呢?
(原载2006年1月3日《遵义日报》第二版)
乡下人进城观赏城市风光,城里人下乡体验农家休闲。刚过去的这个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