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开发能力是指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知识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造性地整合到自己企业的产品、服务中去,形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企业的整合开发能力决定了企业对拥有的国际资源的发挥效率,这是在自身内部发生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尽管跨国公司能够比规模小的竞争对手,例如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在R&D上的投入更多,但R&D的效率却明显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下降。从创新产出来看,并不存在R&D支出的报酬递增效应,相反,除极少数外,R&D的报酬递减是个规律,因此,当跨国公司更努力地进行R&D投入时,其增加的每1美元只会得到更少的创新产出……要更多贡献于创新产出,企业并不需要变成一个巨人(Z。J。ACS,D。B。AUDRETSCH,1991)。对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而言,更高的创新效率来源自企业的R&D和市场之间的沟通障碍少,组织灵活性高,能在一个较为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技术知识的整合开发。
受内部资源的约束,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仅仅依靠内部发展,建立核心技术能力的会困难很大或时间不允许,但是通过整合外部技术,则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力要素。当然,仅仅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能说企业具备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土壤,如何让外部技术通过转移、吸收和创新等整合转化成企业自身的能力要素是主要的任务。
从企业间的横向交流和合作来看,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技术转移、技术吸收和技术创新确立了企业在技术应用或者技术模仿创新上的整合优势。技术整合包括产品开发、技术的跨国转移和核心能力在国际间的转移等。具体而言,技术整合又可以分为学科、技术、产品、产品核心子系统等四个方面。学科方面的能力就是在各相关学科方面的能力以及整合这些学科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能力就是在各相关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整合这些技术流与相关技能的能力。产品方面的能力就是关于各产品于系统和产品整体构架的知识,以及把相关学科、技术、技能融合到产品与产品于系统之中的能力。产品子系统方面的能力就是关于各产品组件和产品于系统整体构架的知识,以及把相关学科、技术、技能融合到产品组件与产品于系统之中的能力。如果企业核心能力不再动态发展,就会自我否定,不成其为核心能力。实际上,各个层次的核心能力元和能力构架都是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发展变化的。企业的整合开发能力即通过提升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而在技术层面上建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要借助以上资源,并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如何采取合适的整合开发方式将这些外部的技术等资源尽可能地与企业通过原始积累而拥有的内部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品牌资源、管理资源、人才资源等等结合起来,将内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变成企业能用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能力。根据不同的整合对象和开发程度的高低,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和集群学习等多种的整合开发形式。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较为有效的整合开发方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做法。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技术领域,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由于全球技术创新的加快和技术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技术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日益突出,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越来越困难。因此,利用外部力量和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已成为整合技术进行创新的重要趋势。合作创新有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组合,缩短创新周期,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战略联盟的整合开发方式有互补型、相互学习型和创新型等战略合作。互补型战略合作指为了未来战略的需要,两个企业都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如果分别靠自己则不足以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利用双方的技术能力以达到形成竞争优势的临界量。相互学习型战略合作指如果一家企业希望获得其自身不具备的技术或能力,而这种技术或能力存在于另外一家企业,而这家企业同时希望获得那家企业具有而本身不具备的另一种技术和能力,这样双方就有形成战略合作的学习基础,该类型的战略合作能使双方在共同学习中一起提高。技术互换(CROSS)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方式。创造型战略合作指当两个企业各自的现有技术和能力通过现有技术的互补也难以形成适应于未来环境的战略时,就必须创造新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而同时,企业由于受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限制,通过各自的内部化方式发展所需的能力或获取资源难以取得较大的突破。
集群学习型属于比较松散的整合开发形式。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很多都是围绕一个专业市场而成长发展起来,这些企业就形成了企业集群。可见,集群内的民营科技企业大部分是在同一产业中,面对的市场需求是类似的,产品具有高度的替代性,在集群中市场压力能迅速地传递到各个集群成员企业。产品的新设计、生产设备的升级、技术的升级以及工艺的改进等等能在集群内多渠道快速的扩散,企业间相互的学习就成为集群内的常见行为。相对于前两种整合方式,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整合成本低,开发的技术层次也相对不高,从集群内的竞争优势扩展到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对企业所在集群的整体技术层次和信息优势有较高的相关性,企业内部的组织倒成为了相对次要的要素。集群学习型整合开发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较重大的意义。
国际化发展中的技术整合也可以视为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地位而采取的学习型逆向投资(CANTWELL,1991),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开发过程中,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积累是国际生产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动态技术累积和整合方式的选择对企业国际化优势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竞争力要素的重组过程是原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展范围的阶段和通过优势互补确立新的竞争优势,使国际化发展能力壮大的过程。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整合开发中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基础和所能控制的资源,在自己拥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领域附近经营,而不能简单地考虑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盲目进入其他领域。
科技企业对技术知识的整合开发涉及两个过程:一是对技术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这与吸附过程中的消化吸收有所不同。吸附过程中的吸收是技术知识从企业外部环境到组织内部的选择性转移。整合开发过程中的吸收是企业对内部拥有的技术知识进一步再认识,是技术知识被分析化解后,在企业组织内部的扩散和融合过程;二是技术知识的整合、再创造过程。这阶段的整合开发是在第一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知识在企业组织内部被重新组合,被整合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整合开发过程常常会形成企业自己的特有的技术能力,如专利或是专有技术。整合开发能力自然是基于企业的全体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不过由于整合开发过程主要是由企业技术部门的员工来完成的,整合开发能力与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的素质与研发能力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企业的整合开发能力可以体现为企业研究开发成果的水平、研究开发的成功率、专利(和专有技术)的拥有情况、研究开发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