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8400000005

第5章 马克思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创新以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地租的概念

地租是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古典经济学中,工资、利润、地租是国民经济中三大利得的源泉之一。何新:《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何新最新经济论集》,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就在其著名的《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地租是劳动产品扣除生产投入维持劳动者生活必需后的余额,其实质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和剩余价值的真正形态。配第的地租论明确了地租是一种扣除,并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但是,配第把地租与剩余价值混同在一起,其地租论实际上是以地租形式表示的剩余价值论。

1766年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杜尔哥(Turgot,1721~1781)在其著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中指出,由于特殊的自然生产力作用,使得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扣除为自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数量后还有剩余,剩余的是自然恩赐的,这些剩余下来的“纯产品”是由农业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向土地取得的财富,但却被土地所有者所占有,这就是地租。杜尔哥的地租理论虽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他对地租的本质和根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纯产品”转化为地租是土地私有权的结果。

亚当·斯密是最早对地租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古典经济学家,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他明确指出: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的价格,其来源是工人的无偿劳动,是对工人劳动产品的直接扣除。斯密还进一步指出,生产主要食品(谷物)的土地的地租决定其他部门的地租水平,马克思称赞这是亚当·斯密的巨大功劳之一。高淑泽:《谈谈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0期,第35页。斯密的地租理论把地租同土地私有权联系在一起,正确地确定了工人的无偿劳动是地租的源泉。但是,受重农学派以及研究方法两重性的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局限性,斯密的地租论比较混乱(高淑泽,2000)。

在古典经济学中,对地租理论研究最充分的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李嘉图在其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集中地阐述了地租理论。他认为,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是由农业经营者从利润中扣除并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部分。李嘉图运用劳动价值论研究地租,第一次给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地租的本质。

尽管地租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其中也有不少科学的成分,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绝境。真正对地租理论进行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6篇中对地租理论进行了详尽地分析与论述。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历史前提,并且始终是它的基础”,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696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成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完全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税,这是他凭他的垄断权,从产业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那里征收来的。”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696~697页。这样看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分离是地租产生的前提。对此,著名政治经济学家陈征教授也解释到:“无主的天然形成的自然土地,不被人们所占有,不进入交换过程,当然也不可能反映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土地一旦为人们所占有,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都有一个所有制问题。个人、集团或国家占有土地后,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就垄断着对该地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把该地租给别人使用,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即进行租赁,承租人获得该地的使用权,必须向所有者支付报酬。这就要交纳地租。”陈征:《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作为租地农场主的资本家,为了得到在这个特殊生产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期限内(例如每年)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即他所开发的土地的所有者一个货币额(和货币资本的借入者要支付一定利息完全一样)。这个货币额,不管是为耕地、建筑地段、矿山、渔场还是为森林等等支付的,统称为地租……因此,在这里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增殖价值的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698页。由此可见,地租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不论地租的特殊形式是怎样的,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根据马克思对地租的论述,笔者理解,地租其实就是用来购买土地使用权利的费用。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稀缺经济资源,人们对其所拥有的各种权利最终都要求在经济收益上得到体现。在同一土地客体下,不同权利主体因土地权利主张的经济收益根本来源于土地利用,土地实际产生的经济收益(必要扣除后)如何在不同的权利主体间分配,这就必然涉及地租问题。“地租作为一种土地权利主体间的收益支付,显示了各种权利之间的内在利益关系。可以说,地租是土地产权构成的连接器和润滑剂”。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因此,通过对地租的分析,可以清晰地透视出土地背后的社会利益关系。

二、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

(一)绝对地租

在土地私有权存在的条件下,“不管是什么土地,不管是优等土地还是最劣等土地,土地所有者不会白白地把土地交给他人使用,必须因此取得报酬。”陈征:《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马克思曾指出,“租地农场主不支付地租……意味着土地所有权被抽象掉,土地所有权被废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849页。因此,可以说“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地租”,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854页。这种地租就是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收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条件。

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给笔者的启示是,只要土地所有权存在,一旦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就应该有绝对地租存在,这一点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因此,我国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应该大胆借鉴历史经验,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方法,充分运用好地租这一经济实现形式,努力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益。将绝对地租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考,笔者联想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率不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大大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因此较高。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通过制度安排,采取“剪刀差”的方式,使农产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以此长期占有农业超额利润,这对从事土地经营的农民以及农村集体来说并不公平。因此,要维护农民利益,就必须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土地承包制的出现就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二)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是所有权关系的表现,但单纯绝对地租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于是出现级差地租理论。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级差地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级差地租理论。

马克思首先指出,“凡是有地租存在的地方,都有级差地租。”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874页。在对级差地租概论后,马克思又针对不同的情况,详尽地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两个等量资本投入在等量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经营肥力或位置较好的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就能在出卖产品时,因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地租,这就是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级差地租Ⅰ)。陈征:《〈资本论〉解说》(第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9页。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有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所获得的农产品的产量只要高于劣等土地的产量,这时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就会形成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都是由于在土地上投入的各个等量资本的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但两者有着较大的不同。级差地租Ⅰ是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低级阶段的粗放经营,级差地租Ⅱ是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的集约经营;级差地租Ⅰ是以土地的肥力不等和位置不同的自然生产力为条件,级差地租Ⅱ则是以技术条件的差别为基础。正因为如此,在超额利润到地租的转化上,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有着显著的不同。级差地租Ⅰ很容易根据客观的土地肥力和位置,在签订租约时就已确定,但级差地租Ⅱ的确定则十分困难,在租约期内,地租已经确定,不断追加投资所取得的超额利润,就直接归租地经营的农业资本家自己所有,而不会转化为地租交给地主。这样,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就会围绕租期长短问题进行激烈的斗争。陈征:《〈资本论〉解说》(第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7~608页。根据这一理解,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实践,可以看到,土地承包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应该尽可能延长土地承包期,确保级差地租Ⅱ归土地承包者所有。因此,笔者坚持认为,“国有永包制”应该是我国土地制度发展的最终方向。

三、地租与土地制度

土地对我国农民而言,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财产。马克思地租理论所揭示的地租与土地所有权、土地收益分配等一般经济规律,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现实社会中,土地产权构成往往表现为“事实上的产权构成”和“最有经济效率的产权构成”。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事实上的产权构成”是指在某一生产力水平上,社会集团通过集体行动的谈判所确定的土地利益分配模式,并被社会事实承认,受法权保护,因此该构成相对稳定,社会屈就于这个静态的制度;而“最有经济效率的产权构成”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自然、技术、资本等条件下)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产权构成,是社会化生产的内在要求,表现为土地所有权的分离,目的是产生有效的经济生产活动,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收益,因此这一构成相对活跃,经常处于变动中。可见,两种产权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弥合这两种产权构成差异的黏合剂正是地租,因为有效率的产权构成必须用付费的方式从事实上的产权构成中购买到自己的自由(石莹、赵昊鲁,2007)。地租对土地制度而言,就是社会利益集团在有关制度谈判的静态均衡时期,用付费方式实现社会生产的一种利益分配制度。当通过地租所表现出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时,现行的土地制度就受到挑战,而一旦土地制度变迁发生,那么地租就不起作用了,因为土地权利的获取不是靠付费方式(地租方式),而是靠激烈的政治斗争乃至于战争的手段实现。观点参考: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71页。马克思地租理论实际上为土地制度变迁提供了有力解释,给笔者的启示是,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收益分配(包括财产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紧密关联,正确处理好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是我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关键。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以土地所有权已确立、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前提的,从这一点看,马克思地租理论完全适应我国实际,给笔者的启示是:我国土地制度应该努力实现土地产权明晰,因为只有产权明晰,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才能清晰,这无论是对土地所有者还是经营者来说,明确的收益预期都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投资和生产热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以为,弱化土地所有权(狭义)收益、强化土地使用权收益,通过地租的经济形式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剂良方。此外,马克思地租理论关于农产品价格以及级差地租的论述也给笔者以启示,国家在农民在向农业外转移完全通畅之前,不能忽视对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销售的积极保护,并且,为了避免发生农地抛荒的现象,国家应该随着农业外移趋势的加快,努力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通过地租形式更好地实现自身合法的土地权益。

同类推荐
  • 网上购物小常识

    网上购物小常识

    本书针对农民朋友初次使用互联网购物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按照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编写,以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过数年的起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于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进一步健全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利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本书介绍和评价了魁奈、杜尔哥、斯密、马尔萨斯、哈耶克、科尔内、熊彼特、刘易斯、谢林等32位名人的经济学思想和著作。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热门推荐
  •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院,风云骤起。实力派?偶像派?戏中情?情外戏?酷少爷遇到苹果女,浪漫偶像剧悄然上演——你会是我的巨星男友?他是身世显赫的未来巨星,她是学识渊博的教授女儿,不过在超级美男方临星的眼中,她和一只没思想的苹果差不多。还有他,致力于表演的阳光老师,想帮助自己可爱的表妹完成她的梦想。风花雪月,刀枪剑棒,柔情蜜意,悲欢离合,青春渐长,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假戏真做?这里是明星学院,制造未来之星的超级学府,美女如云,帅哥如草,所以无论你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无论是假戏还是真情,在这里,都必须全力投入演出,否则——不要想毕业!(快乐小白文,酸甜青春味,偶尔小虐,慎入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衍衍生息石上泉

    衍衍生息石上泉

    君衍是昆仑虚的第一女上神,更有着四海八荒都难见的绝世容颜,人皆道她冷酷无情
  • 神之脑

    神之脑

    通往真相的道路往往被迷雾所笼罩,而他的眼睛却能看穿一切,当线索收集完毕,所有的谜底都将揭晓!类型:推理、感情。
  • 年兽大陆

    年兽大陆

    新版玄幻,新的创意,打破传统。人的智慧,兽的力量。两者结合,称霸异世。主角姜豪,天生不能与强大年兽签订血誓,龌龊的他一时冲动,竟然和普通的猪订下终身合约、、、、
  • 大道为何

    大道为何

    一个小山村里的孩子,为了能在这个腥风血雨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他不断努力的修炼,却在最后竟触碰到了那一层从未有人达到道境
  • 仙道真

    仙道真

    1:仙: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我也不晓是什么时候。2:道:生命的欲望。3:真:1和0。
  • 人皇宫

    人皇宫

    因为飞鸿是纯新手,第一章写的一般,如果只是为了爽文和刺激的,希望大家可以从第二章中间看起,哪里开始渐入佳境。洪荒不纪年,人皇燧人氏之后,天下再没有出现皇者,赵迪用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和众多同伴一起,解开了人皇之谜。身化碧血,成碧血天道,凝聚人族信念,启人皇之路。得先祖遗泽,创立人皇神器,走诸天路战遍万族,成就一代天骄的路途。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蛊,惑苍生

    蛊,惑苍生

    一场雪崩,一口石棺,一只奇蛊,以生命为祭品,以血肉为巢穴,临异世,御万蛊,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