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黑膜,再揭开草毡,哇,雪白的双孢菇,好大一片。
一大早,村民李元孝和媳妇王启容就提着塑料桶来到田里忙着采菇。一朵一朵轻放桶里,圆圆的菇朵仿佛望着人笑。
每天早晨采菇卖菇,李元孝忙得不亦乐乎。自去年11月以来,他家的2亩双孢菇已卖了5400多斤,收入8000多元。
在遵义县新舟镇洪龙村,像李元孝这样的村民有91户。
让村民们高兴起来的,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遵义天阳食品有限公司在此与农民共建的双孢菇原料基地。去年秋种时节,该公司示范推广的第一个基地落户遵义县新舟镇洪龙村,面积达117亩,成为迄今贵州省最大的双孢菇示范基地。
为使基地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天阳公司采取统一供种、技术人员驻村指导、服务到户、订立保护价收购产品、政府扶持部分启动资金的办法,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洪龙村,村民们经常看到穿蓝色工作服的人行走于田间,他们是天阳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一个叫张福明,一个叫刘宁。
村民们说,学种双孢菇,全靠他们的悉心指导。农民遇到问题24小时都可以找技术人员解决。为降低农民种菇的风险,公司还与农户签订了保护收购合同,最低保护价为每斤1.2元,具体操作时按高于市场价格的20%以上让利农民。
据了解,天阳公司与遵义县及新舟镇政府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方案和措施,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基地建设得到了省、市、县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傅传耀亲自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促成双孢菇的大力发展,并亲临现场办公解决有关问题。市委常委、遵义县委书记袁利民多次到现场调研,并指示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农民的种菇启动资金。国家农业部刘坚副部长亲临基地视察调研,对双孢菇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农业厅、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省、市人大、政协等对基地建设均给予了重视,肯定双孢菇对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认为是解决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
近几个月来,在洪龙村村口,一向冷清的村子显得格外热闹。每天早晨九十点钟,村民们就从四面八方把刚采下的新鲜双孢菇送来,按保护价1.5元一斤如数卖给公司。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收菇的收购点人来人往,村民们有的提着,有的背着,相互比比谁家的菇好。
村民们说,神仙难过二三月,但种上双孢菇后,天天有钱进,是难得的一件好事。
村民周刚算了一笔账:外出打工一个月挣七八百元,除了生活与其他费用,还不如种双孢菇来得稳当。他说,双孢菇的栽培原料主要是稻草、玉米秆、秸秆等,且在稻田里利用小季进行栽种,不影响大季的生产,好处多着呢。
基地的兴起,还吸引一些专门跑市场的人,杨绿村50岁的村民张素梅天天收菇卖,两个月下来纯赚了3500元,像她这样的小商贩有六七个。
据村里的干部统计,仅双孢菇这一项,洪龙村种菇的人家,117亩田收入就达到70多万元,除去成本每亩至少达到2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5000元。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湄潭、余庆、凤冈、红花岗、贵阳等地的领导、农技人员、农村专业户纷纷前来参观考察。
据悉,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向前推进,天阳公司今年计划在湄潭、遵义、凤冈等县适宜区发展5000亩双孢菇,实现产值4500万元,农民实现纯收入2500万元,带动5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原载2004年4月26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