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2500000017

第17章 用画面讲故事

一个节目就是一个故事,不仅纪录片在讲故事,新闻节目也常采用讲故事的手法来播报新闻事件。听故事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习惯,节目中人物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人际关系和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始终吸引着人们,尤其是节目所反映的人和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真实的魅力同样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小说用文字讲故事,广播用声音讲故事,电视则是用画面和声音共同来讲故事,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故事讲述的最佳媒介。讲述故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而要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就要首先讲清楚故事中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原因(why)和过程(how),这同时也是新闻的六要素,即五W一H,一个故事要吸引人必须在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方面下工夫,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节目进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悬念的过程。悬念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引发观众主动判断并参与到节目中来,吸引观众与你共同揭开谜底。这些都需要画面和声音来共同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画面来讲述平常用语言和文字完成的工作。画面更多地用来表现我们的感观认识,随着视觉语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视觉语言辨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往往很容易就能从画面中读懂故事。

5.2.1 用画面表现人物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讲人的故事,用画面来讲故事,尤其要做好用画面来表现人物。“文学即人学”,电视节目反映最多的也是人,不管是纪实类电视节目还是造型类电视节目,只要是反映人的,都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就拿我们最常见的电视新闻来说,虽然反映的往往是新闻事件,但好的新闻体现的都是在新闻事件中人的感受,“新闻因人而生动”,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就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就有复杂多变的情感交流。电视镜头最擅长表现的是人物的外部特征、形体动作和表情,很难深入人物的内心,我们在拍摄电视节目时不仅要记录下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一些动作和表情的细节来真实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常言道:“言为心之声”,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与之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通过镜头前的采访,让观众了解人物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在电视新闻中除了事件的客观报道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通过这样的采访获得生动的新闻事实、人物的真实感受,以及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采访过程中摄像镜头不仅要以中近景的景别拍摄人物的表情,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比如说到动情处,可能会泣不成声,这时不能关机,要认真地记录下人物激动的表情、颤动的嘴唇、潸然而下的泪水等,另外摄像师除了要用右眼看寻像器认真构图和选择镜头外,还要用左眼关注被采访人物的其他细微动作,并及时予以拍摄,通过这些细节的表现,深入被采访人物的内心,并通过镜头和解说词进行综合表现。

如果拍摄对象是一个群体,那只能通过选取具有典型特征、能代表整个群体的几个人物来表现整个群体,比如著名纪录片编导、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见证》栏目制片人陈晓卿当年想拍一部关于希望工程的纪录片,通过多方联系选择了处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极端贫困的龙胜县的小寨村,原来定的是平安村,可编导陈晓卿执意要寻找更贫困的山村,于是他们找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寨村,全村700口人,每年要缺三个月的口粮,温饱都无法保障,很多失学儿童是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才上学的,也就是说陈晓卿把小寨村的希望小学看成是全国希望工程的一个典型。进入小寨村后,面对那么多的小学生,究竟该怎么拍呢?摄制组又根据调查了解选择了潘能高、潘纪恩和潘军权三个孩子,他们既是小寨村孩子的代表,也是全中国受希望工程救助的失学儿童的代表。《龙脊》第一次拍摄是在1994年,后来三个孩子长大了,摄制组又对他们的生活做了后续拍摄,让人真正通过影像感受到了“时间的重量”。

如果要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就尽量不要让摄像机的存在影响人物之间的关系,摄像师拍摄时要注意平等均衡拍摄,不能先入为主,给双方都留有相等的展现己方观点和意见的时间和空间,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其中的是非曲直。

5.2.2 用画面表现地点、场景和

空间的运动讲故事离不开故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因此故事的开端就要通过典型的镜头来表现事件发生的地点。

如果所拍摄的地方相当有名,有一些让人一看就知道的典型性标志,那就一定要通过镜头表现出来,比如人们看到天安门、长城就知道来到了北京,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就知道故事发生在上海等。而通常情况下拍摄节目故事发生的地点并不为人所熟知,这就需要摄像师拍摄当地典型的地物地貌,并通过字幕或解说词的形式,告诉人们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比如《龙脊》的节目开头就用了连续两个摇镜头表明将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群山环抱之中,这里层层梯田,“地无三尺平”,人们的口粮就依靠种这些梯田来获得。

告诉了人们地点,还要用镜头展示人与这个场景的关系,同样在《龙脊》中,我们看到摄像师用了一个俯拍的推镜头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位于山腰的小寨小学。

在拍摄时还要注意一些场景镜头,这个场景要能突出显示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和空间细节,既要有空间的大环境,也要有小背景,并且小背景的空间方位要和大场景具有相同的方向感,如果方位改变了,中间要有过渡镜头。

讲明了地点和人与场景的关系,还要在拍摄的过程中注意环境对人物感情表达的烘托作用,善于以景生情,借景抒情。

故事的发生不可能只在一个地点,空间会有所改变,摄像镜头要记录下空间转换的过程,并在节目中予以交代。比如故事发生在北京和四川两地,那你除了要分别拍摄两地最富有特征的镜头外,还要拍摄在火车上快速掠过巴山蜀水的镜头,以此镜头和解说词来表明空间的转换。

5.2.3 用画面表现时间和时间的

转换用画面讲故事还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我们一般用文字来表述时间的方式是某年某月某天的某个时候发生一件事情。电视镜头要表现哪一年有一定难度,一般是在画面上打上字幕,但是电视画面可以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用画面来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以根据一天中太阳的不同方位来表现早晨、中午、黄昏和黑夜;根据天气状况表现晴天、雨季和下雪等;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表现一个月内时间的变化。这些都是根据自然界的特征来表现时间的,有时还会特意用摄像机拍摄钟表来表现时间,总之表现时间的方法很多。

在一些连续性的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拍摄时间的转换。比如在室外拍了一天,拍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天还挺亮,然后坐车回来,到宾馆接着拍摄,这时如果不拍中间的过程,从外景突然转到宾馆内部,人们会感到很突兀,如果在坐车回来的过程中拍了夕阳逐渐落下,汽车飞奔在路上的镜头,到目的地,再拍一个夜幕降临的镜头,然后再转回比较亮的室内镜头,这样既交代了时空的转换,镜头衔接也非常自然。

5.2.4 善于抓取生动的画面

摄像师要善于抓取、拍摄生动的电视画面,通过生动的画面来打动人。

我们下面通过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送元二使安西》来看一下这首诗是如何抓取生动的画面和细节来反映朋友分别的依依之情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的头两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和场所,着意描绘了渭城春雨的细润和垂柳的柔美,衬托出惜别的情意。后两句写殷勤劝酒,直抒胸臆。用一“更”字和“无故人”,把依依不舍和别后的怀念之情充分表现出来。短短的四句诗28个字,既有景又有人还有情,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系列的画面,春天来了,给渭城带来了春的生机,我们分明看到了春天渭城的远景。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街上往日的喧嚣和灰尘都不见了,这是坐在酒馆里向外张望的街道全景;再看近处的房屋被雨冲洗得分外干净,旁边垂柳的绿色与房屋的青色相映成趣,这是中景的描写;然后作者又转回头与自己的朋友接着喝酒,相互劝说着,把酒甚欢,这是近景;最后一句可以理解为酒桌上的一句话,也可以看成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想到此去一别,友人要经历多少曲折?友人行走在那漫漫阳关之外,在视野中逐渐变小、直到消失,这又是一个远景。短短四句诗,景别、角度不断变化,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场景和当时的状况,而且在字里行间透出来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

拍摄生动的画面首先要注意变换景别和拍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运动方式,而不能千篇一律都用中近景进行拍摄。“文似看山不喜平”,结合到电视摄像也是这样,在保证正常画面内容拍摄的基础上,一定要多拍几组画面,以利于日后的编辑。

其次还要注意拍摄人物或物体的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揭示主题。比如在《龙脊》中有一段是介绍暑假中几个孩子在玩一种猜拳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在玩一些崭新的木块,作者通过这个木块的细节告诉我们希望工程正在给小寨小学建教学楼,这些木块就是建造这个教学楼剩余的边脚料,通过细微之处揭示了一个宏大的主题。

拍摄生动的画面还要注意与拍摄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调动他们的情绪,让拍摄对象在镜头中活起来。

画面的生动还要求画面的内容要活起来,要在稳准匀平的基础上更加贴近生活,忠实记录生活的气息,让人看到画面就能立即理解编导的意图。

5.2.5 注意与拍摄对象的充分

交流和沟通不管是采访镜头的拍摄还是人物活动的镜头,都要注意与拍摄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使被摄主体在镜头前应对自如,如实反映生活的真实状况。摄制组和摄像机作为一个客体突然降临被摄对象的生活,无疑会打乱被摄对象的生活节律,让他们不知所措,因此作为摄像师和采访人员要善于与被摄对象打交道,尽量降低采访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新奇感和不适感的程度。

与被摄对象进行沟通,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很简单的事情,而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却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比如,在采访时一般都喜欢让领导来说话,但很多情况下领导并不是新闻的当事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和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只有当事人才可以接受采访。另外还有一些人抱着不愿与媒体打交道的态度,一开始就不想被拍摄,或是在拍摄开始后,对方又趁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在实际拍摄中,除需要保密和不宜在新闻媒体中披露的重大事件外,当事人不让拍有多种可能,可能是对方对记者的拍摄目的不了解,也可能是对拍摄行为的不理解。这就更需要记者与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让拍摄对象明白记者的拍摄目的,确认他在节目中的角色状态,一般情况下,经过努力当事人还是愿意配合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还会采访囚犯,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囚犯也要平等对待,不能用任何具有刺激性的语言,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配合,达到我们的采访目的。

纪录片拍摄的理想状态是被摄主体对于我们这些手持或肩扛摄像机的人已经熟视无睹,他们在镜头前照样能以平常的状态生活,像生活当中那样自然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

其实,只要记者与被摄对象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而这个沟通又是以一种坦诚相待、相互平等理解和尊重为基础的,双方就会达成比较好的默契。以往的经验说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2.6 要注意设置悬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往往会被悬念所吸引,根据某著名剪辑师的公式,要求节目每个段落的开始都应有悬念,三分钟一个高潮,五分钟一个转折,十分钟一个戏剧性结局……

很多人认为设置悬念应该是在节目编辑阶段时候的事情,其实在拍摄阶段就要有设置悬念的意念,在画面拍摄时要给悬念留下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什么是悬念呢?著名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曾经用解释镜头的方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没有悬念的拍摄方法是——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这种表现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人们看到这样的镜头不能激起好奇心;另一方面,设置悬念的拍摄方法是:同样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因为观众看到了那颗炸弹,但具体什么时候炸,准备炸谁,最后都有谁被炸到了等,这些问题就会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悬念,这样就能吸引观众往下看。

我们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要想到哪里最容易吸引观众,哪里可以设置悬念以及如何安排悬念镜头等,根据这样的想法去进行拍摄,就比那种只知道平铺直叙地进行拍摄获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本章小结”

电视摄像的根本目的是用画面来讲故事,拍摄前要进行构思,要善于利用镜头表现人物、场景、时间、事件等故事的组成因素,还要善于利用画面表现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另外还要会运用画面来设置悬念,讲述生动的故事。

“摄像实务训练”

1.分别练习用画面来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根据故事拍摄一个短片。

“思考题”

1.通过观摩影视节目分析用画面讲故事的特点,并认真分析其悬念的设置方法和节目构成。

2.结合具体节目分别分析运动镜头的构图特点。

“延伸阅读”

[1]迈克尔·拉毕格。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完全手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罗伯特·穆斯伯格。徐培喜译。单机拍摄与制作。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热门推荐
  • 我的名字叫鹰

    我的名字叫鹰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的短篇小说作品30余篇,包括《屠蛇记》、《山魂》、《生命的消失》、《送你一缕阳光》等。
  • 我的学姐是腹黑

    我的学姐是腹黑

    一个普通宅男与腹黑学姐、眼镜娘班长、骄傲学妹不得不说的校园爆笑录。
  • 宠文呆萌小姐哪里逃

    宠文呆萌小姐哪里逃

    姐姐林睿去德国读书把林夏丢到了她自己又呆板又严肃又老又闷骚的未婚夫宁远乔家里,啊啊啊啊林夏受不了啦,林夏要反击。没想到却一步步走进了他早已布好的陷阱里(作者有话说,这是一个绝对值得你看的小说,绝对宠文)
  • 不一样的美男子的故事

    不一样的美男子的故事

    4个男的和2个女的之间发生的故事,大家不约而同都有个超能力。
  • 黑白无双之绝世好胎

    黑白无双之绝世好胎

    血璎,一个在21世纪黑白两道都有着改变历史的传奇人物!第一次,不幸任务死亡。。第二次,不幸被谋害而死。。本以为活了两世,一共几十年的时间已经到头了,可是!居然还没死透!老天爷!你要不要这么玩儿!第一次算了,她好好继续活着;第二次她也算了,因为活了这么多年老天已经很眷顾了。可竟然还来第三次!帝弑天,一个在苍云大陆令人闻风丧胆的却又令无数女儿家朝思暮想的人物,竟被小人暗算!为了报仇,她答应某王的要求,与另一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却没想到此人如此难缠!还如此。。。。。。哼!他才不计较呢!当“绝胎”出世,万人争夺,他们拼尽全力,势必得到它!经过激烈的比拼,“绝胎”究竟会落在谁手?
  • 九雷神州

    九雷神州

    凉州城里流传着一个关于“九雷神州”的传说。到底什么是“九雷神州”,看完故事,你会知道答案……
  • 萌萌妹子穿越记

    萌萌妹子穿越记

    萌妹子甜叶和冰山美人瑶雪莲,在一次意外的争吵中,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馨月天朝~~颖国,遇见腹黑的叶家三少爷,热情似火的月季公主,女扮男装的夕月郡主,呆萌的皇帝,会擦出怎么样的花火呢?
  • 帝拥江山

    帝拥江山

    朕这一生,东征琴夕,西伐缘语,南破昌岐,北灭轩渊,几度生死,终是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然,绝人子嗣,弑母杀妹,忘恩负义,冷血薄情,不择手段之事,朕亦是做尽,做绝,落了个暴君之名。今朝,站在青苔石阶上,朕举目远眺,回首一生,这万里江山终是没有辜负。侧头,看着站在身边的男子,朕抬手,远山渐露朝阳影,“朕是天下之主,既许你一生,那便是一生!”(有群,女帝王座,202630675)
  • 花腰傣传奇

    花腰傣传奇

    小说通过虚构了一个花腰傣族人与世隔绝的“落仙之境”,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长生石”、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仙灵草”、能载人飞行于仙灵海上的“灵鹫鸟”等情境,通过刀金与王教授两人的奇遇,刀金与傣族公主阿佩拉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上秦始皇为求长生而派人四处寻仙的故事与花腰傣民族的历史结合,讲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相映衬的花腰傣民族的传奇故事。小说融合了时下流行的盗墓题材、兼具科幻原素,将花腰傣传奇经历放置于真实历史的框架中,虽然故事虚构却又显出几分历史的真实感。作者对于该小说寄予的希望是想通过一个奇异的故事来展现花腰傣民族的神秘性与传承性!
  • 千世成佛

    千世成佛

    一场囫囵之梦,哪怕造的再真实,也不过黄粱一场。篡改性别,远离神佛,遁入平庸之躯,但愿蒙昧可欺。可终究轮回往返,命运缠身。吾不信命但也有了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