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0000000052

第52章 物理学概述及发展

“物理”一词寻根

中文“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有一楚人隐居深山以鶡羽为冠,自号鶡冠子,著有《鶡冠子》,《汉书·艺文志》录有其文。内云:“庞子云:‘愿闻其人情物理’。”西汉淮南王刘安等著《淮南子》亦见“物理”一词:“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这里出现的“物理”一词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常理,而非近代意义的物理学。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方以智(1611-1671年)曾著《物理小识》一书,这时的“物理”一词,实际上包括了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甚至还包括人文科学的某些分支。

晚清,物理学包括在所谓“格物学”之中。“格物”二字是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格物致知”的简称。当时的格物学是指除了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以外的所有自然科学。

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学知识开始传到中国。最初曾按西文Physics把物理学音译为“费西伽”。1900年,日本人藤田平八把饭盛挺造编著的《物理学》译成中文,我国学者王季烈对该书进行了文字润色和重编,并由江南制造局刊行。这是我国第一本具有现代物理学内容和系统被称为物理学的书。

现在“物理”一词含义有二,一是泛指事物的道理,二是“物理学”的简称。

物理学概览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按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划分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来自于实践,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入,物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随着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联系,于是各分支学科之间开始互相渗透。物理学也逐步发展成为各分支学科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物理学家力图寻找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从而统一地理解一切物理现象。这种努力虽然逐步有所进展,但现在离实现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给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新问题。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被认为是一种超距作用,它的传递不需要时间,产生和到达是同时的。这同狭义相对论提出的光速是传播速度的极限相矛盾。因此,必须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要加以改造。

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因此不论行星的质量多大多小,只要在某一时刻它们的空间坐标和速度都相同,那么它们的运行轨道都将永远相同。这个结论启发了爱因斯坦设想:万有引力效应是空间、时间弯曲的一种表现,从而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时间的弯曲结构决定于物质的能量密度、动量密度在空间、时间中的分布;而空间、时间的弯曲结构又反过来决定物体的运行轨道。在引力不强,空间、时间弯曲度很小的情况下,广义相对论的结论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结论趋于一致;当引力较强,空间、时间弯曲较大的情况下,就有区别。不过这种区别常常很小,难以在实验中观察到。从广义相对论提出到现在,就只有四种实验能检验出这种区别。

广义相对论不仅对于天体的结构和演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也有重要意义。

时空新观念——狭义相对论

在经典力学取得很大成功以后,人们习惯于将一切现象都归结为由机械运动所引起的。在电磁场概念提出以后,人们假设存在一种名叫“以太”的媒质,它弥漫于整个宇宙,渗透到所有的物体中,绝对静止不动,没有质量,对物体的运动不产生任何阻力,也不受万有引力的影响。可以将以太作为一个绝对静止的参照系,因此相对于“以太”作匀速运动的参照系都是惯性参照系。

爱因斯坦对空间、时间的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从而建立了新的时空观念。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1)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基本物理规律都一样,都可用同一组数学方程来表达;(2)对于任何一个光源发出来的光,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测量其传播速率,结果都相等。

在狭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体,空间距离是相对的,时间也是相对的。因此尺的长短,时间的长短都是相对的。但在广义相对论中,并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

相对论力学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假使质量是物质的量的一种度量,能量是运动的量的一种度量,则上面的结论是:物质和运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这一规律已在核能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力学定律就趋近于经典力学定律。因此在低速运动时,经典力学定律仍然是很好的相对真理,非常适合用来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力学问题。

狭义相对论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并且否定了“以太”的概念,肯定了电磁场是一种独立的、物质存在的特殊形式。由于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因此狭义相对论对于物理学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原子物理学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由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谔、狄里克莱等所创建的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它们与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的主要区别是:物理量所能取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不是确定性的规律,而是统计规律。

应用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原子结构、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吸收、散射光的过程,以及电子、光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过程非常成功,理论结果同最精密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微观客体的一个基本性质是波粒二象性。粒子和波是人在宏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概念,它们各自描述了迥然不同的客体。但从宏观世界实践中形成的概念未必恰巧适合于描述微观世界的现象。

现在看来,需要粒子和波动两种概念互相补充,才能全面地反映微观客体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所表现的性质。这一基本特点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不可能同时测准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位置测得愈准,动量必然测得愈不准;动量测得愈准,位置必须测得愈不准。

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产生于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但是它们起作用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是所有微观、低速现象所遵循的规律,因此不仅应用于原子物理学,也应用于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宏观物体的微观结构的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则是所有微观电磁现象所必须遵循的规律。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量子电动力学的局限性。

热力学的发展

物体有内部运动,因此就有内部能量。19世纪的系统实验研究证明:热是物体内部无序运动的表现,称为内能,以前称作热能。19世纪中期,焦耳等人用实验确定了热量和功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宏观机械运动的能量与内能可以互相转化。就一个孤立的物理系统来说,不论能量形式怎样相互转化,总的能量的数值是不变的。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一种表现。

克劳修斯等科学家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了宏观非平衡过程的不可逆性。例如:一个孤立的物体,其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尽相同,那么热就从温度较高的地方流向温度较低的地方,最后达到各处温度都相同的状态,也就是热平衡的状态。相反的过程是不可能的,即这个孤立的、内部各处温度都相等的物体,不可能自动回到各处温度不相同的状态。应用熵的概念,还可以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为:一个孤立的物理系统的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当熵达到最大值时,物理系统就处于热平衡状态。

光学和电磁波

光学,研究光的性质及其和物质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学科。光是电磁波,虽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电磁波中只占很窄的一个波段,但是早在人们认识到光是电磁波以前,人们就对光进行了研究。

17世纪的科学家们对光的本质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19世纪在实验中确定了光也有类似于波的干涉现象,以后的实验证明光是电磁波。20世纪初又发现光具有粒子性,人们在深入研究微观世界后,才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可以为物质所发射、吸收、反射、折射和衍射。当所研究的物体或空间的大小远大于光波的波长时,光可以当作沿直线进行的光线来处理;但当研究深入到现象细节,其空间范围和光波波长差不多大小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光的波动性。而研究光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时,还要考虑光的粒子性。

光学方法是研究大至天体、小至微生物及分子、原子结构非常有效的方法。利用光的干涉效应可以进行非常精密的测量。物质所放出来的光携带着关于物质内部结构的重要信息。

量子统计力学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统计力学,称为量子统计力学。经典统计力学以经典力学为基础,因而经典统计力学也具有局限性。例如,随着温度趋于绝对零度,固体的热也趋于零的实验现象,就无法用经典统计力学来解释。

在宏观世界中,看起来相同的物体总是可以区别的,在微观世界中,同一类粒子却无法区分。例如,所有的电子的一切性质都完全一样。在宏观物理现象中,将两个宏观物体交换,就得到一个和原来状态不同的状态,进行统计时必须将交换前和交换后的状态当作两个不同的状态处理;但是在一个物理系统中,交换两个电子后,得到的还是原来的状态。因此进行统计时,必须将交换前和交换后的状态当作同一个状态来处理。

根据微观世界的这些规律改造经典统计力学,就得到量子统计力学。应用量子统计力学就能使一系列经典统计力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如黑体辐射、低温下的固体比热容、固体中的电子为什么对比热的贡献如此小等等,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原子核物理学

原子核是比原子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结构。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内部结构、内部运动、内部激发状态、衰变过程、裂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的学科。

在原子核被发现以后,科学家们曾经以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才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可能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因此质子间存在着静电排斥力。万有引力虽然使各核子相互吸引,但在两个质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要大万亿亿倍以上。所以,一定存在第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力。人们将核子结合成为原子核的力称为核力,核力来源于强相互作用。从原子核的大小以及核子和核子碰撞时的截面估计,核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力程约为一千万亿分之一米。

原子核主要由强相互作用力将核子结合而成,当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或原子核之间发生反应时,要吸收或放出很大的能量。一些很重的原子核(如铀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裂变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0~30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两个很轻的原子核也能熔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原子核的熔合过程叫作聚变。

粒子加速器的发明和裂变反应堆的建成,使人们能够获得大量能量较高的质子、电子、光子、原子核和大量中子,可以用来轰击原子核,系统地开展关于原子核的性质及其运动、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

高能物理研究发现,核子还有内部结构。原子核结构是一个比原子结构更为复杂的研究领域。目前,关于原子核结构,原子核反应和衰变的理论都是模型理论,其中一部分相当成功地反映了原子核的客观规律。

固体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性质、微观结构及其各种内部运动,以及这种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同固体的宏观性质的关系的学科。它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泛的分支学科。

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形式很复杂,这方面的研究是从晶体开始的,因为晶体的内部结构简单,而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较易研究。1912年劳厄等发现X射线通过晶体的衍射现象,证实了晶体内部原子周期性排列的结构。加上后来喇格父子1913年的工作,建立了晶体结构分析基础。对于磁有序的结构的晶体,增加了自旋磁矩有序排列的对称性,直到20世纪50年代舒布尼科夫才建立了磁有序的对称理论。以后进一步研究一切处于凝聚状态的物体的内部结构、内部运动以及它们和宏观物理性质的关系。这类研究统称为凝聚态物理学。

固体物理对于技术的发展有很多重要的应用。晶体管发明以后,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以至整个信息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其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是革命性的。这种影响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固体物理学也是材料科学的基础。

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其各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宇宙间的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例如:太阳中心区的温度超过一千万度,太阳中的绝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也处于等离子体状态。19世纪以来对于气体放电的研究、20世纪初以来对于高空电离层的研究,推动了等离子体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利用轻核聚变反应解决能源问题,促使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蓬勃发展。

等离子体内部存在着很多种运动形式,并且相互转化着。高温等离子体还有多种不稳定性,因此等离子体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知道了描述等离子体的基本数学方程,但这组方程非常难解,目前还很难准确预言等离子体的性质和行为。

微观世界的揭秘者——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细胞内部极为细小的结构,可以在分子的基础上研究生命的奥秘,由此还产生了一门重要的现代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电子显微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也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有力工具。

1982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葛·宾尼博士和海·罗雷尔博士及其同事们共同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新型的表面分析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它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为此,1986年,宾尼博士和罗雷尔与发明电子显微镜的鲁斯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粒子相互作用

基本粒子按照其质量、寿命、自旋以及参与的相互作用等性质,可分为轻子、强子(重子、介子),以及相互作用的传递子等。在这些基本粒子所组成的基本粒子的世界中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引力作用在微观世界中太弱,因此可以不考虑。

温伯格和萨拉姆等以夸克模型为基础,完成了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弱电统一理论。他们因此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科学家们想把强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也统一进来,但困难比较大。目前最有希望的理论是超弦理论。

夸克模型

基本粒子如此之多,难道它们真的都是最基本、不可分的吗?近40年来大量实验实事表明至少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

1964年盖尔曼(生于1929年)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他因此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和泰勒因在粒子物理学夸克模型发展中的先驱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5年,费曼、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因在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和计算方法上的贡献,对基本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温伯格和萨拉姆等以夸克模型为基础,完成了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弱电统一理论。他们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统一场论的发展正向着把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和把引力统一进来的超统一理论前进;并且这种有关小宇宙的理论与大宇宙研究的结合,正在推动着宇宙学的发展。

粒子研究的强力工具——高能加速器

高能加速器是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和现代化实验手段。它采用人工方法加速带电粒子,以产生高速度、高能量的新粒子。为什么需要高能量的粒子呢?这是因为在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研究中,需要深入到基本粒子的内部,才能探求其秘密。高能加速器的原理,就是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获得能量而加速,再用磁场约束其运动轨道,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它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技术十分复杂。

揭示低温下的奇迹——低温物理学

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在一个大气压下,空气要在81K(约-192℃)以下才可能液化,便把低于81K以下的温度范围称为低温。如果采用特殊技术(称低温技术)把气体液化,并将它们置于特殊的容器中保存起来,就可以获得低温。许多物质在低温范围里显示了从未有过的奇导特性和规律。我们把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结构、特性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叫做低温物理。

超导电性的广泛应用

在工业领域,超导电性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遍及电能、电机、交通运输、空间技术等各个方面。例如,美国、日本、法国、前苏联等国家都进行过超导电机和超导磁流体发电的试验。还有许多国家都试图将超导磁体用作变控热核堆的等离子体约束磁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日本最先设计出超导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500公里/小时,并且样车已在东京-大阪间进行了表演。在空间技术领域,虽然人们应用超导磁体的起步时间不长,但有许多设想已经得到实现,如超导磁体轨道、火箭内磁力系统、宇宙辐射用磁分析器等。

原子时代的拓荒者——康普顿

康普顿(1892-1962)是美国物理学家。他由于对X射线的散射现象进行研究,并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做了科学的解释,从而发现了“康普顿效应”,即短波长电磁辐射射入物质而被散射后,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波长增大的波。散射物的原子序数愈大,散射波中波长增大部分的强度和原波长部分的强度之比就愈小。这一发现对能量力子理论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获得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普顿不仅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而且也是人类原子时代的一颗巨星。“二战”后期,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批著名物理学家联名写信给罗斯福,建议对原子能的利用立即进行研究。罗斯福马上任命成立以康普顿为领导人的“铀顾问委员会”。之后,又拨巨款作为研究经费。

1942年11月12日下午,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链式反应实验成功了,人类从此步入了神奇的原子时代。

理论物理学的核心——泡利

泡利(1900-1958)是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学的每个领域里,泡利几乎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192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该原理指出: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一原理使当时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对于正确理解反常塞曼效应、原子中电子壳层的形成以及元素周期律都是必不可少的。泡利因此荣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12月14日,泡利在瑞士苏黎世逝世。在他的葬礼上,人们赞誉他是“理论物理学的核心”。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伯格

海森伯格(1901-1976)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并不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若干个中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还由若干个质子和中子构成。从现代科学水平看,中子、质子都属于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据最新统计,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就有300种以上。对于物质结构的层次,由于出现了量子力学,才使人们的认识随着科学的研究不断加深。

海森伯格对原子论和核子论的创新见解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后来,他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果说过去探索物质结构的秘密,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话,那么自从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后,现代物理学就有了强大的探照灯,它照亮了科学向前发展的道路。因此海森伯格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粒子学大师——费米

费米(1901-1954)是意大利物理学家。1922年获比萨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前往德国,在玻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现代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观粒子费米,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他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技术物理等方面的研究(费米子)的量子统计法;导出β衰变的定量理论,开创了现代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提出的热中子扩散理论是原子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费米因利用中子辐射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及慢中子所引起的有关核反应,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奖。

费米还领导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等均出自其门下。

同类推荐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本书是四川省环保系统进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后的成果汇编。全书就四川省污染源普查的经过和结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包括总报告(国家发令、地方筹组、全面铺开、详细经过、主要结论,等等)、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普查分报告(放射性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废气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危废医废,等等),全方位立体地如实反映了四川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各类污染源的存在现状,对四川省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以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污染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全省乃至于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开展。
  • 月球的新姐妹:卫星(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月球的新姐妹:卫星(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刘芳主编的《月球的新姐妹——卫星》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月球的新姐妹——卫星》讲述了:人造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倾世盛宠:盛少,轻点宠

    倾世盛宠:盛少,轻点宠

    叶初夏一辈子都没有想到,她会和盛世结了婚,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时隔九年的时间,再见到盛世时,她的心里还是会有涟漪泛起。可是她却只能掩藏自己的感情,戴上一副不属于她的面具,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不被人知道的一场专属于她的秘密。新婚过去三天,他们睡在一起,第二天醒来,盛世恶狠狠的抓着她的手质问:叶初夏?你不是说爬上谁的床也不会爬上我的吗?怎么?才过了三天就这么没骨气了?你就是一个下贱的女人!说吧,想要什么!叶初夏望着他冰冷的面孔,手被他抓得很痛,她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我要你把我捧红,我出的新曲全部火起来。盛世面部阴沉得可怕冷冷的说了一句就转身离开。他说:叶初夏,既然你这么想红,我就让你红个透!
  • 倾世凰途:王爷我有药

    倾世凰途:王爷我有药

    她,安平郡主沈晚枫,在王府遇袭、父亲丧命、她身中剧毒后,身份和生活都变了。本是巾帼英豪一心报国,最终却是红颜祸水、改朝换代。倾世容颜下,是历经风霜的傲骨;曼妙舞姿里,有伴君伴虎的智谋;惊人医术中,蕴谋略杀伐的果敢;回眸一笑时,藏佛挡杀佛的狠辣。炫目浓烈如盛夏的蔷薇,为爱,始花开,怒放,至荼蘼……他,瑀王南宫璟临,因她得以新生,却为了复仇,把她当做操控于手的人偶,在波谲云诡中订立协定,却不忍看她孤身入宫、步步为营。当似铁的心中有了牵念的人,当操控的提线化成万千情丝,真情和天下,他和她该如何取舍?且看倾世凰途,风云叱咤!
  • 嘘,他是我恋人

    嘘,他是我恋人

    最幸运的事是绝对令我想不到的是遇见你,认识你,了解你,和你在一起。看到那个面瘫了没有?其实他会笑的,只是不让你看而已,诶?他过来了嘘...你过来点我告诉你个秘密,他啊,是我恋人。
  • 圣人纪

    圣人纪

    古之圣者立天地之道,今之圣者守人类和平。少年丘山带着一个强烈的信念走进了道园。
  • 星洛神女

    星洛神女

    星洛儿,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为了复活自己的哥哥,穿到普罗大陆寻找五种神药,他,为了她性命都不顾的保护着她,宠溺着她,一步步瓦解着她的心墙。他,不惜一切手段,步步紧逼只为了得到她的心。他,为了弥补她,宁愿出卖灵魂换取她的重生,从此,甜甜蜜蜜,恩恩怨怨,也从此展开。
  • 国民校草,一起走

    国民校草,一起走

    世上最美的爱情,是暗恋;比暗恋更美的莫过于互相暗恋……顾以轩,不管你怎么烦我,我都要粘着你!童语沫,拜托千万不要离开我,明明想说的是:你没事吧,到了嘴边却变成了:你个笨蛋……顾以轩,我喜欢你啊,用了我一整个童年和花季……童语沫,我喜欢你,用我的整个身心……“童语沫,你定的期限到了。”“啊?什么?”恶魔狡猾一笑,“你说,到了18就恋爱。”呆呆的某人,失望的低头,“哦。”却忽视了恶魔的笑。“那,就执行吧!”“啊,什么?!”恶魔吻住白兔的唇,“沫沫,烙了我的印,就只能是我的人!”…………
  • 杀手重生总裁大大乖乖投降

    杀手重生总裁大大乖乖投降

    一名杀手重生,完成她前世未了的心愿,放下前世身份,用着这世身份苟且的活下去。但为了什么她又重新拿起杀手的身份?
  • 魂斗灵能

    魂斗灵能

    世界不给你思考的时间,只有让你不断向前冲的危机,灵魂极致,便是成神,神界大门,为谁开启,邪能破界,欲渡神门,真命神灵之子,究竟是成神,或是成魔......
  • 深宫弃妃:皇上,硬要宠

    深宫弃妃:皇上,硬要宠

    【作品内容大面积修改,前面生活,后面宫斗】请谅解!满天霞红,清袖蓁绝笑着,喝下递过来的毒酒,含泪闭上了双眼。同一时间,同一时刻,清袖蓁在自己亲妹的身上重生,既然活了,就要为被抄家的清家报仇!缪寒湛!你是当今皇帝又如何?我清袖蓁,要为清家报仇雪恨!报仇报仇着,门外提亲的来了个晋王。等等,还有一个皇帝?!不过多久,自己倒是成为了大锦的第一宠后?!清袖蓁自己都不清楚。而且,还是第一锅水……怎么回事呢?不是说好要不报仇的嘛?
  • 探灵王哲

    探灵王哲

    有些时候人被自己给蒙蔽了双眼而犯错,犯了错才明白,几百年前,神界阻止了游离界对人界的统治,在神界付出代价下终于是把游离界的十三魔给封锁在十三层地府中,随着封印减弱,十三魔冲破封印,人界的危机步步紧逼,被命运选定的谢韩等人遇到了地亡者(游离界)的十三个地亡魔,心魔;欲魔;恶魔;等,由此展开了战斗,进入游离界之后一个个的的身世慢慢的开始浮出水面,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六个人六个历史背景六个故事迁出的爱恨情仇,是否知道自己家族背后的故事而有所改变?在摇摆不定的时候能否坚定自己的最初的信念?命运多舛,面对人界共同的危机摆在他们的恩怨能否就此结束?共同捍卫人界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