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成立,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组织基础。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领导了武装起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为了挽救清王朝的覆亡,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人,请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到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考察政治。考察之后,他们认为,君主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并可“消除内乱”。为此,清廷决定实行预备立宪骗局。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改革官制。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期限为9年,实则阻挠立宪,引起立宪党人不满,在全国组织了4次请愿运动,全国人民积极响应。1909年,清政府被迫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次年又在北京设立资政院,由钦定议员和“民选”议员组成。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下诏废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颁布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勖(皇族)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肃亲王善耆(皇族)任民政部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皇族)任度支部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皇族)任海军部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皇族)任农工商部大臣,宗室寿耆(皇族)任理藩部大臣,荫昌(满族)任陆军部大臣,绍昌(皇族)任法部司法大臣,梁敦彦任外务部大臣,唐景崇任学部学务大臣,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
内阁名单公布后,全国舆论为之哗然。立宪派尤为气愤,认为内阁13人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仅占4名,这同过去各部尚书满汉各半的规定相比,汉族大为减少,因而讽刺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建立,完全暴露了清廷假立宪、真集权的丑恶嘴脸。于是,一个要求撤销“皇族内阁”的请愿运动迅速兴起。
鉴于清廷倒行逆施,立宪党人相约提前进京,举行第二次全国谘议局联合会,商讨“倒阁”对策。因时局紧迫,到京代表多为各省谘议局议长或副议长。先后到京的14省代表计有:直隶阎凤阁、湖北汤化龙、湖南谭延闯、奉天袁金铠、吉林庆康、四川肖湘、河南方贞、陕西李良材、山西梁善济、安徽窦以钰、广西甘德蕃、福建刘崇佑、江西谢远涵、江苏雷奋等35人,“可谓极一时之盛光”。6月4日,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向督察院呈送《亲贵不宜充内阁总理,请实行内阁官制章程,另简大员组织》一折,请求代奏。该折强调指出:“立宪国家,重内阁之组织,尤重总理大臣之任命。其最要之公例,在不令组织内阁之总理归于亲贵尊严之皇族。此非薄待皇族,谓其无组织内阁之能力,实皇族内阁与君主立宪政体有不能相容之性质,势不得不然也……组织内阁之总理大臣,于君主无亲族之关系,倒一内阁,不过倒一某总理内阁,君主毫不受其影响。组织内阁之总理大臣,为密隶于君主之皇族,倒一内阁,即为倒一皇族内阁。皇族内阁而推倒,使臣民之心理忘皇族之尊严。君主神圣,必有不能永保之虑……”立宪党力陈皇族亲贵不应组阁的理由,但清廷为防范“权臣窃柄”、“鼎祚潜移”,拒不接受,未予答复。
6月23日,清政府颁布内阁属官官制,下设承宣厅、法制院、制诰局、叙官局、统计局、印铸局等机构,裁撤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查钦奉上谕处、批本处等衙门。并任命李家驹为内阁法制院院使,章宗祥为副使,吴廷燮、阮忠枢等为法制院参议,华世奎为内阁阁丞,赵廷珍为承宣厅厅长,杨寿枢为制诰局局长,宝铭为叙官局局长,杨度为统计局局长,陆宗舆为印铸局局长。这是皇族内阁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官制文件和任官的名单,与立宪派的要求差距甚大。
7月4日,谘议局联合会呈递《皇族内阁不合立宪公例请另组责任内阁呈》一折,请督察院代奏。重申“君主不担负责任,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唯一之原则,世界各国苟号称立宪,既无一不求此与原则相吻合”。立宪党奋起“倒阁”,但回天乏力。7月5日,清廷发布《各省谘议局议员请另组内阁议近嚣张当遵宪法大纲不得干请谕》,呵斥立宪党:“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载在先朝《钦定宪法大纲》,并注明议员不得干预……乃议员等一再陈请,议论渐进嚣张。若不亟宜申明,日久恐滋流弊。朝廷用人,审时度势,一秉大公,尔臣民等均当懔遵《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以符君主立宪之本旨”,至此,“倒阁”运动失败,清廷“预备立宪”的欺骗性暴露无遗。一贯思想保守的张謇也不得不承认清政府:“举措乖张,全国为之解体。”第三次请愿运动失败和“倒阁”请愿碰壁,使立宪派对清廷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因对清廷绝望和受革命影响,立宪党开始分化,使很大一部分立宪党人纷纷转向革命,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被迫改组内阁,授命袁世凯重组“完全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