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4700000019

第19章 通变

“原文”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①?凡诗赋书记②,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③,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④;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塗⑤,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唏阳而异品矣⑥。

“注释”

①常:不变的。数:术数,方法。无方:没有定规。然:这样。②诗赋书记:这是总论从《明诗》到《书记》的文体论各篇说的。③气:气势。通:会通,通观历代创作而求得它的规律。通变:指继承和革新。变:变革。④资:凭借。故实:指过去作品。新声:新音乐,指新作品。⑤绠:汲水绳。衔渴:受渴。辍:停止。⑥丽:附著。唏阳:晒太阳。

“译文”

文章的体裁是有一定的,文章的变化是无穷的,凭什么明白它这样的特点的呢?所有的文体从《明诗》、《诠赋》直到《书记》,它们的名称和创作规格是有所继承的,这说明体裁是有一定的;文辞的气势和力量,要有变通才能长久传下去,这说明变化是无穷的。名称和创作规格有一定,所以讲体裁一定要借鉴过去的作品;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讲变化一定要参考当代的新作;这样,才能够在没有穷尽的创作道路上奔驰;汲取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如果水桶的绳子短,就会因打不到水而受渴;如果脚力不够,就要在半路上停下来,这不是因为创作方法有限制,是不善于变化罢了。因此,讲创作的方法,作品好比草木,根和干都长在土里,这点是它们共同的本性,但是花叶气味却因吸取阳光的差异而会显出不同的品种。

“原文”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①。黄歌“断竹”②,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③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④,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⑤一也。暨楚之骚文,矩式⑥周人;汉之赋颂,影写⑦楚世;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搉⑧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⑨。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昧⑩气衰也。

“注释”

①九代:黄帝、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则:法则。②“断竹”:截竹子,系上弦,用来弹泥九,打鸟兽。③广:内容广阔。④篇什:《诗经》中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这里指诗篇。⑤揆(kuí):道。⑥矩式:以为规矩法式,即取法。⑦影写:模仿。⑧搉:扬搉,大略。⑨淳:朴厚。辨:明析。侈:浮夸。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指艳丽。讹:即伪体,和正确的体裁相反,指写得怪诞。⑩昧:暗昧不明。

“译文”

因此九个朝代的歌唱,在表达情志上都合乎创作发展的法则。黄帝时代唱《弹歌》,是极为质朴的;唐尧时代唱《在昔》歌,便比黄帝时代的歌要丰富些;虞舜时代唱《卿云》歌,比唐尧时代的歌又要有文采些;夏朝唱《五子之歌》,比虞舜时代的歌更富辞采;商周两朝的诗歌,比夏朝的更华丽。至于叙情志,讲时世,它们的原则都是一致的。到了楚国的骚体诗,效法周朝人的一些诗歌;汉朝的赋和颂,模仿楚国的作品;魏国的作品,慕效汉朝的文风;晋代的辞章,仰慕魏国的文采。约略说来,黄帝唐尧时代的作品淳厚而质朴,虞舜夏禹时代的作品质朴而明析,商周时代的作品华丽而典雅,楚汉时代的作品夸张而华艳,魏晋时代的作品浅薄而绮丽,刘宋初年的作品诡诞而新奇。从质朴到诡诞,时代越近滋味越淡。为什么?争者模仿近代的忽略借鉴古代的,是造成文风暗淡文气衰落的原因。

“原文”

今才颖①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蒨,绛生于蓓②,虽踰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③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④,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⑤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注释”

①颖:禾芒,指秀出、杰出。②蓝:蓝草。绛:赤。蒨(qiàn):茜草。③桓君山:桓谭字君山,东汉初年学者,著有《新论》。④濯:洗,指提炼。矫:纠正。⑤櫽(yǐn)括:矫正曲木的工具,指矫正。

“译文”

现在有才华的人,很用心学习文章,但多数人忽略汉朝作品,却去模仿刘宋时代的文章,虽然古代和近代的都看,却是接近近代浮浅诡诞的作品而疏远古代华丽典雅的作品。其实青色是从蓝草里取得的,赤色是从茜草里取得的,这两种颜色虽然都胜过原来的两种草色,却不能再变化。桓谭说:“我看了新进作家华丽的作品,文辞虽漂亮,却没什么可取的;等看了刘向扬雄的文辞,往往有所收获。”这就是上述的证验。所以要提炼青赤颜色,一定要用蓝草茜草,要矫正伪体改变浮浅的文风,还得尊崇经书。这样在质朴和文采中间斟酌尽善,在高雅和通俗中间安排妥贴,就可以讲会通和变革了。

“原文”

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①;虽轩翥出辙②,而终人笼内。枚乘《七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③兮苍天。”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④。”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⑤出东,人乎西陂。”杨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⑥。”张衡《西京》云:“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于濛汜⑦。”此并广寓⑧极状,而五家如一。诸如此类,莫不相循⑨,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注释”

①厥:其。因:沿袭。②轩翥:高飞。辙:车轮的迹。③虹洞:广阔无边。④沼:水池。陂:山旁。⑤大明:太阳。⑥“校猎”:校是木栏,用串联的木栏拦住禽兽来加以猎取,指《羽猎赋》。沓(tà):合。⑦是:此。扶桑: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升起处。潆汜(sì):日落处。⑧寓:托喻。⑨循:沿袭。参伍:错综。

“译文”

对声音形貌加以夸张,那在汉朝初年的辞赋里已达到极点。从此以后,像转圈般互相沿袭,纵有想跳出旧套,却终于落在圈子里。枚乘《七发》说:“远望啊东海,广阔无边啊连接苍天。”司马相如《上林赋》说:“望起来望不到头,看起来看不到边,太阳从东面的池里出来,落到西面的山坡下。”马融《广成颂》说:“大地广阔,实无边际,太阳从东面出来,落到西面山坡下。”扬雄《羽猎赋》说:“太阳月亮在这里升起落下,天和地合在一起。”张衡《西京赋》说:“太阳月亮在这里升起和落下,好像在扶桑和漾汜。”这些夸张的描绘和极力形容,五家好像一样。类乎这样的,没有不是互相沿袭的。必须错综变化,有继承有革新,才是变通的方法。

“原文”

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②;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③,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长离之振翼,乃疑脱之文矣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载⑤?

“注释”

①规略:规划,考虑。统:总纲。②摄:统摄,包括。契:契合。③衢路:四通八达的大路。辔:马缰绳。④宛虹:弯曲的长虹。奋髻(qí):弓起背,鬐作背解。长离:朱鸟星,南方七个星宿的总称,因为称鸟,所以联系到鼓动翅膀。颖脱:锥子的头从袋子里脱出来,比喻突出。⑤龌龊:局促。矜激:骄傲偏激。骤:跑马。逸步:快步,指马的快跑。

“译文”

因此规划文章的总纲,应该着重大的方面。首先广博地浏览和精细地研读,抓住大纲加以吸收,然后开拓创作道路,掌握关键,这才能够拉着长长的马缰绳驾着马跑远路,态度从容,依照节奏前进,凭着真实感情来求会通,乘着旺盛气势来适应变革。文采像长虹的高拱,光芒像朱鸟星鼓动的翅膀,那才是卓越的作品了。倘使局限在片面的理解,激动而夸耀自己的一偏之见,这好比在院子里打着圈儿跑马,哪里是在万里长途上奔驰啊?

“原文”

赞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①,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注释”

①果:果断,决断。

“译文”

概括地说:文章的创作规律是运转不停的,每天要创新它的成就。善于变化才能够持久,善于会通才不会贫乏。适应时代需要一定要果断,趁着机会不要怯懦。看准当前的趋势来创作突出的作品,参酌古代的杰作来确定创作的法则。

同类推荐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热门推荐
  • 三十岁,奔着希望前进

    三十岁,奔着希望前进

    从狂傲不逊的少年到三十而立,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青年人走在各自的道路上,这一年,三十岁的李展失踪在了他铁拳杀伐的社会上,三十岁的张凡殒命职场,而三十岁一事无成的王东发站在而立之后的十字路口,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中————————
  • 第N次告白:闷骚男神勇敢追爱

    第N次告白:闷骚男神勇敢追爱

    顾言昔和廉谦承初一便认识了,连续同班了十年,就连大学都在同一个班级。按理说这么有缘份,两人就算不是朋友,但也不应该是敌人吧?然而两人却奇迹般地成为了水火不容的敌人。大学毕业后,顾言昔和廉谦承去了不同的公司上班。一次开会时,顾言昔不小心在会议上睡着了,可以说完全得罪了她那个既闷骚又记仇的新上司。折磨、找茬没商量。果断把这个季度最难的一个任务丢给顾言昔,成功留下,失败那么只能“呵呵”了。然而想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需要做的居然是要和廉谦承的公司取得合作,共同完成。本以为彻底摆脱廉谦承的顾言昔此时却要主动送上门去,这不是要她的命吗?被仇人处处刁难,还要处处防着上司,这日子没法过了。
  • 青尾涩年

    青尾涩年

    不小心,被青春的尾巴猛抽了一鞭。回过头,剩一地拾不起的青涩年华,喜是喜,悲是悲,唯爱恨不再分明。一眼万年,卓晓霓注定掉进尚子木潜心编织的蜜语和情爱陷阱中;相识整整12年,卓晓霓视穆涟为知己、姐妹,事事追随她、陪伴她,不料相貌乖巧、心思灵敏的穆涟一直感叹“既生瑜,何生亮”,暗暗与卓晓霓较劲,不管是学习,还是初恋上。可是,纵使不入尚子木法眼的穆涟精心设局,也被尚子木识破,并反被他利用,成功擒获卓晓霓……孩子死了?还是根本就没有?尚子木到死都没搞清楚过。4年后,站在尚子木的墓碑前,卓晓霓的万般恨意皆无:活着,好好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
  •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戮魔神

    剑戮魔神

    为剑,能够十年养一剑;为情,足以撼动天地。他不求闻名于世,只是为了找寻自己的身世!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源于一场神魔之战。
  • 激萌冤家:阎王你够了

    激萌冤家:阎王你够了

    见阎罗,访三清,游南海,会神佛。上天入海她都干了,本想医好弟弟,怎么顺便也造福了一尊大爷?而且这大爷还自带打滚卖萌、耍帅撩妹技能?“别拦着我,我要去跟我小情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某妹子意图甩掉抱着她大腿的三岁萌娃。“小情人?”萌娃化身为风流倜傥的美少年,搂上了她的腰,“你再说一遍是跟谁人约黄昏后?”妹子惊呆了:“……你!”
  • 我的青春注定不平凡

    我的青春注定不平凡

    比企谷八幡:我只是想要一个平凡的青春啊。雪之下雪乃:我只要八幡。由比滨结衣:小企的选择我会尊重的。青春之神:不,你的青春已经注定了,注定不平凡(PS:作者要上学,而且作者新开一本书所以只能一天一更,但是绝对不TJ请见谅,偶尔会一天两更,所以希望读者多多见谅。每天都会在八九点进行新一章的更新。
  • 家有小天才

    家有小天才

    本书介绍了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
  • 什么诡

    什么诡

    你知道的不一定存在,你不知道的,却不一定不存在,我们的世界里,有着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什么鬼?什么诡……
  • 天武神尊

    天武神尊

    怎么说他现在也已是四星灵徒了,如果只是因为背着一筐药草赶了几十里的路,就累得现在这幅跟条狗一样的模样,那传将出去他就没法在无极门混咯,不用等到三个月后的门派测评,自己就得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