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2100000010

第10章 翻译研究现代旅游宣传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影响浅析

翻译研究现代旅游宣传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影响浅析——以美秀博物馆《桃花源记》译本为例

董丹萍

一、引言

现代旅游宣传资料与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与诗歌、散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古代诗歌的不朽与增色。例如,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就由于《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日本的美秀博物馆则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着深刻的渊源。很多的旅游宣传资料都会包含有古典诗句与散文、对联,等等。

古典文学是现代旅游文化资源之一,具有特殊的神奇力量,是旅游目的地核心的吸引元素之一。但是,古典文学作为旅游宣传资料的一部分,却对其本身的翻译产生了很有趣的影响。其中,游客身份的代入,使得古典文学中的历史甚至国别因素、情感,还有审美因素,遭受了某种程度的过滤。

二、美秀博物馆《桃花源记》

美秀博物馆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据说,他第一次看到日本京都滋贺县丰富完整的自然景色时,就赞叹其为世外桃源,并成功地以桃花源的概念建造了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并获取了很多国际大奖。

美秀博物馆的景观介绍中,专门有一个精美的网页,上有《桃花源记》及其英文译本,并在译文下补充了一段:

Only after taking a gently sloping path lined with verdant cherry trees,passing through a tunnel and crossing a bridge can the Miho Museum be found。It was conceived as a paradise on earth by its architect,I。M。Pei,whose concept of the museum was based on this Chinese classical poem,“Peach Blossom Valley”。Upon his first visit to the site on which the museum now stands,he was moved to declare,“This is Shangri La。”http://www。miho。jp/english/landscap/landscap。html。

而游客的赞美也使得此地特别令人向往:想象落英缤纷、春光明媚的时节,沿着樱花盛开的路径前行,一种期待的心情隐隐酝酿着。然后,走进一座隧道,隧道内凉意袭人,弯弯的隧道无法一眼望穿。转个弯再往前行,出了隧道,过一座桥,白色合掌型的美秀博物馆端正地立于前方。

(一)游客身份的代入

现代游客寻求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要么是历史,要么是文化,要么是冒险,要么是民族风情,等等,或者说在旅游中寻求更多的是参与感。那么旅游宣传资料中除了最基本的地理位置、风景、活动、门票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并且积极感受这个地方的魅力。

那么,游客身份的代入就成了古典文学翻译中一个不易察觉的手段。所谓游客身份的代入,就是使游客在阅读中国古典文本时,能感觉到这个故事似乎就是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或者说就是自己期待中的旅游经历。

以日本美秀博物馆网上宣传资料中《桃花源记》的翻译为例。桃花源的理念就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元素。游客在参观美秀美术馆时,体验到的第一个感受,或者说他们期待的旅游体验,很可能就是理想的桃花源圣境。那么,在宣传资料中,中文的《桃花源记》吸引的自然是中国文化的承袭者和爱好者,那么英文译本的《桃花源记》吸引的自然也是爱好中国文化、憧憬理想圣境的人,或者说游客。

但是,这两个身份——文化的追寻者和游客,是有某种冲突的,虽然更多时候,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英文的《桃花源记》,或者说,在翻译《桃花源记》时,就使用了很微妙的翻译策略和手段。其中最明显的策略,就是游客身份的代入。

为了使古代中国的文本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的翻译策略。

1.消除时间的模糊性,而给予具体的时日

譬如,美秀版本的《桃花源记》英译,就给原文中似乎永恒的渔人追寻世外桃源的形象,加入了更多、更为细致的时间坐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19个汉字)

美秀版本: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fisherman in Wuling,Eastern China in the Taiyuan Period of the Jin Dynasty。One day,as he was rowing up a mountain stream daydreaming,he was unaware of the distance he had traveled。(40个单词)

大家比较一下戴维斯(A。R。Davis)的译本:

戴维斯版本:

During the Taiyuan period(376—396)of Jin a man of Wuling,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ascended a stream,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28个单词)

戴维斯严格遵照原文的句式特征,特别是遵照句子的顺序来翻译。“晋太元中”对应During the Taiyuan period of Jin,“武陵人”对应a man of Wuling,“捕鱼为业”对应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缘溪行”对应ascended a stream,“忘路之远近”对应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

陶渊明描写了一个大致的历史年代、一个大致的地名、一个渔人,接着就马上开始讲述故事。这一点很类似寓言的讲述,其重点在于故事本身,而非故事的地点和时间。戴维斯也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几乎一口气不停地在第一句就将故事叙述了一半。但是美秀博物馆的宣传资料则并非如此。相比较而言,美秀版本A 的译文行文舒缓,它分为两句,并在每句开头都加上了时间的提示:Once upon a time,one day。这加强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时间意识。此外,美秀版本还加上了地理位置的确切指示“Eastern China”和历史感“Taiyuan period of the Jin Dynasty”。

2.将主人公的身份确定下来

在戴维斯版本中,严格按照陶渊明对“武陵人”身份的模糊处理,以“捕鱼为业”:

A man of Wuling,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陶渊明本人就是以务农为业,但他同时又是诗人和哲学家。这位武陵人捕鱼为业,也说明这位渔人很可能也是一位不满现实却无力改变现实的归隐者,他也才可能在维持生计的当口上,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ascended a stream,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

用了forgetful这个词,其逃离现实的心态,就相当明显了。

但是在美秀版本中,首先就确定了古代中国生活着一个渔人: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fisherman in Wuling,Eastern China in the Taiyuan Period of the Jin Dynasty。

但他不是痛苦思索、急欲隐世的哲人,而是童话故事中一个心情愉快的打鱼者。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句型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类似于童话故事的开头。童话的开头一般是这样的: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widow who had two daughters……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dear little girl who was loved by everyone who looked at her……

There was once a miller who had one beautiful daughter……

There was once a cook named Gretel……

There was once a very old man,whose eyes had become dim……

There was once upon a time a woman who was a real witch and had two daughters,one ugly and wicked……

There was once upon a time a queen to whom God had given no children……

A long time ago there lived a king who was famed for his wisdom through all the land。

Long,long ago,some two thousand years or so,there lived a rich man with a good and beautiful wife……

Long before you or I were born,there reigned,in a country a great way off,a king who had three sons……

如此,美秀译文的开头语气舒缓、基调明朗。读者(游客)的阅读和审美期待也从追随隐士、哲人的探寻一下子变为童话中一个渔人的神奇之旅。

3.将写意的历史画卷加以清晰化,加上了更多的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某些信息,将愁苦探寻的隐士偷换成了愉悦、探险的游客。

One day,as he was rowing up a mountain stream daydreaming,he was unaware of the distance he had traveled。

他在划船,而小溪沿着大山的山脉静静流淌。在静谧的环境中,渔人居然做起了白日梦,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沿溪行了多远的距离。

便舍船从口入。

美秀译本如下:

The fisherman jumped out of his boat and entered the opening。

再对照戴维斯译本:

So he left his boat and went in through the opening。

“jump”这个动作的加入,给渔人的情绪染上了兴奋雀跃的色彩。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美秀译本:

Once inside,he found himself on a narrow road,but traveling deeper,a splendid view suddenly opened before him。

戴维斯译本:

At first it was very narrow,barely allowing a man to pass,but as he went on for some tens of paces,it came out into the open air……

这个在狭窄的山缝间爬行的过程,肯定充满了恐惧。但是美秀译本就完全舍弃了这个意象和经历,反而把它描述成了一个充满了惊奇和期待的旅游经验:Once inside,he found himself on a narrow road。狭窄的山缝变成了道路,并且忽略了对这种可怕的狭窄的描述:barely allowing a man to pass。因为美秀博物馆重建的肯定不会是原始的只容一人爬行的山口,而是铺就的道路,以适合游客旅行。

接着,渔人“复行数十步”。美秀译本也舍弃了这个“数十步”的细节,而换成了另外一个细节:but traveling deeper,将traveling 这个词替代原先的较为模糊的“行”。而用戴维斯的翻译,就是“as he went on for some tens of paces”。这就真的在字面上进行了“身份”的明显转换:渔人变成了游客;探险追寻变成了探奇旅行。

再接着,“豁然开朗”。戴维斯译本“it came out into the open air……”按照渔人的经历,渔人的注意力肯定是在山口上:这条山缝会不会是条死路?还有多长?前面是什么?这是比较符合原文的。但是美秀译本就不同了:“a splendid view suddenly opened before him”,却是更符合游客的期待,游客的注意力一直是在美景上。所以,他们向前旅行不久,就看到一个美妙绝伦的景色。

(二)旅游目的地的代入

在美秀译本中,桃花源在下意识中被替换成了美秀博物馆。这可以从许多的细节看出来。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2个汉字)

美秀译文:

All at once he came across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full bloom。On either bank there was nothing but peach trees as far as the eyes could see。Their flowers were fragrant,delicate and lovely to the eye。The air itself was filled with drifting peach blossom petals。(50个单词)

戴维斯译文:

Suddenly he came upon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They lined the banks for several hundred paces: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39个单词)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这个细节在戴维斯译本中得到了忠实的翻译。戴维斯用了16个单词很严格地按照原文9个汉字的顺序翻译。但是美秀译本却融化了原文中的句式,更突出了桃林的一望无际。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

戴维斯的译本完全对照原文,尤其是芳草一词,翻译成了herbage,指的是地上的小草,和落花相映成趣。而美秀译本故意忽略了“芳草”一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桃花上。

Their flowers were fragrant,delicate and lovely to the eye。The air itself was filled with drifting peach blossom petals。

在翻译中加入了译者的想象,并且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也不顾虑译文的忠实,细心描绘桃花的芳香、柔和、美丽,而对“落英缤纷”的翻译更是突出了桃花下落过程中的曼妙舞姿,强调了桃花盛开到极致的、令人惊艳的美,更是突出了此地的静谧。

(2)初极狭,才通人。

美秀译本:Once inside,he found himself on a narrow road……戴维斯译本:At first it was very narrow,barely allowing a man to pass……美秀译本将“山缝”偷换成了“道路”,这一点以上已有说明。

接着描述桃源人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戴维斯译本……upon lands level and wide with houses of a stately appearance。There were fine fields and beautiful pools,clumps of mulberries and bamboos。而Miho 译本为:Imposing houses stood among rich fields and pleasant crystal clear ponds all set with mulberries,willows and bamboos。美秀译本舍弃了“土地平旷”的意象,接着将“美池”加以细节化,“beautiful pool”变成了“pleasant crystal clear ponds”,水池变成了精心修筑的池塘,而池水也变成了悦人耳目的清澈的泉水。不仅如此,还精心搭配上了桑树、柳树和竹林。注意:柳树在原文中并不存在。而且,在原文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些是农业社区必备的生活来源。但是到了美秀译本中,这些桑树、柳树、竹林,都被额外“set”(精心设置)成为良田和美池的点缀。也就是说,成为供人欣赏的人为的美景,成了园艺布局,而非原先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的农业社会。

(3)桃花源批判现实意义的核心,就在于介绍桃花源人的来历以及外界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村中闻有其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而美秀译本完全舍弃这一部分,因为它和景点无重要联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美秀译本也完全舍弃了这一点,而是加上了另一个细节:Awhile later he decided to pay another visit to the idyllic village with the governor。由太守派遣,变成了渔人自己决定再去寻访那个美丽的村庄。于是,在此过程中忽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某些细节,如渔人究竟有无自主权以及渔人告发并再次带人寻找那个村庄的动机等,而偷换成了现代游人的心态:决定再次游览那个美丽的村庄。

(4)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美秀译本也完全舍弃了这一段。

而译文最重要的一部分,即译文的标题,也足以说明现代旅游业对古典文学翻译的影响。美秀译文的标题是:“Peach Blossom Valley。”而与戴维斯译文的标题“Peach Blossom Spring”相比,则将桃花源变成了桃花谷。因为美秀博物馆以两座山为基地,前山为接待处和餐厅,后山才是博物馆,两者以桥梁和隧道连接。

三、结论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旅游宣传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但是在国际化旅游的趋势下,古典文学的翻译就变成了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么完全舍弃不用,要么草草地以散文形式进行阐释,要么引用已有翻译。但是,所有这些都对中国景点的介绍有所损害,至少不够圆满,使得古典文学作为景点的核心魅力而遭到过滤,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景点的历史和文化优势。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并研究出必要的对策。

翻译并不仅仅是文本间的对应和转换,而且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政治、宗教、文化,等等。以此为参考框架,本文对日本美秀博物馆网上宣传资料中《桃花源记》的英文翻译策略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并阐明这些策略对旅游宣传目的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旅游宣传资料中,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宣传目的的实现而采取增删、改变等翻译策略的合法性、实效性研究将引导我们对这个领域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掌握。

参考文献:

[1]http://www。thehumanaught。com/blog/2006/09/28/maple bridge 枫桥/(accessed 28/09/2006)。

[2]http://www。cctv。com/english/TouchChina/School/Culture/20020301/100076.html(accessed 01/03/2002)。

[3]http://www。chinese forums。com/archive/index。php/t 178.html(accessed 09/10/2006)。

[4]http://www。chinahighlights。com/suzhou/attractions/hanshan temple。html(accessed 10/05/2007)。

[5]http://www。miho。jp/english/landscap/landscap。html(accessed 15/06/2006)。

[6]http://www。wretch。cc/blog/CafedeRiver&article_id=2766556(accessed 14/05/2007)。

[7]2006a。Translation and conflict:A Narrative Account。London&New York:Routledge。

[8]Baker,Mona。Reframing Conflict through Translation,published on Social Semiotics,V17,N。2,June 2007.

[9]Huang,Yunte。Transpacific Displacement:Ethnography,Translation,and Intertextual Travel in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Berkeley,Lond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宗教词汇翻译:准确理解与灵活变通

——对witness,sect(cult)和ministry译法的探讨

尹可秀

两千多年以来,基督教一直影响着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翻译基督教材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基督教,全面理解西方文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准确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为读者提供内容清晰、明白的译文。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曾碰到几个难以翻译的常见词:witness(v。,n。),sect(cult)和ministry。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宗教英汉词典可供查询,而在一般书籍资料中也查不到相应的译法,所以必须根据上下文以及相关材料进行词义推究,在此对它们的译法进行探讨,拙漏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一、witness的译法

witness一词,既可以当动词,又可以作名词,基本含义为“见证(上帝存在)”。

(一)witness用作动词

(1)Those involved were convinced that by their vigorous Christianity they could eliminate such evils,send more missionaries to foreign lands,witness in the cities,and achieve personal holiness选自Church History。New York: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llege,2001.以下例句如无特别说明,均选自该书,其中文译文为笔者所作。

这个句子里的witness显然可以理解为“见证上帝存在”。整句译为:

(1)a参与者相信,通过基督教的力量,他们可以消灭这些丑恶现象,向国外派遣更多的传教士,在国内城市见证上帝存在,获得个人圣洁。

事实上,这句话可以处理得更为清晰、工整一些。根据基督教的发展历史,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城市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针对社会不良现象,不同教会之间经常合作,在城市内共同举办传教活动。结合此句中向国外派遣传教士以及国内城市见证的情况,可以肯定国内城市的传教力度。因此,可以尝试将“传教”加入witness的含义中,译为:

(1)b运动参与者相信,通过基督教的力量,他们可以消灭这些丑恶现象,向国外派遣更多的传教士,在国内城市传教,见证上帝存在,获得个人圣洁。

补充词义之后,国内、国外的对比情况更为清楚和完整,而原文语意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传教”与“见证”的含义相差较大,这样的改动是否可行?笔者查阅了介绍基督教的其他书籍,以确认“传教”的译法是否可行,结果发现了类似的用法:

(2)“Witnessing”(is)a form of evangelism in which Christians seek to communicate their faith to others through their life and wordsCoutin,The Culture Of Protest。Oxford:Westview Press,1993:126.。

这句话对witnessing解释得非常清楚,将其定义为“福音派传教方式之一,教徒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言谈,向他人传播信仰”。由此看来,witnessing的确带有“传教”的含义,并且可以更具体地译为“身体力行”。同样的例句还有:

(3)Witnessing is as much about showing people Christianity in the way we live as it is about explaining Christianity by the things that we sayfrom BNC:C8N/497.。

该句的witnessing指“通过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言语来向别人传播基督教”。这个含义与例句(2)对witnessing的定义如出一辙。查阅《英汉辞海》王同忆主编:《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发现witness的动词项下有这样一条释义:“(如用言谈和行为)使他人知道某人所受过的宗教上的经历或某人所信奉的宗教道理:给某人的宗教信仰作见证。”虽然《英汉辞海》没有提供例句,也没有提出该词的具体译法,但至此可以肯定,在上述例句中,将witness(witnessing)理解为“传教”或“身体力行”是有根据的,能够准确表达该词的含义。

(二)witness用作名词

witness 不仅可以用作动词,还可以用作名词。例如:

(1)Many African Christians have suffered because of their witness for Christ。

(2)Consequently,they are willing to consider a biblical witness,and some followers of Islam are being converted to Christ。

许多词典将名词witness解释为“见证人/物”。在这两个句子中,witness显然不能沿用这一解释。它所代表的应当是“信仰”:

(1)非洲有许多人由于信仰基督教而受到排挤。

(2)因而,他们愿意考虑接受基督教,有的伊斯兰教徒甚至改信了基督教。

从上述分析可见,动词witness除了表示“见证(上帝存在)”外,还可视情况译为“传教”、“身体力行”;名词witness除了“见证人/物”这类常见含义外,还可以表示“信仰”。

二、sect(cult)的译法

与witness一样,对sect(cult)的翻译也需要根据其基本含义进行灵活变通。普通情况下,sect指“宗教中的派别”,cult和pagan是近义词,指“原始的膜拜、迷信”。而在有的句子里,sect和cult 是同义词。例如:

(1)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nessed the creation of a number of semi Christian or sub Christian groups that are often called sects or cults。

将该句的sect和cult译为“教派”或“派别”,似乎显得不够准确,因为原文旨在体现这些派别“半基督教”(semi Christian)的性质,它们与路德教、圣公会等教派不同。在译文中应当怎样体现这种区别呢?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同书中与之相关的一段文字来理解:

(2)In recent years,some Seventh Day Adventist leaders have began to question Ellen G。White’s prophecies and have leaned toward a more biblical understanding of justification by faith。Because of this,a few evangelical leader now tend to include Seventh Day Adventists as par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在这本书中,守安息日复临派属于sect的范围。从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sect通常是不被列入正统(orthodox)教派范畴的。因此,可以试着用“非正统教派”来翻译sect和cult,以体现sect和cult的特点。例句(1)、(2)可以译为:

(1)19世纪期间,许多半基督教性质的,或者说基督教新的分支建立起来了。人们一般将之称为“基督教非正统教派”。

(2)近年来,该教派的一些领导者开始质疑艾伦·G。怀特的预言。他们的观点更符合《圣经》教义,认为最后审判将以人们的信仰为依据。因此,福音派新教的少数领导者将守安息日复临派归入了基督教正统教派。

将正统性引入对sect和cult的理解,译为“非正统教派”,这是建立在一定上下文理解基础之上的。毛荣贵教授指出,翻译有时不得不靠“猜”,因为某些词很难通过查阅词典去弄明它的含义,但是可以在上下文中理解毛荣贵、范武邱编著:《英汉翻译技巧示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为了检验这种译法是否可取,笔者参阅了其他材料中关于sect和cult的用法:

(3)Following Cromwell’s leadership……practically every one has now free to use whatever gifts he had for attracting listeners eager to hear that Christ was at hand,that no matter what the learned or the well placed might say to the contrary,they were his chosen ones,his true church。Sects under such conditions multiplied and flourished as never beforeWilliam,Haller。Liberty and Reformation in the Puritan Revolu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5:229.。

这段材料表明,sects宣扬的教义可能与基督教学者(the learned)和领导者(the well placed)所持的观点相悖,但是它们的教义仍与基督教有关。正如例句(1)所描述的那样,它们带有“半基督教”的性质。这说明,例句(2)对sects(cults)所下的定义是适用的。例句(3)的大意是:

(3)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人们有权自由传教。他们各施所长,无视基督教的正统理论,宣扬耶稣即将复临,声称他们的教派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他们的信徒才是上帝的选民。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许多非正统教派成立了,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下面这段材料进一步说明了sect的特点:

(4)Churches(are)large,stable,mature,socially accepte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ects,in contrast to churches,are relatively small,are alienated from the surrounding world,and may not have the bureaucratic soc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churchesAnthony,F。C,Wallace。Religion New York:Random House,1966:84.。

虽然从字面意思来看,socially accepted不等于例句(2)中的orthodox,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的正统教派无疑已经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例句(2)的orthodox来理解该段churches的特点是可行的。与churches相对的sects自然就该译为“非正统教派”。这样一来,译文就可以做成:

(4)正统教派是具有较大规模、稳定、成熟、为社会所接受的宗教组织。与之相比,非正统教派的规模较小,自我封闭,不一定具备正统教派的管理组织。

通过对上述例句的分析,可以确定,当sect(cult)表示与传统的基督教派存在较大差别,而又具有半基督教性质的教派时,可以将之译为“(基督教)非正统教派”。

三、ministry的译法

除了witness和sect(cult)以外,在有的句子中,ministry也会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ministry的基本含义是“服务”。这个含义非常宽泛,包括多种服务,例如常规宗教服务、慈善活动、委派牧师履行神职等。而在这些服务类别之中,我们又可以进行更具体的分类。例如,牧师履行的神职包括主持宗教仪式、传教以及与别的牧区进行交流等。如果忽视这些具体差异,一概将ministry译为“服务”,译文未免显得粗糙,不利于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笔者认为,除了采用“服务”这个含义较广的词语来翻译ministry以外,在一些情况下,对ministry的翻译应当具体化。这里列举三种情况以供讨论。

(一)第一种情况

先来看两个例句:

(1)All of these social changes mad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American。The more dynamic churches responded to the realities and established many ministries to reach settlers on the frontier and immigrants in the cities。

(2)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 resulted in marvelous ministries both to the cultured city people of the East and the pioneers on the Western frontier。

在这两个句子中,教会的活动面向国内的未信教者和教徒,以传教或为教徒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由于这种服务与宗教直接相关,因此可以理解为“宗教服务”或“宗教活动”。这两个句子可以译为:

(1)这些社会变化对美国的基督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当时的情况,教会积极提供了更多的宗教服务,以便与拓荒者和城市的移民保持联系。

(2)在东部城市和西部拓荒区,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促进了宗教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第二种情况

教会除了提供“宗教服务”以外,还会在社会上开展一些活动,或者创立一些机构。例如:

(1)Social ministries。Other churches became“institutional”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programs such as gymnasiums,libraries,clinics,and social rooms for all aspects of life。Still others changed their message and preached a“social gospel”。

(2)He promoted many ministries including schools,rescue missions,the publication of periodicals,the I。B。R。A。radio network,and a savings bank。

教会提供的这类服务一般包括开办学校、建立慈善机构等,目的不在于传教,而在于给人们提供帮助,体现教会对社会的关心。根据其目的和内容,这类服务应当称为“社会公益活动”。例句(1)、(2)可以这样翻译:

(1)社会公益活动。其他教派开始热心于建立公共机构。例如,他们设立了体育馆、图书馆、诊所和向社会所有阶层开放的公众活动室。还有一些教派在传播“社会福音”,即社会公益事业。

(2)他促进了许多公益活动的开展,包括建立学校、成立救济机构、创办期刊、建成国际读经协会广播站和开办储蓄银行。

(三)第三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ministry指代“教会委派牧师或信徒担任某项工作”这一含义。例如:

(1)Following a period of study,Finney started preaching,and he was licensed by the Presbyterian Church……His ministry took him twice to England。

这句话固然可以译为“……因牧师工作的需要,他两次前往英国”,但是由于文中没有交代他是否曾经受任神职,因此译文显得有点唐突和模糊。其实,这里的ministry和preaching是同义词,都表示“传教”,可以试着将其译为: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芬尼获得了长老会的许可,开始传教……他两次前往英国举办布道活动。

再看一个类似的例子:

(2)In fact,Du Plessis was a leader of that church for a decade before he resigned to assume a global ministry through the Pentecostal World Conference。He took this move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God had called him to a ministry that would be both ecumenical in nature and worldwide in scope。

如果用“履行神职”来翻译ministry,那么在译文中,该词的含义会比较模糊。因此,对ministry的理解最好能够具体一些。和例句(1)一样,这个句子里的ministry主要是指“传教”。我们可以采用这个具体含义来进行翻译:

(2)事实上,杜·普莱西斯辞职以前,曾经在这个教会担任了十年的领导。他感到上帝需要他去开展传教活动,并且这种活动应该是普世教会性质的,要在全世界进行。于是,他毅然辞去神职,通过世界五旬节主义大会的帮助,到世界各地去传教。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对ministry的翻译应当准确而具体,除了采用“服务”、“神职”等译名以外,还可以视情况将之译为“宗教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和“传教”。

四、小结

Witness、sect(cult)和ministry是基督教材料中常见的词,类似的词还有practice,concern等。翻译这类词语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然后以这些含义为基础,进行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按照这种方法,笔者对witness、sect(cult)和ministry的译法进行了思考,认为在与本文例句类似的文本中,可以将动词witness译为“传教”或“身体力行”,名词witness译为“信仰”,sect(cult)译为“非正统教派”,ministry译为“宗教服务”、“社会公益活动”或“传教”。由于笔者所见有限,不排除这几个词语带有其他含义的可能。正如联合国高级译员李长栓教授所说:“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尽了一切办法,到了交稿时,对某个词或句子的译法还是不满意,使我们感到终身遗憾。”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33页。笔者提出的上述观点和体会,旨在探讨新词、难词的翻译方法,难免挂一漏万,请各位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毛荣贵,范武邱,英汉翻译技巧示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同忆,英汉辞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4]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C8N/497)。

[5][作者不详]。Church History[M]。New York: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llege,2001.

[6]Coutin,Susan Bilber。The Culture of Protest[M]。Oxford:Westview Press,1993.

[7]Haller,William。Liberty and Reformation in the Puritan Revolution[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5.

[8]Wallace,Anthony F。C。。Religion[M]。New York:Random House,1966.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热门推荐
  • 紫夜梦幻

    紫夜梦幻

    一个传奇般的人儿....一个梦幻般的传说.....
  • 爱的代价

    爱的代价

    明明是她和汪磊是世人口中的一对模范情侣,她也期许着今后的生活,却眼睁睁看着对她承诺之人出轨。伤透了心的女主,遇上了暖男体质的苏洋,她是否能够重拾爱情?
  • 猎人手札

    猎人手札

    一个延绵三代人的恩怨。一个纨绔子弟的蜕变。生活不是电影,无法修改,只有向前。别人无法救赎自己,只有靠自己才能救赎自己,无论是用阴谋还是杀戮。
  • 夏风学院

    夏风学院

    别以为女强男弱就不会有好结局,不想把到女神的男人不是好屌丝,让这本小说带你看魔幻爱情故事,见识一下什么叫现代魔幻青春校园恋爱小说
  • 上邪——南冥凌王

    上邪——南冥凌王

    她在千年前魂飞魄散;他在千年中追寻她的一魂一魄他愿为她等待:他愿为她永做鬼感情之路千万坎坷千年等待,只为重逢她说:“忘了吧,早已回不去了。”他说:“我不会放弃的,永远不会。”
  • 有一种爱情叫学霸

    有一种爱情叫学霸

    S大性格呆萌的李佳人因真心话大冒险游戏被恶整,必须向男神表白,却表白错对象,撞上了学校ACCA学霸吾卿。本是误会,可外号“卿贵人”的吾卿意外地接受了佳人。佳人误以为吾卿是想摆脱女生骚扰,心存愧疚,只好配合吾卿演戏。被迫当众表白,不得已写五千字情书公开后,全校师生都知道了他们是情侣。高中好友爆料黑她,被男神误会后,吾卿挺身而出解围。李佳人骤然意识到自己对吾卿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却明白自己跟学霸之间的差距,只能伤神暗恋。为学分,学霸帮她补课不停,替她闺密牵线证券部,帮她争取戏剧社角色……这还让她怎么把持得住啊?一次酒醉后,李佳人壮胆去找吾卿说清楚,闹了个大乌龙,还被学霸好心告诉了一个真相……
  • 搞定恶魔校草

    搞定恶魔校草

    “喂,你有病吧“瑶瑶喊道,她气愤的看着眼前这个被别的女生称之为男神的贱人。。。。。。
  • 秋庭暮雨类轻埃

    秋庭暮雨类轻埃

    玫瑰庄园里有一座彩虹一样的房子,那是美好也是带刺的毒药,神秘将庄小臻,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被破被贺南轩牵制。执子山上回眸一笑,以为爱情来到,好奇心却将庄小臻拉近深渊再也无法回头……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筹河篇

    筹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