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山西太原有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很红火,长年财源滚滚,虽然请了好几名账房先生,但他总不放心,总账还是靠他自己算,钱的进出又多又大,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熬到深更半夜,累得他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夜晚睡觉时又想到明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兴奋激动起来。这样,白天忙得不能睡觉,夜晚又兴奋得睡不着觉。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富老头隔壁住着一对小两口,靠做豆腐为生,生活清贫乐观,每天清早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墙这边的富老头在床上翻来覆去,摇头叹息,对这对穷夫妻又羡慕又嫉妒。他的太太也说:“老爷,我们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妻,活得开心自在。”
富老头说:“他们是穷才这样开心,富起来他们就不能了,看吧,我一定要让他们笑不起来。”说着,翻下床从钱柜里抓了几把金子和银子,扔到邻居豆腐房的院子里。这对夫妻正一边唱歌一边做豆腐,忽然听到院子里的响声,提灯一照,眼都亮了,只见是闪闪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夫妻二人连忙放下豆子,慌手慌脚地把金银捡回来,心情紧张极了。不知把这些财富藏在哪里才好,藏在房里怕不保险,藏在院里怕不安全。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说笑,更听不见他们唱歌。邻居富老头和他太太开玩笑说:“你看!他们怎么不笑了,也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富有的滋味。”
这虽然是一则幽默故事,让人在忍俊不禁之时又不免轻轻叹息:钱为何物,让人又爱又悲!
我们拥有的东西总是有限的,金钱也是。如果执著于自己的钱袋,想方设法让钱的数目增加,那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守财奴,到时会发现自己除了拥有钱之外一无所有,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否认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但是我们要明白,富有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快乐与否,由我们的心境来决定。有谚语说:十个善良的人挤在一条毯子上睡觉,也会友好相处、睡得很香,而两个富人住十间大房,也会闹得不可开交。如果一个善良的人得到一大片面包,他也会把其中的一部分让给饿着肚子的人。皇帝占有江山,他也决不容许别人占有一毫,更别说分给别人,而且也不会高枕无忧。因此,快乐与否,全在于我们的心。
钱财是身外之物,没有它自然不能生活,但过多又成为自己的累赘,这就像一个人的十个指头,缺一个不可,超过了十个就成了负担。财多必害己,多藏必厚亡。因此不要把钱看得太重。
只有那些钱少但却知道如何使用的人,才会从金钱上得到真正的快乐。而那些只会一味地聚敛财富,不会运用的人,往往会被金钱所累。
钱不在多少,而在于我们怎么支配它,在于如何买了快乐。有些人专门拿钱去买乐子,最后东西买了一大堆,心情却怎么也好不起来,反而觉得更加空虚。有些人把钱用于公益事业,捐给养老院、福利院,虽然自己什么也没得到,但是觉得自己做了善事,帮助了人,所以觉得很快乐。
一位女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小时候她的父亲失业了,全家靠吃鱼市上卖剩的鱼杂碎生活。一天,她在一个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了一只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别针,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她赶紧跑回家去央求妈妈给一毛钱。母亲叹了一口气,要知道那时候一毛钱能买二斤鱼杂碎呢,但父亲说:“给她钱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的快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一毛钱在当时所能买到的就是永远闪光的金子啊。
钱在生活中并非是决定一切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梦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实现的力量。如果我们想学习某种技艺,就应该去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学,哪怕那儿的学费很高。相反,如果怕花钱,只图便宜,找个二三流教师,我们也就很难在这个行当里有很大的成就。在某种意义上,金钱是第二位的。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能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用你辛勤劳动挣来的一点钱,去接受高级艺术训练或给自己买一件心爱的东西,也许与我们的低收入不那么相称,但却提高了我们生活的价值、意义和情趣。
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平常人总是把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虑进去,虽然事事顾全了,但最终觉得毫无收获。而有时候把钱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觉得很快乐。
看看四周的人们,每天可以看到许多男男女女,他们常常处在考验、失望和贫穷之中。可是看看他们的脸,却显得快乐而自足。他们不仅能勇敢面对生活,而且还能从生活中获得喜乐。这样的人会改善世界的气氛。他们激励他人,使他人也能勇敢地肩负起伟大的追求快乐的使命。
有一个老板,就因为他在衣饰及别的地方太讲求节约,而失掉了许多进取的机会,也使得营业大打折扣。他的一套衣服,一条领带,不到十分破旧的程度,决不肯换掉。他的这种举止必然很受他人的轻视。他从来不肯请他的客户或潜在的客户吃一顿饭,也从来不替他们付一次车钱。他就是如此吝啬得一毛不拔,以致人家都不愿意和他做买卖。错误的节约,使这个人吃了大亏。
有些人甚至为要节省点小钱,连适当的食物都不肯供给自己,而损害了健康。你假使有志做些事业,就必须避免这种不经济的节约。因为要节省,供给自己不良的食物,好比一个厂主因为好煤的价格高昂而去烧些劣等的煤以转动机器一样。不管你怎样穷,总不可在食物方面节省,亏待自己的身体与头脑。
所谓节约,从广义来说,它含有远大的眼光和健全的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真能懂得节约的人,不是吝啬,而是知道该把大量的钱花在何处,该如何用百元的投入换来千元的回报。
把钱大量花在足以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的地方,花在足以使我们得到他人良好印象的方面,花在足以帮助我们提升、上进的地方,这些要比把金钱存入银行更为值得。立志要做些事业的人,必须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不要锱铢必究,斤斤计较,着眼于小的地方,这样会损失更大的利益,牺牲更大的机会。
人们有许多宝贵的生命力与精力,就是因为存了看似有道理的节约观念而消耗掉的。人们在患了看似轻微、总需就医的疾病时,往往因为舍不得钱,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拖延下去,不去就医。最后的结果是因小失大。
凡是阻碍我们生命前进的因素,我们都应该不惜任何代价设法将它除去。凡是足以增加我们力量和效率的,足以增强我们脑力、体力的投资,不管代价有多高,都是值得去投资的。在足以助你成功,足以使你成为更伟大、更能干的人的方面,你都应当不惜大量地使用金钱!
真正的节约,聪明的节约,与那种吝啬的节约,那种花去价值一元的时间只为节省一角钱的节约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哪位注重小利、小气吝啬的人最终能够成就大业的。
能够对“节约”的真正意义有充分认识的人很少。节约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吝啬和一毛不拔。相反,节约的真正意义,有时是指把大量的用钱用在恰当的地方。
小来小往的时代已成过去,吝啬的节约已不适合这个时代了。时至今日,需要的是大来大往。做大事,要有大手笔。只有气量大、眼光远、评判力健全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总之,做大事是要用大手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