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900000063

第63章 背离共性,自成风景——陕西名家作品选·序

许久许久以来,我都陷入在关涉陕西作家和作品的话题之中。

最初是一种情感陷入。那是青少年时代阅读柳青《创业史》和王汶石的《风雪之夜》所发生的情感活动。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能写一些小说并参与一些文学活动的时候,关于陕西作家和作品的议论,就成为几乎所有关涉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里最重要的话题,一直延续几十年。直到现在,在专题集会里,在报纸刊物电视等大众媒体上,乃至作家朋友之间的茶棚饭桌的闲谈之中,依然以丝毫不减的热切浓厚的兴趣讨论着。话题的核心常常集中到一点,陕西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总体格局中的位置,与别的地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比照,优长何在,弱点哪儿?这个最被关注的话题的种种观点和看法中,常常牵涉到解放以来陕西两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前者是写乡村题材的柳青和王汶石,写战争和工业题材的杜鹏程,写诗歌和散文的胡征、魏钢焰和李若冰等作家;后者自然是新时期崛起当代文坛以路遥、贾平凹为代表的一个人数颇为整齐雄壮的作家群。尤其是新时期形成的这个群体的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近三十年来一直在陕西文学圈子内和广大读者群里探讨着议论着(且不说除陕西地域之外的当代文坛的作家、评论家和读者的评价和议论),甚至从他们的处女作和发轫之作开始,一直被关注被讨论到现在。除开某个较为极端的一竿子扫光的观点且不论,总体来看,正是这种讨论和议论所酿造的颇为神圣的文学气场和文学氛围,把这个群体中的一批作家提升、推进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大格局当中,甚为耀眼。应该说,十七年里的柳青、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焰、李若冰和新时期以来的路遥、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的创作,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群里被广泛传诵的作家和作品,当是陕西文学颇可自信的事。

关于新时期以来陕西作家群的小说作品的总体印象,似乎都在说着一个共性太多的问题。从表面看来似乎不无道理,诸如多以农村生活为写作选材,都在关注当代生活进程中的农民命运,大多都在追求一种生活演变中作品思想的深刻性,艺术上绝大多数也都遵奉着现实主义,语言上都弥漫着秦地方言的浓厚色彩。说到这个共性的负面,视野狭窄,手法陈旧等等。

如果说这些看法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还比较切合当时刚刚形成的这些青年作家作品的实际,那么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群体作家的作品风貌就很难用上述的共性来概括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视角去看,都很难把任何两个作家(更不要说一群)拢在一起论说共性了。就是说,他们各自已经完成或者说基本奠定了艺术的个性化特质。我亲眼目睹也切身经历了那个自觉而又迫切地逃离共性的过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贾平凹几乎同期创作的《浮躁》,其艺术气象、艺术风貌各成一景,更不用说后来的《废都》、《高老庄》了。我是清楚地看见这个群体的一批作家不断地实现各自的艺术探索和艺术自破,以鲜明的艺术个性闪耀在当代文坛上。稍后的年龄更轻的几位作家,一经出现在文坛上,就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个性令人刮目相看,杨争光、叶广芩、红柯、冯积岐、爱琴海等,很难在他们那里归结出共性来。中外古今的文学史有一点十分严峻也极富启示性,即个性化的艺术形态,既是作家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作品存活于世的关键之一。从这个说道,其实也属通常的法则的意义上说,我向前辈陕西作家和当代正活跃着创造着的作家表示钦敬。

《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小说选》和《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散文选》,收编了陕西50年来两代作家的代表作,读者既可以一窥一比同代作家的显明的艺术特质,也可以看出差异更大的两代作家各自难以归纳共性更难以混同的独立风景,起码不会轻率地统而论其共性了。

2003.12.23于海口

同类推荐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热门推荐
  • 惹上邪总裁

    惹上邪总裁

    很老套的故事,男友结婚,新娘不是她,不过她却被邀请参加婚礼。眼睁睁看着他为别的女人套上婚戒,原本她是要泪洒当场的,可偏偏出现个‘程咬金’什么,居然是新娘的前男人!为了保住他的婚礼,她可以暂且牺牲一下小小的色相,将这个色魔男人带出礼堂。这色魔男人却从此缠上了她。
  • 暮华阙:等君同

    暮华阙:等君同

    是羁绊,是执念,是千年的一瞥,是她对他的爱。是冷眼旁观,是百年相伴,是最初的动心,是他入骨相思。他是正邪两派谈之色变的人物,淡漠冷静,杀伐果断,却为她沦陷;她是月灵族第一继承人,洞察世事,纯真如初,却甘为他舍弃永生。只是千年之中谁弃了初心,封印过往?可到了一切的尽头,又是谁用尽全部说出那句,你,是我最后的信仰。
  • 风凌传说

    风凌传说

    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为雷力公国大将军之子,哇哈哈,还是个官二代,大街上横着走,看谁不爽就揍谁...哼哼,等等.......这是个魔法斗气的世界?武力为尊?......这不扯嘛,还要修炼吃苦,找宝,找药,找资源升级,靠......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吃喝玩乐,扮老虎吃猪才是我理想的日子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她,是初亲王府的三千金,虽然不是正室所出,但是因为母亲曾是初亲王最爱的妃子,所以曾经很是得宠;他,龙延国二皇子,有勇有谋,最具有帝王威望的皇子,民心所向,民声超过太子,为人果断,狠辣,切不在乎女人,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进入过他的心里,都只是被摆在玩偶的位置上。一段虐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哥只是骑士》

    《哥只是骑士》

    尽管哥身边站着美人一个,但别羡慕哥,哥只是“骑士”。尽管美人你爱上了哥,但还是忘了哥,哥……只是骑士,不是王子。
  • 黑暗天使拥有爱

    黑暗天使拥有爱

    八年前,因为家人的背叛,让她们走上了复仇之路,八年后,她们以崭新的身姿回到这个城市,在这里遇到了校园里的冷酷校草,当两座冰上碰撞在一起,又会迸溅出怎样的火花......
  • 悉昙字记

    悉昙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走狂妃:邪王不乖

    暴走狂妃:邪王不乖

    酒醒后,她却身在庙里,火势凶猛的正在燃烧……爹要将她献祭给玉慈大神,送她去-死-二十一世纪富家千金,魂穿在波族废材三小姐身上。不但没死成,恢复了修炼灵根。得到了只此一家的法宝。在庙外还捡了个这普天之下傲世无敌的美男-从此,他对她百般捉弄,紧追不舍,死缠难打,用心良苦,宠她到癫狂……阴晴不定,残暴依然不改的-某男:来人,把这个女人拖出去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吻99次:霸道校草心尖宠

    错吻99次:霸道校草心尖宠

    “你在敢接近其他男生,试试看!”“喂!吃醋了就直说,干嘛要这么说?”他们原是人人羡慕的情侣,因为一场意外二人被迫分开,当少女来到他所在的城市时,早已物是人非。一场商业联姻将二人再次捆绑在一起。少女和其他男生走得近,他会吃醋,少女总是在一旁偷偷的笑,但少女依旧被他宠上天。
  • 卿舞彼岸

    卿舞彼岸

    “愿君,一世长安。”“你……是神?”“月局月上,在此。”“卿舞姐!”“我要看到的可不是一个等死的人!”“女人,做本尊的妃,委屈汝了?”“夙卿,做我的后,共赏阖宫荼蘼可好?”“想你了,我便种一颗桃树。夙儿,来我身边。”“汝无论怎么恨本尊,本尊都甘之如饴。女人,本尊爱上汝了!”“别哭,我等你。”“何苦呢……”“女人,本尊不准汝离开!”“奈何桥旁,你等我。”“修哥哥,对不起……”“下个夏天……我便回来,永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