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是经济利益,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洪远朋等:《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笔者认为,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与保护根本在于制度创新。无论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还是与之紧密联系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都离不开对利益理论的关注。在制度的框架下,利益的实现与产权安排紧密关联。产权的界定是制度中深层次的问题,它既要考虑到资源配置的效率性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利益关系的平衡。产权并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组权利的集合。围绕同一土地客体,不同的权利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就是地租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土地是一种经济资源,任何的收益分配都需要通过资源要素的占有与利用来实现,因此土地制度的安排必须充分兼顾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合理有效的制度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经济发展的促进与社会稳定的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最终必然会消亡。”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随着经济发展,当新生产力无法被旧经济制度容纳时,因利益冲突导致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旧经济制度就必然发生变化。制度创新是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金钥匙”,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章将重点对利益理论、产权理论、资源配置理论、马克思地租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释,为后面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西方社会利益论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把利益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是需要全方位努力的系统工程,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根本”,胡培兆:《协调经济关系,日臻社会和谐》,载《理论前沿》2005年第17期,第8页。利益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能为我们正确分析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而研究西方利益理论,借鉴其中的合理思想,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中国对西方经济学各派理论只能采用同一态度:批判与借鉴。
一、利益、权利与权益
关于利益的基本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的:“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文第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3页。庞德把利益规定为“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亲属关系,谋求满足的一种需求或愿望;因而在安排各种人们关系和人们行为时必须将其估计进去。”[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页。马克思主义强调:“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
众所周知,在任何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各社会成员的需要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社会成员间利益的差异性。那各不相同的利益是如何在社会中实现的呢?是通过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权利分配来实现的。因此,“利益实质上是一种权利,是社会制度赋予一定的主体对一定对象的占有关系。离开对一定对象的占(拥)有关系,不能称之为利益,而这种占有是在社会(制度)认可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学术界关于利益概念界定的众多观点中的一种,笔者赞同该观点。
权利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由“特定利益”和“法律上之力”两种因素构成的,特定利益为权利的内容,法律上之力为权利的外形。换言之,权利包括特定利益的享有和必要时以法律为后盾担保其实现这两重含义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52页。利益与权利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共同构成了权益的内涵。因此,权益是权利和利益的集合体,其中权利是以特定利益为内容,利益是权利的核心。在处理权利和利益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为大多数人利益实现的需要,允许损害少数人权利;另一种则是道义论,强调保护权利,认为政府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人权利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江怡:《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哲学》,载《学习时报》2007年9月13日第6版。笔者以为,并不能将权利与利益关系对立起来看问题,在把握二者的关系上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度量各自的权重。当权利和利益发生冲突而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时,应该采取措施使其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实现总体权益的最大化。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列宁就曾指出,物质利益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莫斯科苏维埃联席会议上关于对外政策的报告》,引自:《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通过利益关系来分析社会关系并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事实上,青年马克思最初的哲学倾向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是对现实利益问题的关注最终促使马克思的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彻底转向唯物主义;恩格斯也是通过对英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实地考察,认识到阶级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利益,随即将物质利益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对物质利益问题的研究最终使得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发现并确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基本观点如下:
1.利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条件,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源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是物质利益,“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文第2版),第78~79页。“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列宁也十分强调利益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列宁:《同个人利益结合和个人负责的原则》,引自:《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页。列宁认为,参加社会主义劳动仅靠革命热情是不够的,主张从个人利益出发,将劳动者的劳动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通过利益激励来调动人们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经济利益状况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经济利益状况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进而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文第2版),第68页。“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强调,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页。人们在社会中,“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4页。这种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7页。列宁强调:“必须到生产关系中间去探求社会现象的根源,必须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一定阶级的利益。”列宁:《列宁全集》
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利益问题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问题,是人们围绕特定利益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是一定利益关系的体现,而一定的利益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从基本生产关系出发认识利益关系,从基本利益关系出发去认识社会关系,这应该成为认识社会现象的基本思路。
3.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针对英法两国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情况,指出:“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利益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改革的实质是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越深入,各种深层次利益矛盾就越凸显,处理得好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处理不好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利益兼容与利益共享的新发展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4.不同的经济制度追求不同的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各种利益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很不相同,因此他们所能实现的利益就具有极大的差别。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条件下,共同利益实际上是特殊的阶级利益,“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制度反映的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根本对立性的经济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条件下,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是真正代表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的,但这一切并没有否认个人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就讲到:“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益关系是完全不同的。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可以肯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实现的关注才是根本。
三、西方社会利益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利益问题展开了论述,这些论述虽然主要是以谋求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为目的,但是对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是做出一些中肯的理论分析。因此,借鉴西方利益理论,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这里对西方社会利益论中的部分典型观点做个简要的述评。
(一)爱尔维修的公共利益论
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他把利益问题提到社会首要位置,利益原则成为其学说的核心思想。他强调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以从利益那里得到解释。爱尔维修清楚地看到了利益制约着人的社会生活这一客观规律。
爱尔维修从现实利益出发去探寻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源,他认为,“人为了养活自己,或者为了减少自己对狮子老虎的恐惧,必须与别人联合起来”[俄]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96页。也就是说,人们在同自然界的敌对力量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必须联合起来、互相帮助,从而形成了“公共利益”。爱尔维修认为公共利益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它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是绝大多数个人利益的总和。爱尔维修追求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和谐,他认为,只有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最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也只有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促进公共利益的真实性和正当性。
爱尔维修从人性而不是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利益,这就注定了其理论存有缺陷,但是,他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一和谐的观点却有其合理性,对我们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利益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和创始人,也是利己主义利益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初期,他把每个人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和意向概括为追求个人利益,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正是适应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本阶级的需要,从实质上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段的利益。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4~16页。他极力主张个人利益,在他看来,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是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及内在动力。因此,可以说,个人利益是斯密经济学的出发点。
在阐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斯密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可以一致的。他运用“经济人”假设来进行分析:“经济人”是最大自身利益的追求者,“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页。于是“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虽然“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页。但是,“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15页。也就是说,在每个“经济人”追逐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确实能带来国民财富即社会利益的增长、促进。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利益论以人性为理论出发点,且本身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寻找道德依据,因此存在必然的缺陷。但是对这一理论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应该看到其中还具有积极合理的一面,那就是它强调了物质利益的作用或者说它尊重物质利益原则;亚当·斯密的认识还给予大家一个启示,即分析利益问题应该从经济关系入手。这些积极合理的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利益论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功利主义的代表。这里功利主义讲的“功利”其实就是“快乐”、“幸福”的意思,实质上也就是指“利益”,即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利益。
边沁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因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即功利原则是道德和立法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根据每一种行为本身是能够增加还是减少与其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幸福这样一种趋向,来决定赞成还是反对这种行为”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如果“有一种行为,其增多社会幸福的趋向大于其任何减少社会幸福的趋向,我们就说这个行为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2页。就功利原则而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正确与错误的衡量标准”[英]杰里米·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2页。同时,边沁认为,社会利益只是社会中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如果社会利益独立于或对抗于个人利益,那么社会利益就是一种虚构。因此,只有个人利益是唯一真实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个人利益决定事物或行为的正当与否。他强调,社会的最大利益就是社会成员中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增进社会利益的唯一方法就是实现社会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最大程度的满足。
边沁是以个人为出发点来构建其功利主义原则的,这也同样显现出其理论的不足。但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利益论的归宿却不是个人而是社会,即功利不仅仅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是对个人之外的社会理想的设定与追求。这一理论不仅强调“利益边界原则”,即个人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要以不伤害他人(包括社会、国家)的正当利益为边界,而且还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同满足原则”,即强调人与社会的双赢。这些原则对于调整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解决社会利益矛盾问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特鲁曼的传统利益集团论和奥尔森的利益集团论
大卫·特鲁曼(David Truman)作为传统的利益集团论的代表人,他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按照共同利益的原则结成一个个利益集团,并分别隶属于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利益集团中。每个人行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代表其利益的集团则可以实现或增进他的个人利益,因为集团的存在就是为了增进集团成员不能通过纯粹的个人行动而获得的利益。在特鲁曼之后,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提出了利益集团论。他认为,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有理性的经济人并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其所在集团的利益。“只有一种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会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当集团内个别成员采取行动后他所得到的收益比其他没有行动的成员来得越大,那么他为集团行动作贡献的积极性将会越大。他们的理论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合法利益集团发展的保护和扶持弱势利益集团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五)巴斯夏的利益和谐论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édéric Bastiat,1801~1850)是19世纪中叶法国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家,自由贸易与经济自由主义的鼓吹者,同时也是“和谐经济论”的主要倡导者。在巴斯夏的著作《和谐经济论》(1850)中,他力图“引导人们去认识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这个真理。”[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巴斯夏以财富为基本对象进行利益研究,他认为从财富中可以读到和谐的定律。追求财富的动机是自然的、好的,是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的,而用“不道德的手段”追求财富以及用“很不平等的方式”发展财富,就会造成越来越深的阶级鸿沟,从而产生破坏的欲望,导致社会的不和谐。郝云:《利益理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同时,巴斯夏论述了处于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利益的和谐,“社会世界的普遍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向趋于完善人类”。[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巴斯夏的利益和谐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