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400000015

第15章 辅臣难当 顾命反成夺命——南朝齐萧鸾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

齐高帝萧道成灭宋建齐,知创业之艰难,所以称帝后颇想有所作为。他曾经说过:“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可惜天不假年,萧道成称帝不久便死去了。483年,其子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

齐武帝萧赜从小随父亲在军中长大,即位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他亲眼看到了刘宋的亡国,也知道齐朝天下来之不易,所以在位的时候还能兢兢业业,当了一个老老实实的守业之主。高、武二帝在位期间,是萧齐王朝的全盛时期。在这期间,社会比较安定,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也有所恢复和发展。据《南齐书·良政传》记载:“永明(齐武帝年号)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炫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这里虽不乏溢美之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

齐武帝在位十一年,号称太平天子。

齐武帝死后,他的子侄便不断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从而使南齐成为存在时间最短的王朝之一,仅仅二十七年就灭亡了。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

黎明时分,天边的薄雾透出一丝微红,又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夜终于捱过去了。延昌殿寝宫里,齐武帝辗转病榻已经一个月了。一个月来,他强支病体,照常处理国家大事。他太留恋那青烟缭绕、金鳞闪耀的盘龙御座了,他太留恋那一呼百诺、发号施令的帝王生活了。

但是,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日益加剧的病痛使他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的大限快要到了。为了萧家天下的未来,他不能不考虑一下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了。

齐武帝即位之初,就把长子萧长懋立为太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太子忠厚仁孝,处事练达,很受朝野爱戴。十余年来,从未出过差错。

把皇位传给太子,齐武帝是放心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齐武帝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正月,太子萧长懋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太子去世后三个月,齐武帝立太子的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命太子属官改隶皇太孙。萧昭业身材颀长,容貌俊美,写得一手好字,待人接物也颇知礼节。齐武帝很喜欢这个长孙,有意以他为皇位继承人。

但皇长孙年仅二十,自幼生长深宫,不知祖宗创业艰难,亦不谙军国大事,他能负此重任吗?齐武帝心中实在没有把握。次子萧子良倒是很好的人选。他历任会稽太守、丹阳尹、扬州刺史、司徒等职,富有统治经验;又善于延揽人才,他麾下的沈约、王融、萧衍、范云等,皆是当时著名的才学之士。如果以萧子良为皇位继承人,他是能够胜任的。但如果这样做,就违背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古训,打乱了皇位继承顺序,难免要出乱子。思忖再三,齐武帝还是决定立皇长孙萧昭业为皇位继承人,让竟陵王萧子良辅佐他。

主意一定,齐武帝感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

过了几天,齐武帝病情加重,他命令竟陵王萧子良带甲杖入延昌殿侍奉医药,以防不测。萧子良以萧衍、范云、王融等为帐内军主,协助他处理事务。

萧衍生于宋明帝大明八年(464年),此时正值而立之年。他自幼聪颖好学,兴趣广泛,成年后博学多才,多谋善断,兼有文武才干,颇为时人所重。起初,他担任卫军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深受王俭赏识。王俭曾对人说:“萧郎三十岁之内当为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后累迁随王萧子隆王府谘议参军。其父萧顺之死,他辞职归建康,不久又为竟陵王萧子良起用。

范云亦为当时名士。他性机警,善属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竟陵王萧子良很欣赏他的才学和为人,早在担任会稽太守时,即把他召入幕府,担任主簿之职。

王融字元长,是东晋初年丞相王导的后代,当时任中书郎。他自恃出身世家大族,本人又才学出众,希望在三十岁之内成为宰辅之臣,因此,对目前的职位很不满意。有一次,他在中书省值班,曾经伏案悲叹:“年近三十,尚且如此落寞,真让邓禹耻笑。”邓禹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二十四岁就担任司徒(东汉时以司徒、太尉、司空为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王融当时年已二十七岁,故有此悲叹。

七月三十一日,齐武帝进入弥留状态,曾几度昏厥过去。当时,皇太孙萧昭业不在齐武帝身边。王融平时深受竟陵王萧子良器重,他想假传圣旨立萧子良为帝,登基诏书都已经写好了。

萧衍与范云私交甚深,无所不谈。他见王融想违背齐武帝遗愿,立萧子良为帝,就私下对范云说:“自古以来,凡立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王元长徒有其表,非济世之才,今日所为,必定失败!”

范云道:“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竟陵王可勘大任。王元长行此非常之事,完全是为了国家。据我看,满朝文武,能为国分忧者,唯有王元长一人!”

萧衍道:“你说他为国分忧,不知他是想做周公、召公呢?还是想做易牙、竖刁!”

周公、召公,都是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二人治理国家,平定反叛,分封诸侯,创立典章制度,开创了“成康之治”的局面。易牙、竖刁,都是春秋时齐桓公的近臣。管仲死后,二人与开方共同专权。齐桓公死,诸子争立,二人杀害群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大乱。萧衍把王融比作易牙、竖刁,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王融擅行废立的反对态度。

范云见话不投机,也就不再言语。

皇太孙萧昭业听说齐武帝病危,匆匆赶来。只见王融满身披挂,率甲士凶神恶煞般地守在宫门外边,声言皇上有旨:无论何人,不得擅入宫门一步。萧昭业自持皇太孙身份,上前搭话。但任他百般辩解,王融就是不放行。无奈,萧昭业只好暂且退下,兀自在那里发呆。

不久,齐武帝又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他见皇太孙不在身边,知道情况有变,急命近侍速召皇太孙率甲士入宫,并把朝廷大事委托给尚书左仆射西昌侯萧鸾。嘱咐完这一切,武帝瞑目而逝,时年五十四岁。

这时,宫门外的对峙仍在继续着。萧鸾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驾车驰至宫门。王融前来阻挡,萧鸾喝道:“皇上有令,召我入宫,谁敢阻挡!”说罢,推开众人,拥皇太孙闯入宫内。

接着,萧鸾命人打开了奉天殿的三对朱漆大门,召集群臣上朝,又命人将萧子良扶出皇宫。群臣上朝后,在萧鸾的指挥下,各整衣冠,登殿排班,依次跪伏,三呼万岁。皇太孙萧昭业就这样登上了皇帝宝座。

萧昭业即位十余天,就下令诛杀了王融。

西昌侯萧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他幼年丧父,由萧道成抚养长大。由于他生活朴素,办事干练,所以深为齐高帝喜爱,齐武帝也很看重他。齐武帝临死时,命竟陵王萧子良辅政。萧子良性情仁厚,笃信佛教,喜爱文学,不愿为国事过分操劳,就向齐武帝推荐萧鸾。所以,齐武帝又命萧鸾和萧子良共同辅政:“事无大小,子良要和萧鸾一起商议。”由此可见,萧子良并无心夺取帝位,王融乃是自作多情。可怜一代名士,年仅二十七岁便上了断头台。更有趣的是,王融的同党魏准被捕后,未经审讯,便惊惧而死。他死时遍体皆青,时人都以为是胆破所至。

竟陵王萧子良虽无意夺取帝位,但由于受王融牵连,也不免遭萧昭业疑忌。齐武帝出殡时,萧子良在中书省指挥调度,萧昭业特派虎贲中郎将潘敞率二百名甲士驻守在太极殿西阶防备他。葬礼完毕,诸王皆出,萧子良请求留下处理善后事务,也未得允许。萧子良身为宰辅之臣,却倍受猜忌,根本不敢有所作为。齐武帝死后不久,他也很快忧惧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萧昭业时常忧虑萧子良会取代自己的地位。听说萧子良已死,非常高兴。他为萧子良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又追封他很高的爵位。生前无端猜忌,横加迫害,死后追封官爵,给以殊荣,此类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可谓层出不穷,是封建皇帝惯用的伎俩。萧昭业年纪轻轻,就熟练地玩弄着这类把戏,真可谓“早慧”。

萧昭业自幼便性情聪慧,容貌俊美,举止得体,所以深为齐武帝喜爱。然而,他的种种良好表现都是假象,都是为了骗取齐武帝的信任而假装出来的。

文惠太子萧长懋生前对萧昭业管束比较严格,不许他胡乱花钱。萧昭业费用不足,便私下向富户筹借,人们慑于他的淫威,谁也不敢不借。他又私配钥匙,每天夜晚,便打开后门,到外面胡混。秘密往还许久,竟无人知晓。对受其宠爱的左右侍从,他都封官拜爵,将官号书于黄纸之上,让他们自行携带,许诺将来当了皇帝,再实授官职。

文惠太子生病后,他不离左右,亲奉医药,哀声戚戚,愁容满面。人们见了,无不感动。但一回到私宅,他便照样寻欢作乐。文惠太子死,齐武帝亲往东宫吊唁。萧昭业跪拜迎接,放声痛哭,几度昏厥。齐武帝见状,分外怜爱,搂着他,劝他节哀。齐武帝走后,他依然寻欢作乐。

为了使自己早登大宝,萧昭业请了一个姓杨的女巫为他日夜祈祷。文惠太子死,他认为这是杨姓女巫祈祷之力,对其倍加敬信,呼为“杨婆”。齐武帝生病,他又请杨姓女巫用法术诅咒祖父早死,以便自己能提前当上皇帝。齐武帝病重,萧昭业入宫侍奉,给他妻子写信时,竟一连写了三十六个小“喜”字,做一个圆圈围绕着一个大“喜”字。但在奄奄一息的祖父面前,他却愁容满面,未曾开口,先流下眼泪。齐武帝深为感动,以为后继有人。临死前,他拉着爱孙的手,叮咛道:“你若是想念朕的话,就好自为之,当一个英明的皇帝,以慰朕在天之灵。”可是,齐武帝的葬礼刚举行完,萧昭业就把他的乐师全部找来,命令他们演奏乐器,为自己助兴。乐师们虽迫于淫威,不得不进行表演,但无不哽咽流涕。

齐武帝死后,萧昭业又给杨姓女巫丰厚的赏赐,以奖励她咒死祖父的“功劳”。

萧昭业即位以后,一点正经事也不干。他经常与左右侍从微服出游,玩些荒唐的游戏。他又常在宫殿内赤身裸体地与阉竖嬉戏,斗鸡走狗,无所不为。他挥霍无度,每次赏赐亲信,都在百万以上。他常指着钱狠狠地说:“我从前想你的时候,连十个都得不到,今天要你还有什么用!”齐武帝在位时,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皇室用度也很节省,国库积蓄的钱达五亿万之多,金银布帛也不可胜计。萧昭业即位后,只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国库积蓄糟踏得一干二净。

萧昭业宠幸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宦官徐龙驹等人。其中,尤以綦母珍之最受宠幸。他所提的建议,萧昭业没有不采纳的。他公开卖官鬻爵,内外要职,都定好了价钱,谁给的价钱高,他就给谁肥缺。他担任中书舍人一个多月,搜刮来的财富就达千金之多。他甚至不通过皇帝,擅自将宫内财物据为己有。由于他权势熏天,所以一些官吏私下互相告诫:“宁拒至尊(皇帝)敕,不可违舍人命!”萧昭业又以宦官徐龙驹为后阁舍人,让他日夜陪伴自己。有时,徐龙驹头戴黄纶帽,身披貂裘,南面而坐,代萧昭业批阅奏章,左右侍从恭恭敬敬地侍候着。看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简直和皇帝没有什么两样。

由于萧昭业不理政事,所以朝廷大事皆决断于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萧鸾见萧昭业荒淫无道,屡次谏诤,但萧昭业并不听从。

萧昭业的皇后何婧英,虽然出身名门大族,性情却极为淫荡。当年为萧昭业诅咒齐武帝早死有功的杨姓女巫,有一个儿子名叫杨珉之,生得唇红齿白,身材魁梧,很得萧昭业欢心。何婧英见杨珉之年轻标致,便百般挑逗。很快,两人勾搭成奸。这婧英色胆包天,公然和杨珉之同寝一室,如同夫妇一般。更可笑的是,萧昭业身为皇帝,竟甘心戴绿帽子,对两人的丑恶行径视而不见。一时间,朝野上下,对此事沸沸扬扬。萧鸾见他们闹得太不像话,就与几个大臣联名上书,请求诛杀杨珉之。见萧昭业不理,萧鸾便派萧谌、萧坦之二人到宫中固请。何婧英听说他们要求除掉自己的心上人,顿时泪流满面。她对萧坦之说:“杨郎是个好人,并没有什么罪过,为什么非要杀掉他不可呢?”萧坦之不理睬她,上前附在萧昭业的耳边轻声说:“此时还有别的一层关节,不可让他人知道。”萧昭业回过身子,轻轻地叫着何婧英的妮称,对她摆摆手说:“阿奴暂且回避一下。”看到何婧英的背影消失后,萧坦之方才说道:“外面到处都在传说杨珉之与皇后有私情,丑声四布,彰闻遐迩。再不诛杀杨珉之,恐怕对陛下不利。”萧昭业不得已,只好下令诛杀杨珉之。萧坦之领旨,丝毫不敢怠慢,飞马报与萧鸾,立即命建康府行刑。后来,萧昭业又下诏赦免杨珉之,但为时已晚,杨珉之早已身首异处了。

不久,萧鸾又搜寻徐龙驹、周奉叔、綦母珍之等人的罪状,请求诛杀他们。萧昭业见这些人恶行证据确凿,无法袒护,不得已同意了萧鸾的意见。

萧昭业见自己的亲信陆续被杀,便怀疑萧鸾有异志,想推翻自己的统治,于是便想除掉他。文惠太子生前与鄱阳王萧锵(齐高帝子)关系密切,萧昭业找他来商量此事。但萧锵却不同意,他说:“萧鸾是宗族中辈分最大、年龄最大的一个人,而且受先帝遗命辅政,臣等年轻,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如今朝廷所能信赖的,只有萧鸾一人。愿陛下倾心信任,不要横生枝节。”中书令何胤,是何皇后的堂叔,颇受萧昭业的信任。萧昭业找他商量,想除掉萧鸾后,让他执掌朝政。何胤也认为此事不可。萧昭业又想让萧鸾出镇外州,离开朝廷中枢,但计谋未定,政变就发生了。

萧鸾受遗诏辅政,本想克尽职守,勤劳皇室。却不料嗣君昏暗,荒淫无道,自己屡次谏诤,非但不被采纳,反而倍受疑忌。他愤懑之余,便生废立之心。行此非常之事,需要呼朋引类,作为自己的同党。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萧衍。

当年,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功高不赏,却倍受猜忌,终于郁郁而终。父亲死时,萧衍正担任荆州刺史随王萧子隆的恣议参军。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萧衍顿时哭绝在地。他草草安排一下,便连夜起身,日夜兼程,疾驰奔赴建康。他本是粗壮之人,由于旅途劳顿,饮食不周,赶到建康时,已是形销骨立,面目皆非。亲戚朋友都有些认不出来他了。办完父亲丧事以后,萧衍便辞官在家,杜门谢客,不复出入官场,终日以琴棋书画为事。过了一段时间,他虽然为竟陵王萧子良征用,但心中却另有算盘。父亲的死给他的刺激太大了。他要报复,他要洗清父亲的耻辱。既然齐武帝已经死了,报复他已不可能,那就报复他的子孙!萧衍韬光养晦,把仇恨深深地埋在心里,时刻等待着报复的机会。

萧鸾何等精明,萧衍的心事早已被他看破。所以,废立之心一起,他便首先想到了萧衍。果然,两人一拍即合。从此,两人经常策划于密室,商量废立大计。

这天,萧鸾与萧衍又在一起密谋废立之事。萧鸾问道:“我行废立,当以何事为先?”

萧衍道:“宜先剪其羽翼,以孤立昏君。”

萧鸾道:“前些日子不是已将徐龙驹、周奉叔、綦母珍之等人诛除了吗?”

萧衍道:“这些人乃是嬖幸小人,并不足惧。令人担忧的倒是那些亲王宿将。他们统领大郡,手握重兵,一旦起兵,为害甚大。对这些人,可安抚的安抚,不可安抚的就应将其召至京师,控制起来。”

萧鸾道:“此言甚合我意。随王萧子隆在武帝诸子中最有文才,且体貌壮伟,素有韬略,领有大郡,兵多将广,为我所忌。我想首先把他召至建康,恐其不从,奈何?”

萧衍道:“我在荆州多年,对那里的情况了解不少。依我看,随王虽有美名,其实乃是庸劣之人。他手下并无智谋之士,所依仗的不过司马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二人。这两个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如果封他们以高官显职,他们必然离开随王,另谋高就。至于随王,只需一封书简,便可召至建康。他离开了荆州,不就是明公的俎上鱼肉么?”

萧鸾又道:“会稽太守王敬则,乃是高帝旧臣。此人功劳卓著,骁勇无敌,恐不为我用,亦为我所忌。”

萧衍道:“此人本是草野村夫,适逢乱世,忝至大位,并无深谋远虑。对付这样的人,只要多给玉帛,穷其富贵,多选美女,以娱其心,当可无事。”

萧鸾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萧鸾依计而行,征垣历生为太子左卫率、卞白龙为游击将军,二人果然离开了随王。接着,萧鸾又召随王萧子隆至建康,找个借口杀掉了他。王敬则见萧鸾对自己赏赐丰厚,而且自己已年过花甲,也就不愿多事,在萧鸾诛戮高武子孙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举动。

豫州刺史崔慧景探知了萧鸾的计谋。他觉得自己是高武旧将,萧鸾行废立之事,恐怕对自己不利,于是打算投奔北魏。

萧鸾闻讯后,以萧衍为宁朔将军,令他镇守寿阳(今安徽寿县)。对外声称是防御北魏,实际上是暗中监视崔慧景。

崔慧景见朝廷怀疑自己,心中畏惧,于是身穿白服,亲自出城迎接萧衍。萧衍见他如此恭顺,便把他邀至帐内,好言劝慰一番,又设宴款待。席间,宾主杯觥交错,两情欢恰。许久,方尽欢而散。崔慧景千恩万谢,告辞回城。

客人走后,部下房伯玉、徐玄庆对萧衍说:“崔慧景反迹已经败露。对此叛逆之臣,应当加以治罪。我等武将,譬如猎鹰,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便会冲上前去,将其制服。将军为何放他回城,养虎遗患?”

萧衍笑道:“此时的崔慧景犹如我们掌中的婴儿,制服他太容易了。但是,他今天如此恭顺,我实在不忍心将他治罪。再说,人家是来做客的,在酒席上将其拿下,传出去我们的名声也不好听。我估计,从今以后,崔将军不会再这样桀骜不逊了。”

果然,时间过了不久,崔慧景便写密信给萧鸾,完全支持他的废立之事。

卫尉、衡阳公萧谌,是齐武帝的族弟。齐武帝当太子时,他便是齐武帝的心腹。齐武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步兵校尉、南兰陵太守,甚为信任。机密大事,常与他商量。临汝侯萧坦之,也是齐武帝的族弟,他曾任东宫直阁,以办事勤勉深受文惠太子信任。萧昭业即位后,因为二人是祖、父两代的亲信,所以对他们颇为信任,让他们在宫中宿卫。每当萧谌请假外出时,萧昭业便不安心,甚至达到通宵不寐的地步。至于萧坦之,萧昭业也不让他离开自己左右,微服出游时也带着他。萧坦之可以自由出入后宫。萧昭业喝醉酒时,常常赤裸着身子。每当这种情况,萧坦之总是尽心服侍,婉言安慰。

萧谌、萧坦之服侍萧家祖孙三代,倍受信任,对萧昭业本无二心。但是,萧昭业轻薄无行,日甚一日,二人百般劝说无效,知道此人难以长久。他们怕将来一旦有变,殃及自己,于是,改变主意,又去投奔萧鸾,充当他的耳目。对于二萧的这些变化,萧昭业竟一无所知。

齐制,诸王出镇地方,由朝廷派典签辅佐。典签多由皇帝亲信担任,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因其权力甚大,遂有签帅之称。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顾诸王的饮食起居。因此,典签的职位虽低,实权却很重。刺史向中央呈奏公事,必须取得典签的副署才有效。有些典签,一年要回京城好几次,秘密汇报刺史、郡守和州内僚佐的好坏,以供帝王进退黜陟的参考。这样,上自刺史,下至僚佐,都不得不巴结典签。如若不然,便要倒霉。武陵王萧晔(齐高帝第五子)出为江州刺史,因对典签赵渥之不甚恭敬,到任百余天便被赵渥之诬告,齐武帝当即将其免职。南海王萧子罕(齐武帝第十一子)奉命戍守琅琊,想去东堂游玩,典签江秀不同意,他也只好不去。后来,萧子罕回京时,哭着对他的母亲说:“儿身为亲王,想移动五步都不行,这和囚犯有什么两样”西阳王萧子明(齐武帝第十子)去探望侍读鲍巽的病,想带几本书送给他,典签吴修之不同意,也只好不送。从这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典签权力之大。当时,萧谌、萧坦之手握兵权,又为皇帝亲任,中外忌惮。他们秉承萧鸾旨意,密令诸王典签,让他们约束诸王,不许诸王同外界交往。诸王典签慑于其权势,无不从命。这样,在外地的诸王都被控制起来了。

萧鸾又将废立之谋告知尚书令王晏、丹阳尹徐孝嗣,二人都表示赞同。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颖基也表示支持萧鸾。萧谌命二人率军奔赴建康,想借其势力举事。萧鸾怕日久生变,让萧坦之转告萧谌赶快举事。萧坦之对萧谌说:“废立天子,古今大事,岂能迟疑?听说皇帝的亲信曹道刚、朱隆之等人已经侦知到我们的行踪,正欲起兵。你明天若不举事,恐怕就来不及了。弟有百岁老母,岂能坐听祸败!”萧谌听他一说,决定马上举事。

建武元年(494年)七月二十日,萧鸾发动政变。他先派萧谌进宫,诛杀萧昭业亲信直阁将军曹道刚、中书舍人朱隆之等人。接着,自己率兵自尚书省进入云龙门,王晏、徐孝嗣、萧坦之等紧随其后入宫。尽管准备充分,党羽众多,但事到临头,萧鸾也不免有些心慌。刚刚进入云龙门的时候,他竟然接连三次把鞋子弄掉了。

政变发生时,萧昭业正赤裸着身子在其父亲宠妃霍氏的房间里胡闹。听见外面的嘈杂声,他知道情况有变,急忙命令关闭内殿的所有门窗。可悲的是,直到此时,他还不知道萧谌参与了政变,还派人传萧谌前来救驾。

不一会儿,萧谌率兵闯入寿昌殿(皇帝寝殿)。萧昭业急忙躲入爱妃徐氏的房间。他知道大势已去,便想拔剑自杀。但是,这位平时娇纵惯了的公子哥,怎么对自己也下不了手。他两手颤颤巍巍地向自己比划了几下,就是刺不进身体。他索性扔掉宝剑,又拿来一条丝帛,想上吊自杀。就在这当儿,叛乱的士兵闯了进来,把他拥了出去。

萧谌刚闯入寿昌殿的时候,守卫寝殿的将士们都纷纷手执兵器,想进行抵抗。萧谌向他们喝道:“我率兵进宫,乃是擒拿叛逆之人,与你们无关。你们坚守岗位,不要轻举妄动!”宿卫将士们平时归萧谌管辖,对他颇为忌惮,见他这样说,也就相信了。这时,见萧谌等把皇帝绑架出来,知道发生了政变,他们便纷纷冲上前来抢救皇帝。可悲的是,此时萧昭业已经吓破了胆,竟然不发一言。将士们自觉无趣,又纷纷退了下来。

萧谌等将萧昭业挟持出寿昌殿后,便把他杀了。萧昭业死时,年仅二十二岁。他的亲信弄臣,也被诛杀干净。

萧鸾俘获萧昭业后,自觉出师无名,对以什么名义废掉皇帝,颇费斟酌。这时,徐孝嗣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伪造的太后命令,献给萧鸾。萧鸾接过伪诏,大喜过望。二十一日,萧鸾以太后的名义追废萧诏业为郁林王,迎立文惠太子次子新安王萧昭文为帝。萧鸾 以皇帝名义,封自己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扬州刺史,晋爵宣城郡公。十月,又晋爵宣城王。从此,萧鸾独揽朝廷大权。

萧昭文名为皇帝,实为傀儡,行动上没有丝毫自由,甚至饮食起居等生活小事,也要先报告萧鸾,得到准许后才能行动。有一天,他想吃蒸鱼,管理伙食的宦官竟然以没有宣城王的命令为借口,不给他吃。他也没有办法。

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十月辛亥(初十)这一天,萧鸾以皇太后的名义,废萧昭文为海陵王。次日,萧鸾即皇帝位,改元建武,他就是齐明帝。

这一年十一月,齐明帝诈称萧昭文生病,几次派御医前往探视,伺机谋害了他。可怜萧昭文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同类推荐
  • 不灭大汉

    不灭大汉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来到这战乱纷飞的时代成为那大汉最后一名皇帝,还会让这些事情发生么?袁家兄弟:“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刘协:“吾乃大汉王爷!”曹操:“吾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协:“抢得就是你。”刘备:“吾乃汉室宗亲。”刘协:“我怎么不知道?”孙权:“……”刘协:“你别说了,你那本事还不如你那兄长。”孙策:“终于有人想起我了。”刘协:“有勇无谋之辈,比起吕布你还差的远。”周瑜:“安敢欺我兄长。”刘协:“你媳妇归我了……”汉旗指处,望尘逃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吾刘协要再创一个大汉盛世,诸卿可愿助本王一臂之力?”
  • 行秦纪

    行秦纪

    少年苏毅寻梦远古山洞,神秘壁画,不解古语,白衣仙子,让他魂牵梦萦,欲究其奥妙,却遇袭忍者屠戮,勇跳山崖,白光一闪,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前秦朝,本以为此事偶然,却不知乃天命所在,因果轮回,千年之约,苍生大道,必逢之则必化之。
  • 海洋霸权时代

    海洋霸权时代

    意外的被时空断崖的守护部队选中,肩负着振兴华夏的重大使命,何逸在与英国,德国,法国以及各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周旋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利于自身发展的技术,在晚清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结合了一切可以结合的力量,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邪恶势力,在未来的海洋霸权争夺中确立了前无古人的巨大优势,属于华夏民族的海洋时代到来了!
  • 三国之天平盛世

    三国之天平盛世

    坑啊,出个车祸都能穿越,我也是醉了。不过既然来到三国,那我就建造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只属于我的三国,一个我心里的三国。
  • 地奇

    地奇

    猎地之奇妙,赏自然之壮丽!四大国度为争夺大地之心岩溶心核展开了一场气势恢宏的自然之战!
热门推荐
  • 无敌之邪神

    无敌之邪神

    21世纪的黑帮老大,没想到被自己的兄弟话语吓得咳死。一朝重生到与他同名的南宫煜身上,南宫煜本是天羽王朝里一个小家族的的嫡系子弟,可惜丹田被废,一朝天才变废材,被旁系子弟害死。且看我手持弑神剑,身怀丹药与法宝,如何闯天下!
  • 太上纪元

    太上纪元

    一介凡人,却有颗不甘寂寞的心,踏足无限的世界,只是想看看更高处的风景——
  • 妖孽王爷:溺宠小萌妃

    妖孽王爷:溺宠小萌妃

    云染歌第一次鉴定出一个假古董,就被奇怪玉佩给带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臭地方,还惹到了未来的夫君。当然……走为上策!哼,不安分的王爷竟敢和别的女人谈、情、说、爱,让她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他坏笑着盯着花痴女,云染歌不屑一笑:她这种女人,你要是吃了她绝对塞牙!王爷妖孽一笑,揽过云染歌的纤腰:娘子,不如让你来当我的下饭菜?云染歌淡定摇头:王爷,我不认识你……他一把将她压上床:认不认识可不是你说了算……
  • 末世旅途:因果轮回

    末世旅途:因果轮回

    末世?末世算什么,他有蠢萌神兽在手,喂,蠢萌神兽快快使出你的大功,让这些丧尸们看看怎样才叫做真正的无耻!喂,你别动啊,我不就是出来跟蠢萌神兽玩一下丧尸吗?有必要这么生气吗,有必要吗?你看你那像糊了一样的脸,就跟黑炭似的。喂,君子动口不动手哈,啊!不要扯我衣服啊,小白,快来拯救你家可伶的主人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韶光尽付眼前人

    韶光尽付眼前人

    她是北地司令府不受宠的余家三小姐,被二姐赶到英国去念书。她一次见到他,在甲板上听到了不该听的话,他便威胁要把她扔到冰冷的大西洋里。可是等到船真的触礁沉了,头等舱里的他却又跳下海去救她。他救了她,她又拿家传的镯子换了药品保住了他受伤的腿,他们之间,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说不清了。他对她说的一句“别怕”,成了她心中最深的执念。可是再见面的时候,他却抓了她全家,在华丽的南方司令府的大厅里,他抓着她的衣领问她:“那时在船上,你是不是就预谋好了船到岸后就通知余家抓我?余溪颜,你怎么一天都等不了?”
  •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贪吃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要想改变这些坏习惯,养成爱动手、有条理、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仅靠简单说教甚至打骂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
  • 男妖祸祸

    男妖祸祸

    她是一名碌碌无为的当代大学生,她没有超高的智商和情商,更没有漂亮的脸蛋,甚至于她的感情是一片空白,但她有梦想有激情,活泼开朗,胆大果敢……当这样的她误入妖界,是坠入鲛人温柔的陷阱?是被困于狼王的枷锁?还是倾心于灵狐的深情?还是失足于蛇王的腹黑?以及萌哒哒的小奶娃卖萌攻势,女猪脚能否把持住?甚至美艳水鬼也来横插一脚,女猪大喊:“我上面有人,魔尊大人helpme!”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么多型的“美人”,女猪是尽收囊中,还是逃之夭夭呢?
  • 绝世丹尊:风华大小姐

    绝世丹尊:风华大小姐

    上一世,小药童逆袭成为丹尊关门弟子,尽得真传;这一世,小嫡女武力值爆表,搅动天下风云;病弱傲娇贵公子,本丹尊就不帮你炼丹治病,因为……本尊负责赚钱养家,你只需貌美如花……
  • 失败的游戏

    失败的游戏

    作者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在利用休班的时间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一位神秘的男人告诉了他这个宇宙最大的秘密。
  • 青春校园:冷酷少爷的百变妻

    青春校园:冷酷少爷的百变妻

    安若曦,在明世界排名第一集团安氏集团总裁的宝贝千金,在暗冷酷黑道女王,“血帮”帮主,人称“血蔷薇”,最为杀手最违纪的'情',她却有。冷泽宇,在明世界排名同安氏集团一样的冷氏集团总裁的儿子,人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白马王子,在暗嗜血的黑道至尊,“冥帮”帮主,人称“嗜血冥王”,自小冷漠的他,为了谁动情?视人命如草芥的他和桀骜不驯,任性的她。幼稚却真情的爱恋。不懂,却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