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通过管理职能进行管理。而管理者能否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作为管理者所应该具有的管理技能和素质。
一、管理者的技能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R。L。卡兹指出,每一个成功的管理人员,根据他所处的管理地位,必须不同程度地具有三种基本技能,即技术方面的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形成的技能。判断有无技能的主要标准,是看一个人能否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出有效的行动。各种技能包括了相关的观念、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并有效工作的能力和技巧。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人员在其所管辖范围内,必须了解、掌握和熟知并能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方法、程序、工具和技巧等等,具有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机械制造厂的车间主任和工长,必须了解其所制造机械的性能、结构、制造工艺,了解其生产设备的特点、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会计主任必须懂得如何记账,如何提供和说明有关的财务数据等。否则,管理者就不可能有效地指导下级做好工作。
技术技能对于有效率的生产经营是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商企业的许多巨大进步都应归功于技术技能。但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中,技术技能的相对重要性则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基层管理中,它的重要性最大。基层管理者要直接组织、指导、检查、监督作业者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熟知自己所管辖业务的有关事项,包括专门知识、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特别是有关工作的做法、方法、过程、程序、手续以及工具和技巧等,并能够灵活、熟练地加以运用。管理的阶梯越向上走,由于管理人员离作业现场和实际操作越来越远,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小。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其对技术技能的需要还因企业规模的大小及经营特点的不同而不同。在大公司中,主要行政负责人下面有大批的助理人员和干练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他解决特殊的业务或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可以不需要具备多少技术技能;而在小公司中,没有那么多的技术专家,主要负责人就需要具有较多的技术技能。
2.人事技能。人事技能简单地说是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这种技能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管理人员自己的单位中建立同心协力工作的气氛,充分发挥部下的积极性和潜力的能力;二是处理好与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与同级或上级的充分合作关系的能力。
管理者的人事技能表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了解每个人对他人和群体的态度,思考方式和信念,并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和界限;(2)善于灵活地与人交往和沟通,理解或者接受他人与己不同的观点、信念及言行,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信念及行为的意图有效地传递给他人;(3)了解组织中各下级成员的需要、动机和能力并灵活地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激励下属,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和专长;(4)创造民主参与管理和鼓励员工或下级管理人员负起更大责任的环境条件和气氛,实现有效领导。所有这些方面的要求,其核心在于对人持有正确的观念,重视人的因素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观念,发挥人的作用和能力。
人事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不仅应有自知之明,而且必须要有对他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和正确理解。但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着重点不同。对于较低层次的或中层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同下级人员直接接触的次数和频率多,因此,妥善处理单位内部的人际关系,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形成通力合作的团体气氛的能力极其重要。在依次而上的较高的管理层次上,处理单位或部门之间关系的技能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3.概念形成的技能。概念形成的技能概括地说,是指管理者能够全面地认识包含在他的工作中或与其工作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并判断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地位,并从整体出发,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目标和因素间寻求平衡的技能。具体来说,这种技能表现为:(1)管理者把公司或者其管辖下的组织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能力。包括能够识别组织中的彼此互相依赖的各种职能和活动;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一个局部的变化怎样影响其他部分。如把销售、生产、研究开发、财务、人事理解为构成整体经营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基本职能,当销售政策有重大改变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到这种改变对生产、科研、财务以及所涉及的人产生的影响。这种考虑至关重要。(2)能够正确分析和理解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与公司经营的关系,预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当将要发生或发生了某种新变化时,能迅速把握这种情况,并能判断其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3)当为解决问题而提出某种方案、政策或措施时,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全面地考虑和预计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4)管理者所采取的每一项重要决策,都必须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目标和标准中求得平衡。管理者必须能够发觉这些冲突,识别其相对重要性和优先顺序,提出或选择适用于全局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概念形成的技能对各级管理者都是必要的,但对于较高层的管理人员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公司的最高层,概念形成技能成为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高层管理者概念形成技能的强弱,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总之,有效的管理取决于三种基本技能,所有管理人员都需要在三种技能的每一种技能上具有某种程度的本领。即使最低层级的管理人员,也必须经常使用这三种技能。但这三种技能的相对重要性,随着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越是较低的管理层次,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就越明显。随着管理层次的提高,技术技能会变得相对不太重要,同时对概念形成技能的需要却迅速增加。在公司的最高层,概念形成技能成为所有成功管理者的最重要的技能。人事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同等重要的,但不同层次管理者又具有不同侧重点。
最后,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在不同情况下,对三种管理技能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当公司面临巨大困难而必须采取挽救行动时,需要严厉的人事活动,高度的人事技能,也需要概念形成的技能和技术技能;当公司处于稳定状态,只是保持组织的现状时,则重视人事技能,仅要求有节制的技术改变和战略改变;当公司处于发展时期,要求革新和扩充公司组织时,需要高度的概念形成技能和处理单位或部门之间关系方面的人事技能,两者皆不可缺,技术技能则主要由下级提供。
二、管理者的素质
现代公司管理者应具备下列几个方面的素质。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公司管理者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工作态度的总和,它是公司管理者素质的核心。作为公司管理者,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政治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现代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开拓性的复杂劳动,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才会勇于探索、善于开拓、积极进取、永不懈怠。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它是一定世界观在考察人生问题时的应用和表现。正确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司管理者,应以正确的世界观为指导,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和态度给予正确的回答,立志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和智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可以把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人生的价值尺度。一个人为社会进步和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心越强,效果越大,时间越长,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公司管理者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他们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公司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从事着前所未有的事业。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这不仅需要管理者有渊博的知识、经营能力、领导艺术,而且需要有专注于事业的热情,振兴中华的壮志和开拓未来的雄心。只有当公司管理者首先对自己所经营的事业倾注全部心血及热情,才能驱动他去努力追求他的经营目标,才能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勇于创新,使公司不断发展。
(3)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民主作风。公司管理者要有群众观点,要依靠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工作上要走群众路线,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任务。生活上要关心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同时,还要能够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思广益,做好各项决策。
(4)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作为公司管理者应做到:坦率诚恳,不言过其实;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化;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任人唯贤,不计个人恩怨;办事公道,树新风正气。
2.知识素质。公司管理者的知识素质,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现代公司只能由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领导。公司管理者的知识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素质。因此,从总体上讲,知识素质必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这是公司管理者能够跟上时代的关键。
公司管理者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懂得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主要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以及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管理者懂得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有助于更好地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便更好地制定本公司的政策。
(2)应懂得国家的政策法令,特别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定和制度。
(3)应懂得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者在公司中是一个权威的领导者、科学的管理者。以他的主动精神把各种生产要素变成适合于社会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他又以市场交易为途径,承担着使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到消费需求者手中的商人使命,由此起着不断地推动和进一步扩大、深化市场交易的作用。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仅需要积累管理经验,还必须具备应有的经营管理知识,必须掌握现代经营和科学管理知识。
(4)应熟悉本公司生产业务知识。一个现代公司管理者,最好能取得理工科院校的文凭,是一个技术专家。若不具备这一条,则在生产技术方面就必须做到:懂得本公司和本行业的最基本的技术知识;懂得本行业的生产和技术状态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懂得本行业科技发展动向和方向,以及本公司技术改造的重点、关键和步骤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充分发挥他的经营艺术和管理才能。
(5)具有新的意识和观念。作为一个管理者,除了必须具有各种知识外,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意识和观念,努力转变战略思想和经营管理思想,以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
3.技能素质。技能是人的才智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是管理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目标,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本领。技能素质是公司管理者一切素质的集中反映。
技能素质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从公司管理者应具备的突出特点来看,应着重包括能够使公司不断前进的创新能力;运筹帷幄的决策能力;维持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来自长期的锻炼,来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已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公司管理者,应当勇于实践,不怕挫折失败,并且勤于思索,善于总结经验,从而培养出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
4.心理素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是指管理者在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管理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提高公司绩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对于公司管理者来说,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1)心理行为上的主导型。按照人与人之间心理行为的传递、接收和相互影响来划分,可分为主导型和依附型。凡主导型人才,思维能力强,勇于创新开拓,善于学习,办法见解多,在人群中往往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角色的传递者。而依附型人才属于角色的接收者,这种人表现的是一种顺势的行为。公司管理者的心理行为应以主导型为特征。如果管理者是依附型人才,是唯唯诺诺的顺势者,这个公司就不会有生气,开拓不了新局面。
(2)人格心理上的外向型。人格心理特征,可分为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典型的内向型者爱沉思,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外界交往。典型的外向型者则开朗乐观,善于交际,敢于冒险,喜欢变化。一般人总是二者兼而有之,只是侧重不同。公司管理者的人格心理特征应以外向型为特征。因为公司是庞大的社会的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在外界环境的挑战下,适者生存,不适者则被淘汰,所以,公司管理者必须以绝大部分的精力,应付挑战。外向型的管理者在处理每一件事情时,能专注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能着眼于未来的挑战,能尊重客观事实,使组织内部结构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外向型的管理者是动态信息的捕捉者,能准确地判断信息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时调整措施和策略,使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心理品质的果断顽强型。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决策,从决策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其素质类型大致有果断顽强型和多虑型两种。果断顽强,是指能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迅速、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鼓起勇气,动员其全部力量,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多虑型决策者的特征除了具有深思熟虑和沉着稳健的优点外,还有优柔寡断或犹豫不决,容易丧失良机,在十分紧要时刻容易导致失败的弱点。管理者的心理品质应以果断顽强型为主导特征。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既要求管理者要随机应变,不断更新产品,又要求管理者在风险决策时果断稳健。在决策前,多征询别人的意见,博采众长;决策后,一旦遇到风浪,要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勇往直前,与下属同舟共济。
5.生理素质。生理素质,即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们从事事业应有的本钱。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公司管理者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据统计,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司经理,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在11~14小时。我国的厂长经理每天的工作时间绝不低于上述数字。对于身担重任和工作如此繁忙,既用脑力又用体力的公司管理者来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在培养、提高其他方面素质的同时,公司管理者还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强壮的体质、健全的神经、乐观的性格、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