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歌德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和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本质、科学发展观本质,“三个本质”论有机统一、完整地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斗争实践,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思想,在******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道路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成功经验,但在长达20余年里,由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犯了一系列错误,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12月13日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它同解放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科学地评价******同志和******思想,才能彻底地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才能平反千百万冤假错案,才能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才能实行改革开放。正如******所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82年9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真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复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三者内在有机统一,体现了世界观、方法论有机统一。
******指出,******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指出:“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1992年******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时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从1978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理论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推动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期间,******理论和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产生的两个重要理论成果就是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两个理论成果,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又是实事求是的结果。这两个理论成果坚持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成为当时实行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党的十三大第一次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二个方面。******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这时已走向成熟,形成体系。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一系列讲话中,******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新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理论各个方面的红线。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对******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这九个方面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在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个理论的基础、出发点、根本点、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真理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与时俱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一脉相承的血脉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个方面。
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因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甚至分新秒异。如果思想不解放、不与时俱进、思想保守、僵化守旧,是绝对不可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实际出发。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是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不断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因为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必须从那些传统偏见和各种落后的错误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各种反动腐朽的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文化,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为人民利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满足人民不断发展变化的利益要求,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才能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果立党不为公、执政不为民,而为私,那就会腐败变质。无私才能无畏,只有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来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结果。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
总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根红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最大贡献、最大创新之一,就是创立人民为本的唯物史观。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人民为本是******理论的灵魂。人民为本贯穿于******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赋予******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理论的灵魂所在。
首先,人民为本是******理论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彻底、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他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始终相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1956年在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
人民为本的另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一切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要依靠人民,人民的解放是人民自己的事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就要相信中国人民、依靠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改革,改革就要依靠群众。1978年底,******在设计中国特色改革的蓝图时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人民为本是******理论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体现。人民为本,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来说,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共产党员和干部是人民的儿子,这是******的人民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其次,人民为本贯穿于******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赋予******理论生命力的东西。
******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任务和本质,其核心是人民为本、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是为了人民。第一步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人民贫穷;第二步是为了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第三步是为了中国人民过富裕生活。******的改革理论也体现人民为本的思想,改革是人民的要求,改革要依靠人民,改革是为了人民利益,是为了共同致富。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为本,改革的成果应该让人民共同享受。******的“一国两制”理论,也体现了人民为本的思想。“一国两制”符合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全体人民的利益。
最后,人民为本是******理论的灵魂所在。******为什么能够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键有三条:一条是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尊重客观实际,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另一条是******牢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考虑、分析一切问题,始终站在广大人民一边,心中装着人民,时时想着人民,无限热爱人民,时时处处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最后一条是******手中掌握大权,又掌握了真理,并且能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发展先进生产力要依靠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为了人民利益,不是为少数人“致富”,应该是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先进文化,要依靠人民,因为人民是文化的主体。发展先进文化,也是为了人民利益,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先进文化的需求。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更直接体现人民为本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人民为本。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人民为本思想贯穿在十七大报告各个方面。“人民”是十七大报告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有一百多处出现“人民”的概念。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都紧密地同“人民”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依靠人民。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要坚持人民为本,改革要依靠人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改革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要坚持人民为本,发展要依靠人民,要千方百计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展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让人民共同富裕。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同“人民为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但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时,着重落实到“人民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人民为本。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要依靠人民共建,要让人民共享社会和谐成果。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坚持人民为本,社会才能和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为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为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域坚持人民为本,就是坚持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十七大报告从各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人民为本”理念具体落实到政治民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代表人民执政,所以权必须为人民所用。权力不是某个政党、某个领导人的“私有财产”,不能“私用”,不能谋私利。共产党立党为公,必须执政为民,因为权力本来是人民给的。因此共产党及各级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人民为本。要依靠人民去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人民,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多方面的需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为本。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论述必须坚持人民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第八大部分从六个方面具体落实如何保障做到上面“五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每个方面都体现“人民为本”的理念。
十七大报告的第九部分“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十部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第十一部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都贯穿着“人民为本”的理念。
十七大报告最后一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每个方面都体现了“人民为本”理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为本。只有坚持人民为本,共产党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只有坚持人民为本,共产党才能执政为民,才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有坚持人民为本,共产党才能保持清廉。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诚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坚持人民为本,共产党才能真正******,反对腐败要依靠人民。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深刻理解、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