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1日,清政府截漕粮一万担,并提出仓谷,救济苏、常留养之灾民。
15日,命侍讲何如璋充任出使日本大臣。
同日,李鸿章、沈葆桢奏请于福州造船厂设前后学堂,选派学生三十名分赴英、法二国学习制造与驾驶技术,派道员李凤苞、洋员日意格为监督。朝廷允之。
31日,朝廷命各地总督、巡抚严查所属各州县,不可隐匿灾情不报;对各省民教案件,持平审理。
2月:
4日,清廷赈江北、淮海灾民。
11日,清廷免抗、嘉、松各场未垦土地灶课(盐税)。
14日,命都御史景廉为军机大臣;命前藏济龙呼图克图,于达赖未出世以前,掌管有关事务,给予达善名号。
19日,命英桂为体仁阁大学士;载龄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免洪泽湖欠租。
3月:
17日,朝廷特谕:各省开垦荒田;禁止械斗;慎举劾(不要随意保举、弹劾);整营规。
赈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还籍饥民。
27日,免湖北欠赋。
28日,太后懿旨:梓宫(皇帝灵柩)在殡,皇帝冲龄(年幼),除朝贺大典外,其颁庆赏宴,外宾典礼,暂缓举行。
30日,刑部平反浙江人葛品连狱。
浙江人葛品连原系病故。因县令刘锡彤与杨乃武有怨,诬杨乃武与葛品连妻葛毕氏有奸情,主使葛毕氏毒死其夫葛品连,并酷刑逼供。杨乃武与葛毕氏被酷刑所逼,妄供因奸毒死葛品连。经浙江绅士汪树屏等联名呈控,降旨提交刑部重审。经刑部提集人证,并调取葛品连尸棺验明,实系病死,并非毒死。判余杭知县刘锡彤革职,从重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不准收赎。前杭州知府陈鲁毫无觉察,玩视人命;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世潼都曾承审此案,却草率定案;候补知县郑锡滜,经巡抚派令密查案情,却含糊禀复,均被革职。巡抚杨昌浚,“既不能实奏,又不能详察平反,甚至回护错谬,尤属非是”,“侍郎胡瑞澜,特旨交审后,仍草率奏结,大负委任”。杨昌浚和胡瑞澜,亦都被革职。杨乃武、葛毕氏无罪释放。朝廷特谕各直省督、抚此后务必督促属员悉心研究,以求情真罪当,不得稍涉轻率。
前有呼征呼图克图(藏佛)阿旺伊喜楚称坚赞因散放布施失察起衅,带印逃走,清廷将其名号、敕印一并收回注销,不准再令转世。后该呼图克图赴京呈诉,旋即病故。又据松淮奏称:现在众喇嘛等,禀诉已故呼征呼图克图从前劳绩及被屈情形。本日清廷命按照所请,准查访呼征呼图克图转世之幼子,仍掌该寺事务,并将名号偿还。
4月:
12日,琉球国因不堪日本之欺凌,派紫巾官向德宏到福州向中国求援。6月下旬,清政府派何如璋出使日本,办理琉球和中国关系事;并令向德宏回琉球。
12月7日,何氏抵日本东京,知日本已占领琉球,并欲夺为己有,即致书李鸿章,主张争回琉球,阻止日本野心之实现。而李鸿章认为争此弹丸之地,实属无谓,只予口头抗议,而无任何行动。至1879年4月4日,日本正式宣布琉球为日本国土,改琉球为“冲绳县”。
26日,清军刘锦棠、张曜部收复吐鲁番等地。上年10月。金顺收复玛纳斯城后,大雪封山,诸军难以越岭南下。阿古柏与白彦虎乘机移达板新城,于两山间,以大总管驻守之。阿古柏次子海古拉则日督万夫,赶造王府于吐鲁番,自己防守托克逊。白彦虎部马人得守吐鲁番。阿古柏驻喀喇沙尔,从中策应。至本月,冰解雪化,刘锦棠自乌鲁木齐攻达板,克之,擒其守将(酋长)爱伊德尔呼里,其余大头目,无一逃脱。张曜部自哈密西进,直逼吐鲁番。刘锦棠派兵会攻。马人得与缠回(回民之一部)万余人投降。清军收复吐鲁番满汉两城。刘锦棠乘胜再克托克逊,海古拉逃走。在清军攻克吐鲁番后,南疆八城之门户洞开,阿古柏见大势已去,在库勒尔于5月25日忧惧自杀。其次子海古拉扶灵西行,将抵库车,为伯克·胡里(阿古柏长子)所杀。伯克·胡里即于南疆称王,谓之“新夏普”。
本年11至12月,刘锦棠收复托克逊后进军追敌,白彦虎败走库车,清军收复喀喇沙尔城再追敌至库车,收复之。继而追击白彦虎于乌什,败之,收复乌什城。
30日,命刘锡鸿为出使德国大臣。
5月:
8日,除免台湾府属杂饷,赈内山饥番。
21日,台湾“驰猓夷”联合“野番黑夷”出“扰”,魁玉等领兵镇压。
29日,昭通、广南有众反清,清军镇压。
30日,因胥吏舞弊,清廷命各省整顿吏治;旌表安贫乐道之高邮增生韦弼谐。
31日,越南国王遣使进方物,清廷赠送缎匹。
6月:
6日,赐王仁堪等三百二十九人进士及第、出身、同出身。
本月,江苏、安徽二省蝗灾。
24日,日本国阻止琉球向清廷进贡。
29日,山西旱灾,清廷用京饷二十万两赈济。
30日,监利会众反清,被镇压;清廷拨库银一百二十万两解往西征粮台。
7月:
1日,以灾情迭出,朝廷诫臣工修省。
4日,赈福州水灾。
5日,光绪帝生日,至乾清宫受贺。
8日,皇太后懿旨:定(六月二十六日)行皇帝万寿庆贺礼。因山西大旱,谕曾国荃(巡抚):勤求吏治,清理庶狱,以迓和甘。
本月,驻日使臣何如璋奏请于日本各口岸设立领事。朝廷准奏。
14日,朝廷下诏:以工噶仁青之子,罗布藏塔布克甲木错,作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汗(行政长官)。
17日,广东北江堤决,连州大水,朝廷下诏赈抚灾民。
8月:
10日,左宗棠奏请于新疆设省立郡县。朝廷准奏。
11日,朝廷命各省修农田水利。
本月,拨海防经费移赈山西。拨天津练饷十万两赈济山西。免台湾同治十年供粟及糯米易谷。免江南上元等县被灾额赋十之二。留京饷漕折银,赈河南饥民。
9月:
2日,拨银四十万两,以七成赈山西灾,三成赈河南灾。并留江安漕粮输山西、河南各四万石,备赈。
24日,朝廷命刘坤一等,整顿广东捕务(缉捕)。
10月:
8日,罗田反清首领陈子鳌被捕杀。
12日,命前侍郎阎敬铭,赴山西查赈。
13日,申令禁止山西种罂粟,令改植桑棉。
15日,拨山东冬漕八万石,续赈山西河南灾。
18日,汉儒河间献王刘德,从祀文庙。
19日,光绪下诏求直言。
21日,朝廷派李鹤年赴河南查赈。
11月:
23日,清廷命各省安抚转徙饥民。
28日,增设京师内城粥厂(赈饥民之用)。
本月,驻英使臣郭嵩焘,奏请于英属新加坡设立领事。清廷同意。
沈桂芬与西班牙国使臣伊里议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
12月:
3日,刘锦棠完全收复新疆南路东四城喀拉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城(参见本年4月记事),12月中、下旬又收复新疆南路西三城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伯克·胡里逃往俄国,后被毒死。
6日,皇帝下诏各部、院:切戒玩忽因循。
8日,开掘山东漕运新河。
10日,朝廷谕督、抚、府尹:讲求吏治。
13日,预免山西河南被灾州县明年粮。
本年冬,拨江(江苏)鄂(湖北)漕米十二万石,赈济山西,并发库银赈济陕西。
本年,山西大旱,人相食。
开平煤矿局因河运煤炭艰难,修筑由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几年后又允驻美使臣伍廷芳之请,继续修造由煤矿直达大沽铁路,以英国人监造之。李鸿章亦赞成此议。有人反对。诏斥其妄。此为国内第三条铁路。
刘锦棠收复新疆,完全消灭阿古柏伪政权及其余部。
新疆自乾隆后,至于道光中期,有张格尔及和卓木叛乱,但不久亦被平定。中亚诸国布哈尔、浩罕、阿富汗、布鲁特、哈萨克等皆入贡称藩。西北边境乃告粗安。但浩罕国为回教国家,常以新疆不能独立为憾,常支持和卓木子孙侵犯新疆,只是并未成事。及俄罗斯侵略浩罕国,浩罕自顾不暇,已无力援助和卓木子孙。
同、光之际新疆回人之独立反清活动,系由陕、甘回乱引起。有陕回阿訇妥明,游于河、湟之间,回乱起后,妥明窃三妇人出关(玉门关),至乌鲁木齐,住清参将索焕章家。索焕章,系前甘肃提督索文之子,素有异志,师事妥明。妥明掌教演经,妄言祸福,回民多信之。同治三年(1864年)春,清乌鲁木齐都统借防饷勒索各州、县亩捐,其他知县均不从,惟迪化知州孔福从之。都统乃遣员搜刮,州役马全等为回民无赖,倚势苛敛,汉民怨愤,与马全等争斗,回败藏匿山中。适库车回民起事,清提督聂布冲派兵讨之,但其部下多回人,行至喀拉沙尔即溃散。索焕章手刃提督,并杀其全家,据汉城,推妥明为主,自称元帅,反清自立。9月攻陷满城。知州逃走。乌鲁木齐都统平某,盛服至满城议和,死于乱兵之中。索焕章之外,还有马福等,率回众攻陷奇台、绥来、昌吉、阜康、吉木萨、古城。继而攻陷吐鲁番、呼图、壁库尔、喀拉、乌苏。1870年(同治九年),阿古柏攻陷乌鲁木齐,妥明败走绥来,数日病死。1876年,伊犁土回攻陷九城,继陷塔尔巴哈台。
自乌鲁木齐乱起,北疆各地纷纷独立。徐学功起于迪化;赵兴体起于绥来;刘乡约起于河西;马进福起于古城;邓生玉起于奇台。此外还有张和、张兴率团民数千,与回众争战,先后殁于战阵。其中以徐学功最善战。
当北疆妥明反清与各地独立之时,新疆南诸城,亦相继独立,势力最大者有四:(1)黄和卓据阿克苏,自称土耳其斯坦王;(2)马福迪等据于阗。(3)阿布都拉,据叶尔羌。(4)布鲁特酋思的克据喀什。另有土回金相印,亦乘机起事。但诸回多乌合之众,清军守城,诸回亦攻之不下。金相印即乞师中亚浩罕国王阿来姆苦尔汗,又请浩罕国张格之子帕夏入新疆。浩罕此时,正与俄国作战,无力派兵相助,只派阿古柏,募兵六十六人,随帕夏入新疆南路。阿古柏原为浩罕国舞童,丰资秀美,多有谋略,入南疆后拥帕夏为汗,但帕夏耽于声色,不问军政之事,一切由阿古柏主持。金相印原为借外力以自重,见此,遂与帕夏冲突,而金失败。继之阿古柏攻陷喀什噶尔城,并击败黄和卓、阿布都拉,陷阿克苏、叶尔羌。帕夏因阿古柏专横,下令逮捕阿古柏。阿古柏攻陷叶尔羌后,即回军喀什,废掉帕夏,将其放逐于西藏,自立为毕条勒特汗。阿古柏称汗后,于南疆训练军队,禁止劫杀百姓,迅速强大。自同治六年(1867年)先后消灭南疆各部独立势力,占有南疆八城。于是北结徐学功,进击妥明。1870年妥明败亡,北疆乌鲁木齐亦为阿古柏所有。阿令回、汉民众改装易俗,效法浩罕国俗。继之因徐学功欲投效清廷,统治新疆,遂与冲突,双方战数月,徐败走南山。阿又欲据伊犁。俄国乘机出兵。于同年(同治六年)侵占伊犁。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陕回因左宗棠之围攻败走新疆,归服阿古柏。秋,悍回白彦虎,为徐学功所败,亦投效阿古柏。自此之后,新疆回众全归服于阿古柏。此前,同治十一年(1872年)俄国为排斥英国伸手新疆,独占对新疆之商务,承认阿古柏政权。阿古柏则阳与俄国订立通商条约,阴与英国达成谅解。次年(1873年),英人与阿古柏订立商约十二条,优待英国,排挤俄国,使俄国商务难以自存。因此,俄国转而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役。
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清廷命左宗棠于甘肃接济粮饷,命金顺迅赴古城,会合已在古城之景廉,规复乌鲁木齐;命张曜、宋庆驰赴哈密,会合哈密大臣文麟,剿办围城之回。因兵多粮米难继,左宗棠奏请裁弱留强,精简军队,左军裁去四十余营,只留湘军一百四十一营,约七万人;金顺于古城裁军三十余营,留四十余营,总计二万人。以此两部为收复新疆之兵。光绪元年三月(1875年四月),诏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刘锦棠帮办军务;以金顺为乌鲁木齐副都统(都统景廉);陕西巡抚谭钟麟督办西征军饷;裕宽、沈应奎管理粮台。左宗棠为此奏准借得华、洋商款一千二百五十余万两。光绪二年三月(1876年4月),刘锦棠率部西征,进行收复新疆之役。7月,攻克乌鲁木齐、迪化州、伪王城(妥明居地),新疆北路略定。阿古柏即增厚天山防线,据守南疆。
至本年(1877年)5月,刘又攻克吐鲁番与托克逊等三城。众回见清军不杀俘虏,并释放之,皆转相告语,延颈盼清军至。5月25日,阿古柏于库尔勒服毒自杀。其次子海古拉扶灵西行,将抵库车,为胞兄所杀(阿古柏长子)。同年11至12月,刘锦棠完全收复南疆各城,全疆基本收复;但伊犁尚在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