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900000013

第13章 五、揭秘鲁魁图腾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原始图腾,并且形成了一种古老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历经斗转星移的漫长过程中,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存活下来,其味经久弥永,形成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乳汁。实在是一个奇迹。

因此,说到图腾,说到原始宗教,我们的话题就转到了新平的鲁魁山地区。据有的彝族学者研究证明,鲁魁山地区彝族的原始图腾,是极有特点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图腾成为彝族区分其民族及宗支的重要标志。每一姓氏或宗支,都有关于自己图腾的传说,把图腾物示为自己缘起的祖宗,在同一图腾内,不许开婚媾的戒律。只要图腾相同,都可找到拥有共同祖先的亲切语言。一般情况下,这些氏族宗支在一个地域不是十分集中,而是很分散。而在鲁魁山这个相对区域很小的范围内,却有10个姓氏宗族,且每个姓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图腾物。这就十分少见了,也令彝族学研究者们惊奇了。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杨姓宗族总的图腾物为香芝麻棵这种野生草本植物,其亚宗支分为岩羊杨和绵羊杨;方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杰吾鸟(古代一种鸟名),自称“杰吾颇”,其亚宗支分为獐子方、猪食槽方;普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石蚌这种山溪中生存的动物,亚宗支有细芽菜(田字菜)普、大象(牙筷)普;李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老鸹花藤,其中又分出香芝麻棵李;矣姓氏族有水牛范及铜锣锅范;张姓氏族为绿斑鸠张、王姓氏族为乌鸦王等等。如此繁多细致的自然图腾物标志,再现了鲁魁山地区图腾文化的丰富和发达。

这许许多多的自然图腾物,都被鲁魁山各个民族视为自己缘起的祖宗,及保佑自己宗族兴旺昌盛的吉罗神(吉祥神)。因此,他们的图腾崇拜达到了极致,并由此作出禁伤害、食用、接触、亵渎等禁忌,以捍卫其至高无上的尊严。鲁魁山的图腾制,自古相袭,然而这10个姓氏,却并非古已有之。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鲁魁山各氏族彝书“玛绍书”(谱牒)的记载表明,鲁魁山地区的彝族,最早采用的是父子连名制谱系,而后采用班辈夫妻连名制谱系。这种谱系通常又以生辰十二属相为头一个字的字派班辈名谱,无所谓姓氏。在明清之际,姓氏夫妻连名谱制才开始使用。这段历史还不太久远,《新平县志》对鲁魁山姓氏的启用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其部将郭壮图至鲁魁山,授贼首勒昂为伪定备,改名杨宗周。”又说:“杨氏、方氏、普氏、李氏,其先鲁魁山野夷,清康熙二十七年招抚诸夷,杨宗周、方从化、普为善、李尚义等投诚,各授土职,相传至今凡九代,世谓杨、方、普、李为夷族即本此。”我们从关于姓氏由来的文字得知,自此之后人们就将“杨、方、普、李为夷族”改为“杨、方、普、李、矣倮倮”的口头禅。汉姓被鲁魁山彝族启用,因此只是清初的事情,是清王朝在改土归流中赐予的,或者是习汉俗改用汉姓的。来龙去脉如此清晰,使研究者们少费了些周折,就找到了答案。

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在鲁魁山地区的同一图腾表示着同一氏族、宗族或者胞族。同一氏族一般都采用同一姓氏,但同一姓氏就超越了鲁魁山的范围,就不一定是同一氏族、宗族或者胞族了。如此的一个结论似乎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们不如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比如鲁魁山的方氏,同距鲁魁不远的峨山县的塔甸乡,新平县的新化等乡村,元江县青龙镇的锣锅底村等地方的彝族方氏,属于同一原始氏族,他们有共同的源流传说和图腾标志,并且在一起祭谱。这种共同的古老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氏族内部共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比如鲁魁山地区的杨氏和新平梭克等地的杨氏,并不是同一原始氏族,他们之间有着很多区别。那么,如何区分图腾制相同的同一原始氏族,就要涉及祭谱这一实质性的问题。祭谱是滇南一带彝族各氏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在每年的十月择牛日举行,活动费用没有其他财源,主要靠本氏族男子平均摊派。祭祀是氏族的大聚会,本氏族人员都会按时到来,杀鸡宰牛,设宴欢聚,充满亲切。这种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整个氏族团聚在一起。在这一天,远处的宗支也要派一位长者作为代表,前来聚会,同时又要在宗族或胞族内部另行祭谱,仪式庄严而隆重。如此在大聚会的前提之下,又兼及各宗族或胞族内部的小范围,两全其美,使图腾制得以很好的沿袭,使古老的彝族文化得以张扬。

据传说,远古的哀牢古国,群峰耸立,江河纵横。这里只居住着一位名叫沙一的女子,她勤劳能干,长得很漂亮,常在江中捕鱼,并以此为生。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到江中捕鱼,发现从上游漂来一截木头。木头在水中沉沉浮浮,慢悠悠漂到她跟前,忽然一下子又沉下水去,然后就不见了。她正在奇怪时,这截木头却轻轻碰了一下她的肚子。谁知这一碰,居然碰出了奇迹,姑娘有了身孕。经历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十个儿子。原来水里漂来的那截木头是一条龙的化身,等沙一生了儿子,他就找来了,要看看沙一为他生的孩子。沙一就将孩子们领给他看,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是一条龙,长得奇形怪状,令孩子们生畏。大的九个孩子一看他的模样,立即吓得跑了。倒是最小的孩子对他不畏惧,也不生分,还爬上他的龙背坐着,表现出亲昵的样子。龙就转头吻舔最小的而又不害怕他丑的这个孩子。龙走之后,沙一就将小儿子起名为九隆。九隆之意,古彝语背叫九,坐叫隆。因此,九隆就是坐于龙背上的人了。九隆和他的九个哥哥慢慢长大成人,但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茫茫哀牢数百里,总得有一个领头人来统治。于是经过九个哥哥商议,推举九隆为王。原因是九隆的身上留下了龙舔过的印记,应该成为王。九隆不负众望,从此率领他的哥哥们建立了哀牢古国。这个神话来自于《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的九隆神话,同时也说明一个事实,大凡人类,都经历过漫长的母权时代,才跨入父系氏族社会。彝族也不例外。九隆神话只是母权时代的女子与异物接触而孕,繁衍后代的传说之一。实际上从鲁魁山最早流传的诸多传说,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女子们在与异物接触而孕之后的基础上,经过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和再现,将接触的异物神化了,奉为自己的祖宗或宗族。因此,各种图腾制和图腾传说就产生了。比如方姓氏族的图腾物杰吾鸟,也都有这样的传说,就是在女权时代,方姓氏族的始祖母,就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听到杰吾鸟清丽动听的鸣叫之后怀孕,并生子,使方姓氏族繁衍起来。方姓氏族以为杰吾鸟是自己的护佑者,是神鸟,就将其推拥为祖先,世世代代相袭崇尚,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当然,尽管这种被神化了的鸟类也许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在生物词中也难找到这个条目,但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尊崇这种鸟类,深爱着这种鸟类,自称杰吾氏族。还有杨姓氏族图腾物香芝麻棵,也有一个传说。香芝麻棵是一种山野间的野生植物,因散发清香而得名。传说杨姓氏族的祖先用这种植物的叶子泡茶饮用,然后怀孕生子,产生了杨姓氏族。因而,这种并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就被杨姓氏族推拥为自己的祖先了。这些神话传说演绎出的图腾,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令人们难以想象,但在人类起源的时期,还无法用科学来观照解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现象的时候,人们借助想象,把自然界的动植物与自身的存在相结合,筑成一个精神依托的壁垒,使生命更富有意义,也是鲁魁山地区彝族祖先智慧的再现。

当然,鲁魁山图腾制度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式,仍然要在社会发展与变革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作为反映母系氏族社会意识的图腾,也不再是维护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权威的情况下而开始的。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亚宗图腾制应运而生了。据介绍,我们得知一些彝书记载和传说,认为鲁魁山方姓氏族最初属于慕阿武的子孙,在禄丰一带定居生存,只是随着氏族内部家庭及成员的变化,产生了支系。这些支系除一支仍然定居于禄丰外,其余就分流到其他地方。而鲁魁山这一支系,是辗转迁徙至峨山县塔甸的黑呢,再分居到新平县的么祖尾,又从么祖尾分流,才形成的。据说最初分流到鲁魁山的是三兄弟,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之后,已经繁衍了200多户人家。随着人员的增多,鲁魁山这一支系又分流出一支系至青龙镇。如此不断变化,支系增多,图腾制也随之丰富了。我们来看看鲁魁山的方姓氏族,先从杰吾方裂变出了獐子方,由獐子方又分流出猪食槽方,在昌源定居的变成黑头翁方,在新平县新化定居的还分出白鹇鸟方和罗么树方、蕉瓜方等等。如此多变的支系,尽管我们理解起来有些费力,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远古彝族文化的丰富性,看到诸多的图腾传说是怎么诠释各自的姓氏宗族的。獐子方是这样传说自己的图腾标志的,说他们的祖先以捕猪为生,一日发现一只獐子从草丛里钻出来就去追赶,但总也追赶不到。正在急赶时,几根山草绊住了他的脚趾,并将脚趾勒断。獐子也幸免于难。他们的祖先吃了苦,没有得到獐子,认为獐子是龙的化身,有神灵保佑,而且相信獐子也能保佑自己,就以獐子为图腾物了。这种原汁原味的传说,密切了人与动植物的关系,是非常明了的区分彝族氏族和宗族的方法。请看看鲁魁山岩羊杨氏的传说,说他们宗支的祖先在山上打猎,看见一只岩羊站在悬崖上,就从下面用箭往上射这只岩羊。不料岩羊发现了,攀崖而走,将一块石头蹬落。而这块石块居然不偏不倚落到祖先头顶,把祖先给砸死了。这个传说充满悲剧气氛,可是这个宗支就此以岩羊为图腾物。这也许是心理恐惧而作出的选择,尤其是对自然物的畏惧。严格说来,这类图腾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相比,也有了变异,已经由对自然物的崇尚变成了畏惧。鲁魁山的图腾制,发展到晚期还出现了谐音图腾。这种现象十分有趣,是彝族聚居地的汉族接受了图腾制文化而形成的。这个例证来自王姓氏族,他们原本是定居于峨山县岔河一带的汉族,没有图腾制,可是移居鲁魁山后,竟也有了自己的图腾制,取其老王谐音,以老鸹(乌鸦)为图腾。可见鲁魁山的图腾制环境,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鲁魁山图腾制在少数民族图腾制中,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是一份难得的原始宗教文化遗产和资料。这对于我们研究玉溪乃至云南的彝族图腾文化大有裨益,是能够有很多帮助的。当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或外来文化的渗入,如今的鲁魁山图腾制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宗教文化,而是与民间习俗相结合形成的历史文化现象。

同类推荐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 东方轮回曲

    东方轮回曲

    总之就这么碰上了就这么卷入了就这么展开了表与里的世界境界中的异变咲夜……再见……溟……对不起……
  • 沁沁养成记

    沁沁养成记

    作为乖乖女---沁沁,她的成长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伴随沁沁一起成长,一起领略人生百态。看看最终的乖乖女会成长得如何…是郁郁寡欢…还是对世界充满仇恨…还是一如既往地逆来顺受…青春寄语:每一天,你过得开心吗?每件事,有认真完成吗?人生苦短,你确定要一直颓废下去吗?它总是这样,逼迫着人们坚强。金木: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 一世倾樱

    一世倾樱

    一场车祸,她穿越到令人羡慕的公主身上。拥有众多夫侍,他们才华横溢,样貌出众。对她异常厌恶,却不能离开公主府,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奇怪的手链又代表着什么?在这异世之中她能否收获自己的爱情?
  • 少年颠峰

    少年颠峰

    是为了情?为了义?还是为了权势?为了金钱?为了金钱?让李文峰这个神一样的男子走上了黑道的颠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般舟三昧经卷上

    般舟三昧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起,梦醒了

    风起,梦醒了

    “夏诺霆,你为了她竟然派人追杀我?”夏沐风哭得满脸通红,脸上的泪水宛如一滴滴鲜血。夏诺霆无所谓地笑着离去,幽幽地说“我只要她快乐”她握着手机,看着锁屏的全家福,冷声道“唐娜颖,你不得好死!
  • 萌妃不要太花痴

    萌妃不要太花痴

    “小帅哥!交个朋友吧!”花痴穿越女穿越成了小屁孩!让她怎么可能接受!不过这个小帅哥能拯救她!太萌了!太酷了!“滚!”小帅哥劈头盖脸地来个一句话!把人家花痴女打击得心都碎了!某花痴女秉持着要报仇的心态!光天化日下偷看某男洗澡!偷某男衣服!一次打斗中……踢人家命根……总之……冤家不聚头……
  • 异能幻想剑曲

    异能幻想剑曲

    平凡的陈晨,在一次接触里世界的遗族陷阱中面临死亡,被神秘的轩辕雪月所救,一个异能为主的奇幻世界就此展开真面目
  • 永恒的爱:少爷恋上折翼千金

    永恒的爱:少爷恋上折翼千金

    十年前。“你是谁……”“……“无人回应。十年后。“你是谁?”“我是你夫君。”……“复仇是么?我帮你。”他毫不犹豫的替她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