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崛起的汇川系列报道(六)
漫步北部汇川,湘江河畔,凤凰山下,大道、高楼、小区、工厂无一不焕发出现代化的都市气息。
这座集科研、开发、教育、医疗、金融、商贸、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遵义市北部新城区,不仅使遵义这座名扬中外的红色圣地的中心城区向北扩展了20平方公里,成为遵义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
16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遵义开发区却是沧海桑田般不同寻常的辉煌岁月。开发区人在改革开放和开发区建设道路上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敢为人先、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精神永远值得记取。
从1992年设区—1998年扩区—2003年成立汇川区三个大时段去审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汇川区,其改革精神可见一斑。
不妨从当年“政府首脑”机关的办公环境说起。
16年前,低矮的、贴有赭红色瓷砖的一栋三层北大居委会办公室沿坡而建,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毫不起眼地坐落在香港路和上海路交汇处的养征处旁边。
当时的许多人都不会想到,这哪里是遵义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地点!
这栋毫不起眼的办公楼而今已不复存在。可就在那150平方米的地方,谋就了开发区的今天。当年,管委会的所有机构,即办公室、劳动人事处、经济合作处、国土规划处、政策法规处、财政经济处、打字文印室全部安置在内,甚至管委会主任、遵义市副市长朱瑞生的办公室同样拥挤在内。
据介绍,当时的办公设备除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复印机、6台电话、8个三合板文件柜、每个工作人员一套木制三抽桌外,别无他物。
由于结构简单,修建质量差,加上即将拆迁,房顶经常漏水,室内墙壁常年被水浸泡,一年四季充满发霉的味道……
然而,正是在这栋简陋的办公楼里规划设计的开发区蓝图,在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实施着;正是在这简陋的办公条件下,大气豪放、勤劳聪慧的开发区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开发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演绎出豪迈的开发长歌,迸发出年轻开发区旺盛的发展活力。
“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管委会机构少,人员精,合力强。”一位当年的建设者说。
1994年,开发区管委会在总结过去一年引进市场机制、建设香港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路、深圳路建设及沿街土地成片开发,杭州路建设,贵阳路高原小区,大连路拓宽改造,50万吨铁路集装箱货场,开发区邮电分局、北郊水厂扩建,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当时,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土地审批、拆迁安置、对外接待任务十分繁重。管委会无论是领导,还是各处室的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工作效率也非常高。特别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各处室之间不分彼此,如果一个处室的力量不够,只要通知一下,各处室都全力以赴、通力协作、紧密配合,从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叫累。正是这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使得开发区一举手、一投足都获得投资客商、省市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满堂喝彩。
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区管委会所有干部职工精神如此饱满,凝聚力、战斗力如此强劲,原因在哪里?
“行政体制的创新。”
“在建设开发区的过程中,体制和法制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开发区的全面建设要取得超常规发展,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作支撑和法制作保障,是难以实现的。”还在建区谋划之初,时任遵义市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瑞生对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有着这样深刻的认识。老开发区人大胆解放思想,提出敢闯敢试敢争先的精神,抓好以体制改革、法制健全为核心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为了探索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路子,制定了《贵州省遵义开发区建设规划》,同步拟定了《贵州省遵义开发区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办法》。在上报市政府、地区行署、省政府、省开发区领导小组时,打破“一454事一报”的公文规则,将《规划》和《办法》以一个报告通报上级,最后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施行。
据介绍,当时的《办法》共十条,其中第一条就明确“本着‘小机构、大服务’精简、高效、简便”的原则,建立与开发区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第六条中对机构的设置,明确“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自主决定设置二级机构及编制。二级机构负责人由管委会主任任命或聘任。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和组合制,按工作目标责任严格考核。”第九条对人事制度明确提出“开发区实行新的干部管理体制。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行政干部除保留身份外,工资报酬由管委会自主决定。”《办法》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和用人制度上的“终身制”和“铁饭碗”。
1992年—1998年开发区为原县级遵义市派出机构,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7万人,管委会内设机构为五处一室,即办公室、劳动人事处、经济合作处、国土规划处、政策法规处、财政经济处。领导和工作人员由最初的15人,到遵义撤地设市时才42人。
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后,1998年—2004年期间,开发区升格为地级遵义市派出机构,下辖高桥镇、董公寺镇、上海路街道办事处、洗马路街道办事处,面积扩大到96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15万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设机构一共为13个委、局、办,即:组织人事局、纪委(监察局)、群工部、直属机关党委(宣传、统战、工会、团委、妇联)、综治办、财政局、建设局(城管、环保)、经济发展局(工业、农业、商贸、非公经济、统计)、社会事业局(民政、计生、卫生、文化、司法、残联、体育、广播电视、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招商局、办公室(区委办、政府办二合一),机构人员总编制100人,其中行政编制85人,事业编制15人。
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遵义市汇川区。2004年6月18日,汇川区正式成立。汇川区委、区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汇川区既是贵州省第88个县级行政区,又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委(党工委)工作部门设置8个,即:区纪委、区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区编办、统战部、群工部、政法委;区政府(管委会)工作部门14个,即:政府办、发改委、经贸局、建设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局、人口和计生局、文体广播电视局、审计局、司法局、档案局。另有依照法律和有关章程规定设置的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机构人员总编制250人。
从15人—42人—100人—250人,这是设区到扩区到建汇川区人员编制基本概况。
从5处1室—13个委、局、办—8个党委工作部门14个政府工作部门,这是设区到扩区到建汇川区工作部门的另一个基本概况。
从管理7万人口—15万人口—31万人口—35万人口,这是设区到扩区到建汇川区后的再一个基本概况。
从这些枯燥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小政府小机构大社会大服务”的基本轮廓,以及背后许许多多的改革精神。人们称,无论从机构设置或是人员配备,汇川区都堪称遵义乃至全省最小的县级行政区。
16年来,开发区历经了三次变迁,但建区定下的“小机构、大服务”,精简、高效、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一直没有改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在其他县市区没有的多个部门合署办公的现象。比如,组织部与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与其合署办公,群工部将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科协和红十字会一起办公,发改委里就有粮食、统计、物价、招商引资一起合署办公。再有经贸局(含商务局、乡镇企业局、煤炭管理局与其合署办公),建设局(交通局),教育局(科技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局、社保局合署办公),民政局(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其合署办公,还有老龄委办公室),城市管理局(城管行政执法局、林业绿化局与其合署办公),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农机局、农办、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与其合署办公),文体广播电视局还挂旅游局的牌子。
典型的“精兵简政”!
与其说“小政府、大服务”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还不如说这是“有限职能、无限服务”的开发区优质高效平台。这些年来,开发区率先在全省进行了通讯制度改革、公车改革。记者在翻阅多年来汇川区(开发区)党委(党工委)、区政府(管委会)的工作报告时,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实行“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一直是他们致力改革发展的追求。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安得广厦千万间”,开发区的“首脑机关”居然长期居无定所,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插曲。多年来的“流浪”,汇川区行政办公中心今年终于落成。
今年10月6日,汇川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工作部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居”,区委书记洪涛在升旗仪式上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我们长期没有行政办公中心。而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这样的办公环境在全省也是一流的。但是,硬件好了,还需要软件的优秀。行政办公中心北迁以后,暂时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便,希望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效率。”
(原载2008年12月11日《遵义日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