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2100000009

第9章 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周 真 马 玲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200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包含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我们从1997年开始,就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2003年,根据学生要求又将此课提前到了二年级。目前,主要使用三种教材和参考书进行互补:理论框架和学科概念来自北大出版社引进的《跨文化交流》第5版,应用语境和课堂实践采用暨南大学的《文化与交际》,课外阅读和交流体验用《体验跨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坚持态度、知识、技能并重,综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学习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对交际体验中的态度、行为、效果进行反思,获得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能力。从学生的自我评价、课内外的表现、问卷调查和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我们采用美国跨文化心理学家C。Kelley和J。Meyers设计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内容涉及四个方面的跨文化适应力,即情绪调节能力(共18题,总计108分)、灵活性和开放性(共15题,总计90分)、感知敏锐度(共10题,总计60分)、自制力(共7题,总计42分)。我们在课程开始时进行前测试,要求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对自己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写出行动计划,并找一位同学督促和帮助自己实施计划。在课程结束时用同样的问卷再作一次后测试,对修课前、后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查、比较和评估,从一个侧面反映课程教学效果。分别调查的结果表明,由于课程的介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见“04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测试分析报告”)。

著名语言教育家H。D。Brown指出:“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但是运用目的语得体地进行交际却始终是英语学习中的一根“软肋”。正如何自然所指出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的英语能力(语法词汇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调查表明,二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弱,多以“紧张”、“没话可说”或“词不达意”描述自己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过程,并表示迫切希望通过跨文化交际课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提高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是学习和发展的内动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探究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尽量克服以本文化中心的态度去评价其他文化的倾向。学生在理论上可以认同各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特定的地域、历史、社会、民族、宗教有关,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然而,以本文化为坐标来看待其他文化的态度却是长期形成的。正如张鸿雁指出的:“每一个民族和文化群体对另外一种文化都有某种程度的文化偏见,而这些偏见除了政治原因以外,就是这样两个原因:一是价值观的不同;二是对另外一种文化的不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是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取得某种认同的,而对另外一种文化不了解,这才是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不了解就没有文化认同的前提,就会有偏见。”张鸿雁:《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比较肤浅,或带有一些偏见和刻板印象,同时对母语文化也不明就里,在描述不同文化时,常会用到一些诸如strange,good,bad,advanced,backward等价值判断词。在学生阅读课程参考书《体验跨文化》的读书报告里,一个同学写道:“I’m not sure why in Western culture there’re so many taboos concerning privacy。However,I have to admit that it’s good to give everyone a space to live in。But I appreciate the Chinese way。Having too many taboos,people canno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oroughly。”我们把这样的语句提出来供全班同学一起思考。此句在语言层面上并无不妥,但是经过适当引导,问他们“How many is too many?”“By whose standard?”“Is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to tell good from bad?”学生会用学过的概念分析其中以本文化为中心的态度和比较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价值判断倾向。讨论式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欲,鼓励他们探寻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反思自己无意识的情感态度,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使自己的思维从封闭到开放,增强跨文化的意识和沟通能力。一定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从点到面、从已知到未知逐步构建新的知识系统,加深对诸如mindfulness,suspend judgments,ethnocentrism,cultural relativism这样一些概念的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包容别的文化,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觉地实践“在文化交流中,应该首先看到其他文化的合理性、存在的客观性,并抱着向另外一种文化学习的认识观来研究文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态度决定他们的行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认真倾听和观察、学习。为了树立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态度和激发进一步了解其他文化的求知欲,我们(在课文阅读和讨论之外)还观看了电影《西洋镜》和《刮痧》,并着重讨论影片中不同人物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文化差异的价值根源,沟通和了解在处理矛盾中的作用。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角度表达他们的感受。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能够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全面地理解事物,调整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用英语开设选修课使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交流的工具,用它来学习主题内容而不仅仅作为直接的学习目标。学生以往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语言本身,而很少思考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课上用英语学习一些新的学科概念,他们感到既新奇又有一定难度。我们既注重culture specific层面,也使用culture general approach。用E。T。Hall关于high/low context 和direct/indirect交际模式分析和比较英、汉语言现象。用实例讲解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认为,Hofstede 提出的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categories of central values-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power distance,uncertainty avoidance,masculinity/femininity)对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很有价值。同时,我们也注意引导学生避免用文化定型代替客观的观察与描述,认识自我和他人既是各自文化的产物又是独立的个体。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与经历、话语与行为方式,而不是能用简单、机械的模式可以概括的。

学期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与跨文化交际+自拟小标题”为主题作3~4分钟的主题发言。多数同学能够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成功的或失败的交际经验进行反思,分享自己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过程和心得。每个同学发言完毕都会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鼓励,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坚持态度、知识、技能并重的做法,强调学以致用,着重培养语境意识和适应能力,培养在不同社交语境中自然地开始、继续和结束谈话,引进、发展、转换话题,得体应对和捕捉非言语信息的能力。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概念,如values,empathy,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selfishness等,我们常采用角色扮演或讨论案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人之所欲,施之于人”等三种待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还在我们设计的各种语境中作角色扮演,并讨论所用原则以便加深理解。为了使学生体会在不同语境下汉、英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我们把addressing and greeting,meeting and introducing,inviting people,receiving guests and showing hospitality,giving and receiving compliment,presenting and receiving gifts,apologizing,making a phone call,telling good/bad news 等日常交际行为作为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设计语境和对话。他们必须先用汉语自编对话,然后直译成英语,再尽量修改成得体的英语。要求同学在语言转换过程当中进行对比,体会两种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差异和文化异同,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他们的体会,最后把文字稿交给老师作进一步修改。经过几个步骤的反复琢磨,学生加深了对不同语言与文化的理解。

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态度、知识、技能相辅相成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自我评价、主题发言的表现、问卷调查结果和考试成绩表明,通过课程的介入,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生动有趣,知识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相结合,能够培养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力和包容度,提高与他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升入三年级后,在选修“人际沟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生当中,学习过跨文化交际课和没有选修过此课程的同学相比,前者在学习积极性、知识面、对语境和文化因素的敏感度、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较后者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Brinton,D。,Snow,M。A。&Wesche,M。B。。Content 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Boston:Heinle&Heinle Publishers,1989.

[2]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Prentice Hall,1994.

[3]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4]Savignon,Sandra J。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M]。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3.

[5]Wang,Ge,Zhou,Zhen。Intercultural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Problems and Prospec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Volume 2/2,2005.

[6]Widdowson,H。。Teaching Languages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7]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fifth edition[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8]胡穂鄂,文化与交际——新编实用英语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9]周真,David R。Knapp。体验跨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10]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11]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2]何自然,语用学习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3]张鸿雁,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女歌人小野小町

张丽花

“小こ町まち”一词在近代以前的日本,和中国的“西施”一样,是家喻户晓的美女的代名词。比如,吉备古国的美女也许会被誉为“吉备小町”,而浅草一带的美女也许便会被叫做“下町小町”。“小町”一词源于日本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小お野のの小こ町まち”,这在日本恐怕无人不晓。即便如此,这位著名美女的真实面貌至今却仍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她是何时、何地为何人所生的?如何长大的?又是在何地如何逝去的?都无从考证。她的存在仅凭“古今集”中收录的和歌及一些民间传说得到证实。

纪きの贯つら之ゆき(868?—946)在“古今集”的假名序中描述道:“小町は古いにしえの衣そ通とおり姫ひめの流なり。”在此,小町被喻为传说中的美女衣そ通とおり姫ひめ。据“日本書紀”记载,衣そ通とおり姫ひめ是允いん恭ぎょう帝的一个妃子,玉肤晶莹剔透,隔衣可见,美艳无比,且精于和歌。和歌山县的玉津岛神社自古以来就是把衣そ通とおり姫ひめ作为和歌神来供奉的。显然,后来小町的知名度远远地超越了衣通姬。当然,纪きの贯つら之ゆき的一句赞誉不会有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小町的名气更源于她的才华和有关她的各种戏剧性或者说悲剧性的传说。

日本全国有很多名曰“小野”的地方,且都有关于小野的传说。据“世界大百科事典”记载,小野生卒年月不明,出生于出羽国,即今秋田県雄勝町的小野村。父亲是出羽国的郡司小野良よし实むね。小野9岁时随任期已满的父亲回到京都。成人后的小野小町美丽且具教养,进宫为仕,成为仁明天皇的后宫,深得宠爱。后由于藤原氏的阴谋而被疏远。因此,宫内生活并不快乐。仁明天皇殁后,对故乡的眷恋促使她回到了小野村。在这里,她建庵而居,静心咏歌度日。许多男子慕其美貌与才华,纷纭来访,留下了很多故事。其中,关于她与深草(京都市伏見区)少将的悲恋流传最广。

少将倾慕小町的美丽,申请了郡代职,离开京都追随小町来到小野,并传书表达了相思之意。小町却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即每日一枝植百株芍药。少将接信,立即从山上挖取野芍药种植,开始了表达爱情的百日之旅。然而不幸的是,在他精心种植芍药第100天的时候,无情的暴雨冲垮了木桥。桥毁人亡的惨剧撕碎了小町的浪漫。悲痛欲绝的小町将少将埋葬后,在旁另建一冢,言己身故后必葬于此。这就是两人的比翼冢,有名的“二ッ森”。

而“京都伏見歴史紀行”中也有类似的记叙。面对少将热烈的追求,小町令他“百夜通い”。

于是,少将每晚从自己居住的“欣ごん浄じょう寺じ”去拜访五六公里外“随心院”的小野。在第100天的晚上遭遇暴风雪,受冻身亡。现“欣ごん浄じょう寺じ”境内还有少将和小野的墓冢,及“墨すみ染ぞめの井戸”。现京都“欣(ごん)浄(じょう)寺(じ)”就有名曰“墨(すみ)染(ぞめ)”的电车站和街道。据说,那口井中永不枯竭、源源不断流淌出的是少将思念的泪水。著名诗人西条八十为此咏道:

通う深草百夜の情け

小町恋しい涙の水は

今も湧きます欣浄寺

至于深草少将,“京都伏見歴史紀行”认为与他最接近的人物是和歌作家僧そう正じょう遍へん昭しょう(816—890)。一般认为,他是大纳言良よし峰みねの冬ふゆ嗣つぐ之子,平安京营造者桓武天皇之孙。曾官拜左卫少将,故传说中被称为“深草少将”。在宫中深得仁明天皇的喜爱。天皇殁后,悲痛之下出家为僧,曰遍へん昭しょう。是著名的六歌仙之一。据“欣ごん浄じょう寺じ略記”记载,“欣ごん浄じょう寺じ”就是遍昭为祭奠仁明天皇而建的。下面收录在“小倉百人一首”中他的这首歌被认为描述了他与小野的邂逅。

〇 天あまつ風雲の通かよひ路ぢ吹ふきとぢよ

乙をと女めの姿しばしとどめむ

——空を吹く風よ、雲の中を通って天帰る道を吹いて遮っておくれ。

天女の姿をもうしばらくここに止めておきたいものだ。

此歌描述了宫廷“新にい嘗なめ祭さい”新嘗祭:每年收割季节由天皇主持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用新收割的五谷祭拜以天照大神为中心的天地诸神。或“大だい嘗じょう祭さい”大嘗祭:天皇即位后主持的第一次新嘗祭。是一代一度的大祭。翌日举行的“五ご節せちの舞まい”的情景和歌者欲托风留住这美好场景的心情。其中的“乙女”被认为就是小野。

在日本,有关他与小野小町的爱情逸闻不胜枚举。他们的浪漫恋情从下面的“後選和歌集”收录的一唱一和的两首和歌中似乎也可以得到佐证。

〇 いはのうへに旅寝をすればいとさむし

苔こけの衣ころもを我われにかさなむ

——石上ならぬ岩の上に旅寝をすれば肌寒くなりませんか。あなたの苔の衣を貸してください。

参诣奈良県天理市石いその上かみ寺的小野小町听说遍昭也行到此,便以“心見む”为题致歌一首。歌中的“いわのうへ”是和歌的修辞法“洒しゃ落れ”。它既指“岩の上”,又喻指石いその上かみ寺。而“苔の衣”则兼指生于岩石上的“苔衣”和和尚的“僧衣”。遍昭戏答道:

〇世をそむく苔の衣はただひとへかさねば

うとしい ざ二人ねむ

——法ほう衣えはたった一重、寒さを凌げないでしょう。

かと言って貸さなければ冷淡だ。さあ、二人で肌を寄せて寝ましょう。

这首“心見む”很显然不是在考验遍昭的向佛之心,而是在试探出家后的他是否失去了风流心。

而“古今集”第十二卷开头收录的她的三首歌则把孤夜寂寞的女子对恋人的切切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不可避免地它们都被与遍昭联系在了一起。

① 思ひつつ寐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ん

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古今集”552)

——恋しく思いながら寝入ったので、その人が現れたのだろうか

夢だと知っていたら、目覚めたくはなかったのに

② うたた寐に恋しき人を見てしより

夢てふものは頼みそめてき(“古今集”553)

——不意に落ちたうたた寝に恋しい人を見た その時から

夢という頼りないはずのものを頼みに思うようになってしまった。

③ とせめて恋しき時はむだたまの

夜の衣をかへしてぞ着る(“古今集”554)

——どうしようもなくあの人が恋しいときは

夢で会える呪いで寝間着を裏返して着るの

日本有一种俗信,认为把“夜の衣”翻过来穿着睡,就可以在梦中见到恋人。歌中反映了等待与异性的幽会和担心恋人移情别恋的焦灼、寂寞的心情。

除此以外,她与其他和歌家之间的对答情歌也很有名。由此,小野小町风流多情的文学真实便也由此产生了。然而,历史的真实究竟如何却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歌中充满了男性本位的社会性别差异意识。即便是拥有美貌与才情,同时身为贵族的小野小町也无法超越习惯的社会性别意识。因此,对青春与美貌的关注必然地在她的歌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她在“百人一首”著名的一首中流露出自己为众多男子所倾倒的花容月貌,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的悲哀与无奈。

〇花の色はうつりにけりな徒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ながめせし間まに“小倉百人一首”

——桜の花は色褪せてしまったなあ。我が身を徒にこの世に置き、むなしく時を経るばかりの、物思いをしていた間、空からは春の長雨が降り続けていたその間に

“世”有男女关系之意,这里指为恋人耗费了人生。不难读出其中所蕴涵的“この世は空虚だ”的佛教无常观。

而另一首歌则表达了因自己容颜衰老而情人变心的幽怨之情。

〇今はとてわが身時雨にふりぬれば

言の葉さへに移ろひにけり(“古今集”782)

——私は老け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なたの言うことまでも変わ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ね。

あんなに愛の言葉をかけてくださったのに

即便是美丽的才女,失去了昔日的光艳,其命运当然也是凄惨不堪的。于是,传说中的小町便有了一个落魄的晚年。歌谣“卒そ塔と婆ば小町”中她便成了满脸皱纹、弓腰驼背、一身污秽的乞丐婆。据“国語大辞典”记载,“卒そ塔と婆ば”是梵文的音译,译为高显处、方坟、圆冢、灵庙等。是为安放和供养佛舍利而搭建的土石或木结构的塔。它随着舍利信仰的发展被大型化,成为五重塔。“卒そ塔と婆ば”是五重塔的简化形式。在日本为1~2米的木板,竖立墓后,上刻梵文,作供养之用。9世纪后期,日本原有的血秽观念与佛教的“女にょ人にん罪ざい業ごう観かん”相结合,形成女人“不ふ净じょう”观,进而产生了禁止女性进入的“女にょ人にん結けっ界かい”。“女にょ人にん結けっ界かい”多为佛教圣地等。百岁的小町坐在“卒そ塔と婆ば”上休息,显然打破了“女にょ人にん結けっ界かい”的禁忌。路过的僧人企图劝说她离开。小町从救济的平等性出发,驳斥了女人禁制的不合理性。僧人诚服,并感叹道:“悟れる非人なり”。

“玉たま造つくり小こ町まち子こ壮そう衰すい書しょ”中晚年的小町脖子上挂着维系生命的粟豆袋,背负沾满污垢和油脂的布包,肘挂竹篮,随身带着破蓑笠。这是日本中世典型的“非人”的打扮。“非人”是日本中世、近世身份制度中贱民身份的一种,是被村町共同体竭力排斥的存在,大多是流落外乡的乞丐、下层“遊ゆう女じょ”等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小町的晚年落魄传说把被社会家庭关系排斥在外的女性的悲惨境遇描述到了极致。显然,她的晚年传说里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家族或家庭对个人的社会保障或福利功能的重要性。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女性价值取向和心理的时代特征,那便是容貌的价值比重于女性的重要性。

关于小野小町,没有切实的记载,仅有的画像也不能反映她的真实面貌。她的美丽便留给了人们以想象。但是,她的才华却是有凭有据的。她留下的众多和歌令她当之无愧地拥有了“三十六歌仙”之一席。

高桥认为,小町并非她的真名。在她生活的平安时代(794—1190),“~町”是后宫女子的称呼。一般认为“小町”即数名姐妹中的“小妹妹”之意。而从其姓氏可推测她是小野一族的女性。小野氏族系最早的遣唐使小野妹子的家族,自古以来便是京都市左京区上高野一带的名门望族。继妹子之后,历代皆被选为遣唐使,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小野被任命为最后的遣唐使副使。其孙小野好よし古ふる是天てん慶ぎょう之乱的中坚分子。小野道みち風かぜ则是书家高人。奈良时代(710—784)到平安时代之间,小野一族在文武两方面皆功绩卓著。小野小町有可能是这名门望族的一员,拥有优越的生活,受到良好的教育。与传说相反,也许她还有一个与歌为伴的恬静、安详的晚年呢。

另据NHK“歴史発見——小野小町伝説より”考证,小野有可能是仁明天皇的“更こう衣い”小野吉子。“更こう衣い”是天皇嫔妃的一种称谓,地位比“女にょう御ご”低。“更こう衣い”可以在被称为“常寧殿”的建筑物中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那个被割开的四方形的空间就叫做“町”。顾名思义,“小町”之名便源于此。没找到确切的证据,但也许高桥的“小妹妹”之说也源于此呢。但是,如果小町确系“更こう衣い”,即便下一代天皇即位被赶出皇宫,她也应该有“更衣田”为生,不会像传说那样有一个落魄的晚年吧?

众所周知,小野小町生活的平安时代是日本所谓“国風文化”的形成时代。随着中国唐朝的衰落,日本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9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消化、吸收并融合唐文化的时期。平安中期,掀起了一股文化的国风化运动。当时,高尚的汉文学是贵族男子的必须教养。专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大学、大学别曹等教育设施是不允许女性涉足的。为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贵族女性在宫中游戏“歌うた合あわせ”中找到了机会。于是,最能表达女性纤细的感性的仮名文字(主要是平仮名)迅速普及,并引起了日本语言文学的巨大变革。古典名著“源げん氏じ物もの語がたり”(紫むらさき式しき部ぶ)、“枕まくら草そう子し”(清せい少しょう納な言ごん)、“土と佐さ日にっ記き”(紀貫之)等便是那时产生的。小野小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造就了自己的文学才能。

紀貫之关于她的歌风评道:“あはれなるようにて、強からず。いはば、よき女の悩めるところに似たり。強からぬは女の歌なればなるべし。”与她缠绵柔弱的歌风相比,在“歴史発見——小野小町伝説より”中,她却具有坚毅、清傲的一面。“更衣”小町尽管没有得到仁明天皇的多少宠爱,但在他殁后,她却为他坚守贞节,拒绝了所有倾慕者的追求。而她那些充满哀怨和眷恋的和歌都成了她对那位天皇不朽爱情的反映。而这种假说竟与下面的传说有一脉相承之感。

江户后期著名的纪行家、随笔家菅すが江え真ま澄すみ(1754—1829)曾访问小野村,在“菅江真澄遊覧記”中,以“小野の古里”为题,记录了一些当地的小町传说。其中有一则是关于近亲相奸的。

一位绝世无双的美貌女子,来到了小町父亲良实的身边。于是,小町诞生了。不久,此女子显出鹿身,入山而去。年幼的小町被拐到宫古。在宫古一带出落得美丽无比的小町与伟岸的父亲相遇,彼此为对方的魅力所吸引,竟结为姻缘。后小町得知对方实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她悲叹自己的罪孽之深,发誓从此不再与任何男子结缘。

这有些类似希腊神话爱狄普斯的传说。如果如学者所言,前者预示着男性宿命的话,那么后者是否可以说是东方女性所谓红颜薄命宿命观的反映呢?

不管怎么说,像中国的“西施”、“杨贵妃”一样,“小野小町”作为美女的代名词已深深地扎根于日本文化中,成为一个被提炼、抽象了的理想模型。而那些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传说叙述着人们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通过有限的记载,和对小野和歌的诠释,人们把一个个的历史残像拼合在一起,描绘出了平安时代一位美女和歌作家的生活轨迹。在人们的意识中,小町的和歌与她的人生重合为一体。据此,我们是否可以窥见日本女性观冰山之一角呢?

今天,在传说的小野的出生地秋田县雄勝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还在举行“小町祭”,选7名少女进行和歌咏读。自1998年起,他们的选美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各地,并命名曰“小町峰会”。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有了多少变化,又没有多少变化呢?

参考文献:

[1]竹西寛子,古今集[M]。[出版地不详]:岩波書店,1997.

[2]宇治谷孟,日本書紀[M]。[出版地不详]:講談社,1988.

[3]片桐洋一,後選和歌集[M]。[出版地不详]:岩波書店,1990.

[4]菅江真澄,菅江真澄遊覧記[M]。[出版地不详]:平凡社,2000.

[5]高橋ちはや,歴史を動かした女たち[M]。[出版地不详]:中央公論社,1997.

[6]大隈和雄等,日本史[M]。[出版地不详]:清水書院,1984.

[7]加藤道里等編,新編常用国語便覧[M]。[出版地不详]:浜島書店,1991.

[8]峰岸純夫編,家族と女性——中世を読む[M]。[出版地不详]:吉川弘文館,1992.

[9][作者不详]。国語大辞典[Z]。[出版地不详]:小学館,1996.

[10][作者不详]。世界百科大事典[Z]。[出版地不详]:平凡社,1980.

[11]山本眞嗣,京都伏見歴史紀行[M]。[出版地不详]:山川出版社。

[12]NHK BOOK。歴史発見——小野小町伝説より[M]。[出版地不详]:角川書房,1995.浅议阿拉伯书法艺术

马利章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对阿拉伯书法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会给我们提供理解不同文化的途径,消除中、阿两大民族文化上的陌生感。阿拉伯书法家在书法领域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门艺术令他们引以为豪。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建筑物上,各种颜色的石头巧妙地镶嵌在一起,构成精美的书法艺术。

阿拉伯书法家把他们的内在感受和外部经历融合在一起,借助饱含感情的笔画,把各自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书法中。一个书法家心灵和内外世界的结合,往往导致个性化的字体的产生,当然这和长期的知识积累是分不开的。一种字体的发展常常体现了书法家独特的个性,书法也被认为是个人自我修养的体现。

阿拉伯书法艺术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伊斯兰教的第一部经典,就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在穆斯林们看来,文字和语言一样是促成人和真主之间交流思想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这就使阿拉伯文字蒙上了一层玄妙神圣的色彩。为了表示对真主的虔诚和尊敬,阿拉伯书法家不仅创造了各种形式优美的字体,而且聘请第一流的书法家抄写经文。这些书法家在当时也必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阿拉伯字母让研究者着迷。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字母是只有安拉才知道的符号;有的人则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揣测含义。毫无疑问,这些字母有象征意义,促使穆斯林不断求知、研究、探索。字母传达词义,词义表明思想。

阿拉伯书法家对阿拉伯字母从细节到整体都很重视。阿拉伯字母出现在建筑物上,起到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阿拉伯书法家根据几何原理,研究各种书法的结构,在书法艺术的创造与组合方面挥洒自如,以便保持字母间的连续性。阿拉伯书法艺术是文明的象征,优美的书法使道理更加明白,是精神上、视觉上美的享受。

一、发展过程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阿拉伯艺术园地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经过1 400余年的发展,其技法、造型和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审美情趣,极大地丰富了阿拉伯人的精神生活。

伊斯兰第四任哈里发阿里(600—661)说过:“一手好字使真理熠熠生辉。”由此可知,阿拉伯书法艺术的诞生是和人们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古兰经》标准本产生后,各地誊写者为使自己的抄本更加光彩夺目,各施其技。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又创造出许多带有地方色彩和书法家个人风格的艺术体。到了伍麦叶(661—750)时代,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日益昌盛,书法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到阿拔斯(750—1258)时代,帝国国势鼎盛,中国造纸术的传入促进了阿拉伯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普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大师是有“书法三杰”之称的伊本·穆格莱(886—940)、伊本·白瓦勃(1022年卒)和古特·穆斯台绥姆(1298年卒)。他们既效法古人,又善于创新,不仅为阿拉伯书法艺术归纳、总结了各种字体的规范笔法,制定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则,还融合各种字体的长处,创造了一些新的字体。

阿拉伯字母无论是手写或者印刷都可以连写,具有高度的简洁性。语言简洁成为一种修辞,也使得音符和语法更加简洁、明白。用同样大小的铅字以阿拉伯文和拉丁文印刷同一个句子就可以看出阿拉伯语的简洁程度。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东方学教授、东方语言专家利塔尔说:“在卡玛尔运动前,学生们做讲座笔记速度很快,因为阿拉伯文字母简略,但今天他们不得不要求将句子重复好几次,他们解释说因为拉丁字母无法简缩,阿拉伯文书写是世界上最容易、最清楚的书写。”引自阿拉伯文期刊《埃及》第25期。

阿拉伯字母可根据位置、距离、面积的不同而变化,具有弹性,因此在书写时,可以根据情况不同而灵活驾驭它,无论字母连写或分写都能准确记载内容,尽管字母书写变化无穷,但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

阿拉伯字母优于其他字母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多样。字母的每一形状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用途,以适应需要,在书写时可繁、可简。

二、阿拉伯书法的种类

阿拉伯艺术家非常重视书法,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直到今日,还在不断探索、改进。阿拉伯书法种类繁多,各种书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历史的推移,阿拉伯书法在发展的历程中日渐丰富。它大致分为6种:

(1)库法体:以伊拉克的库法城命名,又称为“棱角体”。其特点是:字体古朴方正,强调纵向笔画,线条笔直、棱角清晰,带有明显的装饰性,相当于中国的金石文或隶篆体。因其具有几何图形的美感,用于美化建筑物及雕刻在工艺品上,或者作为碑碣、墓石、金属货币的文字。

(2)纳斯赫体:该体书写清楚、端正、庄严,容易辨认,便于手写。纳斯赫(al Naskhi)阿拉伯文是“抄写”之意,故又称做“誊抄体”、“手抄体”。其字母大小均有严格规定,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记录、通信。该体广泛用于抄写《古兰经》,几乎成了《古兰经》的专用体而沿用至今。

(3)迪瓦尼体:该体字形委婉多变,洒脱大方。迪瓦尼(al Diwani)阿拉伯文是“文书”、“宫廷”之意,故这种字体又称为“公文体”或“宫廷体”。书写时,其字母的形状大都要用圆弓形予以表现,且不加音标和装饰符号,使其整体有如浮云滚滚、波浪起伏,令人赏心悦目。常用于书写文告、贺词和文章标题。

(4)波斯体:该字体的发明者是波斯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米尔·阿里·大不里士(1360—1420),并使该体成为波斯历代相传的一种书写体。其特点是字母大小、长短悬殊,词句间隔松紧不等。其中曲线笔画较为突出,书写时要随时变换笔头,以随势运笔。该体由纳斯赫体演化而来,笔画流畅,字体优美,字体由上而下向左倾斜。流行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5)苏勒斯体:该字体具有端庄、高雅、华丽等特点。书写时字与字盘曲在一起,造型成花卉、水果等形状,字形复杂,字体雍容华贵,有“阿拉伯书法之母”之称。“苏勒斯”(al Thulthi)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三分之一”,故译为“三一体”、“三分体”。该体多用于书写中堂、条幅、匾额、书名和标题,以及建筑物上的装饰性文字。

(6)卢格阿体:该体的特点是手写自然、简洁明快。书写时用笔尖完成字母的构形,是一种简便易写的大众化的字体,多用于撰写著作、信札、笔记。“卢格阿”(al Ruqi)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行书”。这种字能连笔草书,因其较适应现代节奏而日益普及。

三、装帧与装饰

阿拉伯书法的装饰艺术构成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盛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阿拉伯书法家不断探索字母的内涵,摸索出适用于装饰的字体,产生了装饰书法。

阿拉伯书法家在书写形式上用形式多样的几何图形构成字母,有直线、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圆锥形、半圆形、多边形、螺旋形和波纹形,或单用一种,或数种套用,或与植物图案结合使用。以后又在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发展出星形和格子形。

这是阿拉伯书法视觉上的延伸,它首先能吸引人的目光,引导人们从一种形式想到另一种形式,从一个意境到达另外—个意境。这种书写的目的在于将意识引向思考。

阿拉伯书法家在书写《古兰经》经文时,进行装饰上的创造和深化,用各种精美的形式来书写。推动他们进行创造的动力是信仰。经文的每一章节的开头,更是用极其精美的书法来表现。因为圣训说:“任何工作未用‘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始的都是不完整的。”

阿拉伯书法家以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书籍进行精美的装帧,无论是美妙的图形,还是树木花草的植物画都装帧得相映成趣。植物图案,以植物的花叶为基本形式,使树叶、花卉、攀缘植物、藤条植物互相缠绕,创造出或工整对称,或夸张变形的无数图案。书籍装帧是推动阿拉伯装饰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至于手写的书籍,书法家对每一页都要精心装帧,尤其是开始的章节,更是装帧得妙不可言。有的用精细美丽的树叶图案、花叶等装帧书籍。每章标题和结尾部分都要绘画装饰性框边。即一打开书,就令人肃然起敬。

阿拉伯字母除用于装帧书籍外,还用于其他的装饰。阿拉伯字母形状各异,加以夸张变形,就能变化出无数的独具魅力的图形。文字装饰的图案被认为是阿拉伯装饰艺术的点睛之作。阿拉伯装饰艺术处处可见。首先是宗教场所——清真寺。其壁龛上刻着各种花纹和图案,地毯上编织着精美的花边图案,墙壁上镶着各种色彩的天然石块构成的图案,艺术化的文字饰带悬挂在大厅内,随风飘动。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各种图案的文字还被编织进挂毯或地毯中,烧在陶器上,装饰在各种建筑物的墙壁和门窗上,雕刻在水晶或玻璃制品上,镶嵌在工艺品上。这些装饰构图完美、结构精巧。这是阿拉伯装饰艺术的特点。一件手工艺品往往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权威与可信:中、英学者学术语

篇中的人际附加语田有飞

一、引言

中国英语语言学研究者与英国同行相比是如何表达立场的?或者说,这两个分属不同地域的群体如何就所述内容传达自己的判断、意见和责任度等人际意义的?该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怎样认识学术语篇这一特定的语类;对其作专门探讨可在理论上为深入研究此领域增添新的信息。从现实角度看,国内英语语言学研究队伍在学术活动不断国际化的进程中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英文撰写论文,与英国等国的同行交流。探讨他们相比于后者如何表达立场对英文论文撰写者来说无疑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对学术写作本质的认识。学术写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这是Hyland(1997,1998,1999,2000,2002)一直以来坚持的学术写作的社会学观点。他认为,写作不是简单地考察自然,而是创造一种世界观;现实的构建离不开社会过程,故文本不是世界的精确表述,而是作者从自己所处的学术团体的视角出发,经过选择、突出、象征等行为对世界进行“过滤”后的结果。这样的看法跟认知科学的世界上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真理性认识的研究成果(Vygotsky,1987)一脉相承。被Van Dijk尊称为“政治语言学教父”的Chilton(2004:58)也指出,人们生产语篇时以“自我”(即“我”或“我们”)为指示中心,沿时间、空间和情态三条轴线确定实体的相对位置,从而有可能将千变万化的实体结构概念化;而情态轴线表达的是“自我”,不止是“此在”(here)和“现在”(now),同时还是真实性认识(epistemic true)和正当道义(deontic right)的原点的总体思想。Hyland强调的社会过程和Chilton论述的情态轴线都表明:确立合理立场、由此建立互动关系和评价系统是学术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增强论文的说服力。笔者认为,增强说服力意味着作者要按学科规范构建一个包含权威和可信这两个基本元素的“作者自我形象”;“权威”指作者对命题的自信,而“可信”则指能让读者信服。而通过合理的人际语言制衡权威与可信则是成功投射作者形象和表达立场的关键。

表达立场的语言手段绝不局限于传统语法所热衷的情态动词,而是多种多样。这其中就包括本研究要考察的似乎跟主语一样普遍的人际附加语(Thompson,2004:151)。这里的人际附加语是指原则上不能作主语、而又给小句添加人际意义的语言结构:其典型形式是副词词组和某些介词短语参见North,2004:ix;Thompson,2004:62.;但这样的结构不时也以小句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一个词组—小句连续体参见Halliday&Matthiessen,2004:43-46.。近年来,不少学者以不同标签对此类语言现象作不同程度的探讨。Hyland(1999)就将立场划分为证据性(evidentiality)、情感(affect)和关系(relation)三要素,并由此建立了一个框架来描写哲学、微生物学等八门学科各自论文中立场的基本语言特征。该框架经Hewings&Hewings(2004)适当调整,用来分析伯明翰大学MBA专业母语非英语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该领域期刊中英文论文在运用“先行it句型”表非个人化立场上的不同。此外,Conrad&Biber(2000)考察了口头语、新闻报道和学术语篇中立场的副词标示语,指出:三类语篇的副词标示语在语义类型、语法形式和位置上的不同倾向与语篇的交际目的和生产环境有关。另外,McEnery&Kifle(2002)对厄立特里亚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同英国高中生论文中认识型情态的使用情况所作的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也涉及人际附加语。这些研究都有助于了解作者如何定位自己跟主题和读者的关系。

但是,副词词组/介词短语与相应的小句结构在语篇中执行的功能会因级阶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而创造不同的立场意义。上述诸研究的一个严重不足正在于未区分这一点:Hewings&Hewings 和McEnery&Kifle分别排除了副词词组和情态小句;Hyland跟Conrad&Biber 均未区分诸如obviously和It is obvious的级阶,而是将它们笼统归类。这些处理方式都不利于整体把握人际附加语在学术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和作用。本文对中、英英语语言学研究论文中的人际附加语作描写分析,正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项研究的不足和为如何建立互动关系、有效表达立场提供一些帮助。

二、语料与分类

本研究以中国、英国学者两个语料库为基础。鉴于中国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应用语言学的,本研究随机抽取的语料都限定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直接讨论应用语言学话题的论文。中国学者语料库(以下简称C库)包含32篇论文,涉及40名作者;这些论文均来自国内出版的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US China Foreign Language和Sino US English Teaching等学术期刊。英国学者语料库(以下简称B库)包括12篇论文,涉及14名英国作者;12篇论文都取自著名的Applied Linguistics学刊。两个语料库中的每篇论文都排除了图表和注释两部分;经扫描统计,最后形成了各约为92 300个英文单词的语料库。两个语料库相近的语场使它们具备了较大的可比性,从而确保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本研究采用手工方式而非语言学软件对人际附加语作统计分析。原因有二:本研究涉及句法结构,但目前尚无成熟的用于句法结构分析的软件;意义是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而游离性是其基本特征。对某些附加语,手工分析能依据它们出现的具体位置确定其传递的究竟是语篇的还是人际的意义(参见Martin&Rose,2003:272)。

基于C、B语料库,笔者建立了一个描写框架。

情态类人际附加语是指表达作者在肯定与否定两个极性之间的语义区域就命题或信息的可信度作出或高、或中、或低的价值判断的人际附加语。如:always,plausibly,I believe,It seems likely等。这类用语传达的是作者对命题的责任度。always和plausibly为隐性附加语,即以副词词组形式嵌入承载命题或信息的小句中;而单独以小句形式出现的I believe和It seems likely则是显性的附加语。情态类显性附加语又有主、客观之分:诸如I believe这类小句是主观的,其典型的体现形式是心理过程和某些言语过程;而类似于It seems likely的小句是客观的,往往体现为关系过程。

非情态类人际附加语包括强调和态度两种。体现强调功能的附加语传达作者对信息或命题力的肯定:作者表明某一命题是真实的,或当前条件下可作出某一推理或结论,如clearly,evidently,It is true,It follows等;或者作者强烈提醒读者注意某一点,如exclusively,It should be noted,We should note,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等。态度领域的非情态类人际附加语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或评价,如hopefully,interestingly,paradoxically,surprisingly,It would be foolish,It is safe,It is a common fault,It is surprising,等等。必须承认,态度和强调之间的非情态类人际附加语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非情态类人际附加语也可按情态类的标准作隐性、显性划分,但显性的非情态类附加语基本上是客观的。这可能跟学术语篇的客观性性质有关。

三、发现与讨论

(一)总体情况

中、英学者在人际附加语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学者使用人际附加语的次数远不及英国学者的高,在各项指标中仅占英国同行的50%略高一点;两国学者使用情态类人际附加语的次数远低于非情态类附加语的次数:前者相比于后者似乎是一种受限的表达方式。而两国学者每1 000个词中使用的人际附加语的频率差异表明英国学者更倾向于把命题或信息置于个人判断和评价的框架之中。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一总体情况加以讨论。

(二)情态类人际附加语

1.隐性情态附加语

C、B两个语料库显示,中、英学者在“是”与“非”之间的语义区域对命题或信息的可信度作出各种程度的可能性判断时都使用到了隐性的和显性的附加语;两国学者使用隐性附加语的比率都远高于显性附加语的比率。

语料库情态附加

语总数隐性附加语显性附加语隐、显性之比C195 152 43 77%;23%B360 255 105 71%;29%

但上述数据并不能说明中、英学者在使用情态类人际附加语上没有除数量之外的其他明显的不同。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often(31)often(73)usually(22)always(21)always(15)usually(19)sometimes(13)frequently(17)never(13)perhaps(16)frequently(12)sometimes(15)probably(9)normally(12)certainly(6)probably(11)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commonly(5)certainly(10)possibly(3)never(10)maybe(3)normally(3)seldom(3)(共138处,约占隐性情态附加语的91%)(共204处,占隐性情态附加语的80%)

中、英学者各自使用的最频繁的10个隐性附加语词汇和频率似乎相差不多。然而,这种相似背后却存在两点明显的不同。首先是C库中没有出现就陈述或意见表达较低可信度的perhaps,而该词在B库中出现的次数却较多:笔者发现,尽管perhaps在传统的使用观念中主要是口头的,但或许正因为如此,英国学者用在论文中表达立场时就显得自然、亲切类似的作用在语篇功能范畴中同样存在。如传统上小句复合体内部的结构连词but和so近年来已突破了传统写作的束缚,逐渐取代了however和therefore这两个连接附加语的位置,在小句复合体之间分别执行差异性配比和衔接功能。这些情况在Halliday&Matthiessen(2004)以及Widdowson(2004)的行文中是比较普遍的。该转变表面上是语篇衔接的,但同时也是人际的,如使论述更加接近口头讨论场合。相似阐述详见Thompson&Zhou(2000)。如:

①In example[30],it is perhaps fear which is dominant。(B库)

②Indeed,in cases such as[82],[13]and[14],it is perhaps more appropriate to talk of“delegated averral”,since the reporter is stating his or her own view but indicating that it is shared by,or originates from someone else。(B库)

③……the assignment takes on some of the qualities of a presonal narrative or diary:she writes for herself perhaps more than for others。(B库)

其次,虽然中、英学者使用的词汇及其频率相似,但连同它们的加强成分(intensifiers)一起考虑时,就出现了较大区别。作为一类语法词汇,加强成分的基本功能是增强或减弱立场或态度的力量(volume of force)。而英语中增强成分(如extremely,sharply)似乎远比减弱成分(如fairly,somewhat)多,使用得也更频繁Martin&Rose,2003:38.。不过,B库显示,英国学者除使用增强成分外,也使用了相当多数量的减弱成分,其中最突出的是对fairly一词的使用。换言之,英国学者在增强和减弱两个等级上对加强成分这一语言资源有着合理的挖掘和运用。相反,C库中的学者似乎走向了一个极端:其中只有增强成分的运用,却不见减弱成分的影子。比较以下几个典型的例子(加强成分为黑体,隐性附加语为斜体):

④The data revealed that spatial prepositions do not mostly occur as adjuncts,as they are commonly taught in textbooks,but are more often used to introduce post modifying phrases……(B库)

⑤……but this may not always be desirable-for example,repeated use within an essay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come counterproductive。(B库)

⑥……(mental processes reporting verbs in academic papers typically refer fairly unambiguously to other written texts in which those thoughts have been expressed see Thompson and Ye,1991),(B库)

⑦For example,certain genres,such as instructional leaflets(Al Sharief,1996)and direct sales letters(Frank,1989),exploit this option fairly frequently in the form of questions‘from the reader’which the writer then answers。(B库)

⑧In China and the US,important positions are most often held by men instead of by women。(C库)

⑨Both groups employ attribution shields most frequently and plausibility shields least frequently。(C库)

C、B语料库表明,英国学者即便用表高值的隐性附加语对命题或信息作可能性判断时,往往都会用fairly,somewhat,almost等减弱成分加以限制,而中国学者在类似情况下却趋向于以most,very,quite等予以加强,使得可能性判断近乎于定言判断。

2.显性情态附加语

中、英学术语篇中均使用了相当多数量的显性情态附加语。这佐证着Biber et al。(1999)有关英语学术语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先行It句型”为代表的显性表达法的出现率要远比在新闻报道和对话等语域中高得多的调查结果。显性的情态表达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拓展着情态语义域,使得原本为隐性附加语表述的人际成分以小句形式获得了命题的地位,即把情态意义与真正的命题内容在小句层面相互分离,将人际评判从简单小句中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级阶提升到小句连续体中的一个小句级阶。C、B语料库中该策略的普遍存在表明:中、英学者都能遵从学术语篇的这一基本特征,以有关及物性(心理、言语、关系)过程小句作人际投射,对命题或信息进行情态判断。

语料库显性主观及比例显性客观及比例C 22;51%21;49%B 37;35%68;65%

表中显性主、客观情态附加语的比例对比说明,中、英学者都注意到“科学客观性”是学术语篇的必备特征Markkanen&Schroder,1997.:他们创造客观判断视角的场合要远比突出主观视角的场合多。

但这绝不是说两国学者就没有不同之处。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作者自我声音 作者自我声音I think(2)I argue(10)We think(1)I believe(3)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The authors think(2)We believe(3)This paper believes(1)I would suggest(2)The authors believe(1)他者声音 他者声音They think(1)They(Collin,Sinclair,etc。)argue(5)They(Bailey,Halliday,etc。)believe(8)Others believe(1)This suggests(1)She assumes(1)Some have claimed(1)文本内读者声音 文本内读者声音It is believed(3)It might/could be argued(5)It is assumed(2)It has been argued(3)It is presumed(1)It is expected(1)It is supposed(1)It is held(1)

中、英学者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前者使用believe的次数最多(13次),而中国学者根本没有使用的argue则是英国学者使用得最频繁的(23次)。这一明显不同值得注意。believe和argue虽然按Thompson(2001)所区分的假设—真实和让步这两类学术语篇语境来看都主要出现于前者,但严格照及物性系统来看,believe是心理过程,而argue是将心理过程believe延伸并外化的言语过程。这或许是argue更容易让读者体会到文本声音的缘故。当然,文本声音有着不同的来源。就中国学者的believe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他者声音和文本内读者声音。而英国学者的argue则不同:它较集中地以作者自我声音出现,并且与其他两类声音保持某种平衡。有趣的是,中国学者不时地以The author/This paper believes/thinks这类显性主观情态附加语小句传递作者自我声音。这明显是受到汉语写作语境的影响:作者似乎出于谦卑,有意不以I或we作为感受者或说话者,以减轻潜在的面子威胁行为FTA,见Brown&Levinson,1987.,而英国学者却无类似情况。换句话说,中国学者从汉语语境嫁接来的这类附加语策略是不为英语写作语境所接受的。总之,中、英学者的学术语篇虽然都反映着Kristeva(Moi,1986)基于Bakhtin(1981)强调的语言使用的对话本质提出的语篇多声(heteroglossia)的思想,但彼此又有所不同:中国学者的显性主观情态附加语尽管比例不低,但语篇声音似乎主要是他者或文本内读者的,而英国学者却在兼顾这两者的同时强化自己的声音,其手段则是I/we argue等的多次使用。

中、英学者在显性客观情态附加语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It seems(6)It is possible(23)It is common(4)It seems(11)It is impossible(3)It may be(7)It is likely(1)It appears that(5)It is possible(1)It would(4)It might(3)It is impossible(3)It could(2)It can(1)It is plausible(1)It is feasible(1)It is probable(1)It is usual(1)

一个最直接的区别是中国学者采用显性的客观视角来判断命题的确实性的手段远不及英国学者的丰富多样。前者有限的语言策略极易使他们在构建“自我形象”和确立人际意义上走向纯粹客观的极端。而这一点使我们注意到中、英学者的又一个且更为本质的区别:正如argue一词在显性主观情态附加语策略中不受中国学者青睐却为英国学者频繁使用一样,情态动词(modal operators)在显性客观情态附加语结构里未被中国学者运用但却成为英国学者表达立场的又一重要资源。为直观起见,笔者将含情态动词的结构集中如下:

It may be(7)

It would(4)

It might(3)

It could(2)

It can(1)

其中的情态动词除would表中值判断外,其余的均表低值判断Halliday&Matthiessen,2004:624.。它们在显性客观附加语结构中的意义是:取代了be或do在语气部分的限定成分(Finite)位置,即将情态小句中有关(伪装的)命题的可信度的肯定或否定的极性判断改换为不定判断。试比较:

⑩Within the limits of this,it is impossible to present a detailed report on the test bu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C库)

……it would seem impossible for the subject to fragment。(B库)

上述两句的黑体部分虽然都表达着隐性附加语impossibly所含的人际意义,但区别是⑩将该意义伪装成命题时是以it is impossible这一肯定判断形式出现的,而同样的过程在中则因would占据了does的限定成分位置而复加了一层人际意义,即would impossibly。B库中,would和might等低值主观情态动词在显性客观情态附加语结构中的使用提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对命题本身或命题的归属是不确定的参见Thompson,2001.。在笔者看来,这种不确定性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一方面,它拓展着命题的可能性:作者意识到其他声音存在的可能,故具有弹性的提法为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留有余地;另一方面,既然任何一个情态符号都是作者陈述个人观点而非客观事实以及表达礼貌的常用策略Thompson,2004:73.,那么B库中显性客观结构中的复式情态则传达着作者婉转的语气,呈现出客观理性的态度。而这一点是C库中没有的。

(三)非情态附加语

情态类附加语涉及的是中、英学者就命题的可信度表达何种判断或责任度从而确立自己的立场的。而非情态类附加语则与作者对命题或信息的评价有关,是作者确立立场的又一重要资源。这种语言手段的出现次数远比情态类的多。但统计发现,就隐性的非情态附加语而言,中、英学者的区别主要是数量上的;本质的区别则表现在显性的非情态附加语上,故这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1.隐性的非情态附加语

语料库非情态附

加语总数隐性附加语显性附加语隐、显性之比C 438 322 116 74%;26%B 830 728 108 87%;13%

从强调和态度两个分类看,中、英学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调类的隐性非情态附加语次数要远比态度类的多。就态度而言,中国学者只有少得可怜的4次,仅限于surprisingly(2),superficially(1)和fundamentally(1)这三个词;英国学者的28次,为unfortunately(7),admittedly(3),fortunately(2),potentially(2)等16个词体现。可以说,尽管两国学者表态度的隐性用语都不及表强调的多,但英国学者的用词还是要比中国学者的丰富。

强调类隐性情态附加语及次数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only(65)only(64)mainly(22)clearly(53)generally(20)partly(50)quite(17)in fact(29)clearly(13)typically(26)fully(11)simply(26)of course(10)of course(21)naturally(8)already(21)simply(8)fairly(17)in fact(7)necessarily(15)

这一模式表明,中、英学者使用的非情态强调附加语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如,only是他们使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还有几个词虽频率排位不同,但都是双方学者使用的。不同的是,英国学者没像中国学者那样频繁地使用quite这一表增强意义的词[见三(二)1];该词在B库中只出现过5次。而中国学者也没像英国同行那样习惯性地使用fairly[见三(二)1],typically,necessarily等词(后两个词在C库中都只出现2次)。这里的3个词同情态附加语中的perhaps在英国学者的语篇中似乎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们表明却又不刻意夸大作者的立场。如:

As Table 6.3 shows,only the articles in philosophy,which typically consist of long narratives engaging the arguments of other writers,consistently included the cited author in the reporting sentence。(B库)

Although the most frequent words in a text(prominent)are not necessarily stylistically significant(salient),they provide a good way into a text。(B库)

2.显性的非情态附加语

这类附加语结构理论上也可作主、客观之分,但或许是C、B语料库还不够大的缘故,其中没有发现表态度的主观结构,且表强调的主观结构也很少。稀罕的主观结构似乎暗示作者强调知识生产的非个人性,从而不愿将自己的身份明显投射到文本中参见Hyland,1999.。C库中唯一的主观强调结构为仅出现过2次的I would like to;而B库中的类似结构有3个,但都只出现过1次:we should note,we do not need,I propose to assign。很明显,这几个结构的作用是引导读者注意新的命题或信息。但它们在C、B语料库中的有限数量使得主、客观之分失去了实际意义,因而下面主要讨论显性客观结构。

(1)态度类显性非情态附加语

C、B语料库显示,中、英学者用以表态度的显性非情态附加语分别为53次和54次。与同类的隐性非情态附加语相比,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93%和66%。这说明中国学者更加倾向于使用显性的非情态结构来表达态度。

中国学者英国学者It is difficult(10)It is difficult(13)It is important(10)It is important(5)It is easy(6)It is useful(5)It is significant(3)It is appropriate(4)It is better(2)It is surprising(3)It is understandable(2)It is easy(3)It is effective(2)It is desirable(2)

跟隐性的态度用语一样,中、英学者的显性态度用语有着相似的一面:各自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形容词都是difficult和important;其他未列入的形容词数量也大致相当:中国学者除几个名词外,使用了11个形容词,而英国学者的全部是形容词,为12个。

然而,有一个不同点不容忽视:中国学者在显性的态度用语结构中使用的形容词有几个是英国学者那里根本找不到的;它们各自出现的次数尽管只有1次,但在学术语篇中却显得极不协调: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se plans are practical……(C库)

It is requisite for each leaner to have a study plan……(C库)

It is discouraging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an EFL teacher whose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is far from adequate……(C库)

It is strange to require them to draw on self questioning sheets to……(C库)

It is amazing to have a native speaker communicate while writing。(C库)

这一问题Hewings A。&Hewings M。(2004)也注意到了,但未说明原因。或许这些用语之所以不协调是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文本是学术团体中享有同等地位的作者、读者的共同产品的学术常规;中国学者以此力推己见的做法难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语篇中“读者友好”的氛围。

(2)强调类显性非情态附加语

中、英学者用于表强调的显性附加语的次数分别为63次和54次;与同类隐性的用语相比,所占比例各为16.5%和7.2%。综合上一小节的数据来看,中国学者相比于英国同行更多地用以“先行It句型”为代表的显性结构来表达对命题的评价。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It is necessary(17;含3处unnecessary)It is clear(15)It is hard(7)It is necessary(7)It is clear(3)It is worth noting(7)It is essential(3)It is true(5)

中国学者 英国学者It is evident(2)It is evident(2)It is natural(2)

虽然中国学者使用显性客观结构表强调的比率要比英国学者的高,但常用结构有不少相同之处,尽管频率有所不同;中、英学者所用的形容词clear,necessary,evident等都有着表达深信不疑的命题的意味Hewings A。&Hewings M。,2004.。

It is clear for example that many people would regard privileged knowledge essentially as a manifestation of a power struggle within society。(B库)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C库)

但他们之间差别还是不小。笔者发现,在这种高估命题的模式中,中国学者却缺少英国同行善于使用的It is worth noting这一结构。如: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is draft,and others like it that I have collected,lend themselves well to discussion using the type of grid above,and can be exploited as the basis for awareness training with groups working on academic writing。(B库)

It is worth noting that……options here are not necessarily fixed by the initial choice……(B库)

It is worth noting结构与其说是强调的,倒不如说是亲和的;其表达着作者诱发读者参与的意图。换句话说,常用强调结构并不被英国学者一味地用来表达强调或自信,他们同时还注意到读者的存在与参与。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却过分自信地强调命题,很少留心与读者的互动。

中国学者的这种倾向同样存在于表10之外的其他强调用语中;这些用语是B库中类似结构里所没有的。如:

It is a new reality that today’s English,even the spoken British English,is already a mass of hybrid forms。(C库)

It is no wonder that most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re not capable of practicing……(C库)

It is incredible that an organism can learn the language structure without any knowledge of language essence。(C库)

这些用词似乎要说服读者必须接受后面的命题,但这些命题实际上是一些可信度不用怀疑的信息,因而对具备一定背景知识的读者而言,这种策略显得多余而武断。

相比于中国学者生硬的强调结构,英国学者在类似结构上同对待显性客观情态附加语结构一样,会不时地以低值情态动词加以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着他们的自信或强调语气。如:

Yet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research program……(B库)

可以说,中、英学者使用的显性客观强调结构虽有共同之处,但具体的分析表明:中国学者似乎倾向于一味强调(overstate),而英国学者却有折中,不忘弱言陈述(understate)。

四、结语

树立权威且可信的“自我形象”是作者从事学术论文写作的两个基本诉求,是如何确立立场的中心内容,也是增强论文说服力的重要因素。而所有这一切都要通过相应的语言策略才能实现。就人际附加语而言,中、英英语语言学研究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从量上说,中国学者使用的该类语言手段远不及英国学者的多。这可能是前者的论文中有着大量定言(categorical)判断的一个直接原因,而这就使得中国学者笔下的人际空间变得相对封闭和狭窄。从质上讲,中国学者在语篇生产过程中所作的人际“闯入”相比于英国同行是直率的:他们就命题无论是作可信度判断,还是传达自己的感受或评价,都有着就“高”不就“低”的严重倾向。从“心”、“行”合一的行为主义观点看,中国学者似乎在借此建立一个权威的作者形象: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也是读者看重的,而读者看重的正是自己要着力肯定的。然而,由此树立的权威形象是单边的,故未必是可信的,因为它不是在英国学者那种通过保持强、弱人际附加语的合理平衡使得对命题的陈述留有余地的条件下产生的。

造成中国学者在人际附加语运用上的匮乏和错位的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英语学术语篇的认识存在偏差。中国学者倾向于将学术写作视为个人对事实作非个人化的描述的过程;他们尽管也强调客观科学性,但却是个人眼里的客观科学性。实际上,学术语篇有着母语学术团体认可和共享的交际目的,这是其作为特定语类存在的理据;这样的理据不但限制着语篇的图式结构,而且还影响和遏制着对内容和语言的选择参见Swales,1990:58.。这就是说,学术写作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基于团体视角表达团体利益的活动。中国学者的不少人际附加语之所以显得生硬,可以说是没有充分考虑团体因素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英语语言学研究者在本体研究过程中,有必要留意英国学者对包括人际附加语在内的人际语言系统的运用,以便撰写出符合英语写作语境的论文,做到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Bakhtin,M。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trans。Emerson,C。and Holquist,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2]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and 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Harlow:Longman,1999.

[3]Brown,P。and 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Chilton,P。。Analysing Political Discourse: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5]Conrad,S。and Biber,D。。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In:Hunston,S。and Thompson,G。(ed。)。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57 73.

[6]Halliday,M。A。K。and Matthiessen,C。M。I。M。。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London:Hodder Arnold,2004.

[7]Hewings A。and Hewings M。。Impersonalizing stance:a study of anticipatory“it”in student and published academic writing。In:Coffin,C。,Hewings A。and O’halloran,K。(ed。),Applying English Grammar:Functional and Corpus Approaches。London:Arnold,2004:101-116.

[8]Hyland,K。。Scientific claims and community values:articulating an academic culture。In: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997,16(1):19-23.

[9]Hyland,K。。Hedg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writer stance in research articles。In:Candlin,C。N。and Hyland,K。(ed。)。Writing:Texts,Processes and practices。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9:99-122.

[11]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London:Longman,2000.

[12]Hyland,K。。Genre:language,context and literacy。I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2(22):113-135.

[13]Markkanen,R。and Schroder,H。。Hedging and Discourse: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a Pragmatic Phenomenon in Academic Texts。Berlin:de Gruyter,1997.

[14]Martin,J。R。and Rose,D。。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London:Continuum,2003.

[15]McEnery,T。and Kife,N。M。。Epistemic modality in argumentative essay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In:Flowerdew,J。(ed。),Academic Discourse。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2.

[16]Moi,T。(ed。)。The Kristeva Read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17]North,S。。Glossary for Coffin,C。,Hewings A。and O’halloran,K。(ed。),Applying English Grammar:Functional and Corpus Approaches。London:Arnold,2004:ix-xxiii。

[18]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9]Thompson,G。。Voices in the text:discourse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reports。In: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4):501-530.

[20]Thompson,G。。Intera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learning to argue with the reader。In: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1):58-78.

[21]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London:Arnold,2004.

[22]Thompson,G。and Zhou,J。。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text:the structuring role of evaluative disjuncts。In:Hunston,S。and Thompson,G。(ed。)。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57-73.

[23]Vygotsky,L。。Problems of General Psychology,trans。N。Minick。New York:Plenum Press,1987.

[24]Widdowson,H。G。。Text,Context,Pretext:Critical Issues in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2004.日本战争题材电影对战争

责任的概念偷换赵毅达

日本政界右翼对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罪行的事实从来都积极粉饰和妄图篡改,这对于世界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在日本,除去右翼政客们公开的妄言叫嚣和见诸于文字的黑白颠倒的教科书篡改记录和政治语境之外,对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原罪性认识似乎已被搁置了。特别需要指出:相比于生硬晦涩的政治话语,生动活泼的艺术媒体所能偷换概念的本领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尤其是20世纪的主要娱乐传媒手段——电影。

当今大众对于外界的认识日益依赖于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毋庸置疑,电影在当今以至于将来对受众的价值取向和认识方式的影响必然是深远和长久的。电影,作为世界性的文化传播载体能通过生动的影像和声音,潜移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艺术为政治服务”是个永远也无法被否认的跨国界的命题,而且将会是一个永久性的论断。自然,电影作为艺术的一个鲜活的表达手段肯定毫不犹豫地与本国的政治气候同气相求。但如果这个载体所承载的就是是非颠倒的内容,不难想象,它所传达的日本政治的观点就难以如同日本政治家一样为世人所认清其本来面目。

以下就日本电影(战后)的一些常见的偷换概念的手法进行浅析。

一、悲情武器

随着日本战后的经济重新崛起,电影的生产也纳入到了文化发展的快车道。日本先后成立了“东宝”、“松竹映画”等一批制作力量雄厚的电影厂和公司,也涌现出了诸如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等这样的国际电影大师。尤其在当时,亚洲很多国家大多忙于建设经济而疏于对电影产业的关注,世界电影市场中来自日本的电影可以说是亚洲的生力军。日本电影的题材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拍摄战争。除去古代、近代历史片外,镜头很多都对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凡看过日本战争影片的人都会对电影中描写的战争产生一种深深的悲伤。这并非完全来源于战争本身的残酷性,而是刻意地描述片中主人公所身处的绝境,在观众的心理上制造出悲戚共振,巧妙地把注意力转到了对某个个人的命运关注上,战争被简单地置换成了某个具体的人的生存和幸福的敌人。在这个强大的敌人面前,个体的生命都是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同“战争”这个抽象而强悍的对象相比而言,影片中的人物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弱势群体,全是受害者。

很多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著名动画片《萤火虫之墓》改编自日本作家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说,再经由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工作室制作完成。被冠以反战影片“经典”的评价。它描写的是战争后期日本普通人的生活悲剧。主人公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由于父亲战死、母亲病故,家也在空袭中被毁,失去生活来源的兄妹俩备受亲戚们的冷眼,不得已只好栖身于山洞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年幼的妹妹在饥饿和颠沛流离中渐渐地衰弱,最终病重夭折了。影片除了动用大场面描述战争的涂炭生灵(如美国飞机用燃烧弹进行大规模空袭),更加注重日本民族特有的“从小处下工夫”的描写手法。片中那个妹妹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的空糖盒,荒凉的山野里漂荡在空中的点点萤火,无不营造出一个让人泪流满面的氛围。这样一个超级“催泪弹”连同它的原著一块儿成了反战体裁作品的代表之作。然而请注意:作品耗费大量笔墨所刻画的是日本被轰炸后的遍地瓦砾、人员流离失所。战争被虚化成一个没有起因、超级抽象的悲惨背景,而在这背景前挣扎的众生所呈现出的苦难都是由这个从天而降的意外灾难带来的。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观众的情绪当然会自动发生转移,偏向片中受难者一方。内心的怜悯会蒙蔽——至少是暂时地——追问“这一切是为什么”的理性。

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肉弹》,也就是选取了一个文弱的学生“眼镜”为主人公。他被强征去驾驶人操鱼雷,漂浮在茫茫大海上,守株待兔式地等待着美国军舰撞上门来。片中用了大量镜头拍摄“眼镜”在海上的非人生活。与此相映成趣的则是使用了很多插入式叙事镜头来讲述之前他与女孩“兔子”在战火中邂逅并爆发出的感情。那编织而成的一个美丽的背景与观众眼前的事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轻易地就博取了观众的同情。最后,在战争结束后多年,仍旧保持坐在漂浮桶上的姿势、已变成一具骷髅的“眼镜”被海浪冲回到一个海滨浴场而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骚动的一场戏则把悲剧的色彩推到了高峰。恐怖中携带着悲情重重地撞击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战争是多么的可憎啊!——一声叹息中,对历史真实的探寻,对战争责任的拷问,对战争主流受害者们冤屈的愤懑,都统统变成了对“战争”——这一被抽象了的词汇的憎恨了。日本电影在观众们泪眼蒙眬中完美地转换了战争问责的对象。

同时我们注意到,日本“二战”题材的影片几乎都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所寄予同情的也都是普通平民所遭受的痛苦和无奈。片中的人们都被描写成“被卷入”战争,都处于“受动”状态。可以说,日本战争题材电影是一种“个人悲剧”或是“个人苦难”的陈述。基于这样的平台,就很难说日本战争题材电影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战性,因为首先是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作了刻意的缺省,如同一道只有作料而始终未见主菜的料理。只有“理”(精心地加工,甚至是粉饰)而没有“料”,看起来色泽光鲜,细品之下就乏善可陈。它没有清算战争的责任,没有对战争参与者进行鞭挞和对其灵魂进行拷问。除了如祥林嫂一般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痛苦”、显示“伤痕”外,在片中鲜有对发动战争的忏悔和反省。

这一类型的电影之尤者莫过于描述广岛和长崎的“原爆”题材了。日本近代作家井伏尊二的名著《黑雨》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曾经获得东京电影节大奖,也夺魁柏林电影节。影片整个的主体色调始终是昏暗和肮脏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广岛原子弹轰炸中的幸存者,但同样遭到了核辐射。与她同时登场的都是些在原子弹爆炸中受伤和濒临死亡的人。故事在一种沉重的气氛中展开,看着开头就知道结尾。无非是痛苦、死亡。加上一场点题的黑色的雨描绘了遭受原子弹袭击后如同人间地狱的广岛。又是一次悲情的重演,又是一次向世界表达“我是受害者”的叨念。在日本战后电影中,“原爆”被日本文化界定义为一个悲怆的符号,凡属“二战”题材的影片几乎不能免俗地祭起这面大旗。经过它的包装,发动战争的原罪和加害者的嘴脸就显得不那么刺眼。

二、激情武器

2006年的新片《男人们的大和》,则着重凸显了日本战争题材电影的另一偷换概念的手法——激情主义。

在此专门解释一下:此说乃是突出个人或集团所表现出的激昂奋进的精神力量,它同上述的悲情主义看似相反的路线,但绝非南辕北辙,而恰恰是殊途同归。常用词“悲壮”的“壮”即是此意。历史上占日本文化重要一环的“武士道”可以说就是以此为核心的。

《男人们的大和》运用倒叙手法:战争中被炸沉的日本战列舰“大和”号上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的后人在“大和”号沉没60周年时到沉没的海域凭吊,以此开始追忆往昔的故事。在这艘本名就为“大和”的战舰上,编导着力地把这艘船刻画成日本(大和民族)的精神的载体。片中浓墨重彩地宣扬的是战友情、民族情、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亲人的挚爱和责任,面对即将来犯之敌的同仇敌忾使这部电影看起来更像一首祖国保卫者之歌。为侵略而建造起来的“大和”号战列舰俨然被美化成力挽民族危难的中流砥柱。而战舰上的水兵们在镜头前都成了一群为了保卫国家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勇士。通过电影我们不难看出,武士道的熏陶在这个民族是如何地根深蒂固。导演熟练地运用电影语言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20世纪40年代日本军人的形象:脸上没有战争带来的沧桑,全都洋溢着青春的豪迈和冲动,满腔豪情地准备和“来犯”的美军作殊死搏斗。电影一扫《黑雨》般沉闷晦暗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明快鲜亮的画面、整齐的军容、帅气的面孔,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丝毫看不出处于战败前期的日本人内心的彷徨和困惑。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大和”号被击沉,它没有成为日本在战败前垂死挣扎的救命稻草,而是可笑且可耻地葬身海底。三千多官兵一同被它带入了地狱。如果那些日本士兵真的是无辜的,那么他们应当诅咒这艘载他们驶向万劫不复的地狱的鬼船,应该去痛恨那些命令他们白白送死的国家领袖。遗憾!在电影中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元素。观众看到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的战争机器,听到的是“为了亲人和天皇而战”的豪言壮语。通过战前对士兵们与各自亲人的慷慨诀别和义无反顾地登上“大和”号出征的铺垫描写。特别是对一名在此前战斗中一只眼睛已经失明的军士仍然偷偷上舰加入这一有去无回的孤舰出征的那场戏的刻画,更加重了“壮志豪情”的感染色彩。影片接着过渡到了“大和”号的最后一战。这一场戏成了全片的高潮:“大和”号独自在海面上迎战蜂拥而来的美国战机编队,士兵们人人奋勇,个个当先。血肉横飞的场面没能让他们退缩,直到战斗到最后一息。对于必死的结果表现出了无畏的果敢。正如武士道所宣扬的:生如樱花灿烂,死如樱花悲壮。这样的场景确实是把激情和悲壮突出到了极致。该片的结尾也颇耐人寻味——模仿了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场景,画面是沉没在水下的“大和”号残骸,画面随着摄影角度的转动缓缓绕战舰一周,同时主题歌在悠缓、深情地唱道:“如果我能再次回归,将继续守护在你的身旁……”据统计,该影片在日本电影市场的排名目前位于第三。报道还称很多日本人边流泪边看……

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家永三郎曾说过,战争是“总战争”,发动战争不能只是追究上层阶级的责任,人民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少是表现出了默许……所以完全有理由反对那种把战争责任和老百姓完全脱钩的中庸、调和的话语。《男人们的大和》恰好是对这种语境的一种嘲弄。绝大多数日本人对日本的战败投降,对世界上已成定论的关于战争的性质并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仍旧抱有“虽死犹荣”的观念,起码也是一种“胜王败寇”式的讥讽心态。所以在日本的电影中,在虚幻的世界里,日本的编导们一次又一次地弘扬“豪情”、表现“精神”,力图达到的目的无非就是:让观众在这些豪迈的煽情表演面前,产生出心灵的共鸣,对于那些可爱的电影中“英雄”的死引发出惋惜、同情,进而完全忘却这些银幕上的“皇军”曾经如何地犯下禽兽不如的罪行,从而一批又一批地把走出电影院的不懂得历史的日本人从真诚的忏悔中拉回来,转而助长一种负面、狭隘的民族情感。

类似的电影还不得不提一提《我愿为你赴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日本右翼的干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亲自为这部电影题词:“谨以此片,献给所有日本人。”这是一部取材于日本神风特攻队的影片,有真实的原型。这使得该片在欧美市场上更有了受关注的理由。不妨看看西方媒体对此的评论:

西方媒体对此片的不良苗头也很警惕。英国路透社2月23日在报道中就直接把石原称为“民族主义者”。《苏格兰人报》的题目也很能说明一切:《日本电影颂扬神风特攻队》。

美联社2月24日发出的一篇报道,其态度更为直接。文章称:“日本总有一些人,以卡通或者其他形式来改变世人眼中的战争形象,这就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一些日本漫画作者将‘二战’期间的盟国领袖设计成胆小鬼或令人生厌的恶魔;还有一些人干脆继承了日本‘二战’时的军事宣传手段,把日本士兵打扮成胜利归来的样子,与家人幸福地拥抱、接吻,与邻居分享喜悦。其中一个叫小林义则的漫画家在他的作品中直言日本在‘二战’的形象是正面的,进行的战争是光荣和正义的。”文章对此的评价是“极其荒谬”。

较之于《我愿为你赴死》,拍摄得更早的一部反映神风式自杀的影片《萤火虫》也是通过描写队员们的普通生活来煽情的。首先使观众觉得他们和自己是一样的普通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运用大量插入的蒙太奇式画面来讲述片中人物的往昔生活和对未来的期待。当然,爱情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尤其是迸发于使命与人性冲突之际、绽开在生离死别关头的爱情故事,越发地抓住了观众的情感神经。在一切美好都似乎触手可及的一瞬间——命令下达了!生命即将永远地逝去,希望只能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在这种艰难抉择之中,影片中的队员人人都表现得义无反顾。送别场面:一杯水酒;一条印有日本太阳旗的白毛巾被每个队员郑重地扎在额头前;队友间的拥抱,互拍肩膀;请不出击的人转寄写好的家信,或是爱情的信物;日本人特有的鞠躬,再鞠躬;雄壮的音乐响起,队员登机出征。而后,画面就转到驾机冲向敌舰,慷慨赴死。一系列近乎于脸谱化的表演和公式化的场景都是为营造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在高呼“天皇万岁”的口号声中,战争中正义与非正义的原则又一次被歪曲。

无论如何,清醒的人总还是有的。《朝日新闻》的主编渡边恒雄就曾说过:说队员勇敢赴死,并在死前高喊“天皇万岁”,这完全是个谎言。然而,普通百姓是很缺乏辨别力的,如果希特勒的“谎言重复一百遍也会变成真理”的逻辑是成立的话,后果堪忧!

三、“伪盲摸象”

盲人摸象,《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为:“比喻看问题片面,以偏代全。”日本战争电影除了善于利用上述的两种情感武器来抓住观众的心理、达到偷换概念的目的外,在对战争事实(战例)的选取上也是“匠心独到”。表现为对战争全过程链条式的因果关系进行有目的的截取和掩盖。乍看之下,如同盲人摸象,突出了某个局部,这当然可以用电影时间上先天性限制来搪塞,但无可否认的是日本电影的“盲人摸象”却绝对不是看不到问题的全面和本质,乃有意为之。

大凡日本所拍摄的战争片几乎都以“二战”后期,尤其是以太平洋战争后期为主要取材对象(不包括与他国合拍的影片)。也有少量的是描写日军在东南亚作战的影片(如《野火》)。但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类型影片,其中出现的敌人都是美国!几乎闭口不谈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作战(如中国)。因为同中国的作战被搬上银幕的话,必然不可避免地涉及日军的攻城略地、日军的野蛮屠杀……这些都会触及日本上下非常敏感的神经,是属于“禁区”的话题。所以,“二战”题材的电影差不多都是“日美大战”,可谓“匠心独到”。

首先,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而转为守势。日本帝国不可一世的气运一路走低。随着在太平洋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群岛作战的失败,日本已一步步迈向覆灭的深渊……而盟国,尤其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势如破竹,通过逐岛争夺的“蛙跳”作战,一天天向日本本土逼进。此时的日本帝国已是被打掉牙的恶狼,犹作困兽之斗。取材此时的战事呈现给观众的是日本军队乃至于日本整个民族都处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中。弹尽粮绝的士兵如何艰难地支撑,用生命的代价迟滞着美军向日本本土推进的速度。战争初期所拍摄的那些日军耀武扬威的“胜利”场面的影片,那些对被侵略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胶片都被战后电影编导“巧妙”地隐去了,就连那段时期的历史事实也被有效地“遗漏”了。战后的战争电影往往是:炮火连天中尽显男儿忠勇,残垣断壁下唯听妇人啜泣。

其次,电影编导在选择片中的“敌人”方面也煞费苦心。在本文提到的几部电影中,日本都是在同美国作战。此外,还有很多本文中没有一一详述的影片,诸如《野火》,描述东南亚丛林中日本士兵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本片也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大冈升平曾参与作战后被俘。作为反战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广泛的关注,也奠定了作者中坚作家的地位。如果说小说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的话,那么数量众多的电影就绝不是个人的原因而出现前述的雷同,除非有意为之。

面对强大的美军,本已是江河日下的日本就越发显得势单力孤,这样就为“败战”成为理所当然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日本是在同空前强大的美军交手中力所不支才失败的。同时,通过电影光、影、音的综合运用,极力渲染美军的攻击力。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影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成群的美军轰炸机黑云压城般地飞临日本,把死亡投向“无辜”平民,到处是大火,到处是哭喊(本文所述的“悲情手段”)。或者就是处于明显劣势的日军仍然保持高昂的气概,奋不顾身地同破坏自己家园的美军作“玉碎”式的自杀式决战(本文所述的“激情手段”)。一石数鸟,既抹杀了日本因为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在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打击下土崩瓦解的历史必然性,又可以借机宣扬“武士道”精神,助长狭隘的民族情绪,于潜移默化中改变日本人对战争的正确认识。可以说是因果倒置、是非混淆的极佳范例。

最后,在这种故意闭着眼睛摸大象的过程中,日本战争电影还极力把战争中对垒的另一方抽象化、机械化(非人化),以衬托己方的形象丰满、富于人情味。日本的战争片中,美军上镜的形象几乎就停留在各种战斗机器上:飞机、坦克、军舰。日本似乎就是在同这些机器作战,就算是出现美军身影的画面都作了长程、广角镜头处理:一群头戴钢盔、穿着咔叽布作战服的人在宽阔的背景画面上缓缓而行……而且大多使用的还是纪录片所截取的片段。战争片的另外一方被彻底剥夺了“露脸”的机会,镜头全都对准了日本军人!观众在被屏蔽了能正确了解一方情感、思想的机会的影片中当然只会把感情全部地倾注在被塑造得丰满生动的另一方。日本战争电影的“伪盲摸象”的手段给普通观众带来的是局部化、被改头换面的战争形象,是日本文化界在潜流中迎合政治右翼势力的掩耳盗铃。

四、结语

如前所述,当今电影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众的判断,影响他们的评判话语。在年青一代对政治言论的关注程度日益减低的日本社会,通过电影等影音媒体获取认知和传承文化信息已是一个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方式。非但日本,这种趋势在未来世界范围内都将广泛存在。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电影这个载体上所承载的“货物”如不进行认真的甄别,势必会默许很多非主流的不正确文化因素流入受众的价值观中。

日本战后所拍摄的战争题材电影无一例外地都烙有“反战”的印记。内容形式上也进行了新的加工,镜头前表现个人的生活与思想的剧情成为主流;似乎很能体现“以人为本”。然而通过以上几个层面的简单分析就能看到,日本对于发动战争的原罪依旧极不愿意承认。在面对世界上多数由于他们发动战争而受害的国家和受害者的目光时,“顾左右而言他”,从中很容易看出日本民族的狭隘和自恋情结。日本在电影这一民众娱乐传媒的大舞台上粉饰战争、掩盖战争的责任追究问题,把日本等同于其他受害国,抹杀原则性地申请“一视同仁”的同情,甚至是颠倒是非,在对战争原罪的追究上一再含糊其辞地歪曲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的对决,与政治上的右翼势力沆瀣一气,在“反战”的论调下为日本军国主义设坛招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注:引自http://www。sdhh。gov。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4405)

参考文献:

[1]塚田,義房,常用国語便览[M]。[出版地不详]:浜島書店,[出版年不详]。

[2]日本学刊,2006(5)、(6)。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热门推荐
  • 心——战

    心——战

    天欲绝我,踏破乾坤天谴路魔欲灭我,定当嗜血斩魔族心途大道,唯战永存。天道艰险,真爱永生毁灭还是重生,沉浮一念间
  • 篡皇龙玉

    篡皇龙玉

    一块名为篡皇之玉,因机缘落在了叶灿之手,但是,比玉似乎没有带给叶灿如何之幸运,反倒是接二连三的不幸!叶灿:皇朝大殷!我恨!大殷皇朝的亲王是吧?极品美女是吧?我叶灿招你还是惹你了?这么欺凌我?!害我身边的人!!!为什么!这么绝!就连那唯一爱我的女人,那个她,你都不放过!你!是在逼我!我手里有块篡皇玉佩!你真想逼我篡皇?既然如此,皇帝就由我来当吧!
  • 十亿死亡游戏

    十亿死亡游戏

    你听说过死亡游戏吗?那是一个披着生存游戏的皮让你与死神近距离接触的游戏。你为十亿元而心动吗?如果成功闯过一百个关卡,你就能得到它。你因为什么参加这个游戏?金钱、梦想、受人胁迫,还是爱情?如果告诉你,需要背负友人或是恋人的死亡才能在游戏里继续走下去,你会后悔吗?但是,你也可以把这当做一场人生冒险,体验丛林、沙漠、雪山、深海、峡谷等各色风情。同样,你也能在这场生死游戏里收获爱情和友情。那么,最后站在出口的人,有你吗?
  • 海棠秋

    海棠秋

    海棠花下,碧水潭旁,红衣灼灼,凌风而立。鲜红的裙摆在风中演化出曼妙的曲线,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昔绪……殷红的海棠花片片飘零,盘旋于红衣周畔,似在围之轻舞,不消片刻,却犹如红衣剥落的心瓣,缓缓坠落在一潭碧绿中,随水而逝,远离那一席红衫,那般殷红便也渐渐干涸、枯萎……因为欲念,我们被称为人,也因为欲念,让人的心中长久地住着一个魔,究竟是魔消损着人的生命,还是人的心绪滋养着魔。又是一个海棠秋华,你是否依旧还在用心温暖着我的生。
  • TA来了

    TA来了

    那年她17岁,他18岁,她看着他温柔的眼神“辰,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男孩宠溺的看至女孩,抚摸着她的秀发“当然会了,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女孩嘴角上扬漏出甜蜜的微笑。这年她25岁,他26岁,“我恨你”。再见他们早已没有那年的温存。眼底却满是落寞。带来的却是痛彻伤心的爱恋,明明爱着却说不出口,明明爱着却因为那可怜的自尊心,想要将他永远的埋藏在心里。也许爱情就是这样迟到的爱总是很难被接受,而爱的更深的人总会受到伤害。但当爱情冲破一道道的关他们又会怎样呢?
  • 重生之音乐人生

    重生之音乐人生

    重生的苏康带着梦想来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开始一步步迈向音乐人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上辈子的努力换来这完美世界的精彩人生!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明代那些人

    明代那些人

    大明洪武十三年,山西大规模移民导致人气骤减。此消彼长,一时间妖风四起,百姓生灵涂炭,人妖大战就此上演。
  • 弑神化魔

    弑神化魔

    神者,顺天而生;魔者,逆天而生!所谓天,也不过只是是最强大的神。当魔变得比神更强大时:魔,就是天!
  • 贴身高手俏校花

    贴身高手俏校花

    十八岁的周翰为执行一个神秘任务前往林海市,半路从人贩子手里救下一枚小美女,却惹上了暴脾气的美女警花,最后得知任务是成为林海最大投资商女儿江圆圆的贴身保镖,跟美女同吃同住还一同上学。纳尼?没搞错吧?泡校花,当校霸?且看周翰如何在都市闯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