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企业数量的99%,创造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5%,提供了76.85%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但贷款数量仅为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16%,其中小企业贷款量只约占2%。在目前我国的企业融资体系仍以银行融资体系为主,银行信贷融资占企业融资总额的80%以上的金融环境下,据调查,我国有66%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长期以来资金瓶颈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中小企业却是未来十年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为此,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中小企业金融环境。
2009年孕育了十余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终于在专家学者、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创业板的适时推出对于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同时也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创业板的推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帮助其高速成长。
创业板市场产生于知识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们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过去几十年才能创造出的财富,它们卓越的开拓能力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但是,这些新兴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大,主板上市的条件与程序又较严格,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规模、财务和股权结构等要求很高,一般只有拥有较长经营历史、较高盈利水平的成熟型企业才能获得主板股票融资的机会,而那些尚在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则很难达到主板股票市场的上市标准,因此就需要另辟一条渠道来进行融资。于是,创业板市场应运而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也将为我国中小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它们从只能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变为可以到创业板直接融资,拓展了融资的渠道和广度。创业板主要面向新材料、新能源、新经济、新技术、新服务和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的企业,通过创业板可以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可以直接带动我们国家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
创业板的推出,还将形成风投的良好退出机制,成为风投业发展的历史机会。风险投资,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器”,其投资优质中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退出获利,而不是为了持有。但国内主板不能上市,国外融资效果受金融危机影响也不尽如人意,使VC业一度产生消极情绪。如今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制造了一个兴奋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外VC的投资,刺激VC投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拉动民间资本,鼓励更多资金进入有一定风险的风投业,为数量众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上市前融资服务。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近二十个风雨兼程的年头,慢慢地积蓄着力量,不断壮大,中小企业正在日夜期盼着进入“资本的乐园”,登上创业板市场这个新的资本舞台。但刚刚诞生的中国创业板,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却如同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多年来一直期盼着、关注着、讨论着,而当其真正来到我们面前时,却又不知如何亲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讲述和介绍我国大陆自己的创业板并具有操作性的书籍并不多见,缺少面向国内众多高科技企业——正在准备走创业板上市之路的高科技企业,帮助它们了解如何去创业板上市,如何申请、发行及上市的具体步骤等方面的书。
有鉴于此,编写一本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创业板上市指导性的书籍迫在眉睫。在多年从事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私募融资的法律执业以及投资银行和投资业务的过程中,李磊律师和黄格非博士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一直关注着国内创业板的发展,两位作者认真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多方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现将这本《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推广与广大读者共享。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将结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最新上市规则,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予以分析解读,在对法条的关键点进行深度剖析的同时注重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如创业板的制度特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过程等。另外,作者还深入探讨了创业板重点支持的企业类型和产业领域、如何评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判断企业的成长性等难点问题,并附上实际案例或相关法律法规,力图增强读者对本书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第二章对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进行介绍,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详解具体上市操作实务。第三章,作者还对创业板上市的方案设计及实务操作中的若干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对创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能起到实际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好创业板这个融资平台,借力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使我国自己的民族产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注:黄运成现任中国证监会辽宁证监局局长,兼任同济大学及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