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项经营决策,我们要从该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财务后果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决策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方面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影响。为了分析决策的影响,我们要在这六大会计要素之间建立起数学联系,按照前面讨论的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流程,进行定量分析,用数字说话,做到“心中有数”。
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定量关系传统利润表存在着一个缺陷,它不能说明当销售收入增加时,费用会如何变化。在传统利润表中,费用是按照其功能进行划分和反映的,例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等。假如有人问你,当销售收入增加10%时,管理费用会增加多少呢?根据传统利润表,你肯定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对费用采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划分,这就是从费用与销售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分类。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在全部费用中,有些费用并不随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发生变化,例如本年花费10000元租用的库房,无论销售额是多少(在一定范围内),甚至销售额为零,这10000元的租赁费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更好的例子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折旧费也不会随销售的增减而发生变化。因此,这种费用的总额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把这种总额不随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发生变化的费用叫做固定费用。
与固定费用不同的另外一种费用,是那些费用总额随销售收入的变化而同比例变化的费用。例如,按销售额的某一百分比给销售人员的提成,这一费用随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我们把这种总额随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增减的费用叫做变动费用。
还有一种费用项目,既不属于固定费用也不属于变动费用,叫做混合费用。例如,工资费用就可能会属于混合费用,之所以称为混合费用,是因为这种费用项目,既有固定费用的部分,又有变动费用的部分,例如,工资费用中一般包括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固定工资属于固定费用,浮动工资属于变动费用。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混合费用项目的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属于固定费用,另一部分归属于变动费用。
变动费用分为两类:随销售量变动的费用和随销售收入变动的费用。例如运输费与销售量一起变动,付给业务员的佣金通常定为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也就是和销售收入一起变动。
划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最省事的方法是账户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是对各明细账户逐个进行直观判断,看其是否属于或接近固定费用,若是,就归为固定费用账户;否则,就归为变动费用账户,对于混合费用的账户要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个明细账户。作为企业经理,你可以要求会计部门提供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的信息。现在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让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的划分变得更为可行,但很多企业都还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了解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分类,我们就可以根据各种变动费用项目与销售收入(销售量)的百分比关系,很快计算出:当销售额增加10%时,利润会增加百分之几。
我们还可以利用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分类做以下事情:
①如果变动费用的增加速度快于销售收入,则应查找并纠正效率低下的情况,因为在正常条件下,变动费用不应该比销售收入增加得快。
②如果被归类为固定费用的费用意外随销售的增加而增加了,需要明确这不是由销售的增加而导致的,并且需要调查导致固定费用增加的原因。
③如果被归类为变动费用的费用没有随销售的增加而同比增加,也应该调查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因为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着没有入账的费用。
④把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可以使我们更加精确地进行预算。
其中,“营业收入-变动费用”这一中间利润(未扣除固定费用的利润),会计上称为边际利润。边际利润对决策分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利润。
我们把上面的利润公式叫做利润模型,根据利润模型可以编制出管理决策用的利润表,我们称为内部利润表。内部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降价5%对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我们将在下面讨论。
销售额变化,经营利润会怎样变化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5%的销售量是否意味着提高5%的利润?不是的。
我们使用经营杠杆来表达销售额和经营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通常,销售额变化将带来更大幅度的利润变化,这种效应被称为经营杠杆效应。从1996年至2006年,沃尔玛的平均销售年增长率约为13.4%,而年获利增长率平均约27.4%。长期稳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是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经营杠杆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销售额变动10%,利润会变动百分之几呢?由上式可知,用经营利润变动的幅度与销售额变动的幅度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的系数就是经营杠杆。这个比值越大,说明销售额对利润的影响越大,利润对销售额的敏感程度越强烈。
之所以会产生经营杠杆效应,是由于存在固定费用的缘由,企业固定费用在全部费用中所占比重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就越强,而固定费用比重比较低的企业经营杠杆作用比较小。B公司的经营杠杆作用大于A公司,这是由于B公司固定费用较大的缘故。还表明,A公司与B公司相比,受销售额下降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销售额急剧下降的时期,A公司就不会像B公司那么快地发生亏损。
这里存在着哪一种成本结构更有利的问题。在未来销售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判定哪一种成本结构更优的。B公司的固定费用占较高的比例,因而当销售额发生较大波动时,B公司的利润变化幅度会更大些。即在销售状况好的年份,利润增长幅度较大,而在销售状况差的年份,利润下降的幅度也较大。相反,A公司固定费用比重较低,因而其利润的稳定性会强一些。即在销售状况不好的年份,抵御利润下降的能力要强一些,但在销售形势好的年份,其利润增长的幅度也会比较小一些。由此可见,用经营杠杆可以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杠杆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这种影响幅度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销售额越大,利润的变化幅度就越小,经营杠杆也就越小,并逐渐趋近于1.换言之,销售额足够大之后,销售额即便有较大变动,如再增加10%,而利润可能只增加1%或2%。这说明一味扩大销售量并非是很聪明的办法。当销售量很小时,如销售额增加1%或2%,利润可能会增加10%或更多。这说明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非常大,企业或市场稍有变化,利润指标就可能落空,盈利会有很大的波动。经营杠杆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固定资产(固定费用)要进行最大的利用,即最好地利用固定费用所提供的生产能力。无论产量提高或降低,固定费用将保持不变。
这个讨论对经营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它帮助我们认识扩大销售额与增加利润的内在联系。
管理者可以运用经营杠杆公式迅速计算销售额变化对利润产生的影响,而不必借助详细的利润表。
经营杠杆作用是基于在较高销售水平时固定费用维持不变,如果固定费用和销售同步增加,那么,利润的增长幅度就会与销售的增长幅度相同。
固定费用为企业提供了生产能力,经营杠杆作用反映了企业没有完全运用其生产能力。当达到最大产能时(销售若持续增长,早晚会达到这一点),必须增加固定费用以扩大产能。如果公司原已达到最大产能,那么固定费用应该已经增加了。这告诉我们,了解企业目前的产能达到何种水准是很重要的。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一定范围内的闲置生产能力属于正常现象。
资产负债表的重新编排为决策分析之用,我们把对外报送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按下列格式重新安排一下。
假如你不知道你的建议方案的后果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它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影响,那么,你这种决策能够是科学的决策吗?决策分析工具可以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他将使企业的经理成为更好的经理。
决策分析工具可进行企业总预算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和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分析以及企业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其基本思路就是:首先通过预测和推算,得出变化或决策方案的预期财务数据,然后对这些预期财务数据所代表的预期结果进行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