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友会由国会请愿同志会及各省谘议局组合而成。1910年11月5日,国会请愿同志会开会,决定重新组织政党,会议推举孙洪伊等4人为起草员,负责拟定党纲。1911年1月1日,在北京全蜀会馆召开发起会,到会者38人,由王敬芳宣布开会,推孙洪伊为临时主席。王敬芳宣读草拟的党纲后,由与会者讨论,因与会者多有异议,旋推吴赐龄、李文熙、席授、康咏、彭占元、汪龙光、王敬芳、陈登山、雷奋、罗杰、易宗夔、齐树楷、张之霖、李素、牟琳、江辛、孙洪伊等17人为修正员,负责审议事宜,党名也一直未能确定。与会者多是资政院议员,但康、梁一派也是重要参与者之一。孙洪伊曾致电梁启超“促定党名”,梁拟名为“帝国统一”。因避讳清廷之忌,孙洪伊等人未采用“帝国宪政会”之名,而改用“帝国统一党”。康有为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说:“宪广来书,言北中已改为帝国统一党,已注册民政部中。”当时流亡海外的康、梁对国内立宪派的组党活动仍有重要影响。
在帝国统一党成立前,北京已有四五个类似政党的组织存在。徐佛苏曾想联合诸党而建立一个大党。他致信梁启超说:“都中现在已有团体四五,其中主持者,均不过三五人,附从者不过数十百人,一筹未展,而攻讦之风已大著。识者深为忧虑。盖此种团体若不从速消除彼此意见,必日决裂,其流害甚于无党者远矣。然其欲消除,不能积极的锄而去之,当思所以揉而合之,且未入团体者,人才尚多,亦当冶之于一炉。故此次开联合会之时,万不能不组政党”。
5月9日,14省谘议局议长、副议长到京开第二次联合会,会议推举谭延闽为主席,王震尧为副主席,汤化龙为审查长。会议议题之一是筹组政党事宜。由徐佛苏从中联络,经过商讨,决定改组“帝国统一党”,联合其它团体,组建大党。会议推举黄维基、雷奋、张国溶、徐佛苏4人为起草员,负责草拟章程和政纲,通过定名为“宪友会”。5月30日,在松筠庵召开发起会,到会者53人,推谢远涵为主席,李文熙为书记。由起草员张国溶报告开会宗旨,大意谓:而今危亡之患迫而眉睫,政党之建立,当以救亡为第一要义。随后,全体公决会章,推举肖湘、袁金铠、康士铎、梁善济、陈登山、孙洪伊6人为临时干事,负责筹备成立事宜。
6月4日,在北京湖广会馆召开“宪友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者有百余人。推举谢远涵为临时主席,黄维基、李文熙为临时书记。第一项投票选举雷奋、徐佛苏、孙洪伊3人为常务干事。籍忠寅、李文熙、谢远涵3人为候补常务干事,并有干事若干人。第二项,由常务干事推定各科职员,计庶务员文耀;文书员李文熙、吴赐龄;会计员李素;交际员欧阳弁元、陈登山;调查员康士铎,何宗翰;编辑员王葆心、余绍宗。第三项,决定设总部于北京,各省设支部。各省支部发起人由各会员当场推定。于是,推定甘德蕃(广西)、汤化龙(湖北)、梁善济(山西)、袁金铠(奉天)、周树标(山东)、谢远涵(江西)、高登鲤(福建)、方贞(河南)、李良材(陕西)、蒲殿俊(四川)、汤尔和(浙江)、谭延闯(湖南)、何印川(吉林)、窦以钰(安徽)、籍忠寅(直隶)、杨寿篯(贵州)、伦明(广东)、马良(江苏)等57人,为各省支部发起人。
本部的组织初定以后,各省支部也相继建立。主要有湖南、山西、直隶、福建、贵州等省。
宪友会章程共25条,规定以发展民权完成宪政为目的。具体政纲6项:(1)尊重君主立宪政体;(2)督促联责内阁;(3)整厘行省政务;(4)提倡尚武教育;(5)讲求国民外交;(6)开发社会经济。
宪友会搜罗了大部分立宪派知名人士,是宪政党最大的一个。徐佛苏给梁启超的信里不无自得地说:“现在此会已成立矣。其总揽者,系三头政治,弟与雷继兴、孙伯兰当选。此会声势极隆,三数月之内,各省必皆有分会成立,且必有七八省全盛之势,在宣统五年之国会,必占大多数议席。若中央总部能主持得法,各省又不分裂,则真泱泱大党之风也。弟对于国事,原始终认为万无可救,然除却救亡之外,亦不可无事以送生涯,故此会弟亦愿视为一生之大举也。”立宪派对未来政党政治沾沾自喜、踌躇满志的意态,已经溢于言表。当时上海的《时报》评论说:“反复推寻,然后知该党所发表之政纲,不过表面上之揭橥,至其中之所难言者,则留待明眼人善为体会之而已”。隐约的透露出立宪派努力确立其独立政治地位的企图,并在未来政坛上大显神通的架势。辛亥革命后,宪友会分化为共和统一党和建设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