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3200000011

第11章 研究述评

从欧、美、日的研究状况看,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人们对公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四个方面。进入80年代后,除斯蒂格利茨等少数经济学家外,绝大多数学者对公企业关注的焦点转到了公企业的低效及其民营化改革问题的研究上,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出现在欧美和日本。民营化的理论基础是由米尔顿·弗里德曼奠定的,彼得·F。德鲁克于1969年提出了民营化的建议。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瓦斯(Savas)、普尔(Poole)、斯潘(Spann)、罗思巴德(Rothbard)、菲斯克(Fisk)和日本的加藤宽等人的研究和著作,以及普尔于1976年创建并延续至今的《民营化月讯》,都对公企业民营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市政服务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化在美国普遍实施(E。S。Savas,1982),随后进入到飞速发展的时期(Jeffrey R。Henig,1990)。

在我国经济学界,有关公企业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学者主要有钱津、文明等人。钱津的研究成果与观点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特殊法人:公营企业研究》中。文明则在其博士论文中就日本公企业的性质、类型及其改革进行了研究。此外,邓荣霖、秦斌等人1999年组织了10位学者编纂了外国的“国有企业之路”丛书,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以及东欧的公企业的产生、发展与民营化进行了研究。另外,周其仁、方福前、金鑫等人以文章的形式也对公企业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对外国公企业的介绍与一般性研究上,尚未揭示公企业产生、发展与改革的演变规律,更没有结合基础设施来展开研究。

综上所述,人们对公企业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可以从时段与空间两个角度进行如下述评:

其一,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来看,早期是从政治信仰的角度来研究公企业的产生,中期是从法学和政府调控的角度以及遵循公共物品公共提供的逻辑来研究公企业的发展,后期则是从效率的角度来研究公企业的改革。其结论是:公企业是集公共性与企业性于一体的、按特定法律与法规来设立,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调控,体现政府意图并在一定程度上按市场运作机制运行的特殊法人。这种法人在20世纪中叶前是有效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则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因而要使之民营化。

其二,具体到不同的地域来分析,有关公企业研究的理论与文献,还可以做如下区分:

(1)日本学者注重从微观经营学的角度,更直接地研究公企业的性质、概念、类型、功能及其改革。这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基本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从经济领域来看,有些事务不适合由政府直接操作或经办,而又不能直接交给私营企业去经营,日本对这一类产品尤其是铁路运输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一般是通过特别法律——设立特殊法人——公企业来提供。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的具体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营如果实行企业式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就会好于政府直接经营。由于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制度上(预算及会计方式、官僚制等)和人员上(如没有受过经营的训练或没有经营的经验等)都不适于企业式经营,因此脱离政府行政组织而又不是私人团体的特殊法人就有了一定的用武之地。因为如此,日本的公企业到1993年仍有10000家左右(吴家骏,1994),从而也导致了日本学者大量的研究文献。

(2)美英学者则注重从宏观经济学及其与微观经济学结合的角度,更为间接地研究“公共部门或公企业”的成因、功能与改革;无论是以扩大需求为中心,还是以强调国家干预为中心,都是把发展国有经济、兴办公企业作为对私人经济的一种补充,强烈地反映出一种寄希望于公企业来纠正市场竞争失误,弥补市场发育缺陷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西方经济学涉及公企业的一系列经济理论与政策,都是将公企业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调节器或私人竞争的控制力量。不过在认识上也有个渐进的过程:在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之前,以往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较少对国有化和公企业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凯恩斯曾经倡议政府以投资形式扩大需求,主办公共工程,但没有具体论述国有化问题;汉森和萨缪尔森说过政府应直接进入某个工业部门,扩大公共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以带动和鼓励私人投资,但如何实行国有化在他们的理论中并不多见;加尔布雷思提出国有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改革措施,认为应该把最大的公司,首先是军事工业公司实行国有化,其观点鲜明,但缺乏具体措施。只有斯蒂格利茨在其许多著作中以较大篇幅正面论述了国有化和公企业问题。他在西方政府纷纷实行私有化政策,资产阶级政党和官方经济学家对公企业作出种种非难的时候,仍然比较客观冷静地对待公企业问题,力举在市场失灵之时,政府可以直接采取国有化行动,发展公企业(或公共部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3)西欧国家由于受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影响较深,“左翼”政党更注重从政治偏好与主张的角度来研究公企业。在20世纪40~70年代,多为“左翼”政党执政,国有化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学者们基于国家干预理论对公企业的地位、作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进入80年代后,随着“右翼”政党执政,国有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学者们基于自由经营理论对公企业的效率低下及其私有化改革等进行了较深入的但客观性不够的研究。客观地说,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与公企业——“既有形又无形之手”“三分法”的制度选择与组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有效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对公企业普遍持否定的态度,理由是公企业的经济效率低下,并且以大量的公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效率比较分析个案来予以论证;其实这些论证存在不少缺陷,忽略了公企业民营化进程中政府支付的巨大改革成本与承担的损失;忽略了裁减员工、减少就业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忽略了公企业的公益性与正外部性等。

(4)我国对公企业的研究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以公企业的名目展开研究的少,主要是钱津、文明等寥寥数人,而且主要停留在介绍的性质与水平上,创新研究不多;而不以公企业的名目展开间接研究的就非常的多,我国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与学者都研究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功能、问题及其改革。

总之,上述研究为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公企业这一特殊法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汉森的“混合经济理论”与斯蒂格利茨的“非分散化定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理论。但是,就我国来看,迄今为止尚未研究解决好的问题主要有:(1)究竟什么是公企业?其质的规定性是什么?(2)公企业的演化规律究竟是什么?公企业究竟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态与权宜之计,还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制度安排与必然选择?亦即资源配置的“三分法”为何比“两分法”更有效;在基础设施的提供上,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与公企业——“既有形又无形之手”“三分法”的制度选择与组合是否比政府与市场的“两分法”的制度选择与组合更有效;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础设施提供的制度选择与组合又作何变化,尤其在当代全球由政府“有形之手”转到市场“无形之手”的民营化制度选择与安排进程中,需不需要有一个“既有形又无形之手——公企业”及其“弹性缓冲带”式的特殊法人制度安排,这一安排是否能提高改革的成功率与全社会福利?(3)在基础设施领域,为何需要有公企业?(4)基础设施领域我国国企改革的路径究竟怎样选择?是否应该先与国际惯例接轨,按特殊法人来确立和规范好公企业,再对部分公企业进行民营化;还是继续走老路,在忽视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外部性与资产专用性的基础上,普遍选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单一模式进行改革,两种路径究竟谁的改革难度大,谁的制度变换成本与交易成本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加以解决。

同类推荐
  •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以管理:下一个50年为主题,文章包括未来50年的管理思维、战略师需要什么:智者的思想碰撞、从生产力角度看增长前景、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罗伯特·索洛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我国成功的加入WTO,既给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也给我国原本存在局限发展的酒店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尤其借鉴了邀请到的中外50位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00强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方法,运用最佳的方案,最佳的管理策略总结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这套健全的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热门推荐
  • 问魔传

    问魔传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男主在设定的情况下踏上猎魔的道路中遇到各种磨难,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关之后终于还是惨死沙场的故事。
  • W我的时空穿梭

    W我的时空穿梭

    第一次写小说,请多多关照。。。前面自己看,后面欣欣和凌少在时空中在一次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萌萌女保镖

    萌萌女保镖

    (亲爱的读者,HUCKY简介写的很烂,但文不会差哦,如果觉得简介看不下去,直接跳过吧,忽略它吧,试着看看,会有收获的哦,请支持!o(∩_∩)o)她穿越到古埃及,当起他的“女保镖”一代萌女的古灵精怪,能否胜过三千年前的奸人诡计?他年轻帅气,是女性心目中的神,不近女色的他,遇到了她是阴差阳错,还是命运安排?辗转轮回,前缘后续,他和她,终究相遇,解不开的缘,割不断的情,一部萌女的守护记缓缓拨开.....
  • 异天皇

    异天皇

    当世界毁灭之时,总有一些英雄出来,不是吗?
  • 灾厄史诗

    灾厄史诗

    安静与祥和英雄与史诗圣者的荣耀洒满天空贤者的光辉照耀大地万物生与荣光生灵喜与幸福当紫色在大地重生灾难将席卷世间圣者的鲜血浇灌瞳孔贤者的灵魂四处飘散这是人间的地狱这是灾厄的天堂怒起吧,人们与紫色战斗到最后将灾厄消灭在尘世毁灭的力量如此霸道万物都将湮灭阴霾笼罩天空灰色的光辉在大地绽放死亡旋律的演奏一切都将在这里结束与重生
  • 神旗主宰

    神旗主宰

    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旗帜,在这里,每个家族都需要一面旗帜,在这里,每个帝国都有着一面旗帜,在这里,每个种族都信奉着一面旗帜,正与邪的纷争永远没有停止!谁为正谁为邪?神幻界!“万物生灵谁为主宰?”答曰:“得神旗者为主宰!”
  • 六侍

    六侍

    生命是这世间最复杂的东西,有多少诗人高歌赞叹,又被多少豪雄唾弃。曾经有个女人,被人载入史册。我们不知她从何而来,亦不知她何时消失。只知这眼前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其所造。人们偏爱“六”这个神圣数字,因为被载入史册的神女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字便是“六”。
  • 无双策魔录

    无双策魔录

    世间有灵,号“魔族”,与人族为恶,常以人肉为食,为人族所仇恨。后,人族出异类,为谋一时之利,残害同胞。且不思反省,自甘堕落,为正统所不容,举族之力剿之。重伤逃之,乃叫嚣独创一门,谓之“魔道”。然,终其一生,也不敢踏入人族领地半分。往后,魔道兴盛,渐有人受其害,久传而甚行,皆视“嗔煞乖戾”以为“魔”。其实不然,“魔”亦分正歧。“歧”者,自然是为所欲为,以己之私,损天下之利。“正”则随心所欲,不拘于世俗繁文缛节,不羁于世间强权体系,崇尚自由,力除陈旧。而天地因果、循环皆有定数。昔日之因,今日之果。万年前,魔道因一人之“歧”而祸起,万年后,魔道亦因一人之“正”而举盛。
  • 帝破天道

    帝破天道

    他原本是一个宗派的天之骄子,却因为一件宝物宗破亲亡。他原本天赋卓越,却因为意外·经脉俱损,灵力朝丧。………意外之下却拜入杀父敌宗为徒,是为父报仇?还是报宗授师之恩?是继续潜伏修行,还是实行复仇计划?精彩尽在《帝破天道》
  • 嗜血明帝

    嗜血明帝

    他是血杀灵龙一族唯一的后裔,数万个纪元唯一的天才,却被父亲以及其好友暗算,残忍被废,生命垂危。他流浪到了凤凰族,一个炼丹圣地,炼器地狱。他身怀绝世炼器术,以炼器为本,默默掳走了凤凰族女孩的芳心上到族长圣女,下到贫民百姓,无一不主动投怀送抱,可是,他要报仇!他要杀上龙族!父亲?去死吧!求情!一边去!爱他的,他一世守护!恨他的,他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