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绿豆藕(《岭南采药录》)
原料:鲜藕1节,绿豆50克,食盐适量。
制作与服法:鲜藕去皮洗净,备用。绿豆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取出切成厚片,装盘,佐餐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明目止痛。
按语:绿豆又称为青小豆,是人们喜爱的豆类之一,其味甘,性寒,善长清热解毒,明目止痛。本品以绿豆为主,辅以莲藕,清热凉血,更助绿豆之力,合用而成清热明目方。凡热毒上攻,目赤肿痛者均可食用。
绿豆藕,鲜香可口,营养丰富,又能清暑止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食用。
(8)炒羊肝
原料:羊肝250克,鸡蛋1个,葱姜、食盐、米醋、香油、黄酒、酱油、食盐、白糖各适量。
制作与服法:羊肝冲洗干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鸡蛋清、黄酒、酱油、米醋、葱姜、食盐、白糖,拌匀备用。香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调制好的羊肝,猛火快炒至熟。佐餐食用。
功能:补肝明目。
按语: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脏与眼关系密切。如果肝血不足,不能充养双目,则见视物不清诸症。治宜补肝明目。本品重用羊肝一味,以肝补肝,肝得其养,目得以明。羊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经常服之,对调治眼目昏花、夜盲等症,有一定作用。
(9)枸杞菜羊肉羹(《药性论》)
原料:枸杞菜100克,瘦羊肉200克,调味料适量。
制作与服法:枸杞菜摘洗干净,细切备用。羊肉切碎,放入锅中,加清水、黄酒、葱姜,旺火烧沸后加入枸杞菜,小火煨炖至熟烂,用湿淀粉勾芡,食盐调味,临出锅前,淋上少许香油,佐餐食用。
功能:清热补虚,养肝明目。
按语:枸杞菜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苗,又称为枸杞头,枸杞苗,枸杞叶,产于南方。《本经逢原》认为它“能降火及清头目”。《本草药性备要》谓之“明目益肾亏。”与血肉有情之品羊内相配做羹,共奏清热补虚,养肝明目之功。
(10)菊花饮(《民间验方》)
原料:干菊花10克。
制作与服法:取菊花放人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即可代茶饮用。
功能:疏风清热,利肝明目,耐老延年。
按语: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凉,尤以疏风清热,利肝明目见长,正如《本草新编》所说:“甘菊花,气味清香,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又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也。”菊花气味芳香,却不辛燥。“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本草经百种录》)。
菊花有黄、白之分,一般认为黄菊花味苦,宜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白菊花味甘,长于平肝明目,多用于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症。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菊花品种。
(11)加味蜜饯黑枣(《闽东本草》)
原料:青葙子100克,黑枣500克,蜂蜜500克。
制作:青葙子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以合并的汤液煎煮黑枣,到枣熟烂,汁液耗稠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停火,待冷装瓶备用;经常食用。
功能:清肝、补肾、明目,可防治夜盲,目出翳障,高血压等症。
(12)鲤胆光明散(妇女药膳)
原料:萤火虫21枚,鲤鱼胆2枚。
制作:将萤火虫纳入鲤鱼胆中,阴干百日捣为末;每次少许点眼。
功能:能使目光炯炯,精彩分明,因为此药膳可清热明目,散翳消肿。
(13)苁蓉明目丸(《妇女药膳》)
原料:肉苁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杂质),巴戟天60克,菊花60克,枸杞60克。
制作:上4味晒干,共研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2/日,淡盐开水吞服。
功能:补益肝肾,充精明目,适用于肝肾亏损,视物昏花。
(14)茉莉花银杞明目汤(《妇女药膳》)
原料:鸡肝150克,茉莉花30朵,枸杞10克,银耳(干)5克,各种调料适量。
制作:将茉莉花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鸡肝切成薄片,加盐少许,用姜汁,湿团粉拌匀;银耳发好后去掉硬根,撕成小块;枸杞洗净,锅中加清汤适量;加入料酒、盐、姜汁,鸡肝、银耳、枸杞,烧开后,打去浮沫,待鸡肝变色刚熟时,将茉莉花及浸泡液一同倒入锅中,即刻盛人碗中。
功能:实肝益肾,明目清头,适用于肝肾不足,视力减退,头晕眼花等症。
(15)补药羊肝方《太平圣惠方》
原料:羊肝一具,羊里脊肉30~60克。
制作:羊肝,羊肉分别洗净切片;枸杞根洗净,切片,加水2000毫升先煎,去渣取汁,人羊肝、羊肉,陈曲末,葱、豉汁共煮,渐煎浓稠,分为3份,空腹温服。
功能:益肾养肝,补虚,适用于肝肾阴虚精亏所致听力减退,耳鸣,目暗,腰膝酸软等症。
(16)明目海鲜(《中医营养学》)
原料:水发海参50克,水发鲍鱼20克,切丝,鲜蚌肉、鲜蚬肉各50克,水发干贝20克,熟海螺肉50克,切片,枸杞子50克,整鲍鱼贝壳一个,鸡汤、味精、黄酒和笋片各适量。
制作与服法:将各原料放人沙锅中,对人鸡汤以小火煨炖九成熟,再加调料和笋片,熟透即可,佐餐食。
功能:补虚泻实,明目,增强视力,经常食用本品,除可预防弱视、近视、早花作用外,对夜盲症、青光眼等症也有辅作治疗功效。
(17)苹果生鱼汤(《养颜饮食》)
原料:苹果2个,生鱼1条,生姜1片,红枣10枚,细盐少许。
制作与服法:生鱼去鳞、鳃和内脏,用清水冲洗干净鱼身,用姜落油锅煎至鱼身成微黄色,备用;苹果、生姜、红枣分别用清水洗干净;苹果去皮,去心,去蒂,切成块状,生姜刮去姜皮,切一片;红枣去核,备用;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烧开,然后加入以上全部材料,再用中火继续炖2小时左右,加入细盐少许调味,即可以食用。
功能:生津润肺,健脾明目,可预防黑眼圈的出现,也可防止眼下出现“眼袋”。
(18)桑葚酒
原料:桑葚500克,大米300克,酒曲适量。
制作与服法:将桑葚捣汁煮过,将米煮半熟沥干,与桑葚汁液拌合,蒸煮后下酒曲适量搅拌合匀,装入陶罐内,将瓦罐放在周围盛有棉花或稻草的箱子里发酵,根据季节气温不同,直发到味甜可口时,取出食用。食用时,每次4汤匙,用开水冲服,或置锅中加水适量煮食。
功能:补肝肾,明耳目,抗衰老,适用于肝肾不足之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等衰老征象。
(19)猪肝三丝(《中国药膳》)
原料:猪肝250克,胡萝卜100克,白菜100克,黄瓜150克。
制作与服法:将猪肝去掉云膜,洗净,切成薄片,用料油、米醋、酱油、鸡蛋清裹上一层薄浆;胡萝卜洗净切成丝,白菜洗净切成丝,黄瓜洗净切成丝备用;锅内放油,在油锅烧至温六、七成热时,煸炒金黄色时捞出备用;锅内再放少许花生油,在六成热时,放入葱花煸炒几下,下人胡萝卜丝煸炒1分钟左右,再下入煸炒过的猪肝片、白菜丝,然后下入料酒、精盐、味精,煸炒,再下入黄瓜丝,煸炒几下,即可食用。
功能:滋补健美,增强视力,有滋补健美功能。
(八)中药美眼
眼是心灵之窗,五官之首。它的大小、位置和明亮程度决定一个人的美与丑。多少年来,人们对眼的赞美最多,描写最多,可是由于眼的病变,致使容颜大为减色的也最多。常用的中药美容方剂既可以使眼目睛白瞳黑,目光炯然,视力提高,又能防止胞眼睑袋形成;并能防治视物昏花、目眼混浊,眼睫无力,常欲垂闭,胞睑浮肿等眼部疾患。重要的眼美容方剂如下。
1.美服名方
(1)拨云退翳还睛丸(《万病回春》)
原料:密蒙花、木贼、白吉利、蝉蜕、青盐各50克,薄荷、香白芷、防风、生甘草、川芎(雀脑者)、知母、荆芥穗、构杞子、自芍各25克,黑芝麻250克,当归(酒洗晒干)15克,菊花30克。
制作与服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饭后细嚼1丸,用苦茶送下。
功能:此药常服,终生眼不昏花。
(2)夜光丸(《普济方》)
原料;天冬(去心,焙)、麦冬(去心,焙)、生地黄(怀州者)、熟地黄(怀州者)、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各5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杏仁(去皮尖炒)、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甘菊花(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研)、羚羊角各37克,苁蓉(酒浸,焙干,另研)、五味子(炒)、防风(去芦)、甘草(炙赤色,锉)、沙苑子(炒)、黄连(去须炒)、枳壳(去白麸炒)、抚芎、生乌犀镑、青葙子各25克。
制作与服法:上述药,除已捣者外,余药同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功能:治一肾虚弱,风毒上攻,眼目视物,昏花不明,久而渐变内障,常服降心火,益肾水,明目除昏,夜可读细字。
(3)育神夜光丸(《育神光丸》)
原料:当归全用,酒浸洗,远志以甘草水蒸,捶去心,牛膝去芦,怀庆者为佳,地骨皮去梗,用水洗净,菟丝子捣去灰土,酒浸净,再以酒浸经宿,加酒蒸烂,捣成饼,日曝干入药,生地黄怀庆者效;酒洗净酒浸烂,熟地黄怀庆者效,酒洗净酒煮烂,同生地黄木臼同捣成膏,枳壳去壳,麸炒,甘州菊花去梗。
制作与服法:上述药各取等份,生熟地黄如前捣膏入前药,共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空腹用盐汤服,食后用温酒服,临睡清茶送下。
功能:滋补肝肾,疏风通络,适宜于因肝肾阴虚所致目涩羞明、目昏目暗等。
(4)明目延龄丸
原料:桑叶6克,甘菊6克,羚羊角尖(锉细为末)4.5克,生地黄6克,女贞子(研)6克,密蒙花4.5克,生牡蛎6克,泽泻3克,生杭芍4.5克,炒枳壳4.5克。
制作与服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功能:清热疏风,平肝明目,可作为眼保健方。此方乃清宫御医张仲元拟献慈禧方。
(5)丹砂椒方(《太平圣惠方》)
原料:丹砂细研3日,水飞过用100克,白茯苓去皮,取末50克,人参末50克,蜀椒去目250克。
制作与服法:上述药用好酒3升,置于新瓦瓷器内,向阳三伏热时合一处,用竹杖搅,令酒浸干为度,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晨服27粒,冷水或温酒下。
功能:明耳目、暖水脏、驻颜色。本主主药是丹砂与蜀椒,丹砂即朱砂,为天然的砂矿石,其味甘、性凉、有毒。《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谓之能“通血脉……悦泽人面”。《药性论》说:“丹砂君,清镇少阳君火之药,安定神明,则精气自固,火不妄炎,则金木得平,而魂魄自定,气力自倍。五脏皆安,则精华上发,故明目。”蜀椒,即川椒,与茯苓配伍,即“仙方椒苓丸”。功能为“补益心肾,明目驻颜。”
(6)明目便方
原料:霜桑叶6克,菊花6克。
制作与服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汤,每服6克,白开水送服。
功能:疏风,清热,平肝,对慢性眼疾有治疗保健作用,本方为清宫御医姚宝生献慈禧太后之便方。
(7)蔓荆子散
原料:蔓荆子500克,黄精1000克。
制作与服法:蔓荆子以水淘净,和黄精九蒸九曝,共为细末,晨以空腹以粥调服6克,午、晚食后,以温水调服6克。
功能:久服补肝明目,延年益寿。
(8)车前子丸
原料:车前子、菊花、生千地黄、麦冬各等份。
制作与服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用温开水送下。
功能:本方长期服用,能滋阴清热疏风明目。
(9)枸杞丸
原料: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拣净)12克,肉苁蓉(酒浸缩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
制作与服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酒送下。
功能:调补肝肾,养血填精,明目益视。
(10)明目方
原料:槐子适量。
制作:农历10月份采摘槐子,放入新瓮中,封口30日,洗去皮,初服1枚,第2日服2枚,至第10日服10枚,满10日后再从1枚服起,周而复始。
功能:本方长期服用,可明目令发不落,悦颜色,但素体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久服。
(11)清目养阴洗眼方
原料:甘菊花9克,霜叶9克,薄荷3克,羚羊角1.5克,生地9克,夏枯草9克。
制作与服法:水煎,先熏后洗。
功能:本方疏风清肝,养阴明目,以药液外用熏洗,直接作用于眼部,可增加眼部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对眼部美容十分有益,方中羚羊角尖可用山羊角尖加重份量代替。
(12)洞视千里法
原料:海盐、细茶各适量。
制作与服法:上2物以久开之水冲泡,每早用之洗眼。
功能:本方可以防止眼部组织老化,并使眼眸清澈。
(13)明目枕
原料:养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菊花适量取之。
制作与服法:上药为细末,相拌均匀,装入布袋内,制成枕头,外用塑料袋套封,晚上用时取下塑料袋枕之。
功能:本药枕疏风清热,明目益视。
(14)明眼袋
原料:柏叶适量。
制作与服法:研为细末,作枕,代枕用之。
功能:凉血明目,防止风热上攻,目睛昏浊。
(15)助阳活血汤
原料:黄芪、炙甘草、防风、当归各15克,白芷,蔓荆子各12克,升麻、柴胡各21克。
制作与服法:每日1剂,以水2碗,煎至1碗去渣,稍热服。
功能:调补脾气,助阳活血,促进气血流通,增加眼睑肌力,保持肌肤弹性,防止眼睑肌肤松弛,老化减少皱纹,亦可治疗眼睫无力,常欲垂闭者。
(16)神效黄芪汤
原料:黄芪60克,人参、甘草(炙),白芷各30克,陈皮15克,蔓荆子6克。
制作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能:补气养血,祛风消肿,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睡起眼睑浮肿;服本方时,忌食酒、醋、酱料、葱、蒜、韭及生冷硬物。
(17)肤黄散
原料:地肤子(焙)75克,生地黄150克。
制作与服法:取汁和作饼,晒干研末,每服9克,空腹用黄酒送服。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退赤,适用于血热淤阻的睡起目赤眼肿。
(18)眼泡消肿法
原料:甘菊花适量。
制作与服法:泡水外洗外眼。
功能:本主疏风清热明目,可消除双眼泡的肿胀。
(19)山七液
原料:人参、三七根适量。
制作与服法:以水磨汁,涂眼四周。
功能:本方散淤通络,退赤消肿,用于目赤胞肿。
(20)敷贴肿眼方
原料:芙蓉叶(研末)30克,细茶(研末)15克。
制作与服法:煎细茶调上2味为膏;涂于纸上,再贴于眼睑上。
功能:散热消肿,用于热邪郁滞而引起的目胞浮肿。
(21)退泡肿方
原料:猪腿精肉1片。
制作与服法:以大黄磨浓汁浸肉片,烤热贴眼肿处。
功能:本方清热凉血消肿,用于血热淤阻引起的睡起目胞浮肿。
(22)黑豆熨方
原料:黑豆500克。
制作与服法:分作10袋,沸汤中蒸过交替热熨眼泡处,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功能:活血退赤,利湿消肿,温通目络,适用于气血不通,水湿停滞引起的睡后目赤眼肿,3次可愈。
(23)散血膏
原料:紫荆皮、白芷、大黄、姜黄、南星、大柏皮、赤小豆、寒水石各等份。
制作与服法:上为细末,生地黄汁调成膏,外敷眼四周。
功能:清肾凉血,退赤消肿,适用于血热引起的睡起目赤胞肿。
(24)升睑方
原料: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钩藤、全蝎,炙黄芪各12克,银柴胡、升麻、陈皮、甘草各3克。
制作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本方适用于上睑下垂,而非重症肌无力所致者。
(25)正容汤
原料:羌活、防风、秦艽、木瓜各15克,黄松节(茯神木)15克,白附子、半夏,胆星各10克,僵蚕6克。
制作与服法:水煎,煎煮时加酒1杯,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能:本方祛风通络活血,用于上睑突然下垂,为风邪客于胞睑者。
2.中药生眉扶睫
此类中药与方剂是指具有生长眉毛、扶立睫毛的作用。它通过养血泽毛,益肾滋阴,活血祛风,补肺健脾等途径,促使眉毛、睫毛生长旺盛,并可治疗眉毛脱落,防止睫毛倒伏,一般多作膏、糊、油涂擦,或内服丸,散剂。常用的能够生眉扶睫的中药名方主要如下。
(1)圣惠生眉毛方
原料:蔓荆子(微炒)120克。
制作与服法:上药捣筛为末,以醋和每夜涂之。
功能:可生眉。
(2)治眉毛脱落方
原料:莲子草(旱莲草)。
制作与服法:捣纹取汁,磨生铁涂之,以手指揩摩,令药气透内、10日可涂2~5次。
功能:能生眉毛。
(3)松叶膏
原料:松叶、莲子草、马鬓膏(炼成膏者),韭根各250克,蔓荆子60克,防风(去芦头)、白芷各30克,辛夷仁,川升麻、吴盐,川芎、独活、桑寄生、藿香、沉香、零陵香各15克。
制作与用法:上药细切,先经桑根白皮500克,水8升,煮取5升,过滤去渣。盛于瓷器中,每日3~5次,外涂局部。
功能:治血虚风热所致眉发须不生。
(4)青莲膏
原料:莲子草汁3000克,牛奶1000克,生巨胜油1000克,甘草60克。
制作:上药细切,相合于铛中,以慢火煎之,似鱼眼沸时便搅之,勿住手,直至沫尽为熟;澄清,滤去渣,盛于净器中;每用候夜卧时,身仰卧,每鼻孔点3~5滴,如小豆大,至6~7遍止;良久乃起,有唾须唾却,勿得咽之,嗫少汤饮,如此点中部。
功能:眉毛白者即黑,落者重生,主治血虚眉发髭不生,但须忌生蒜、萝卜,辛辣物。
(5)松脂膏
原料:松脂60克,附子(去皮、脐、生用)60克,蔓荆子250克。
制作与用法:上药为末,以乌鸡脂和,盛于瓷器中,密封,于屋北阴干,百日药成,细研,以马髭膏和,薄涂于发髭不生处,勿令近面。
功能:治眉发髭不生。
(6)治眉发髭不生兼令黑方
原料;铁粉60克,附子(去皮、脐、生用)60克,蔓荆子60克,羊踯躅90克,零陵香90克,莲子草1000克,没食子5颗。
制作与用法:上药粗萝为散,以生油5000克,浸5~7日后,用慢火煎取一半以下,去渣,于瓷盆内盛贮,每日涂之神验,切不可涂着口鼻。
功能:适用于血虚无眉髭发。
(7)眉发自落方
原料:鹿角胶。
制作与服法:酒化;每日早晨服3~6克,发长,年余完全复原。
功能:治精血虚寒之眉发自落。
(8)眉发落不生方
原料:生姜、半夏适量。
制作与用法:用半夏为末,麻油调;先用姜擦3次,然后用上药涂之。
功能:治眉发落不生。
(9)眉毛生长方
原料:芥菜子、半夏各等份。
制作与用法:上药为末,用生姜自然调。
功能:治眉毛不生,擦数次即生。
(10)治癞风脱眉方
原料:生半夏、羊屎(烧焦)各等份。
制作与用法:上2味为末,自然姜汁调之,每日涂眉。
功能:治疗癞风眉落。
(11)雄黄丹
原料:雄黄末30克。
制作与用法:上药用食醋调成稀糊状后,均匀地涂于眉骨上,可使眉毛再生而黑亮,每日夜睡时涂,次晨洗方。
功能:眉毛再生且黑亮。
(12)柏附丸
原料:柏叶(切)500克,附子(去皮,脐,生用)60克。
制作与用法:2药为末,以猪脂和做20丸,每日1丸,在米泔水中化开,洗眉部连续10日,可促新眉生长,余药绵裹,密藏之。无令泄气,以备再用。
功能:生长眉毛。
(13)鲜姜生眉方
原料:鲜姜适量。
制作与用法:切片涂擦眉部。
功能:可治眉毛脱落。
(14)半夏外擦法
原料:生半夏适量。
制作与用法:上药和醋研磨外擦。
功能:对脱眉有效。
(15)茶水美眉方
原料:隔夜茶。
制作与服法:每日用之刷眉毛。
功能:久用可使眉毛浓密,可治疗眉毛稀落。
(16)皂角大黄散
原料:皂角刺1000克,大黄5克。
制作与服法:放在锅内反复蒸之,取出后晒干,研为极细末;将大黄浓煎取汁,调皂角刺末5克顿服之,每日1次。
功能:半个月后眉毛可以渐生。
(17)双衣生眉方
原料:墙上青衣(即土砖所砌之旧墙表面的黑尘),生铁衣(即铁锈)各等份。
制作与服法:共研为极细粉末,以水调成稀糊状后,均匀地涂于眉骨上。
功能:涂数次后可生眉毛。
(18)麻花散
原料:农历7月收乌麻花(即黑芝麻花),不拘多少;生乌麻油若干。
制作与服法:阴干,研为细末,再用生乌麻油浸泡2日后,涂于眉骨上,每日涂1次。
功能:可使眉毛生出。
(19)乌蛇丸
原料:乌蛇肉(酒浸、炙令黄)、白附子(炮裂)、白僵蚕(微炒)、干蝎(微炒)、防风(去芦头)、虎胫骨(代,涂酥,炙令微黄)、藿香各15克,麝香(细研)0.3克,腊月乌(烧为灰)1克。
制作与用法:上诸药、捣筛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送服20丸,夜临卧再服1次。
功能:祛风生眉,可治风毒眉毛坠落。
(20)治眉毛痒落方
原料:垂柳叶。
制作与用法:阴干捣筛为末,每以生姜汁于生铁器中调,夜间涂之,渐以手摩令热。
功能:治眉毛痒落。
(21)扶睫丸
原料:黄芪300克,葛根300克,防风300克,甘草300克,当归225克,白芍225克,蔓荆子450克,黄芩150克,细辛60克。
制作与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每日3~5次,用白开水送下。
功能:养血疏风,起立睫毛,适用于卷毛倒睫,昏暗不明等多种目疾。
(22)眼睫毛增长剂
原料:芝麻油适量。
制作与用法:取新压制之芝麻油,每晚涂在眼睫毛上。
功能:助睫生长,使睫毛修长而自然弯曲。
(23)石燕子治倒睫法
原料:石燕子。
制作与用法:先将倒睫拔去后,用石燕子水点毛囊处。
功能:对倒睫有效。
(24)蟹体内黄液治倒睫法
原料:蟹体内黄液。
制作与用法:将倒睫拔去,以此液涂于被拔毛囊处。
功能:治倒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