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7400000017

第17章 结构升级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从投入产出分析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途径

投入产出表及其基本分析方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惕夫(1936)提出的,此后在部门结构关联分析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后来,联合国把投入产出表结合进传统的国民收入统计,使它成为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1968)。在列昂惕夫建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研究的是中间投入和总投入间的技术关系,而钱纳里等人(1959年和1975年)则通过对中间需求率的分析,观察在各个部门总需求中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并研究不同部门之间的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87年,中国开始编制全国规模的投入产出表。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有了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4份在大规模投入产出调查基础上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此外,每隔3年,国家统计局还将通过对基准年份的数据的调整,发布了延长的投入产出表,现在已经发布了1990年、1995年、2000年3份投入产出表。这样,中国目前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已经达到7份。这些投入产出表形成的时间序列,连续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中部门间投入产出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根据新公布的生产法和支出法GDP核算数据,在历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行平衡调整,推算了2005年三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本章的分析就是以这8个表为数据基础进行的。本章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动态资料,对中国市场化改革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的长期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各方面因素对国民经济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水平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率的主要途径。

一、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看中间消耗变化的结构特征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以现行价格计算的投入产出系数矩阵时间序列,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直接消耗变化的结构特征。以现行价格反映的投入产出分析是有现实意义的,直接消耗系数反映的是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某一部门的总产品所需要的相应生产部门所做的中间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现行价格计算的单位总产品中所使用的中间投入越多,所得到的增加值也就越少。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观点看,降低在单位总产品中对各部门产品的中间消耗,就意味着提高增加值(固定资本损耗、劳动者报酬、间接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所占的比率,因此也就提高了生产效率。

将各年的投入产出表归并为三个部门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其中,a11,a21,a31分别表示第一产业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总产品,分别需要多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品作为中间消耗,而a41则表示第一产业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需要各个生产部门所作的总的中间投入,即a11+a21+a31=a41.第2列、第3列则分别说明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中间消耗的情况。第4列表示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系数的情况,它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每提供一个单位的货物或服务,需要全部产业部门投入多少货物或服务作为中间消耗。

从1987~1992年,大多数消耗系数都有一个跳跃性的变化,在此之后的变动则比较平稳。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价格体制改革,使原先扭曲的价格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1992年以后价格关系的变动开始趋向平稳。以199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作为对比基础,能够较好地反映目前的价格体系下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化。通过对各个直接消耗系数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16个直接消耗系数时间序列中,如果将1992年数据和2005年相比,有6个数列是减小的,其余10个是增大的。

减少的数列首先发生在第一产业,如a12和a14,这说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依赖也在降低。然后发生在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要求第一产业的中间投入(a13)是增加的,但要求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全部产业的中间投入(a23、a33和a43)都是减少的。由此得出的分析结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中间消耗的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在减少;二是第三产业部门对其他生产部门要求的中间投入在减少,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

第二,按部门看,第二产业对各个部门产品的中间消耗要求最大,2005年为0.7200,第三产业次之,为0.45,第一产业最小,为0.4395.而从动态上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的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值在增加,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a41)由1992年的0.3558增加到2005年的0.4395,第二产业中间消耗(a42)由1992年的0.7132上升为2005年的0.7200,第三产业的中间消耗(a43)由1992年的0.4914下降为2005年的0.4500.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各个部门的中间消耗的依赖明显增加,第二产业对各个部门中间消耗的依赖略有增加,而第三产业对各个部门中间消耗的依赖则有明显下降。

第三,如果总产出或总投入保持1992年的结构不变,仅仅是各个直接消耗系数发生了变化,那么,按照1992年的总投入或总产出构成,2005年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将会从0.6060变化为0.6098,只有很微小的变化,或者说,按现行价格反映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略有降低。

第四,如果再考虑结构变化,那么,2005年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a44)上升到了0.6223,其中1.25%的增量是由结构性变化带来的。综合来看,从1992年到2005年,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从0.6060上升为0.6223,其中,由于技术因素使中间消耗因素提高了0.38%,而由于部门结构因素使中间消耗系数提高了1.25%,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提高了1.63%。这表明在包含了价格变动在内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价值量分析中,结构变动对于中间消耗水平的影响大于技术因素。

二、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化对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

1957年,索洛使用总量生产函数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分别估计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TechnicalChange)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他之后,技术进步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增长分析。一般地说,技术进步指的是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产出的增加。肯德里克(Kendrick,1961)、乔根森(Jorgenson,1967)和丹尼森(Denison,1974)等人则对技术进步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等领域的研究,对各种生产要素及技术进步等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进一步分解。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界关心的问题。史清琪(1985)等最早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林毅夫和任若恩在最近发表的(2007)质疑克鲁格曼(1994)对东亚经济奇迹的批评的文章中指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说,重要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不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

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如分别研究它对劳动生产率、单位固定资本产出率及单位产品中间消耗率的影响。这里,我们通过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考察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中间消耗水平的影响。在分析中,我们把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动归结为技术进步的影响,再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关系不变的假定下,计算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并把由此得到的中间消耗率的降低,定义为技术进步对于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的贡献。而扣除了技术进步因素之后的中间消耗率的变化,就反映了结构变动的影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从整体上看,以固定价格或可比价格计算的投入产出系数在1992~2005年的变化,反映出以下特征:

第一,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的比率是增加的,而第二和第三产业中间消耗的比率是下降的,第三产业中间消耗比率的下降数值略高于第二产业。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第三产业改善最大(变化的比率较高),第二产业也在改善,但第一产业退步了。

第二,从静态比较上看,第二产业对各个部门产品的中间消耗要求最大,2005年为0.6499,第三产业次之,为0.4280,第一产业较小,为0.4271.

第三,如果总产出或总投入保持1992年的结构不变,仅仅是各个直接消耗系数发生了变化,那么,按照1992年的总投入或总产出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a44)将会从0.6060变化为0.5603,降低4.56%。这说明在这一期间,技术进步对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做出了贡献。

第四,实际结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a44)只下降到了0.5745,和在部门结构不变的假定下得到的计算结果(0.5603)之间的差额为-1.42%(=0.5603-0.5745),这就是结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在1992~2005年期间,由于中国的加速工业化过程,部门结构变动对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没有做出贡献,或者说只有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和部门结构因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的综合影响为4.56%-1.42%=3.14%。技术进步在这一综合影响中占主导因素,但是从长期发展看,这种变化的幅度仍然偏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这一期间,从经济增长与中间消耗的关系看,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规模的扩大而不是技术进步。

分别按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计算的扩展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我们所得到的分析结论略有差异:按可比价格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中间消耗率下降了4.56%),而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也是改善的(中间消耗率下降了3.14%)。但按现行价格计算,如果不考虑结构因素,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反而提高了0.38%,再加上结构的影响,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提高了1.63%。

因此,对于技术进步,不仅要从技术角度考察投入产出关系,还要从经济角度考察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关系。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一部门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单位产品的中间消耗在减少,但由于市场的原因,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低于中间消耗品,单位产品中增加值的比重反而降低,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率就没有提高。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技术进步,抵消由于市场条件变化造成的中间消耗的提高。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的第二产业的较快增长,提升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单位产品中间消耗的比率。这一方面说明加速工业化时期社会对第二产业的需求在加大,另一方面则说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对降低中间消耗,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比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第二产业部门直接消耗情况的进一步分析

第二产业是中间消耗最大,按总产值计算比重最大的生产部门,那么,在第二产业内部,各个部门对整个产业有些什么影响呢?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的需要,我们仍然采用现行价格对有关变量进行分析。

第一,第二产业部门有较高的中间消耗率。从表中看到,除了采掘业的各个部门外,第二产业的各个部门的中间消耗率(即直接消耗系数的合计数)大多在0.7左右,这是由第二产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有些国家把采掘业列为第一产业),2002年采掘业在第二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建筑业所占的比重不到15%,这也就是说,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

第二,从结构变动的长期趋势上看,采掘业的比重略有提高,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建筑业的比重在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业在这一期间的较快扩张,在以增加值反映的部门增长率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增长率要低于工业部门,但如果用总产值为比较基础,建筑业的增长反而快于工业部门。

第三,从制造业内部看,轻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服装、造纸等)的中间消耗率呈下降趋势,而重工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主要重化工部门在1992~2002年期间的比重略有降低,即这些部门以总产值反映的增长率相对地低于其他部门,使整个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率有所下降。但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的中间消耗率虽然是下降的,但没有显著差异,这样,当重工业的发展速度重新加快时,制造业的中间消耗率就会重新提高。

第四,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在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会随着轻纺工业替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第一产业升级、制造业替代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升级而有所提高,但是随着第三产业升级即中间消耗水平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会逐渐下降。从2003年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一轮第二产业重新加速发展的阶段,其产业特征为建筑业和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但另外一方面,它也是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先导,即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将由制造业逐渐过渡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这将为中国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是降低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中间需求结构的变化

如果从生产方看,各个生产部门需求进行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以得到这些部门的总产品,那么从使用上看,各个生产部门所提供的总产品将用于满足各个部门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中间需求率或中间需求系数是各个产业中间需求和总产出(或总需求)之比,它说明在产品部门单位总产出中,用于特定部门的中间需求的比例。这是钱纳里(1959年和1975年)在对各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时首先使用的方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其总产品用于中间需求的比例越大,用于最终需求的比例也就越小,其效率也就越低。对历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按现行价格计算中间需求系数矩阵B。

可以看出。我们仍然以1992年的中间需求系数矩阵作为对比基础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间需求变动的几个特征:

第一,第一产业的总产品用于各个部门中间需求的比例是扩大的。其中,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的比例从1992年的13.93%、31.44%和3.02%,上升到2005年的16.55%、39%和4.81%,用于全部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则从48.39%上升为60.36%,上升了12.03%,这说明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第二,第二、三产业总产品用于全部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第二产业用于第一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由1992年的3.46%下降到2005年的2.5%,用于第二产业本身的比例由51.12%上升为53.69%,用于第三产业的比例由12.61%下降到10.24%。而用于全部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则从67.19%下降到66.43%,虽然数值有所减少,但没有显著性变化。第三产业的情况也是类似的,用于全部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则由52.01%上升为52.96%,仅有微小变化。

第三,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品用于中间需求的比重在上升。分部门看,由于中间需求率和结构变化的共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品用于第一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由1992年的4.69%下降到2005年的3.73%,用于第二产业中间需求的比例由42.58%上升到46.18%,而第三产业的比例由13.33%下降到12.32%,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中间需求比例下降的幅度低于第二产业中间需求比例上升的幅度,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需求略有增加,从60.6%上升到62.23%,增加了1.53%。

这是由于两个矩阵所反映的内容不同而决定的,如果说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主要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技术关系,它们的变动需求通过长期的技术进步而逐渐反映出来,那么中间需求系数矩阵则反映了生产活动中各个部门间的经济关系,对它的改善的时效性相对较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各种需求关系加以引导和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

五、对资源和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分析

把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产品部门归并成三大部门,分别为采掘业、能源和资源产品加工与供应业及其他部门。其中,采掘业包括4个大类一级的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能源和资源产品加工和供应业也包括4个子部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一般生产部门则包括未包括在以上两个大分类在内的所有生产部门。按照这一分类,我们可以把2002年42×42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归并为一个反映能源、资源产业和国民经济一般生产部门关系的投入产出表。

采掘业的最终需求为负数。它说明这个部门的净出口,小于最终消费和投资之和,或者说净进口大于国内需求。这说明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中对国外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已经大大增加。

对于资源和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观察:

先看国民经济对于采掘业、能源和资源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能源和资源工业对于采掘业有较强的依赖,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总产值,需要消耗0.3419的采掘业产品。而一般生产部门对于采掘业的直接消耗相对较小,只有0.0178,但对于能源和资源工业的消耗较大,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总产值,需要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工业的产品为0.0401,二者合计为0.0579.这也就是说,一般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中,对采掘业、能源和资源工业的中间消耗为5.79%。由于在采掘业、能源和资源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也要发生相互消耗的情况,因此,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观察,对这两个部门的消耗比例还要更大一些。

一般生产部门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需求,需要采掘业提供0.0835的产品,需要能源和资源工业提供0.1121的产品。换句话说,一般生产部门生产的每一个单位的GDP,需要这两个部门提供的产品为8.36%和11.21%。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中对这两个部门的依赖是相当大的。

再看更加具体的部门对采掘业、能源和资源产品加工和供应业的需求。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每形成1元钱的最终需求(消费、投资或净出口),需要对采掘业、能源和资源工业的直接或间接消耗为0.2元左右(8.36%+11.21%=19.56%),但是不同的产业部门,对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先看采掘业,采掘业的产品50%左右提供给能源和资源产品加工和供应业。然后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的比重为17.87%,再下来是化学工业,所占的比重为9.35%。仅仅这三个部门的需求,就使用了采掘业近75%的产品。再看能源和资源产品加工和供应业(如电力部门),这一产业首先是用采掘业提供的资源进行生产,然后再提供给其他部门。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部门是能源和资源产业加工和供应业最大的用户,所占的比重达到13.39%,再下来是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占11.78%和9.23%。这三个部门对能源和资源加工和供应业的需求占的比重超过30%。和采掘业情况不同的是,各个部门对这一产业的需求比例的集中度不那么高。

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是影响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部门。如果要降低整个国民经济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单位消耗水平,一是使这些能源和资源消耗较大的部门进一步降低单位消耗,如在交通运输部门,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更加有效地安排交通工具、实现人流和物流更有效率地移动;二是在经济增长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主要应该服从内需的要求,应该降低对能源和自然资源依赖较大的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三是在经济增长中,促进那些对能源和资源依赖较低的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逐步降低整个国民经济中单位产出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六、结论

实现经济增长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二是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本章通过对1992~2005年的投入产出资料,对影响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如果用现行价格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动态分析比较,1992~2005年的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整体上是上升的。中间消耗率由0.6060上升为0.6223,其中,由于技术因素使中间消耗因素提高了0.38%,而由于部门结构因素使中间消耗系数提高了1.25%,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系数提高了1.63%。这说明,在包含价格变动在内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价值量分析中,结构变动对于中间消耗水平的影响大于技术因素。

2.按可比价格计算,1992~2005年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即直接消耗系数由0.6060下降到0.5745,这反映了在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之后,技术进步对降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间消耗的贡献。其中,技术进步使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降低了4.56%,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形成的影响为-1.41%(即使中间消耗水平提高了1.41%),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降低了3.15%。这说明技术进步对提高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做出了贡献。

3.对比按照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分别进行的分析,我们看到,对于技术进步,不仅要从技术角度考察投入产出关系,还要从经济角度考察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关系。即使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由于市场原因,还是可能出现一个部门单位产品的中间消耗比率上升的现象。我国近些年的发展就反映出了这一点,这就需要通过更大的技术进步,来抵消这种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造成的中间消耗的提高。

4.第二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时又是增长最快的生产部门。由于第二产业本身的生产性质,无论从现行价格还是可比价格来看,它的中间消耗率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最高的。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在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会随着轻纺工业替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第一产业升级、制造业替代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升级而有所提高,但是随着第三产业升级即中间消耗水平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水平会逐渐下降。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这一阶段。在改善各个部门中间消耗水平的同时,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部门结构的优化,是降低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主要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技术关系,它们的变动需求通过长期的技术进步而逐渐反映出来,而中间需求系数矩阵则反映了生产活动中各个部门间的经济关系,对它的改善的时效性相对较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各种需求关系加以引导和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

6.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是影响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几个大部门。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首先应该改善这些部门的中间消耗水平。

参考文献

第一章

[1]刘伟:《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载于《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5期。

[2]李晓西等:《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2005年、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3]樊纲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2000年报告》,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等:《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6]刘国光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二章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2]刘伟:《经济学为什么讨论价值?》,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5期。

[3]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刘伟、平新乔:《经济改革三论:产权论、市场论、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陈岱孙等:《政治经济学说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三章

[1]刘伟:《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李晓西等:《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版。

[3]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4]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3年、1985年、1989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R M 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b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9,1957.

[6]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6———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7]罗曰镁:《从基尼系数看居民收入差距》,载于《统计观察》,2005年第6期。

第四章

[1]Atje,Raymond, and Boyan Jovanovic,1993,“Stock Marketsand De-velop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7(2-3,April),pp。632-640.

[2]Demigüc~Kunt, Ash, and Ross Levine,1996,“Stock Markets, Cor-porate 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An Overview”,The WorldBankEco-nomicReview,10(2,May)。

[3]Harris,Richard D。F。,1997,“Stock Markets and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1(1,January),pp。139-146.

[4]Levine,Ross,and SaraZervos,1998,“Stock Markets,Banks,and Economic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8(3,June),pp。537-558.

[5]Gregory C。Chow,1993,“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China”,The QuarterlyJournalOf Economics,August,pp。810-842.

[6]Mayer,C。,1988,“New Issuesin Corporate Fina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2,pp。1167-1189.

[7]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8]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载于《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9]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载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10]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11]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12]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载于《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13]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载于《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14]施发启:《我国投资效率研究》,2005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

[15]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16]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与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载于《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17]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载于《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2期。

[19]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20]张军、章元:《再论中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方法》,载于《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1]《西部中长期贷款激增蕴藏风险》,载于《经济参考报》,2004年9月8日。

第五章

[1]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2]焦谨璞:《中国银行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制度分析》,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3]易纲、赵先信:《中国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4]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5]王雪冰主编:《国际金融报告(1999~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Roger LeRoy Miller and David D。VanHoose,1993,Modern Money and Banking,Third Edition,McGraw-Hill。

[7]LawrenceS。Ritterand William L。Silber,1991,Principlesof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Harper Collins。

[8]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2000,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The MIT Press。

[9]Grossman,S。and O。Hart,1979,“A Theoryof Competitive Equilib-riumin Stock Market Economies”,Economietrica 47.

[10]Hart,O。,1979,“Monopolistic Competitionina Large Economywith Differentiated Commodities”,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46.

[11]Allen,F。and D。Gale,1992,“Arbitrage,Short Sales,and Financial Innovation”,Econometrica 59.

[12]Meir Kohn,1994,FinancialInstitutions and Markets,McGraw-Hill,Inc。

[13]Editedby FrankJ。Fabozzi。,1998,Handbookof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FrankJ。Fabozzi Associates。

[14]Edwin H。Neave,1998,Financial Systems—Princiles and Organisati-on,Routledge。

[15]Magill,M。andM。Quinzii,1996,TheroyofIncompleteMarkets,Cam-bridgeMA:MIT Press。

[16]Mayer,C。,1988,“New Issues in Corporate Finance”,EuropeanE-conomic Review32.

[17]Bertero,E。,1994,“The Banking System,Financial Markets,and Capital Structure:Some New Evidence frpm Fra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

[18]Alan Gart,1994,Regulation,Deregulation,Reregulation,John Wiley&;Sons,Inc。

[19]Berger,A。,J。LeusnerandJ。 Mingo,1997,“The Efficiencyof Bank Branches”,Journalof Monetary Economics40.

[20]Gilbert,R。,1984,“Bank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A Survey”,Journal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6.

[21]Keeley,M。,1990,“DepositInsurance,Risk and Market Powerin Bank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0.

[1]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2][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文,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元龙:《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潮流与我国的抉择》,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1期。

[4]刘树成、张平等:《“新经济”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J。S。Bain,1956,“Barriersto New Competi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FredericS。Mishkin,1995,“The Economics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7]Roger LeRoy Miller and DavidD。Van Hoose,1993,Modern Money and Banking,Third Edition,McGraw-Hill。

[8]LawrenceS。Ritterand William L。Silber,1991,Principle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HarperCollins。

[9]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2000,Comparing FinancialSys-tems,TheMITPress。

[10]Grossman,S。,andO。Hart,1979,“A TheoryofCompetitiveEqui-libriuminStock MarketEconomies”,Economietrica47.

[11]Hart,O。,1979,“MonopolisticCompetitioninaLargeEconomy withDifferentiatedCommodities”,ReviewofEconomicStudies46.

[12]Allen,F。andD。Gale,1992,“Arbitrage,ShortSales,andFinancial Innovation”,Econometrica59.

[13]MeirKohn,1994,FinancialInstitutionsand Markets,McGraw-Hill,Inc。

[14]EditedbyFrankJ。Fabozzi。,1998,“HandbookofStructuredFinan-cialProducts”,FrankJ。FabozziAssociates。

[15]Magill,M。and M。Quinzii,1996,TheroyofIncomplete Markets,CambridgeMA:MITPress。

[16]Mayer,C。,1988,“NewIssuesinCorporateFinance”,EuropeanE-conomicReview32.

[17]Bertero,E。,1994,“TheBankingSystem,FinancialMarkets,andCap-italStructure:SomeNew Evidencefrom Frace”,Oxford Review ofEconomicPolicy 19.

[18]Alan Gart,1994,Regulation,Deregulation,Reregulation,John Wiley&;Sons,Inc。

[19]Berger,A。,J。LeusnerandJ。Mingo,1997,“TheEfficiencyofBank Branches”,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40.

[20]Gilbert,R。,1984,“Bank MarketStructureandCompetition:ASurvey”。Journalof Money,CreditandBanking16.

[21]Keeley,M。,1990,“DepositInsurance,Riskand MarketPowerinBank-ing”。AmericanEconomicReview80.

[22]Boot,A。and A。Thakor,1997,“BankingScopeandFinancialInno-vation。”,Review ofTinancialStudies10.

第七章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编:《国际经济信息》2001年第20期和2002年第3期。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3]刘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5]许宪春:《世界银行关于各国人均GNP的计算方法》,载于《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2月17日第三版。

[6]蔡志洲:《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全国与地区数据的衔接》,载于《经济科学》,2003年第4期。

[7]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03~2004中国经济走势分析》,载于《经济科学》,2003年第6期。

[8]林毅夫:“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引自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预测与分析(2000~2050年)”,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郭道丽:“赶上美国需要多久”,引自曹子坚编:《复苏———中国经济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世界银行:《迈进21世纪: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第八章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4》,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5》,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载于《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4]刘伟、蔡志洲:《宏观调控中的反周期力量》,载于《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

[5]朱之鑫:《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明显弱化》,载于《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29日。

[6]陈乐一:《西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述评》,载于《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6期。

[7]《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第九章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刘伟:《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3]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4]周天勇:《效率与供给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BruceBartlettandTimothyP。Roth,1983,“Introduction”,In:Bruce BartlettandTimothyP。Roth(Eds。),1983,TheSupply-SideSolution,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

[6]ArthurB。Laffer,1983,“Introduction”,in VictorA。Canto,Douglas H。Joines,and ArthurB。Lafer(eds。),FoundationsofSupply-SideEconom-ics:TheoryandEvidence,New York:AcademicPress。

[7]JohnA。Tatom,1983,“WeareAllSupply-SidersNow”,In:Bruce BartlettandTimothyP。Roth(Eds。),1983,TheSupply-SideSolution,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

[8]北京大学国民经济增长与核算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9]苏剑:《2007央行的组合拳还没打完》,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5月23日。

[10]刘伟、苏剑:《我国宏观经济失衡与供给管理》,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1]刘伟、李绍荣、李笋雨:《货币扩张、经济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2]谢平、廖强:《当代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载于《金融研究》,1998年第4期。

[13]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研究》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十章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2005年、2006年版。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货币政策乎?财政政策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评析及增长的建议》,载于《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14516.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预防通货紧缩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载于《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6]刘伟:《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刘伟:《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载于《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5期。

[8]刘伟:《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载于《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9]苏剑:《降低利率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吗?》,载于《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10]尹伯成、华桂宏:《供给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11]BruceBartlettand TimothyP。Roth,1983,“Introduction”,In:BruceBartlettand Timothy P。Roth(Eds。),1983,TheSupply-SideSolution,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

[12]ArthurB。Laffer,1983,“Introduction”,In:Victor A。Canto,DouglasH。Joines,andArthurB。Lafer(eds。),FoundationsofSupply-SideE-conomics:TheoryandEvidence,New York:AcademicPress。

[13]JohnA。Tatom,1983,“WeareAllSupply-SidersNow”,In:Bruce BartlettandTimothyP。Roth(Eds。),1983,TheSupply-SideSolution,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

第十一章

[1]刘伟:《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3]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尹伯成、华桂宏:《供给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预防通货紧缩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货币政策乎?财政政策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评析及增长的建议》,载于《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14516.

[7]ArthurB。Laffer,1983,“Introduction”,In:VictorA。Canto,Doug-lasH。Joines,and ArthurB。Lafer(eds。),FoundationsofSupply-SideEco-nomics:TheoryandEvidence,New York:AcademicPress。

[8]JohnA。Tatom,1983,“WeareAllSupply-SidersNow”,In:Bruce BartlettandTimothyP。Roth(Eds。),1983,TheSupply-SideSolution,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

第十二章

[1]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载于《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2]刘伟、张辉、黄泽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载于《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3]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载于《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5]KrugmanP。,1994,“The MythofAsias Miracle:A CautionaryFa-ble”,Foreign Affairs,Vol。73,pp。62-78.

第十三章

[1]白雪梅、赵松山:《浅议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测度指标》,载于《江苏统计》,1995年第12期。

[2]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程如轩、卢二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指标初探》,载于《中国统计》,2001年第7期。

[4]郭克莎:《略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载于《中国工业经济》,1990年第3期。

[5]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伦蕊:《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基本测评》,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潘文卿、陈水源:《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的定量测算》,载于《开发研究》,1994年第1期。

[9]宋锦剑:《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5期。

[10]周林、杨云龙、刘伟:《用产业政策推进发展与改革》,载于《经济研究》,1987年第3期。

[11]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2]Chenery H。B。,Robinson S。,Syrquin M。,1986,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Study,Oxford UniversityPress。

[13]Chenery H。B。,Syrquin M。,1977,Patternsof Development:1955-1975,Oxford UniversityPress。

[14]KumarS。,RussellR。,2002,“TechnologicalChange,Technological Catch-upandCapitalDeepening:RelativeContributionstoGrowthandConver-genc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ume92,No。3,pp。527-548.

第十四章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经济均衡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4]刘伟、李绍荣、黄桂田、盖文启:《北京市发展制造业的经济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5]刘伟、李绍荣、黄桂田、盖文启:《北京市经济结构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6]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Baxter,Marianne,“FiscalPolicy,Specialization,andTradeinthe Tow-SectorModel:TheReturnofRicardo?”,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2.

[8]Dasgupta,ParthaandJosephStiglitz,“Uncertainty,IndustrialStruc-ture,andtheSpeedofR&;D”,TheBellJournalofEconomics,1980.

[9]Kwon,JeneK。and HoonPaik,“FactorPriceDistortions,Resource Allocation,and Growth:A Computable GeneralEquilibrium Analysis”,The 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5.

[10]Romer,David,Advanced Macroeconomics,Boston:McGraw-Hill,2000.

第十五章

[1]刘伟、李绍荣:《市场制度的价值取向与经济结构的市场调整》,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2]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经济均衡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4]刘伟、李绍荣等:《北京市发展制造业的经济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5]刘伟、李绍荣、黄桂田、盖文启:《北京市经济结构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第23~30页。

[6]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Reberto Perotti,“Political Equilibrium,Income Distribution,and Growth”,TheReview ofeconomicStudies,Columbia University,1993,60.

[8]Baxter,Marianne,“FiscalPolicy,Specialization,andTradeinthe Tow-SectorModel:TheReturnofRicardo?”,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2,100,pp。713-744.

[9]Beason,Richardand David E。Weinstein,“Growth,Economiesof Scale,andTargetinginJapan(1955-1990)”,TheReview ofEconomicsand Statistics,1996,78,pp。285-295.

[10]Chenery,HollisB。,“PatternsofIndustrialGrowth”,The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60,50,pp。624-654.

[11]Gabel,H。Landis,“A SimultaneousEquation Analysisofthe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the UnitedStatesPetroleum RefiningIndustry”,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1979,28,pp。89-104.

[12]Gregory,PaulandJames M。Griffin,“Secularand Cross-SectionIn-dustrializationPatterns:SomeFurtherEvidenceonthe Kuznets-Chenery Con-troversy”,TheReview 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74,56,pp。360-368.

[13]Kuznets,Simon,“NationalIncomeandIndustrialStructure”,Econ-ometrica,1949,17,pp。205-241.

[14]Kuznets,Simon,“QuantitativeAspectsoftheEconomicGrowthof Nations:Ⅱ。IndustrialDistributonofNationalProductandLaborForce”,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eChange,1957,5,supplement。

[15]Kwon,JeneK。and HoonPaik,“FactorPriceDistortions,Resource Allocation,and Growth:A Computable GeneralEquilibrium Analysis”,The 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5,78,pp。664-676.

[16]Lee,C。H。,“RegionalGrowthandStructureChangein Victorian Britain”,TheEconomic History Review,1981,34,pp。438-452.

[17]Parker,William N。,“Entrepreneurship,IndustrialOrganization,andEconomic Growth:A German Example”,JournalofEconomic History,1954,pp。380-400.

[18]Ueno,Hiroya,“ALong-Term ModelofEconomicGrowthofJapan,1906-1968”,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1972,13,pp。619-643.

第十六章

[1]樊胜根、张晓波:《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载于《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0期。

[2]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载于《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5]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6]唐志宏:《中国平均利润率的估算》,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7]薛俊波:《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载于《统计研究》,2007第7期。

[8]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载于《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9]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载于《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10]Chenery H。B。,Elkington H。,1979,StructuralChangeand Devel-opmentPolicy,Oxford UniversityPress。

[11]Chenery H。B。,Robinson S。,Syrquin M。,1986,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Study,Oxford UniversityPress,pp。48-52.

[12]Chenery H。B。,Syrquin M,1977,PatternsofDevelopment:1955-1975,Oxford UniversityPress。

[13]Fagerberg Jan,2000,“Technologicalprogress,structuralchange andproductivitygrowth:acomparativestudy”,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11,pp。393-411.

[14]JohansenL。,1961,“A MethodforSeparatingtheEffectsofCapital AccumulationandShiftsinProductionFunctionsuponGrowthinLaborProduc-tivity”,TheEconomicJournal,Vol。71,pp。775-782.

[15]KrugmanP。,1994,“The MythofAsias Miracle:A CautionaryFa-ble”,Foreign Affairs,Vol。73,pp。62-78.

[16]Kuznets,S。1957,“QuantitativeAspectsoftheEconomicGrowthof Nations:IndustrialDistribution of NationalProductand Labor Force”,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Vol。5(July),Supplement。

[17]Massel,B。F。,1961,“Adisaggregatedviewoftechnicalchang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69,pp。547-557.

[18]PaciR。,PigliaruF。,1997,“Structuralchangeandconvergence:anItal-ianregionalperspective”,StructuralChangeand Economic Dynamics,8,pp。297-318.

[19]Peneder Michael,2003,“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Vol。14,pp。427-448.

[20]PilatDirk,1993,“ThesectoralproductivityperformanceofJapan andtheUS:1885-1990”,ReviewofIncomeand Wealth,39,pp。357-375.

[21]Singh Lakhwinder,2004,“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and Productivity Growthin Manufacturing SectorofSouth Korea”,WorldReview ofScience,Technolog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Vol。1,pp。37-49.

[22]SonobeTetsushi,OtsukaKeijiro,2001,“Anewdecompositionap-proachtogrowthaccounting:derivationoftheformulaanditsapplicationtopre-warJapan”,Japanandthe WorldEconomy,13,pp。1-14.

[23]Syrquin,M。,1984,“Resourceallocationandproductivitygrowth”,In:Syrquin,M。,Taylor,L。,Westphal,L。E。(Eds。),EconomicStructure PerformanceEssaysin Honorof HollisB。Chenery,AcademicPress,pp。75-101.

[24]Syrquin,M。,1986,“Productivitygrowthandfactorreallocation”,In:Chenery,H。R。,Syrquin,M。(Eds。),Industrializationand Growth A ComparativeStudy,Oxford UniversityPress,pp。229-262.

[25]TimmerP。M。,SzirmaiA。,2000,“Productivitygrowthin Asian manufacturing:thestructuralbonushypothesisexamined”,StructuralChange andEconomicDynamics,11,pp。371-392.

第十七章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闵庆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3]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4]史清琪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5]W。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崔书香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6]Chenery,H。B。&;Clark,P。G。,1959,Interindustry Economics,NewYork:JohnWileyandSons。

[7]Chenery,H。B。&;Syrquin,M。,1975,Patternsof Development:1950-1970,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Press。

[8]Denison,Edward F。1974,“Accountingfor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1929-1969”,BrookingsInstitution。

[9]Jorgensen,Dale W。&;Griliches,Zvi,1967,“TheExplanationof ProductivityChange”,ReviewofEconomicStudies34,No。3,July,pp。349-383.

[10]Kendrick,John W。,1961,ProductivityTrendsintheUnitedStates,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1]Krugman,Paul,1994,“The Mythof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

[12]Solow,Robert M。,1957,“TechnicalChangeandthe Aggregate ProductionFunction”,theReview ofEconomicsandStatistics,Vol。39,No。3.Aug。

同类推荐
  • 我国企业职工参与法律制度的系统分析

    我国企业职工参与法律制度的系统分析

    本书从企业产权制度的视角研究职工参与制度,通过对我国职工参与制度所依赖的产权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的必要条件。
  • 实用经济法

    实用经济法

    本书将经济法管理领域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设计成项目形式,具体有:指出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设计投资备选方案;制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等内容。
  •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本书分为三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及其如何利用股份经营的问题进行研究。
  •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本书内容包括: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改革实践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
  • 买房的革命

    买房的革命

    在当今中国对于高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本书可能是迄今唯一一本教人们如何脚踏实地战胜高房价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用宏大的视野、科学的论证、真实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高房价的历史成因、时代必然性和社会依赖性,并指引读者,放弃幻想和抱怨,用实际行动,走出“用观念革命跑赢高房价”的突围之路。贯穿本书中的人生智慧与财富理念蕴含了丰富而独到的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热门推荐
  •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她,是从现代莫名穿越的杀手兼神偷;他,是霸道短命的天才王爷。一朝穿越成废材,被诬陷又被退婚。你们当她是以前的叶冰灵吗?不,她修炼逆天,空间在手,能和植物交流,奇珍异宝投怀,丹药阵法随手炼。她与他携手闯天下,却渐渐揭开穿越之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莫怜

    君莫怜

    夏莫怜,一个风华绝代的现代成功人士,在完成了现代的使命后,偶然间重生在笑傲江湖的世界,助教主实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宏图霸业......
  • 光影迷踪之迷茫

    光影迷踪之迷茫

    远古的星球,中有一大陆名为星河大陆,早在4500凡年,有80人登入神界,留下八十大族,有一族叫光族,每1500凡年,出一代强人……如今光族破灭,复仇即将开始!
  • 呆萌丫头:脑袋灵光点
  • 大侠补完计划

    大侠补完计划

    普通版:一个21世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好青年魂穿陌生武侠世界的故事。中二版:心机boy路开,捡到一本神秘的无名小说,卷入一个波澜壮阔的江湖武林,且看他如何统武林、荡瀛倭、擒建酋。文艺版:谓当今之世,几人识剑,几人识心。笑大道万千,人如蚁聚,冷眼把笔,写剑胆琴心,冰肠铁骨。书随意转,行大义,死知己,唱悲戚。
  • 武元法古

    武元法古

    一把刀,一条蛇,一个少年,离奇的身世。经历着千辛万苦,百般险恶,能否找到自己的爱人?能否复仇成功?能否成为主宰?这一切的未来,还未知晓。
  • 万界灵尊

    万界灵尊

    平民小子林鸿飞,机缘巧合融合灵天界九帝之一林守逸的灵魂。从此一路碾压各界天才,走上万界称尊之路。
  • 十八未满红嫁娘

    十八未满红嫁娘

    年少被弃,沦为他人养女,本以为会是幸福的开始,却不想噩梦潜伏。虽年未及18,却已成了那看似幸福的红嫁娘。
  • 贫道有妻

    贫道有妻

    重生的林彦只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家庭背景挺玄乎,可是家人不待见自己。老婆倒是挺漂亮,可是她一直想杀自己。好不容易美女倒贴,发现自己不是单身。这样悲惨的人生该如何继续下去?逆袭?好吧,这得慢慢来。
  • 蚕是天下虫

    蚕是天下虫

    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酒醉后干了一件自己都感觉猥琐的事情。这是他玩世不恭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似乎都是出乎预料的,但一切又都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剧情曲折跌宕,高潮起伏不断,是大智慧与小聪明的绝妙讽刺。一样的文字,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我不管天地如何轮回,不管世事如何沧桑,时过境迁也好,物是人非罢,我的心中有永不消逝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