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跨国公司是跨国直接投资经营的组织载体,所谓跨国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企业,并参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根据投资者是否拥有投资企业的股权,跨国直接投资可以分为:股权参与式和非股权参与式两种类型。股权参与可以是全部股权参与也可以是部分股权参与。非股权参与是指投资者并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东道国企业的某种控制权。因此,跨国经营的基本理论是与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紧密相关的,跨国直接投资实质上就是跨国经营。因此,跨国经营理论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一部分是公司内部管理理论。公司内部管理理论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已有论述,本章主要讨论直接投资理论,即主要讨论公司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能够到国外投资,以及到哪里去投资这样三个问题。
以下将对有代表性的跨国经营理论作简要介绍。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海默创立并由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加以完善的。他们认为,保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市场不完全性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市场不完全或不完全竞争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产品市场不完全。跨国企业拥有产品上的差异,如质量、档次、商标、销售能力等。产品市场的不完全造成了跨国企业在产品上的垄断力量。
(2)要素市场上的不完全。跨国企业独自拥有专利、专有技术、配方、诀窍、特殊管理技能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使跨国企业在要素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
(3)政府有关政策带来的市场不完全。这些政策包括关税政策和非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使跨国企业有机可乘。
(4)规模经济带来的市场不完全。跨国企业利用自身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组织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使跨国企业产品在东道国有很强的竞争力。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从而使跨国企业具有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原材料优势、经营优势等。这些优势,使得跨国企业能够对外直接投资并战胜东道国的竞争对手。
二、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用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的理论。
弗农以美国为例,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1)产品的崭新阶段,崭新产品集中在美国生产,国外市场的需求通过出口满足。在这个阶段,由于开发新产品企业垄断了技术,其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者,因而美国企业可以维持垄断或寡占优势。
(2)产品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产品已经定型,由于生产技术成熟,竞争加剧,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迫使企业要到国外去投资设厂,以便能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由于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较为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会首选投资于欧洲。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这个阶段,生产的产品已经完全标准化,且用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生产效率很高,市场上同类竞争者很多,竞争非常激烈,竞争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美国的企业会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弗农以美国为研究对象的产品周期理论,实质上是生产三阶段理论:即第一阶段在美国生产并出口;第二阶段在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并减少在美国的生产;第三阶段把投资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国内生产停止,产品由发展中国家进口。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跨国公司产生问题时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是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厂商的性质》这篇文章时就指出,由于市场不完全,缺乏效率,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项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即以统一的行政管辖取代市场机制,节省交易成本。借助这一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巴利克和卡松首先在1976年出版的《多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内部化理论,后来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在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内幕》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若企业拥有的中间产品,如知识、技术、专利、零部件、管理专长等,通过市场来组织交易,可能出现时滞和交易费用,不能保证企业获得利润。如果将中间产品市场交易变为企业内部的交换,即将市场中的买卖关系纳入到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去,就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也可以避免时滞、讨价还价、购买者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企业在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可能统一管理,用内部交换取代外部市场;第三,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跨国公司。
四、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邓宁创立的。邓宁对以往跨国投资的理论进行归纳、吸收,试图建立一种综合的,能对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解释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1.所有权优势。
企业所有权优势又称为“垄断优势”、“竞争优势”、“企业优势”。一家企业成功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必须至少具有一个胜过竞争对手的所有权优势,即这家企业拥有外国企业所不具备的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所有权优势,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和独占。例如,对技术、商标、原材料等的垄断。二类是跨国企业拥有的有效管理能力、企业规模等所产生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由于某些产品或技术通过外部市场转移时会提高交易成本,所以跨国公司要进行跨国投资,并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进行中间产品转移,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内部化的原因主要有:保障中间产品的正常供给;保证最终产品质量;保护知识产权;实行价格歧视;平摊总公司的研发费用。企业选择外部化还是内部化,取决于利益比较,如果通过内部化所得到的利益比外部化的市场交易大得多,则企业会选择内部化。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东道国所拥有的优势而不是企业拥有的优势。东道国所拥有的优势有直接优势和间接优势两种。直接优势主要有: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等。间接优势是由于跨国企业所在国(母国)的劣势造成的,如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昂贵、市场狭小等。
邓宁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结合起来,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的问题。所有权优势说明企业具备了到海外投资设厂的前提条件;内部化优势说明企业可以在内部进行技术、专利等中间产品转移,获取较大利益,这是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动因;区位优势说明了企业一定要到国外去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五、对跨国经营理论的评价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对外投资理论主要是回答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去投资,企业为什么能到国外去投资以及到哪些国家和地区去投资。垄断优势理论回答了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对外投资,赚取更多的利润,但并没有回答到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类似于优势理论,它把企业优势归结为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这两种优势是东道国的企业所不具备的。因此,企业有能力到国外去投资,而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投资于不同的地区。这一理论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能到国外投资,又回答了到哪里去投资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以美国为研究对象来解释投资的流向和时机,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情况,有较大的局限性。内部化理论的概括性较强,它较好地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能到国外投资这两个问题,但也没有回答到哪里去投资的问题。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集大成。它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能到国外去投资,并回答了到哪些国家和地区去投资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静止的观点,没有从发展观点去研究三种优势的动态变化,也没有回答不具备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问题。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几乎都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其理论体系,虽然对企业跨国经营提出了不少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但由于这些理论没有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直接投资问题,因而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有完美无缺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历史任务。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理论,才能得到较全面的认识。
六、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内部条件千差万别,因而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和动机十分复杂。
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曾对美国有跨国经营业务的企业进行调查,参与跨国经营企业的动因主要有:(1)跨越关税和进口壁垒与管制;(2)降低关税和运输成本;(3)获得和利用当地原材料;(4)获得东道国政府的鼓励;(5)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6)预见到国外的潜在市场;(7)控制特种产品制造质量;(8)贴近国外顾客需要;(9)追随国外竞争者行动;(10)获得外国技术、设计与营销技能;(11)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以上这些都是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启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思路。但每一个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都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跨国经营决策,确立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
中国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一方面,中国已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掌握了电子技术、人造卫星技术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程度低,劳动密集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是多元的。
1.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全局性买方市场开始形成,产品过剩,资金和资产闲置还会进一步加剧。据国家计委分析,我国机电行业有1/3的生产能力过剩,其中自行车有33%、缝纫机有32%、电冰箱有35%、洗水机有28%、空调有35%、电视机有25%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我国的棉纺织业也有24%的生产能力过剩。现有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应当指出,从国际市场上看,国内这些过剩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也并不落后。如果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是继续使这些资产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使国内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把对外投资,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据2000年统计,经过国家审查批准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已达119个,协议投资总额6.19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4.35亿美元,以国内设备和成熟技术折价2.80亿美元,占中方协议投资额的61.5%。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预计今后每年将带动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7.97亿美元;同时还将转移棉纺26万锭、服装3300万套、家电330万台、拖拉机、汽车22万辆的生产能力。
2.更好地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
要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推动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力。这类高新技术开发,应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开发力量。但由于我国缺乏科技资源特别是缺乏技术开发人才,因此,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利用国外科技资源,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国内一些早期“走出去”的企业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例如,海尔在美、日等技术先进国家设立了研发和设计中心,并通过与多家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学习并利用国际技术资源。又例如,广州乐华电子有限公司在国外设立了“强身健体”的科研基地,目前该公司在境外建立了20多家科研咨询机构,站在世界舞台上,广泛与松下、飞利浦、根德、西门子等世界知名电子公司共建互联互通、强强联合的技术协作体系,进行技术成果的交流和共享,为乐华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少数大国之一。但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又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石油、森林、橡胶、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现有的工业布局与发展呈逆向错位状态。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上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而工业布局又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资源逆向分布和西部不发达交通条件,使得资源利用程度低,开采成本高。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对自然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不仅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跨国投资行为,还有以国家安全战略为目的的跨国投资行为。因此,无论是从近期的开发成本与供求关系看,还是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看,都应当把开发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作为我国资源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的内容。
4.绕过各种贸易壁垒,及时收集当地市场信息。
前些年,我国出口的许多中低档大宗制造业产品,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由于各种贸易壁垒,出口经常受阻。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缺陷之一是不能贴近当地市场,不能及时按照用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因而降低了商品的竞争力。如果能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当地设厂,就可以绕过各种贸易壁垒,贴近当地市场。例如,海尔在国外已设了12家工厂,为了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大体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并且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