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中国有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智慧神庙的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人啊,请认识你自己。”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低调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一个了解,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有一头笨重的公牛和一只敏捷的鹿一块在草原上吃草。公牛对鹿说:“鹿兄弟,如果狮子来攻击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吧,我们要勇敢地击退它。”“不要对我抱这样的幻想!”鹿回答说,“既然有把握能够逃脱,我为什么要和狮子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呢?”
我们会钦佩公牛的勇敢,但是,我们更应该欣赏小鹿的睿智。因为小鹿有自知之明,它明白自己擅长的是奔跑而不是搏斗,这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动物尚且有自知之明,做人更应该如此。
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好多高调者:有的人谈论起来头头是道的,可是做起事情来,却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有的人心怀鸿鹄之志,可真的给了他们施展的空间,他们却又表现得差强人意,令人失望;有的人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有的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人利令智昏,忘乎所以……他们都是自欺欺人,没有一点的自知之明,其实,一个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
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因曾经做过乞丐,所以有“布衣天子”之称。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个地方都起兵造反,正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在这些群雄当中,刘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和项羽相比: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刘邦只是一个布衣;论武功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刘邦势单力薄;项羽又承叔叔的基业,拥有各方面将士的支持——这些都是刘邦无法相比的。可是结局实在出人意料,项羽这个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竟然败了。仔细想想,其实刘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身上确实有许多的过人之处,最可贵的是刘邦有自知之明。
刘邦夺得天下后,一次宴请部下的聚会上,酒至酣处他问道:“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呢?”王陵站起来,说:“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笑答道:“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人杰呀,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胜利的原因。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为什么失败的关键。”
知道自己哪里不如人家,这就是刘邦难得的自知之明;项羽因为没有自知之明,而只落得自刎乌江了,至死还在说是“天亡我也”。
富兰克林曾经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这就形象地表述了一个石头和金子换位置的故事:
躺在河水里的垫脚石,极不情愿人们踩着它过河。总觉得自己的位置卑微,很不光彩。它羡慕金子身藏密室,得人器重。
一天石头实在憋不住了,向金子提出变换位置,让金子替它躺在河水里做垫脚石,而自己则到金子存身的保险柜。结果,过河的人们谁也不愿把金子踩在脚下,而是争着把它捡了起来。而保险柜的主人,打开保险柜看到石头后,愤愤地斥责:“你是什么东西胆敢以石充金!”气愤不过,便把石头扔了出去。
石头永远是石头,金子永远是金子。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做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这可以使他们的“人生之旅”更加的富有价值。
《老子》中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别人可以算得上有智慧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可以算得上聪明能干了。有自知之明是给自己提供和创造成功机会的基础,是人们发展和提高的前提。有人去问爱因斯坦:“您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笔和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然后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就像这张白纸一样无边无际。”处在什么位置上,就得在什么位置上寻找意义;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为人处世,就不知天高地厚,更不能从实际出发,有所进步。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有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
美国的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的确,石头就是石头,金子就是金子,做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低调行事,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可以使自己更早地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