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昭:《包产到户是农村集体经营管理上的新突破》,载于《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第5期。
陆学艺、贾信德、李兰亭:《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载于《包产到户资料选(一)》,1979年10月,第26页。
陆学艺、王小强:《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关于甘肃省包产到户问题的考察报告》,载于《包产到户资料选(二)》1980年11月,第166页。
陆学艺:《安徽包产到户后的新形势和新问题》,1981年3月。
陆学艺:《农村政策问题的长期争论应该解决———也谈阳光道与独木桥问题》,1981年3月。
陆学艺:《包产到户遇到的新问题》,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81年第4期
陆学艺:《为什么说包产到户仍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1981年8月。
陆学艺:《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81年10月,第5期。
陆学艺:《论正确处理统包关系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载于《学术论坛》,1982年第4期。
吴象、张广友:《联系产量责任制好处很多》,载于《人民日报》1980年4月9日。
吴象:《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载于《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
吴象、李千峰、张广友:《历史性的转折———皖、豫、鲁农村见闻之一》,载于《人民日报》1981年1月22日。
吴象、李千峰、张广友:《巨大的吸引力———皖、豫、鲁农村见闻之二》,载于《人民日报》1981年1月23日。
张广友:《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安徽省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载于《人民日报》1978年2月16日。
张广友、陆子修:《灾年创高产,一年大变样———来安县魏郢生产队实行定产到组,以产计工的调查》,新华社1979年1月20日。
张广友:《农业计酬必须紧密联系产量》,载于《人民日报》1979年3月7日。
张广友、陆学艺:《联产责任制与巩固集体经济》,载于《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第4期。
张广友、韩钢:《万里谈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载于《百年潮》1998年第3期。
万里:《认真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载于《红旗》1978年3月。
周诚:《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实行产量责任制问题的探讨》,载于《经济研究》1980年第10期。
周诚:《论包产到户》,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第2期。
周诚:《关于包产到户的几个问题》,载于《包产到户资料选(一)》1981年3月,第70页。
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载于《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
王贵宸、魏道南:《试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关系》,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80年第4期。
王贵宸、魏道南、陈一谘:《关于安徽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载于《包产到户资料选(一)》1980年8月,第16页。
王贵宸、魏道南:《论包产到户》,1980年9月。
郭崇毅:《关于肥西县夏季大丰收情况的报告》,1979年6月。
郭崇毅:《责任到户的性质及其有关问题》,载于《包产到户资料选(一)》1979年8月。
郭崇毅:《关于六安地区七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报告》,1979年8月。
吴庭美:《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载于《农业工作通讯》2003年第3期。
余国耀:《怎样看包产到户》,载于《红旗》1980年10月,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