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0100000045

第45章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社会性评价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普及,全世界被连通了起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人物自我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公开应该公开的信息,减少各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虚假新闻。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公共企业的管理人,管理着归属于全体人民的资产,其一举一动必然受到社会的关注。要在社会公众及媒体的密切关注下游刃有余地进行活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公开各类信息(个人生活和隐私信息除外),让自己的经营管理行为和自己的福利待遇等信息曝光于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之下,接受来自外部的社会性评价。通过信息的公布和反馈评价的接受,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既维护了人民当家做主主人翁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政府和管理者本身利益,减少了管理和沟通成本。

一、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任免和薪酬等信息应及时公开

长期以来,部分媒体炒作少数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个别违法行为,使得人们对企业管理者存在一些偏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国企管理者的薪酬和任免往往成为争议炒作的话题。从整体上看,少数违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要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公开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相关信息,如任免、薪酬水平、经营决策和投融资活动等,用一种朴实的方式第一时间将真实的信息传播出去,避免部分媒体的无端炒作。这样既可以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可以保护企业管理者的各项权益。

1.国家出资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全面公开信息的必要性

国家出资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其中国有资产所占出资份额较大,这类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公共企业”。国家出资机构从名义上履行出资人职能,但是实质上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全体人民,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是全社会的财富。所以,对于这部分资产的所有信息,广大人民都应该有知情权。

全面赋予广大民众知情权,不仅仅局限于公开企业的运营信息、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管理者的任免和薪酬信息公布于众,接受各方面的质询和监督。因为,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仅表现在资产总额和财务状况等短期数据上,更体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力。这种持续发展力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人力资本,管理者的选择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可以将不良的企业带出困境,而且可以将一个优良的企业带入更快的发展道路中去。因此,民众自然而然由关注企业进一步到关注企业管理者。

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体制不断改革,企业管理者的薪酬水平也不断提升,国家出资企业本身应立足于为民服务的角色,不应该制定过高的薪酬水平,否则会拉大社会的收入水平差距,引发社会矛盾。规范和公开薪酬标准是平息社会矛盾的一个有效办法,既可以保护国有资产,也可以保护管理者本身。通过这种公开可以让管理者放开约束去管理经营企业,不再被不必要的外界舆论所干扰,影响其决策和行动。

2.及时准确的公布信息是企业和出资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

人民委托政府,政府委托相关出资机构,出资机构委托企业管理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这条特殊的委托代理链条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广大人民根本无法亲身知道所有重要真实的信息。企业和出资机构处于委托代理链条的下端,是信息的优先获得方,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公布信息,这是“委托代理契约”成立的前提之一,也是其对所有者尽职负责的表现之一。

管理者活动于企业中,经营活动决策、投融资决策等都在企业中进行,所以,企业公开信息最具有权威性和及时性;任免管理者和制定薪酬制度的权力在国家出资机构,出资机构在确定选择范围、制定选择标准、比较参选对象、最终选定人员时,或是在制定薪酬标准和具体实施时,应该同时向外界公开,接受公众的质询。只有企业和出资机构才有能力实现信息的及时公开,也只有其及时公开信息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社会矛盾,才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必须接受来自外部的质询和评价

绩效考核是国家出资机构给予管理者工作的一种评定,但是作为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仅仅接受来自出资机构的考核或内部董事会的考核是不够的。社会的反馈评价作为对其工作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管理者必须重视。管理者应努力开辟各种途径接受来自外部的质询和评价,同时在工作中客观理性地消化这些质询和评价。

1.定期接受外部的质询和评价是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信息公开可以使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企业的运营动态,但是仅仅公开信息并不能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质询和评价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活动的反馈,定期接受来自外界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质询和评价也是必要的,是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公众的质询和评价是从第三方角度出发进行的全面反馈,具有连续性和客观性。企业的运营不是朝夕之事,企业的发展不是短期的工作。因此,公众对国家出资企业的关注也不是某一个时点或某一些时段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仅仅是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或是在出现某些重大事件的时候才接受公众的质询,而是必须定期或连续地接受来自社会公众的质询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警示管理者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防微杜渐,减少管理者作为权力中心人物,出现以权谋私或内部人控制下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同时,定期接受外部的质询和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做好决策工作,特别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可能会出现由于管理者能力的局限或者由于信息的不充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这个时候通过质询和评价可以帮助管理者改正不正确的决策,更好地开展工作。最后,从人民的权利角度来看,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知情权作为一个基本权利的赋予将引发人民对更多权利的重视,如发言权和表达权,还有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该维护人民的这些权利,而作为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其更应该配合人民行使这些权利。这种配合主要表现为积极地回应来自社会的各种质询和评价,合理有选择地采纳公众意见。通过回应帮助公众答疑解惑,尊重公众作为所有者的各项权利,使之更好地了解企业和参与企业管理。

2.管理者应该主动创造接受质询和评价的条件

定期接受外部的质询和评价是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要将这种责任义务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要求管理者主动创造条件,努力使公众可以更加简单便捷地进行质询和评价,帮助社会公众行权。

首先,为了避免质询和评价形式化,应该把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在企业内部制定出完整的信息反馈制度。如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公司负责接受外部反馈的机构或人员,人员工资的来源、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奖惩等。这项工作应该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全权负责。其次,创造条件方便群众进行质询和评价。从方式的选择上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和公众可以利用的媒介越来越多,最方便的方法是通过网络,如公司网站开辟专门的社会评价专区和答疑专区,或通过公开邮箱,鼓励公众发送邮件进行评价。鉴于一些公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可以保留电话留言的方式,或继续保留邮件反馈的方式。最后,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场合进行表态鼓励公众进行质询和评价。长期以来中国的官本位现象和国企高管的准行政官员身份,使得社会公众往往对企业的高管有一定的畏惧感,害怕反馈或评价会产生不利于自己或家人的后果。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的方式,或是通过公共媒体如接受电视采访、广播采访的方式,鼓励广大公众进行反馈评价,鼓励人民参与企业管理,进行建言献策。同时,对那些产生积极反馈效果的群众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3.管理者应该客观和理性地回应各种质询和评价

积极地公布信息,接受来自外部的质询和评价,这是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应尽的义务之一。但是,在回应这些质询和评价时,管理者必须兼顾全局、企业和个人利益,理性和冷静地接受和回应。

首先,社会性评价是对管理者管理工作的另一种打分。应该说,社会公众对管理者的评价往往是对国家出资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间接打分。所以,要充分分析公众满意和不满意的根源,尽可能让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企业的发展期望一致起来,减少国资管理机构的工作压力和政府的工作压力。

其次,社会性评价是对企业管理者行为的一种反馈,但是不具有绝对的公正客观性和决定权。对于企业的决策者而言,其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这些因素部分是可以通过信息披露进行公开的,部分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全或企业经济利益,并不能对外进行公布。这种情况下,社会群众并不了解所有的信息,可能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对管理者行为的不利评价,管理者必须理性客观地对待这些评价,既要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地回应和充分地解释,也必须恪守信息安全的原则,保证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受侵犯。这时候,管理者必须接受压力下工作的现实。

最后,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应对和利用社会性评价,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社会性评价往往是经理人市场影响个人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经理人市场逐步成熟,社会对一个管理者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市场中其他雇主对管理者能力和品质的判断,形成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所以,管理者应该充分地重视社会性评价,特别是随着岗位变动的频繁化,管理者应积极地利用社会评价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当然,要想得到好的社会性评价,基本前提就是管理者自身的廉洁奉公,能够管理好企业,管理好属于人民的这部分资产。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本书从法家思想的宝库中,选取了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绝学,并提炼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技巧。
  • 致胜大数据时代的50种思维方法

    致胜大数据时代的50种思维方法

    近几年,“大数据”变成了香饽饽,是各大企业、公司、媒体甚至是学者都津津乐道的东西。他们说着自己的见解和理论,但唯一相同的观点就是——大数据时代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即将成为改变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已经总结和掌握了一些大数据思维,而这些思维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启发,值得我们去详深入认知和熟练运用。
  • 读《论语》,悟管理

    读《论语》,悟管理

    《论语》记录了孔子生平语录及其与弟子的对话。《论语》共20章,篇幅都不长,但句句是名言,句句是至理,博大而实用。汇集了为官之道、经商之道、谋略之道、战略之法及用人的大智慧,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对中外一些大企业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语》所蕴含的管理智慧和管理哲学,将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它必然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用管理学的眼光去读《论语》,《论语》是一座管理的宝库。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开启这座宝库吧!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困惑是一个优秀总经理的标志之一。思考困惑时,你已经表现出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潜质。德鲁克说:“任何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为错误的知识。”如果你不想使自己陷入“错误知识”的陷阱。持有管理困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世上的人本不认识路,很多人跟随着带头人一起走,也就走出了路。”这就是“跟随”的力量。跟随的实质是领悟。我们不需要看到这些优秀的企业及企业家。我们只需要领悟到这些企业家管理的实质和精髓。
热门推荐
  • TFBOYS与你同在

    TFBOYS与你同在

    还未成熟的少年,懵懵懂懂的爱恋。三对恋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激活宝宝脑潜能的亲子游戏

    激活宝宝脑潜能的亲子游戏

    本书从宝宝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视听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音乐才艺、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生动而有趣地为爸爸妈妈们提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锻炼宝宝的感知觉能力,轻松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
  • 化蛇记

    化蛇记

    长蛇吐信,餐霞饮露蜕凡躯;巨龙飞天,逐日弄月掌星辰。从大兴安岭到亚马逊雨林,从多元宇宙到洪荒世界,一只大蛇,化而为龙的大蛇,在暗里徘徊。
  • 末世求生之活着

    末世求生之活着

    生存下去,为自己,活着,活着,活着,,,,
  • 超级维修

    超级维修

    陈卓不过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菜鸟级电脑维修工,意外收购了一台二手电脑,竟从中发现了隐藏的超级智能系统,来自两百年后的高科技,居然还是个小萝莉。陈卓:小葡萄,叔叔请你吃糖,告诉叔叔你除了会修电脑还会什么?小葡萄:杀毒软件,截取程序,专业窃听,设计汽车,让我想想还会什么。陈卓:⊙_⊙拥有一个超越现代200年高科技智能系统,可不是为了养成。万能维修,黑客入侵,汽车垄断,高科技在手,维修工变工业大亨,让你见证什么才是真正的屌丝逆袭!
  • 异世调教:奚归吟

    异世调教:奚归吟

    谭奚,一个自带吸引渣男体质的女主。异世重生后,发现自己独特的体质依旧十分吃得开!从此走上了一条寻找非渣男男性的不归路……某男十分委屈:“世间人渣何其多,我其实就是那群人渣中最不怎么渣的一个……”
  • 清梦.繁华冢

    清梦.繁华冢

    生命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坏了,就在另一空间重启一个备用,好去继续那未完的爱恨纠缠。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斑斓香闺春老杏花残。一觉清梦群,清梦·繁华冢都已满员,请加入新群,繁华冢16031731验证信息:繁华冢
  • 逐鹿王者

    逐鹿王者

    旷世奇才,遭遇强敌。当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其实……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