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1300000031

第31章 半殖民地文化与中庸

想到百年前上海法租界公园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心中涌起历史的辛酸。

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庸文化无法发挥优势,除了维系一个泱泱大国和一脉相承的文化,积淀下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负面的东西。保守、褊狭、落后、腐败、无知而又盲目自尊,积贫积弱,积重难返。中庸失去了“强矫”的本质,成为低俗化的庸人哲学和历史的笑柄。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灾、战乱、贫穷,中国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中国人生存环境之艰难,生命之没有保障,在世界上恐怕是少有的。然而,中华民族又是最有血气的民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孔子中庸的基本元素。因此,中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呈现出复杂的情形:既有中庸文化的劣质与沉沦,又有对中庸文化的否定与排斥,更有对中庸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一)中庸在大多数人那里,沉沦为自我保护的消极心理机制

人在困境中总得活下去,中庸本来具有“适生”的性质。作为理性文化,中庸是仁心仁德仁爱的自然而然的发挥,人生艺术的完美统一;作为困境中的消极选择,它可以是一种被动的自我保护机制,表现为全生保命、安贫乐贱。

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在《中国民族性》一书中,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心理层有绝妙的描述。他说:中国人对待人生,对待人际关系,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都比较规范,有一套处世哲学,委婉、幽默、乐观、达理、重人际和睦、善顺乎自然,同时又好用心机、捉弄世道、冷眼相看、取乐于世,如此等等。中国人这样一些性格特点,看上去好似不相容,但这后一种特点正是前一种的补充,特别是在长期经济落后和教育落后的情况下,这后一种性格是摆脱困境、自我保存的一种方式,一种心理投射。因此,中国人民族性格中的优点和劣点常常分不开,委婉与虚伪、幽默与狡猾、长乐与知足、微笑与心机、拔刀相助与冷眼旁观等等,都以微妙的形式结合起来,性格表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这种性格表现,从正面看,说明中国人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在任何处境下顽强地生活下去,并绵延不绝;从负面看,那就是半殖民地文化的劣根性。

(二)中庸在“新文化派”那里,成了全盘否定而被排斥的东西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围绕“救亡图存”,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如文化启蒙和实学思潮,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维新变法和西方民主政治思潮,新文化运动和自由平等博爱思潮,教育救国和素质教育思潮,妇女解放、移风易俗和反迷信思潮,世界大同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等。特别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以一种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批判封建思想,宣传科学与民主。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有其必然性,它是1840年以来“爱国救亡”和“文化启蒙”运动的积累与深入。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五四运动以狂飙突进之势,争民主,扫皇权。

在“打倒孔家店”的怒吼中,中庸也被当作封建主义腐朽文化批判和唾弃。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以中庸为批判对象的文章和讲话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文集。夏丏尊先生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1922年5月,他写了《并存和折中》一文,读其中一些片断可知当时情形。夏先生说:

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他并存破灭,或折中起来,意味的有无是不管的。这种怪异的情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在发见。

已经有警察了,敲更的更夫依旧在城市存在,地保也仍在各乡镇存在。已经用白话文了,有的学校同时还教着古文。已经改了阳历了,阴历还在那里被人沿用。已经国体共和了,皇帝还依然坐在北京……这就是所谓并存。

如果能“并行而不悖”原也不妨。但上面这样的并存,其实都是悖的。中国人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掩饰其悖,使人看了好象是不悖的。这方法是什么?就是“巧立名目”。

有了警察以后,地保就改名“乡警”了;行了阳历以后,阴历就名叫“夏正”了;改编新军以后,旧式的防营叫做“警备队”了,明明是一妻一妾,也可以用什么叫做“两头大”的名目来并存;这种事例举不胜举,实在滑稽万分。现在的督军制度,不就是以前的驻防吗?总统不就是以前的皇帝吗?都不是在那里借了巧立的名目,来与“民国”并存的吗?以彼例此,我们实在不能不怀疑了!

至于折中的现象,也到处都是。中医生用一味冷药,必须再用一味热药来防止太冷,发辫剪去了,有许多人还把辫子底根盘留着,以为全体剪去也不好;除少数的都会的妇女外,乡间做母亲的有许多还用“太小不好,太大也不好”的态度,替女儿缠成不大不小的中脚。“某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不新不旧”也和“不丰不俭”“不亢不卑”……一样,是一般人们的理想!“于自由之中,仍寓限制之意”,“法无可恕,情有可原”……这是中国式的公文格调!“不可太信,不可不信”,这是中国人的信仰态度!

讨价一千,还价五百,不成的时候,就再用七百五十的中数来折中。不但买卖上如此,到处都可用为公式。什么“妥协”,什么“调停”,都是这折中的别名。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在这并存和折中主义跋扈的中国,是难有彻底的改革,长足的进步的希望的。变法几十年了,成效在哪里?革命以前与革命以后,除一部分的男子剪去发辫,把一面黄龙旗换了五色旗以外,有什么大分别?迁就复迁就,调停复调停,新的不成,旧的不成,即使再经过多少年月,恐怕也不能显著地改易这老大国家的面目吧!

我们不能不诅咒古来“不为已甚”的教训了!我们要劝国民吃一服“极端”的毒药,来振起这祖先传下来的宿疾!我们要拜托国内军阀:你们如果是要作孽的,务须快作,务须作得再厉害一点!你们如果是卑怯的,务须再卑怯一点!我们要恳求国内的政客:你们的“政治”应该极端才好!要制宪吗?索性制完!要联省自治吗?索性联省自治!要复辟吗?复辟也可以!要卖国吗?爽爽快快地卖国就是了!我们希望我国军阀中,有拿破仑那样的人;我们希望我国“政治家”中有梅特涅那样的人。辛亥式的革命,袁世凯式的帝制,张勋式的复辟,南北式的战争,忽而国民大会,忽而人民制宪,忽而联省自治等类不死不活不痛不痒的方子,愈使中华民国的毛病陷入慢性。我们对于最近的奉直战争,原希望有一面倒灭的,不料结果仍是一个并存的局面,仍是一个折中的覆辙!

社会一般人的心里都认执拗不化的人为痴呆,以模棱两可、不为己甚的人为聪明。中国人实在比一切别国的人来得聪明!同是圣人,中国的孔子比印度弃国出家的释迦聪明得多,比犹太的为门徒卖身受磔刑的耶稣也聪明得多哩!至于现在,国民比聪明的孔子更聪明了!

我希望中国有痴呆的人出现!没有释迦、耶稣有等类的太痴呆也可以,至少像托尔斯泰、易卜生等类的小痴呆是要几个的!现在把痴呆的易卜生的呆话,来介绍给聪明的同胞们吧:“不完全,则宁无!”

——夏丏尊先生的观点和态度,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其是非曲直,今天看来已经很清楚了。中庸文化在历史的歧途中确实积淀了一些腐败的东西,应该受到清算。但旧中国的痼疾,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互勾结,势力强大,是人民没有觉悟,没有组织。如何启发人民觉悟,把人民组织起来呢?这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抛弃民族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继承发扬其中好的东西。这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问题,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问题。离开中国的现实,一句“不完全,则宁无!”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五四青年流行的幼稚与浮躁。幼稚与浮躁,几乎是五四文化的通病,孙伏园要“杀死自然”,甚至郭沫若也要做“吞下宇宙的天狗”。这固然是对个性的张扬,却缺乏潜在务实的科学精神。与这种情况比起来,鲁迅先生则务实得多。

面对帝国主义控制之下的新旧军阀残酷杀戮革命人民,鲁迅曾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是豺狼当道的旧中国,“豺狼”穷凶极恶,不然,怎么称为豺狼呢?所以鲁迅主张革命人民也要缓行“费厄”。注意!鲁迅说的是“缓行”,而不是“永远不行”。至于目前,则要“以直报怨”,“痛打落水狗”。可见,在政治上实行“费厄”式的中庸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例如法制,例如社会文明水平。

其实,中庸之“和”是建立在“力”平衡的基础上的,是否能“和”,有什么形式的“和”,要看双方力的作用状况。中庸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鲁迅反对无条件地实行中庸,并非否定中庸。

其实,妥协也好,谈判也好,调停也好,都是表面现象,背后是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在旧中国,如果不能用“中和”的思想和方法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是不可能打败强大的敌人,建立新中国的。

(三)中庸在远见卓识的革命家那里是“中国式革命”的智慧源泉

“中国式革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一个亮点,是东方的曙光。其代表人物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五四运动的健儿,但他不是幼稚与浮躁之人。他是在传统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的根基上,在“潜在务实”的深刻反省中,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的基础上,接受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和周围的青年人比,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处事稳妥、不走极端、思想激进、步伐稳健。当周围的革命青年在争论如何改造中国的时候,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也借鉴了包括中庸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曾潜心研究《周易》。当人们高喊“打倒孔家店”,毛泽东在痛斥“三纲”罪恶的同时认为“孔孟有部分真理”。无论是倔强调皮的青少年毛泽东,还是叱咤风云的中老年毛泽东,都立足中国文化,身上都有一种中智庸强的精神,用《中庸》的话说,就是“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不倚,强哉矫……至死不变,强哉矫!”无论学习还是革命事业,他都推崇愚公移山精神。从1939年2月20日给张闻天的一封信中可知他的“路线”思维和“路线斗争”智慧得益于《中庸》的“过犹不及”。毛泽东用“两点论”分析事物,用“三分法”解决问题。他认为群众“两头小,中间大”,他最肯在“中间派”、“中间地带”和“中”哲学上动脑筋。例如,在土地革命中,他制定了“团结中农”的政策,把中间派团结到自己方面来。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的“中间地带”。上世纪70年代,为了反对苏联、美国的霸权主义,他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此是后话。毛泽东有一个“执两用中”的思维模式。“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后发制人”,“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是毛泽东的战斗风格。这种思维模式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之中,还表现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作风之中。他“柔中有刚”,“文而兼武”,他“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他是一个最会工作也是最会休息的人……这一切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庸元典精神。毛泽东说:“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这应该是他的人生体验。

对于毛泽东而言,马克思主义在他的人生中起定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那里,既有政治功能,又有文化功能。但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他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巨人,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借鉴、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有用的东西。

对毛泽东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可以追溯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近代思想家。这些人继承了《易》、《庸》多元、开放的文化观并发展了其“实学”的一面。黄宗羲提倡“殊途百虑之学”(《明儒学案》),顾炎武说:“吾人不当徒言允执厥中,而置四海困穷于不顾”,“欲从天下国家之万事万物而学之”。王夫之主张“君子善其交而不畏其争”(《周易外传·未济传》)。他们发展了《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传统,从哲学上提出“实事求是”的命题,开现代“实学”之先河。

对毛泽东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还有曾国藩。曾国藩认为:“中则治,偏则乱。”主张“刚柔互用”,“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这些都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曾国藩的文化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湖湘士风,也影响了杨昌济和毛泽东。

杨昌济,毛泽东的老师,这位学贯中西的通儒,视人格独立为人生第一要义,其人格是“情理兼综”的“全自我”,且极重实践和社会合作,强调真精神,真心做事,实意做人,尤重于意志品质锻炼。在“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上,当时文化界有“西学派”和“国粹派”之争。杨昌济既不同意西学派,也不同意国粹派。他说:“善治国者,必审国家之特异情形。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李锐,《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湖南出版社,1980)这种从研究国情出发,对国学与西学实事求是地予以抉择的“执两用中”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这是杨昌济以浓厚的国学功底留学西方十年后形成的真知灼见。这种国学功底是中庸的真谛。虽然杨昌济在潮流激湍中,被认为折中调和之人而不大引人注目,但他以这种文化思想教授学生,培养了一个深谋远虑的毛泽东。

同类推荐
  •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鲍尔吉·原野的发诸两端:急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除部分代表作品,本书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剖析两性心理的理性+诗性的经典作品。分别从人与社会、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心灵境界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生中成功与智慧、生活与情感、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与关联。他的语言体现着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鲁迅一生都在探讨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的《呐喊》、《彷徨》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通过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来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热门推荐
  • 乾坤大掌柜

    乾坤大掌柜

    宁家的乾坤当铺,数百年基业,其中珍宝无数,无论丹药灵宝、功法秘籍皆是应有尽有。一夕之间,这个当铺倏然消失地无影无踪,其内无数宝物全被封印在一个神秘的卷轴之中。宁家的独苗宁铭捧着那卷轴,苦闷不已,自家的宝贝,竟然必须要灵石才能获得。《小周天练气诀》,三块灵石可以置换。地灵丹,四块灵石可以置换。如意飞剑,十块灵石可以置换。……“灵石!灵石!还是灵石!”不过宁铭没有注意到,当他每投入一块灵石时,手中的卷轴就会发生一点微妙的变化……PS:书评区无法回复,在读本书的书友,若是有兴趣,可加入扣扣群:484950232
  • 二次元的神话物语

    二次元的神话物语

    在孤单中挣扎,看透人心。在痛苦中哭号,舍弃自身。故-得以使我身无我心。终成就神话幻想之盛名。(实际上就是一步以异世界为主世界的综漫穿越小说,以上的简介都是我随便打出来提一提b格的,别在意,别在意)作者本人也是第一次写作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请各位读者们都提出来。文笔方面的问题也只能先这样了,不过日后也一定会不断的提升的,所以还请多多包含。
  • 特工宠妻

    特工宠妻

    他和她的相遇如此虐,她却渐渐爱上他,夜夜不休。可谁知这一切都是阴谋与背叛,他宛若暗夜撒旦,她是MI集团特工精心设计的情网,身体却背叛了她。她面临友情与爱情的抉择……当她知道自认为的家,不过是仇人蒙蔽她的表象,而她再次亲手错杀他的那刻,骤然崩溃……
  • 肌肉帅哥勇斗食人魔

    肌肉帅哥勇斗食人魔

    退伍肌肉帅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就是不讨女友欢心,这个可怜人在被女友彻底甩了之后,遇到极其恐怖的事,他被一伙食人魔抓住了,他们要吃他的肉。。。。。。。。悲催的主人公肖亮认为如果他能逃出去,一定会写本小说,虽然文笔一般,但就这经历绝对是全宇宙第一“恐怖”、“惊悚”、“恶心”、“黑暗”小说,什么张震、欧亨利都靠边站,《索多玛120天》和这小说相比顶多算儿童文学!!!^_^悲催的经历,是恐怖惊悚,还是虐身还是虐心,还是爆笑黑色幽默流,看看就知道了,食人魔喜欢听最炫民族风。。。。。。。。。哇咔咔。
  • 做你永远的我

    做你永远的我

    淑怡:“苏航;今生今世做你永远的我。我做你的唯一。此生有你我很知足。是你让我在不幸中感到万幸;是你让我从被抛弃感到寄托。是你让我从低谷感到阳光......让我们的爱情不被任何世俗牵绊。愿精神与物质同在。”苏航:“淑怡;别人有的我会让你也有;这一生我要努力;让你每天都感到幸福。我要为我们将来的的生活更美好,努力!努力!再努力!”经过风雨的爱情最扎实;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最幸福。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异界之纵横之剑

    异界之纵横之剑

    方毅,一个穷屌丝,追求女神失败后借酒消愁。喝醉酒之后躺在床上,可谁想到床居然塌了下来!发现床底下居然有一天地道!好奇心害死猫,走进去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宝藏,只有三本古老的书。老书也好吧,至少还能算是古董,拿出去之后也许还能卖个好价钱。可坑爹的是,走出地道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在地球上了!而是一个叫浩然大陆的地方!这是一个斗气与魔法的地方,没有人权,只有实力强悍,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不然你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为了生存,方毅改何去何从呢?
  • 荒史战纪

    荒史战纪

    这是一个轻松再加点思考的故事这是一个尝试生活该怎么过的故事这是一个希望所有人都更好更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冒险者讲述一个平凡人在修者文明中向上的故事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 萌妹也要威风凛凛

    萌妹也要威风凛凛

    倾霖学院,以盛产帅哥美女而得名,光是校草就有十位。开学第一天,就被校草表白!可她根本就不认识他啊!谁会相信一个刚见面的人会喜欢自己?她认定他一定是在耍她。因此她果断拒绝。面对他的坚持不懈,她嘟起小嘴:“我不喜欢你。”他勾唇一笑,蓝色的眼眸闪着异样的光泽:“你迟早会喜欢上我的。”校草们似乎对她拒绝韩千澈这一举动很意外,换作其他女生肯定高兴地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与此同时,纷纷意识到: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刻到了,看谁能追到她。于是乎,校草们蠢蠢欲动,开始追求凌萌萌。一来是觉得她很有趣,二来也是为了打发时间。不料却在这场游戏中阴差阳错的爱上了她。十个校草,强势来袭。且看呆萌女,如何玩转校草心。(=^ω^=)
  • tfboys之三色霓虹

    tfboys之三色霓虹

    欺骗了的谎言或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他和她的故事将在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