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文献和资料非常多,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应该看到西方的很多研究都是以大型的跨国公司为对象的,当然也有很多学者也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研究,例如,对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等地中小企业的研究。这些研究对笔者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内容包括:目标市场或投资区位的选择;外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及国际化经营战略。本书在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具体研究中,又包括以下内容:(1)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的环境以及优劣势的分析;(2)对企业国际化动因的分析;(3)对企业国际化途径与模式的研究;(4)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国际化的分析;(5)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能力的分析等。
企业的国际化从广义上说,只要企业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国外建立了某种经济联系,就算国际化进程开始了。从广义上讲,企业国际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从初级(出口)、中级(设立海外贸易机构)到高级(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逐步深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从狭义上讲,国际化衡量的标准是企业在注册地(母国)之外的国家(地区)从事经营活动,即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不包括国际贸易这一部分。狭义的国际化是广义国际化中的高级阶段,也即是指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实行全球导向战略。对于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其国际化更多的是一个广义的过程,真正达到国际化中的高级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很少。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限制在国内也可以发生国际化行为,诚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出了车间就是国内市场,出了厂门就是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是指直接和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经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内向国际化主要指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等。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向国际化往往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对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分别对应企业的“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外部已有的技术、生产资源、发展环境等要素,培育自身的成长;也可以吸引和邀请国外高技术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主动参与跨国公司的价值链,与他们联合一起开发国内市场,利用并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服务等。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其“国际化”战略主要是指企业的产品、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要素的国际化配置,企业面向全球建立起国际性协作分配和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对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其国际化战略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产品市场国际化、技术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
产品市场国际化不仅仅限于产品的出口,更多的是指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和营销,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新市场。民营科技企业实施产品市场国际化战略既可以在国内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实行贴牌战略;也可以在海外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市场渗透,实施创牌战略。在实施产品市场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应该看到盲目的多元化很容易落入“多元化陷阱”,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更应该利用外部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核心能力实行集中多元化的战略。民营科技企业多元化的成长方向被认为是由可以利用的资源的属性和在环境当中市场机会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易于通过开发新的产品和进入那些资源需求跟它们的资源能力相匹配的新(国际)的市场当中去。
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首要的和核心问题是技术国际化。一方面,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延伸自己的技术优势,使自己的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因素在相关市场上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要积极实行研发国际化的战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国际化方面更多的是采用引进和仿制的方式,从短期来看这可能是增强企业技术优势的“捷径”,但是从长期来看很容易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对科技、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科技企业而言,不从事研发活动显然不能获得并保持技术优势。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可以加强国际技术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网络来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
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技术优势的获得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有力支持,这就使得企业的资本国际化具有了必要性。而随着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统一程度的加剧,国际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筹资越来越多地通过证券市场走向国际。资本国际化主要是指企业国际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国际资本运营,这要求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妥善地安排自己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运营制度,实现在国外“利用外资”以及提高这种“利用外资”的质量,为企业国际化奠定良好、雄厚的经济基础。
人才的国际化是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问题和有机组成部分。科技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人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对民营科技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离不开熟悉国际市场的国际企业家、素质较高的高技术专家和经营人才,除此以外更需要国际商务金融类人才,即能够从事外经贸商务活动和国际金融、信贷、融资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民营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国际人才招聘、本土职员的国际化培训、利用东道国人才等几种方法提高企业人才的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