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5900000008

第8章 扩大战果

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对自己所处的严峻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当时,应天东面的镇江被元将定定扼守着;东北的扬州(今江苏江都)由青衣军张明鉴占据:东南的平江(今江苏苏州)掌握在张士诚手中;南面的徽州(今安徽黄山市)有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守;西面徐寿辉的势力己扩展到池州(今安徽贵池)。张士诚和徐寿辉虽然与朱元璋一样,也都是起义军首领,但此时已进入群雄逐鹿时期,大家都致力于扩张自己的地盘,早已不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抗元,而且,张、徐地广兵多,对朱元璋的威胁比周围的几支元军要大得多。朱元璋放眼四望,自己竟是“地狭人少”,处于四面受敌之境。不过,朱元璋也不乏有利之处:由于小明王拖住了元军主力,应天北面出现了一道军事屏障,这使他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江南。

在攻下镇江,拿下东面的战略要地后,朱元璋想与张士诚建立和平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去经略其他地方。他派人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到张士诚处,建议双方互通使节,“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张士诚本是盐贩,乘农民起义爆发之机率领18人起兵,不久即建立大周政权,自称诚王,此时已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改名隆平府,定为国都,在江南可以说立足已稳,根本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他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节,还派兵攻打镇江,被徐达击退。和睦相处既无可能,朱元璋便决定向张士诚施以有力打击,使他心怀戒惧,在朱元璋集中兵力南下西征时不敢轻举妄动,觊觎应天。他指示徐达迅速出兵包围了常州,又派遣三万士兵前去助战。张士诚惟恐常州有失,也派遣数万大军前往增援。徐达闻讯设下埋伏,张士诚军惨败,主将被俘。张士诚这才知道不可小视朱元璋,派人到应天求和,提出情愿每年向朱元璋交纳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银三百斤。朱元璋此时在战场上占据了优势,自然是得理不饶人,他要求张士诚放回所扣使者和俘去的所有将校,岁输粮五十万石。张士诚觉得要价太高,不肯应允。

议和未成,朱元璋下令发动大规模攻势。但常州毕竟是个重镇,久攻不下,朱元璋认为这是将士们未尽全力,命自徐达以下一律官降一级,并写信指斥徐达师老无功,督责他“勉思以补前过,否则必罚无赦”。后来,朱元璋还亲到镇江督师,并以二万精兵增援,在围攻了八个多月后,终于将常州攻克。在攻克常州前,朱元璋已命人攻占了扼守太湖西口的长兴;攻克常州后,又派兵占取了濒临大江的江阴。得到了这两处战略重镇,就牢牢锁住了张士诚西进的路线,使朱元璋免除了东顾之忧。接着,徐达又率军进攻宜兴,并分兵攻打常熟。宜兴城坚难下,只得暂罢,由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坐守的常熟却很快就被拿下,张士德也被俘。张士德“善战有谋,能得士心”,是张士诚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张士诚所领有的浙西地区,均由他带兵略定。俘虏了张士德,等于砍去了张士诚的一条手臂。张士诚在母亲的万般催促下,派人到应天,提出每年输粮十万石、布一万匹,与朱元璋修好,要求用所俘朱元璋的骁将廖永忠换回张士德,朱元璋断然拒绝。张士诚便归降了元朝,试图借助元朝力量与朱元璋抗衡。

在用兵东方的同时,朱元璋还分兵争夺南面和西面的战略要地,先后攻占了广德、宁国(今安徽宣城)、徽州、池州等地。

从龙凤二年(1356年)三月攻占集庆后,朱元璋便开始派兵经营周围地区,到龙凤三年(1357年)十月,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应天周围的战略重镇均落入朱元璋之手,可谓战果丰硕。应天的安全既然有了保障,朱元璋的目光便投向更远的地方。东面的张士诚虽然在战场上吃了些亏,但他的辖区财力雄厚,西面的徐寿辉及其部将则兵力雄壮,当时人有“论兵强莫如友谅,论财富莫如士诚”之说,朱元璋在现阶段要想吃掉这两个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自然毫无可能。只有东南方面还在元军的控制之下,因与元朝本部相隔甚远,元军都驻扎在一个个孤立分散的据点里。朱元璋审时度势,确立了防御东、西两线,集中兵力略取东南的战略决策。

龙凤四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命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与邓愈、胡大海合兵进攻浙东,他们很快就攻占了建德路,朱元璋命改为严州府,令李文忠镇守。驻守杭州的苗军元帅杨完者多次派兵反攻,均落败而归。李文忠进克江浦,从侧面对婺州(今浙江金华)实施包抄。杨完者手下有数万苗兵,勇猛敢战,是朱元璋经略浙东的最大障碍。恰在这时,元军内部久已蓄积的矛盾爆发出来,他们不顾大敌当前,竟然发生火并,杨完者兵败自杀,由其部将带领驻守桐庐的三万苗军都归降于李文忠。胡大海率军攻打婺州,守将石抹厚孙拚死抵抗,竟然久攻不下。朱元璋怕拖得久了,师老兵疲,给敌人以可乘之机,遂率领十万大军,树起“奉天都统中华”的金牌,亲征婺州。石抹厚孙的哥哥石抹宜孙驻守在处州(今浙江丽水),他怕婺州失守,一面传言让石抹厚孙坚守勿出,一面派兵带着新造的数百辆狮子战车前往增援。援军走到松溪,观望不前。朱元璋认为松溪山多路狭,车不易行,派兵前往拦击,将援军击退。城内元军被围日久,人心本已浮动,现见救援无望,有些军官便联合起来,开门投降。朱元璋顺利进入婺州,在那里设立军政机构。接着,又分兵四出,占领了婺州周围地区。朱元璋还派人到庆元路(今浙江宁波),招降控制着浙江沿海地区的割据首领方国珍。方国珍见朱元璋势力强盛,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又想借为声援,便遣使进献礼物,表示归附。到龙凤五年(1359年)下半年,衢州、处州等地也落入朱元璋手里,元军在浙东的据点都被拔掉。朱元璋经略东南的战略决策,获得圆满成功。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本书从比尔·盖茨的幼年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技术天才、商业巨人、世界首富的伟大历程,记录了比尔盖茨经过自己的艰难奋斗,终于登上成功的顶峰,创立了微软公司,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热门推荐
  • 源来的诺言呢

    源来的诺言呢

    水那么烫要我怎么喝?人心太凉我不敢抚摸。你毫无顾虑地闯入我的心出去时却乱刀砍树一般找出口。
  • 凌神途

    凌神途

    少年背负血海深仇,踏上弑仇寻母之路,然而随着一个个远古秘辛惊现世间,玄界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乱世之下,鬼魂敲钟,山河破碎,亿万生灵血肉当涂!五大神之遗族,千百宗门秘派,为天下苍生逐马征尘,舍生成仁!谱就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血史,弹铗祭英魂!
  • 越爱你越野蛮

    越爱你越野蛮

    一对双胞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诈骗公司,却没有想到这是刘亦辰和他的好兄弟安泽轩策划好的事情,看着对双胞胎怎样收了他们这两个腹黑男
  • 古原城

    古原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功成名就时,回家伴娇妻
  • 丧尸研究者

    丧尸研究者

    一场病毒改变了全世界!也改变了许多人!而他却要独自研究这种改变世界的病毒,他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世界!
  • 松崖医径

    松崖医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碎剑星空

    碎剑星空

    天无争雄之心,人有胜天之意。大道万千,总归是要破开天道求得长生,然而修者无计,却无人窥见大道。若有一线希望,是否便可负了这天下芸芸众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男神向我表白了之凌峰

    男神向我表白了之凌峰

    她曾经在他还是不起眼的普通学生时就喜欢上了他,为他做了许多,然而一天,他们分开了,相隔两地。多年后,他们再次相见,她还记得他,他是否还记得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