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29

第29章 王霸四观

——司马光评汉宣帝骂儿子(臣光曰33)

汉宣帝或惩于祖父刘据之鉴诫,行的是法治。而他的儿子、太子刘奭和当年的刘据有点同毛病,仁弱好儒,对宣帝的多用文法吏,以刑绳下,大不以为然。曾劝父亲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起来,骂儿子“乱我家者太子也”。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宣帝这段话在历史上相当出名,后之读史者,即是籍此而知晓大汉的统御之术。

王霸之争,是个大问题,头很大,全是儒家自己倒腾出来的结果。最早有王霸观点的,当是孟子吧。

《孟子?公孙丑上第三章》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霸道是打着“仁”的旗号,其实是靠武力来抢夺地盘,谁拳头硬,谁就吃香的喝辣的,但百姓面服心不服。而王道有如商汤以七十地,周文王以百里地,却最终拥有天下,全是靠修德修来的人心归顺,境界最高。

而《荀子·王霸》篇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荀子是从技术性的角度来区别王霸。有国者讲大义,则王天下;有信用,则独霸一方。而玩弄权谋,鲜有不覆亡的道理。他认为,处地偏僻的齐、越,能够称霸春秋时,便是讲信的缘故。

这就有二种观点了。

宣帝则提出了第三种观点。就我个人认为,宣帝以帝王的视角来理解王霸,最具实践经验。孟子的观点,是透过历史来总结历史,三代行仁义所以地盘大,春秋五霸用武力,所以只能称雄一方(“大国”不是天下)。孟子没有看到秦国的以武力统一中国,这一点上,他是有局限的。荀子显然对孟子的观点有所不安,因而提出“义”“信”的区别。而宣帝的结论是:行周政,用礼来规范人心,进而无条件顺服天子,这是王道;用法家的手段来统御治下,则是霸道了。王霸道杂用,这是汉家的经验。垂之后世,亦是如此。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霸道不仅仅如齐桓公,称霸一方、围点地盘做寨主即可。宣帝所说的霸,更接近治国的理念,而不单是手段。由此可见,诸子百家之儒、道、法三家,对中国未来局势的巨大影响。秦朝是地道的霸道,纯用法,伤于严刻。汉初百战之后,民生凋弊,所以崇尚道家的无事,自然恢复民力。至宣帝时,继武帝穷兵黩武之后,也是行无为的方针。但秦以后,对法家的倚重则成了王朝的共识。虽然有武帝的尊儒,但起码在宣帝看来,儒还是不大顶事的。

因此,司马光在“臣光曰”第33篇中,对宣帝的观点提出批评,可以看作是第四种王霸观。

司马光认为,王道霸道本质上并无什么区别。天子大权在握,诸事一人说了算,便是王道。而当大权旁落,天子说话不作数,只得由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来支撑门面(同讨不庭,以尊王室),则是霸道。司马光反对将王霸的思想割裂开来:“无论行王道还是霸道,都以仁义为根本,无非就是任用贤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此二者只不过在名位上有高下之分,德泽上有深浅之别,功业上有大小之差,政令上有广狭之异罢了,并非象黑白、甘苦那样截然相反。”

也就是说,区分王霸,是看它对百姓益处之大小。王道功德大,所以地盘也大。霸道功德小,所以地盘也小。这似乎更接近孟子,但两者有微妙的区别。孟子说霸是“以力假仁”,司马光则认为,霸也祖仁义。

司马光再次批了西汉。第一次批刘邦,用叔孙通这等小儒,不去找寻大儒来用;二批汉武帝不行三代之治,只懂得打战;三批汉宣帝,说王道不可行这话是错的。汉朝之所以不能恢复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盛世,是因为君王没有身体力行去做,并不是古代圣王之道不能再行于后世。司马光说,俗儒“诚不足与为治”。但儒有大儒、小儒之分,你汉宣帝为什么不用象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这样的大儒,你汉宣帝要用这样的大儒,汉世的功业那还得了?司马光指责汉宣帝,骂儿子太过懦弱,不识治体,那是可以的——父亲管教儿子,谁管得着。但不该说王道不可用,儒者不可用,这话也太重了。

所以说,经典只有一本,但读者千千万。经历不同,识见不同,各个的见解自然不一样。司马光是见过秦朝的疆域的,这一点就比孟子见得多。而司马光的王霸无区别说,我以为也是祖述有自。荀子是大儒,他的学生韩非与李斯却是地道的法家,儒法似又交揉在一起了。但宣帝的话也对,法是行权与御下的需要,教化却非儒莫属。打骂都不起作用,自然得惩诫,“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近世的南怀瑾认为,帝王用人以为己师,则可行王道;用人为友,则是霸道;用人以奴才看待,则是亡国之道。这是他的一个理解。我只是有一点疑惑,张良自己说,刘邦是拿他当师父看待的,而汉朝终究不是王道。

附:臣光曰33:王霸无异道。昔三代之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谓之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诸侯,诸侯有能率其与国,同讨不庭,以尊王室者,则谓之霸。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顾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广狭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汉之所以不能复三代之治者,由人主之不为,非先王之道不可复行于后世也。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皆大儒也,使汉得而用之,功烈岂若是而止邪。孝宣谓太子懦而不立,暗于治体,必乱我家,则可矣。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哉。非所以训示子孙,垂法将来者也。(《通鉴》卷27)

同类推荐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天灾刁民

    天灾刁民

    距离末日来临已经整整二十五年过去,新的纪元也从那一刻开始了,即使老一辈的人们也早已经把两千年这个计数单位给忘却,成为了他们脑海中一段深埋的旧时代记忆,现在的末世人已经习惯把今年简单的称为“末二五”!
  • 太平新语

    太平新语

    一个悲催的现代人回到1850年代!给你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太平天国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穿越盛唐当驸马

    穿越盛唐当驸马

    唐朝公主出了名刁蛮跋扈,唐朝驸马出了名的命运悲惨。主角顾元溪灵魂穿越到唐玄宗天宝五载,阴差阳错娶了唐玄宗女儿。盛唐之下,波诡云谲。唐玄宗年老沉溺于享乐之中,杨家姐妹骄纵淫逸,李林甫口蜜腹剑,诸皇子明争暗斗,黑衣大食向中亚扩张,安史之乱缓缓萌芽。主角既要对抗刁蛮任性的公主,又要应付朝里朝外的阴谋。看主角如何振夫纲,泡美女,戏弄皇室贵族,平朝野,中兴大唐。
热门推荐
  • 凡骨仙缘五毒心

    凡骨仙缘五毒心

    一句“好男儿自有际遇垂青”让一位十三岁少年开始外出游历,一场场际遇让他终于走上了仙道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等你在红尘

    等你在红尘

    记忆中,最亲最近的人唯有他,她几番修炼,几经磨难,不为成仙,只为等她记忆中的那个人回来。哪怕今生今世他不回来,那么她便保持长生不老,万物轮回,唯她永在。不为成仙,不为至尊,只为红尘中等你回来。
  • 美杜莎之吻

    美杜莎之吻

    在霍离传说中神撒了弥天大谎。她是诞生在世界树的精灵她是万物的元气她是爱。当精灵染指凡尘,爱会盛放或是凋零?
  • 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傲至尊

    武傲至尊

    新书《九域神王》已经发布,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鱼儿多谢大家!!!
  •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从谈恋爱到结婚、怀孕、生孩子,今天才发现,自己已经做了近10年的家庭主妇。研究工作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身份,自然让我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自己正在处理的、经历的各种饮食安全问题,让我很早就有了一种想法——用我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 夜启妍之时光之外

    夜启妍之时光之外

    这次我只有三年时间,不过三年对于我来说足够了!我一定会让你们彻彻底底的后悔!你们当初拿走了我的一切,现在,又想杀了我?呵,没那么容易!
  • 三人穿越

    三人穿越

    朋友生日,祝她生日快乐,特写此篇。
  • 女老板的纯情护卫

    女老板的纯情护卫

    李颖韵:“你为什么要起一个这么下流的名字?”夏流:“……”在美容院工作的夏流,无意中获得的五行异能,于是他被美女老板关注,美女同事倒追。清纯校花、火爆警花、性感总裁……各式各样的倾城佳人不断走进生活,夏流很痛苦,他只想做美女老板的纯情护卫,他该怎么办,是收呢,还是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