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来万物新,赤水河畔农家笑。
2004年4月28日一大早,提前一天赶到竹乡赤水的市委书记傅传耀,与市委领导陈平安、丁福秋一道,率领全市各县(区、市)的县委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沿赤水河流域一线的农村参观考察,话农家事,谈农家心,“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小康建设花开赤水河畔,闪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一)
赤水市中办城郊村是此行参观考察的第一个示范点。8点整,径直走进村里的图书室,傅传耀拿起图书翻看起来,过了片刻,他说:“学在农家要有内容,科技的法律的书都要有。”说着面向市农办主任赵命容:要结合遵义农村的实际编点书。一幢漂亮的砖房呈现眼前,傅传耀进门就与村民金世平拉起家常:“你家几个人吃饭?”“三个人。”“修新房背账没有?”“该了点账,不过问题不大。有了今天的日子,靠党的政策,靠你们领导支持。”傅传耀亲切地说:“靠你的双手,靠你的媳妇能干。”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起来。不远处,淳朴的乡村音乐响起,顺着水泥连户路,参观的人们来到村民谭从友家院前,茂密的水晶葡萄树下,脚穿白鞋身穿红衣的农家妇女在那里载歌载舞。“示范点,要搞好,首先放好第一炮,农家调查又摸底,宣传动员不可少……”“五通三改三建完,活动只能告一段,关键在于巩固好,不要结束就开跑……”轻脆的快板吸引了一双双眼睛,坐在前排观看的傅传耀、陈平安、丁福秋等市领导高兴地笑了笑,大家连声叫“好!”
还要赶下一个点,约摸20来分钟后,参观的人群走远了,美妙的音乐还在快乐的乡村源源溢出:“啦,啦,啦米嗦啦……啦啦。”
(二)
明媚的阳光。青翠的竹子。奔流不息的赤水河。驱车半个多小时,富有“千亩果(柑橘、藤梨),万米路(公路),十渔庄(养鱼大户),百竹户(竹编大户)”美誉之称的赤水市大同镇庙沱村寨迎面扑来。“四在农家”创建带来这个32户120多人家的富裕日子让人刮目相看。傅传耀站在村前的河岸边,拿着草帽神情专注地欣赏村民们踩着独扁竹舟一波一波划浪,似乎看到了农村小康的希望。村子里,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编竹席,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天编多少,能赚多少钱,傅传耀与74岁的村民严方笑亲切地攀谈。走进村民叶春明家中,傅传耀揭开他家的锅盖,看到改灶后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厨房,忍不住啧啧称赞。
在村民杨友勤家的墙壁上,贴着一个红色的小额信贷“信用户”标牌,傅传耀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随后,转身嘱咐参观的干部:“如何用好小额信贷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这值得好好的研究一下。”
太阳越升越高,清风吹拂的村庄里,日新月异的农家景色美不胜收。村民们拿出自家种植的庙沱甜橙来,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拿起切开的甜橙,深深吮吸一口,浸透着农家甜蜜的生话,那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三)
11点左右,考察队伍风尘仆仆来到赤水市葫市镇小关子,这个在赤水河流域农村基层组织暨精神文明示范带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农村社区型示范点,从一个不起眼的路边小寨而今成了一座新兴的村中小镇。傅传耀与村民们一起收看了开通才几个月的远程教育,与村民们谈感想和收获。傅传耀向省委组织部组织处的曾康处长介绍说,遵义市有30万农户可收到远程教育,通过闭路电视连接千家万户,这个模式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一边走一边看,村民赵家华家三楼一底的漂亮楼房呈现眼前,走在前面的傅传耀感叹地说,这家有点扎劲!
在赤水河畔的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处处可见。人们看到,在村民陆启明家的屋里,燕子把巢筑在了他家的屋檐上,来自道真自治县的县委书记徐飞随口吟出:“燕子归来月满楼。”在米粮示范点上的农家,傅传耀拉着年满75岁仍带头科技致富的袁丛林勉励说:“带头推广科技好哇。”末了,傅传耀祝福说:“老人家,好好过晚年,争取还活25年,活一百岁。”
(四)
“你家喂多少头猪?”
“20多头。”
“沼气好不好?”
“好。”
“够煮饭吃不?”
“够。”
“日子过得如何?”
“可以。”
一走进习水县土城镇高坪村,傅传耀就与村民张德勇交谈起来。百姓的冷暖,群众的生活,无不牵挂着市委书记的心。
已是正午时分,太阳辣辣地照射下来。一览无余的高坪村大片大片的蔬菜勃勃兴旺。这几年,当地农民大力调整结构,种植无公害蔬菜,科学试验不断兴起。在一块结满西红柿的菜地,傅传耀看后高兴地说:“很快就要上市了。”在一块由遵义天阳公司与当地群众合作试种的美国“金绿豆”、法国“小刀豆”的试验菜地旁,傅传耀对身旁的干部说,要搞成规模才行。走在田畴的小径上,看着充满增收希望的菜地,傅传耀说,农民致富的路子是有的,干部要加以引导,不能老是说农民的观念落后,干部不去认真引导农民,工作作风就会漂浮。看到村民严素帮发明的自流粪坑带来的好处,傅传耀连连夸奖:“好,好,这个女能手,应该得奖。”
时间向前推移,参观考察的人们仍穿行于乡间的小路上。听当地干部介绍,高坪村以前是一个治安不好,拐卖人口出名的村,而今成了小康示范村。走在这个村出口的路上,一条铺满砂石的小路正待水泥硬化,傅传耀与迎面走来的村民打着招呼,村民们都说路修好了菜也好拉出去卖了。傅传耀对身边的干部说,硬化路不仅带给了农民方便,还升华了人的灵魂。
眼看已到黄昏,考察队伍还在习水县东皇镇的大陆村行走。傅传耀拉着老党员罗其凯的手,坐在他家的屋前,亲切地对话:
“老党员,日子过得走不?”
“过得走。”
“靠什么吃饭?”
“养猪,种菜。”
“一年有好多收入?”
“万把块。”
阳光斜斜,言语切切,晚风把他们的对话传得很远很远。
(原载2004年4月30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