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这首只有两行、名为《一代人》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短短的两句话正是有价值的人生的最佳注脚——远见,以及决断。
远见与决断,也就是洞悉未来的危机与机会、作出正确的反应的能力,是成为杰出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战略性思维,没有远见能力,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层管理者。缺乏远见与决断,被自己眼前的小事推着走而疲于奔命,安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平庸,终会导致自己落后于时代,被时代的趋势所抛弃;没有决断能力,遇事优柔寡断,无法作出改变,也就只能错失良机,望着别人的成功兴叹。
所谓远见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率先认知与预测,对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走势提前认知的能力。远见力是一系列繁杂的思维活动的集合,它包含了对事物细致的观察、思考和逻辑推论、用发展的眼光正确估量等活动,最终得出结论。而决断力建立在这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是管理者结合当前的状况和资源迅速制订行动方案并实施的能力,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远见力和决断力的完美结合和体现。
远见需要非凡的智慧,而决断更需要过人的勇气。这种能力和魄力并非与生俱来,今日成功如李开复,也是在吸取了专业选择和工作选择的教训中逐步培养和专门训练得来的。对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来说,以下几点对培养这种能力和魄力至关重要。
1.对事物保持好奇心
凡事都不会是凭空发生的,要了解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就必须观察目前的许多现象以及正在发生的改变。要收集充分的信息,对事物保持好奇之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好奇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疑问,是一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包括观察、发问、学习。要是有足够的好奇心,一个月之内学到的知识会比别人一年学得还多。注意观察、勇于发问、勤于学习,就等于对这世界,对周围的人、事、物睁开了另一双眼睛。有了完全不同的正面观点,你的信息宝库就会迅速充实,这些信息正是你深度思考的重要开端。
2.深度思考
光有信息还不能得到结论,你必须进行深度的思考,发现关联信息之间的联系——这些信息的背后到底代表什么意义?这些信息会对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影响、改变,等等?
你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会决定思维的深度,因此,要进行深度思考,就必须集中注意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环境,将自己抽离现状,由表及里,沿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关联往未来思考下去,一步一步往深往前思考。
3.向后看,然后向前看
人生之所以要向前看,是因为前方有你的希望和梦想,使你不断向前奋斗的目标;人生同样需要向后看,向后看不是消极回首,而是一种前瞻。
不会回首过去,一味地向前看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就像狗熊掰玉米,只看到前方有很多的玉米,却从没有向后看看,自己丢掉了多少。向后看,你能认识自己的失误与不足,找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向后看是一种智慧,让你站在过去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向后看,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
4.关注过程,重视结果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两者的关系。结果是远见的体现,过程是决断的产物。结果是由过程构成的,关注过程实际上也是关注结果:没有对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细化、完美化,就难以实现结果的完美化。然而只关注过程,不重视结果,往往又会陷入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没有结果,再好的过程也是一个零,总会在持久的过程中消耗掉全部的资源和精力。
我们有的时候过于重视过程,可能是因为执行人自身能力有限,看不到结果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因而只能在过程上狠下工夫,这时可以通过愿景分享和目标分解,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各司其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