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3300000011

第11章 金嗓子朱铭仙

张瑞芳说:“朱铭仙演香姐比我早得多”

1997年是话剧在中国诞生90周年。一些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在上海采访表演艺术家张瑞芳,请她谈谈当年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情况。张瑞芳笑着对记者们说:“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件事,就是过去不少报纸杂志上都说首演《放下你的鞭子》中的香姐是我,这不是事实。”她指着身边另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说:“知道吗?她演香姐比我早得多。”这位老太太是朱铭仙,我国话剧台词教学专家,历任上海戏剧学院台词教研室主任,这一年她84岁。她是中国话剧史上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员之一。1997年在上海幸存下来的左翼剧联盟员连她也只有六七人了。

《放下你的鞭子》是著名戏剧家陈鲤庭所作。他于1930年从大夏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南汇县大团镇小学任教。目睹大批逃荒难民扶老携幼、乞讨度日的悲惨情景,他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恶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931年暑假,他写下此剧,请来谢韵心(章泯)导演,10月10日在街头演出。朱铭仙回忆说:反映强烈的演出是在1932年中秋节,我们以“浦青剧社”的名义在浦东劳工新村演出。当时剧社只有朱铭仙一个女演员,香姐当然由她来演。那时她19岁,热情好学,反复揣摩香姐这个角色。看戏的观众大都是工人及其家属,演出时有工人上台为香姐打抱不平。一些观众忘记是看戏纷纷投钱给卖艺父女。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不绝,由“香姐”献歌答谢观众。讲到这里,朱铭仙老人快人快语地说:“当时我们是为民族存亡,为国家命运而演出,至于谁先演香姐并不重要。”

“金嗓子”为电影《抗战特辑》当解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都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吼。在这之前,蒋介石在日本军国主义面前奴颜婢膝,对进步戏剧工作者在舞台上喊出“东北是我们的”都认为是破坏睦邻邦交。演员们在舞台上只能以“黑暗”、“豺狼”、“霸王”等影射日本帝国主义。这时,朱铭仙在武汉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这个厂先前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所辖。当“政训处”在国共合作后改组为政治部时,它顺理成章的变为由政治部三厅领导,周恩来为副部长,郭沫若为三厅厅长,史东山、舒绣文、黎莉莉、袁牧之、陈波儿、应云卫、郑君里、周伯勋、罗及之等一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参加了“中制”,阳翰笙担任“中制”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样就保证了武汉时期抗战电影运动的顺利发展。

朱铭仙在戏剧电影界素以国语(普通话)台词念得好著称,1934年就担任上海国际广播电台国语正音教师,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也兼任国语训练教师。在三厅领导下,“中制”着力把电影迅速送到工厂、农村和兵营中去,既从事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的拍摄,又注重新闻片的制作。当时,我国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吴蔚云、王士珍、韩仲良、罗及之等都集中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他们满怀抗日救亡的热情,不避艰辛,不怕牺牲,前往战火纷飞的各地战场,拍摄了大量中国士兵奋勇杀敌、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等珍贵镜头,由罗静予、钱筱璋编辑为《抗战特辑》。其中尤其珍贵的是罗及之拍摄的《平型关大捷》。当时罗及之从西北战场得悉八路军在平型关一带和日军交火,他不顾一切前往延安,在中共中央支持下奔赴前线,拍摄下八路军挺进和激战平型关,以及缴获大量战利品和俘虏日寇激动人心的场面。彭德怀在武汉带了许多“八路军办事处”人员前去观看试片,因为去的人太多,彭德怀率先坐在地下,与大家看完这部影片,并对此片大加赞赏。影片发行之后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它用事实打破了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战无不胜,以及日军无人当俘虏的神话。担任《抗战特辑》解说的就是国语讲得标准、表现力强、有“金嗓子”之称的朱铭仙。影片放映之后,前方官兵、后方百姓、海外华人都为她的讲解所感动,对她佩服之极。

在重庆她开足马力为抗日救亡工作

今天,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回顾抗战时期的重庆生活,都用“一面是庄严的工作,一面是无耻的荒淫”来形容。荒淫无耻的是那些奸商、官僚资本家;庄严工作的是抗日军民,是绝大部分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戏剧、电影工作者,为了抗日救亡,为了反对黑暗,争取民主,他们像开足了马力的机器,快节奏地工作、工作、再工作。在那种头上顶着日本飞机轰炸、肚中吃不饱、身上穿不暖的年月里,重庆中国制片厂1940年创造了一年拍摄《东亚之光》、《胜利进行曲》、《火的洗礼》、《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等六部故事片的业绩。1941年10月到1942年4月重庆第一届雾季演出,七个月的时间,凭一个城市的力量公演34出话剧和一部大型歌剧,至今全国任何城市也没有打破过这项纪录。

朱铭仙就是这群戏剧电影工作者中的一员。

1938年9月,朱铭仙在武汉赶完“中制”厂大型纪录片《抗战特辑》之4后,搭江轮赶往重庆。那时长江上游还不能夜航,白天冒着敌机的轰炸溯江而上,走走停停,历时半月有余,到重庆已近9月底了。中制厂位于纯阳洞山坡上的一座庙里,从山脚上去有260多级台阶,庙里破破烂烂,庙外一片荒芜,遍地野坟,吃水要从几里外的长江边挑上来,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先来的女演员有舒绣文、黎莉莉、陈波儿、朱嘉蒂、俞佩珊,男同志有史东山、王为一、应云卫、王瑞麟、何非光、袁丛美、王斑、凌颂强(凌子枫)等,他们白天紧张地拍戏,晚上无可奈何地睡在大殿里喂蚊子。他们从上海到这里一年多,历经战火,衣冠不整,更谈不上买蚊帐了。朱铭仙来后也睡在大庙潮湿的地上,参加到喂蚊子的行列之中。

这时,属于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怒潮剧社正在排演一出大型话舞剧,是综合了朗诵、舞蹈、歌唱、短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大活报,名叫《为自由和平而战》。此剧加以暗转、背景叠印等电影手法,不闭幕,演一个半小时,由王为一编导。这是厂长郑用之指定要的剧目,作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在重庆的第一炮。这时,正逢重庆新闻界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募捐五万件寒衣,慰问前线抗日战士的活动,5万件寒衣需要5万元法币,相当于1000两黄金,这可不是小数。于是他们联合中国电影制片厂怒潮剧社一起举办这次募捐活动。

朱铭仙到重庆,是演员中到重庆最迟的,这时离10月4日公演只有10天了,所有角色都已排定。舒绣文演打花鼓卖唱的,贯穿台上台下和各场之间,黎莉莉演跳舞的,朱嘉蒂饰擎红灯的自由女神,俞佩珊饰拿橄榄枝的自由女神。朱铭仙从不争角色,主动要求当群众演员,并且一人身兼好几个群众角色,化装来不及,就改穿不同服装以区别,台前台后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戏还有一件在中国舞台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剧中穷凶极恶的日本人由军委会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的日本俘虏担任。这些人受感化教育后,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头子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中日两国人民都深受其害,他们怀着深深的谢罪之情,表演得十分投入,深受观众好评。

《为自由和平而战》在重庆设备最好的国泰大戏院演出,从10月4日至7日四天演出七场,圆满完成募集5万件寒衣的任务。

演完《为自由和平而战》后,朱铭仙接着参加了重庆文化界人士为《救亡日报》募捐基金的演出。《救亡日报》是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办的一张宣传抗日救亡的报纸,由郭沫若当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后来国民党甩手不管了,1939年,此报移至桂林出版,大后方进步文化界人士为募集基金,以留渝剧人名义在国泰大戏院演出夏衍新作《一年间》,这是文化界、戏剧界用自己力量对抗战文化的支持。为演好此剧,由郭沫若、夏衍、田汉、洪深等23人组成了演出委员会,沈西苓、应云卫等六人组成导演团。中国电影制片厂的舒绣文、陈天国、王为一、朱铭仙等,中央电影摄影场的赵丹、白杨、叶露茜等都参加演出。朱铭仙担任褚妈一角。重庆文化界名人阳翰笙、凌鹤,郑用之、袁丛美、顾而已、章泯等,都想为这次演出尽一份力量,他们在演出中当婚礼上的贺客。这么多的名人当群众演员,也是我国话剧史上绝无仅有的。

《一年间》的排演场设在重庆南岸玄坛庙中央电影摄影场内,“中制”的演员从市中区纯阳洞到玄坛庙排戏,既要过江又要爬坡上坎,路上要花两三个小时。那时既无劳务费,又无误餐费,过江轮渡、乘车也要自己掏腰包,吃饭仅一碗“小面”,但演出者毫无怨言。这就是可贵的“抗战精神”。

抗战时期在重庆,虽然物质生活极为艰苦,作为一位演员,朱铭仙并没有停止基本功的锻炼。话剧演员首先要把说台词的工夫练好,不仅仅是说好普通话。朱铭仙最重视语言的练习,对读台词的方法、语言的准确性、呼吸和发声,她都注意钻研,每天练习,不仅把字音念准确说清楚,并且要求能把声音送到20米以外,让人听得清楚。当时有许多演员台词说不好,不是上海音,就是四川调,有些肯于学习的演员就找朱铭仙传授。

象后来成为著名演员的李恩琪曾虚心向朱铭仙讨教,得益不少,以致至今难忘。1941年1月,朱铭仙参加中央实验剧团演出于伶的《女子公寓》,和张瑞芳、赵慧深、冼群等名家同台演出。朱铭仙饰演公寓老板赵松韵,这是一个“女强人”角色,有几大段台词和非常激情的戏。从形体动作到感情抒发,朱铭仙都下了工夫,尤其是那一大段一大段饱含激情的台词,她能一气呵成。每演到这里,不仅得到观众的赞赏,连国泰大戏院后台的演职员也都安静下来,大家屏声静气地听朱铭仙读词,惊叹她的台词字字清楚又传送到位。朱铭仙自己也为此感动,更加用功,这为她50年代到戏剧学院教台词打下了基础。

抗战期间重庆戏剧界名家云集,像朱铭仙这样资深而又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也不一定每出戏里都能演到重要角色。朱铭仙艺德好,她每演一个角色都全力以赴,从不对扮演的角色挑肥拣瘦。她可以在抗战史剧《秦良玉》中扮演主角秦良玉,也可以在老舍的《残雾》中扮演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每次出场总是坐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打毛线的太太,这种角色是绝对是卖力不讨好的。1940年朱铭仙在“中制”时,有感于富豪子弟逃避兵役,国民党乱抓壮丁填补“抗日战士”名额的事实,和罗军、王斑、洪虹、王珏等自发地编演街头剧,星期天上街义务演出,她的爱国热情由此可见一斑。1943年11月,朱铭仙还参加了内迁重庆的东吴大学、沪江大学法商学院联合在银社公演四幕话剧《还乡记》的演出。虽是业余演出,她也热忱参与,倾力相助,为抗日,为培植话剧新生力量作贡献。她还参加过电影《东亚之光》的拍摄,为慰问抗战军民,参加电影放映,做电影同期解说。朱铭仙还长时期担任重庆国际广播电台的华语播音员,她所主持的《空中之音》(抗战时期我国唯一对外的空中宣传通道)向全世界播放中国的抗战新闻。抗战八年,朱铭仙吃大苦耐大劳,她满怀激情地从事宣传工作激励千万民众,确实无愧于“抗战剧人”的称号。

抗战胜利后,朱铭仙回到上海继续从事戏剧、电影和广播事业。尤其是她主持的“白荷信箱”,把白荷这个名字送到千家万户,在上海,从小朋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几乎无人不晓。

创立我国话剧台词教学科学体系

提起话剧台词教学,全国各话剧院团、电视台、广播电台,无不知道朱铭仙。不仅在国内,与她共事过的前苏联戏剧专家,以及她晚年任教过的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师生,都对她赞叹不已。

远在1934年,朱铭仙就担任过上海国际广播电台国语正音教师,以后在武汉中国电影制片厂,她又主动为来自各地的演员办过国语训练班,著名演员吴茵、王斑、李思琪等都得到过她的教益。

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戏剧实验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校长、老戏剧家熊佛西广揽人才,恳邀名扬上海广播界的朱铭仙来校兼任“国语正音”教师。这时的朱铭仙很忙,她既要演话剧、电影,又要播音,还经常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宣传、慰问、募捐等直播事宜。但是,以戏剧事业为生命的朱铭仙,深知台词基本功对于演员的重要性,便欣然接受了邀请,并于1951年9月正式担任上海戏剧学院台词教研组组长(后为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台词教学,悉心钻研、建立话剧台词教学的科学体系。这时,许多人都说朱铭仙傻,她在广播界声望高,收入优厚,却甘心当老师,给别人当铺路石。

同类推荐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热门推荐
  • 蛇王饶了我

    蛇王饶了我

    他佘昊君,让人闻风丧胆的蛇界之王。她,21世纪平凡少女,灵魂穿越到这个陌生的灵异世界,恰巧附在了给蛇王当祭品的少女身上。一次巧合,她放出将自己冰封数万年的蛇王。传言,谁能救出蛇王,那就是将来的蛇王妃。这不是开玩笑吗?又不是她故意救那蛇王的,只是无意之举吗!需要以身相许吗?
  • tfboys之沫雪三只缘

    tfboys之沫雪三只缘

    三个女孩来到异地,遇到了他们的偶像TFBOY,会发生什么呢?他们发生了一段虐心的感情变化!最后到底能不能在一起,都是未知数!
  • 夜半长生殿

    夜半长生殿

    主人公柳沐沐是繁华大都市中的一名普通的校园学生,一次游轮旅行中的意外,彻底改变了她……
  • 豪门血族千金:妖孽离我远点儿

    豪门血族千金:妖孽离我远点儿

    一觉醒来,她就莫名其妙的成了异世界血族的豪门千金,不过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就是有那几个姐姐啊,妹妹啊,成天来找她“心灵鸡汤”。“喂喂!我不饿,有鸡汤你们自己吃好伐?”某女狂拽,谁让她有一个把她捧上天的少爷哥哥呢?不过某个妖孽突然找上门来,逼她学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因为你是我的女人。”某妖孽邪笑。“哥哥救我...”某女眼泪汪汪。“妹啊,从了他吧!"某兄长偷笑....
  • 四界之源

    四界之源

    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则足以闻道,寻取永生。”“若持逆天之意,乱乾坤之法,以戮示众,则永堕轮回,受天罚之刑。”今者秦奕:“什么天道!不过是一面之辞!为何世间之命要由你一句话而定!”“我秦奕就是要为前人所不能为之事,否则人生一世,还有何意!”“此生就算是逆斗天地,盘桓玄冥,我也要找回你!”
  • 羽殇的美人皇帝好难追

    羽殇的美人皇帝好难追

    上海第一首富的女儿一次车祸事故中掉落深海,灵魂被吸至架空的大陆上重新出生生活,为了逃避嫁给丞相之子月无痕的命运,离家出走,湖中沐浴之时,遇见易容的眼睛一时看不见的年轻帝王纳兰君华,仓促逃跑时落下东西,再次在黑店相遇,帝王一眼认出,惨遭追杀,南宫羽殇相助,可是纳兰君华中的毒里掺和了媚药,南宫羽殇为难……玉城私盐案后,京城又掀起一阵认错人的趣味爱恋……
  • 医冠楚楚之教授轻一点

    医冠楚楚之教授轻一点

    他是医界佼佼者,传闻没有他救不回来的人,只有他不想救的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办公室白领,就是因为月经不调到医院里叫医生开一点暖宫的药,就在去妇科办公室的时候,直接一个剧烈疼痛晕倒在医院的走廊上,好巧不巧的撞上了正在查房的他。
  • TFboys之每一年

    TFboys之每一年

    每一个春夏秋冬,每一个白昼深夜,这几年,你过得,可安好?
  • tfboys之宝贝别样宠

    tfboys之宝贝别样宠

    第一次见面就被泼咖啡,这个见面礼可真是独特!敢泼了我就跑,你给我等着第一次见面被过肩摔,第二次见面拿来当炮灰,第三次见面被闹绯闻……源子表示,遇上某女就是此生避不可及的灾难第一次见面免费看了一场好戏,玺宝表示,遇上某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幸福
  • 你和我一起等待

    你和我一起等待

    她不知不觉离开他,十年后,却还认识那个和原来不一样的他,从此,再也想不透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