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00000035

第35章 每周的第五天……(1)

第十二章

每周的第五天……

而在Google,这条20%原则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尽管将每周的一个工作日拿出来做一件你(而不是你的老板)热切想要做的事情,不用担心诸如这个项目会不会赚钱、会不会变成成功的产品之类的庸俗问题。换句话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研发。

克利什纳 · 伯哈拉特(Krishna Bharat)是一名来自印度的31岁的Google软件工程师。2001年9月11日,他正待在新奥尔良一间旅馆房间里,观看在纽约和华盛顿发生的恐怖袭击的报道,心中充满恐惧。伯哈拉特不断地转换电视频道,疯狂地搜索网络,希望尽可能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在为自己的家人担心,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旅行计划泡汤,因为所有的航班都被联邦政府停航了。他很快就把自己专程到新奥尔良来参加关于信息提取的论坛的事抛在脑后,那些聚集到他的旅馆房间来的其他与会人员也忘了开会的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次继珍珠港事件以来对美国本土最严重的一次袭击上来。有时候伟大的创意就诞生在这样巨大的危机和灾难时刻。而对伯哈拉特来说,“9 · 11”就标志着这样一个新的开始。

用这个来自印度的年轻人自己的说法来讲,他是个“新闻瘾君子”。他阅读印度的报纸,观看印度的电视节目,同时也阅读《时代周刊》,还会跟与他同住的爷爷一起收听来自BBC广播台的新闻报道。伯哈拉特发现新闻检查制度和一些文化因素常常会妨碍新闻自由,很快他就形成这样的认识——如果想要理解某个事件,就必须了解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尤其是,当这些新闻与印度有关的时候。有一些话题对印度的新闻机构来说太敏感,他们不能公开讨论或是全面地报道这些事件,所以,每个星期伯哈拉特都焦急地等待《时代周刊》的到来。同时他也为自己的祖父随时了解当地和世界新闻的方式而着迷,而年轻时代的热情最终影响了他对自己成年之后要做什么的想法。

从佐治亚技术学院博士毕业之后,伯哈拉特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开始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DEC(数字设备公司)工作,在那里他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为AltaVista做顾问。这份工作加强了他对网络搜索的兴趣,这份兴趣是建立在他信息提取的教育背景之上的。在此期间,他遇见了Google的创办者。“我理解Google的技术和AltaVista的技术,而且我真的很喜欢拉里和谢尔盖以及他们的态度。”伯哈拉特回忆说。1999年他加入了Google,与同样来自DEC的一位同事一起创办了Google的研发团队。

在新的职位上,伯哈拉特需要负责多项工作,因为搜索引擎的许多领域还是从来没有开发过的。在研发团队中工作,也使他有机会将重点放在一些更长期性的项目上去,而他在Google的其他同事则需要完成一些现实性更强的任务。“我的研究工作是要了解数百万用户如何使用Google以及他们在使用Google时的行为。”

Google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伯哈拉特特别欣赏的:Google规定软件工程师要将自己时间的20%,也就是每周一个工作日,用在任何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上。这条20%原则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方式。布林和佩奇都认为必须要建立和保持恰当的文化,创造出适宜的氛围,使有才华的技术人员愿意在其中工作,并能够激发他们产生有突破性意义的创意。其他公司通常都不鼓励对边缘项目和想法的自主开发,这使那些有开拓精神的雇员想尽办法瞒着老板来偷偷进行研究。而在Google,这条20%原则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尽管将每周的一个工作日拿出来做一件你(而不是你的老板)热切想要做的事情,不用担心诸如这个项目会不会赚钱、会不会变成成功的产品之类的庸俗问题。换句话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研发。

这条20%原则在现代企业中并不常见,不过也并非没有先例。很多年前,3M公司,也就是消费品牌Scotch胶带的母公司,发明了一条15%原则来鼓励创新,规定它的工程师将工作时间的15%投入到他们自己选择的项目中去。对于3M公司而言,这些时间是产生梦想的时间。比如,即时贴的创意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发明的。而更直接促使布林和佩奇为自己的工程师们每周留出一天自由时间的原因还是他们在大学中的见闻。大学教师们经常是每周花4天在办公室里,而在第5天进行其他项目的研究。因为谢尔盖和拉里离开斯坦福创建Google公司以前,一直都在大学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他们将大学中自由和自主的学术氛围移植到自己的公司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这20%的时间是专门留出来让人们进行探索的,”伯哈拉特说,“人们在进行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工作,进行自己的研发,或者为一些自己充满热情的东西努力的时候,会更有创造力。这也为取得根本性的创新创造了机遇。”工程师们既可以选择每周用掉20%的时间,也可以选择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连续开发一个项目。“人们在午餐时间讨论自己正在开发的东西,就好像他们是自己的小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旦想法成熟一些,他们就会到一个更开放的论坛来讨论它——当然,也可以只在公司内部。”伯哈拉特说。

让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过Google内部计算机网络上的公告栏发布信息。不过,公司还设置了专门的同行评审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工程师们可以把自己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想法拿出来,接受大家的评价。“正面的评价意味着其他人愿意和你一起努力,而此时你就具备了将这个想法变成项目的先决条件。然后你就可以着手建设这个项目了。Google提供专门的渠道来促使这些创意在20%的时间内萌芽并在创意论坛中开花结果。然后,会有一些创意得到资金支持,而公司管理层会关注它的进展以确保其见到阳光。”伯哈特拉说。Google不会让它的员工在月光下自己在家里进行开发。这种做法的危险是,要么这个项目会因为缺乏资源而流产,要么项目成功而开发它的员工会离开公司,全心开发自己的项目。于是,Google将自由和资源都放在了员工手中。“从根本上讲,这是个非常棒的范例,它帮助许多Google的工程师完成了自己的创造。”伯哈拉特说。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伯哈拉特还在佐治亚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对新闻的热情继续高涨,并发明了一种新的“读报”方式。他希望看看能不能发明一个像网页捕获器或者网络吸尘器之类的东西,把分散的网站中类似的新闻报道集中到一个地方,重新打包,以方便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这是我对在线新闻的首次尝试,而当时并没有多少在线网络新闻来源。”他说。另外,伯哈拉特对于信息有着非常敏锐的注意力,他还擅长将信息按照容易读取的方式组织起来。他希望能够找出一个可以根据每个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调整的新闻组织方式,而不是为所有读者提供单一的新闻内容和设计。“我最初的想法是要设计出更好的新闻版式,我知道如何为顾客度身定做产品。网络新闻通常的格式是,你必须点击链接察看新闻,然后再返回。我对自己说,‘我能设计出更好的版式。’然后,我意识到,可以先观察人们的行为方式,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按照用户的喜好提前安排好明天的新闻版面。”

而在9 · 11事件后,时机成熟了——伯哈拉特在印度被各种新闻来源包围的成长环境,他就读于佐治亚技术学院期间对新闻的研究,还有Google 对20%自由支配的研究时间和创新的重视,为他展开研究提供了支持。当获得可靠信息开始变得重要的时候,他开始着手开发一个更好、更快、更简便的方法,帮助普通计算机用户,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发现世界上的人们都写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在他的头脑中,祖父在印度收听BBC的形象总是挥之不去。“世界上在发生这么多事情,而人们又持有这么多不同的见解:美国的观点,世界的观点,阿富汗的看法,欧洲人的看法。这太有魅力了。我认识到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我们想要充分了解的话题。”伯哈拉特说,“每一份报纸都为了呈现出好的内容付出了努力,但是他们要么没有时间,要么不感兴趣,来同其他报纸建立链接。而且新闻还具有时效性,所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不可能有时间去看其他人都是怎样报道同一个事件的。当然,当时的搜索引擎并没有提供让你找到其他相关文章的便利。如果成功,像我这样的读者,还有记者们自己,就都能够从这个项目中受益。因为过去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知道别人在写什么、说什么。特别是关于9 · 11这个话题,人们有那么多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去解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在任何时候,事故带来的损失总是令人心痛:在21世纪的头五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21万起,死亡约2000人,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事发之后每次分析这些事故的成因时,都要被归结为个人或者企业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本书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责任体系,将责任意识融入到我们每天的工作中,做到“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用责任心为我们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
  •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多学科视角下的薪酬理论的解析、我国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其发展、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内在作用机理分析、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框架和匹配模式等。
  • 基石

    基石

    本书从个案着手,特别邀请10位资深记者从典型企业的特色入手,深刻挖掘各典型企业的成功模式,透析企业的成长轨迹,并邀请10位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加以点评,使这10家典型企业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基石”般的企业面貌,诠释了新国企的内涵与特质。
热门推荐
  • 奇迹少年团

    奇迹少年团

    引子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载着七件神秘宝物的陨石,正以极速朝地球飞来。“轰”的一声响,陨石降落在沙漠中。七件宝物中的宝中之宝——超能量电池,拥有巨大的太空能量,它给其它六件宝物一部分能量。所有的宝物都被激活了,“嗖”一声,七件宝物在空中留下七色拖尾,飞向世界各处,等待幸运的人将它们带走,创造奇迹。
  • 宠兽大乱斗

    宠兽大乱斗

    某天早上,小夭意外获得了一只十分可爱滴“动物”,并认他为主了。又过了一些天,世界上竟多出来了许多拥有各种技能的动物,在人们发现如果让他们认主,他们的能力就会出现在他们主人的身上。后来,却发现这种事只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且年龄最小的只有虚岁十五,而最大的,也不过是十八……一夜间,所有人,不管是被认主的还是没被认主的孩子们通通回到十五年前——回娘胎的回娘胎,一岁的一岁,两岁的两岁,三岁的三岁……至于没有出生的嘛,则在某个混沌中沉睡着,直到该他们醒来时,才会从那“粘稠的”空间中进入各自的“家”。。。但这些被认主的孩子们中,又有几个或许是天赋异禀,精神力十分强悍的,竟保存了一部份记忆回到了十五年前!且看他们的命运在这番变化后,会有如何惊人的改变呢?!
  • 九月,爱如蜜糖

    九月,爱如蜜糖

    尚甜甜:我是人生导师桑田,又名“桑田大师”。我为自己卜算来了“饲主”,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卫珤珤:别听上面那女神棍胡诌。她对才三岁的我就下得了手,坑的我一脸血。爹妈不疼,男票不爱!韩无双:求问,同时养了两只任性,不兼容的小可爱,要怎么让他们和平共处?在线等,急!
  • 猫武士之陌路归途

    猫武士之陌路归途

    四大族群与黑森林大战过后,族群间暂时和平。可不久后,新的预言出现。被星族选中的两只小猫,能否阻止族群即将迎来的灾难......
  • 市井修真记

    市井修真记

    本书是一本现实性的修真小说,讲的是现代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为了给自己治病而踏上修真之路的故事,他经历了许多有趣而富有现实性的灵异事件。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于虚构的故事情节,最大程度的贴近真实是作者写小说的初衷,因为作者相信现实本身往往比小说还要玄幻!本书中所涉及的所有佛道修炼方面的人物、书籍及方法,都是自古流传的真实文献,不是作者伪造。书里面的故事十分贴近生活,可能读者自己也有类似的亲身经历,本书将带您进入现实中的修真世界。在此恳请各位读者收藏、推荐、评论,欢迎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欢迎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朋友!
  • 皇妃嫁到:王爷,别想跑

    皇妃嫁到:王爷,别想跑

    上古冰凰的后裔,却沦为废柴人人欺凌,宫宴上她以一支霓裳舞惊艳全场,从此他形影不离她九转神君是她意中人,她与天帝称为姐妹天地法则是他小弟手握神丹脚踩神兽将天地搅了个翻天覆地而他温柔的陪着她“从此风雨中你不再孤单,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陪着你”“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嫁给你”你陪我金戈铁马我陪你衣锦还家
  • 邪龙出渊

    邪龙出渊

    巨龙从大地的裂缝中飞出,蚕食着地面上弱小的生物们,其中被称为人类的种族几乎灭绝。但智慧的贤者在最后关头想到了如何克制巨龙的办法……数千年后在星罗大陆上生活着三个种族,人族,灵族,羽族。当时的智者,变为人族的人类却沦为了最低等的种族被驱使,奴役……因为在强者独尊的世界他们有着致命的才能限制!手持斩龙之剑却为黑龙之身的莫羽,如何打破这矛盾的命运拯救人族!本书等级制度:战士,战师,天师,战王,战灵,战圣,战尊,战皇,战帝,战仙,战神。
  • 男配别哭

    男配别哭

    所有喜欢看小说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所有男主都是用来给女主爱的,而男配们是给所有读者爱的。但是男配的结局往往很悲伤,于是读者们愤怒了,谁来救救我家男神啊,把女主大人踢出我们佩佩的心中啊。。。。。
  •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中,15位博学多才、个性迥异的国学大师们化身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将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他们的话语或洗练精粹、幽默风趣;或犀利深邃、发人深省,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豁达博爱的情怀中品读人生百味,学会自强不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古龙奇缘

    古龙奇缘

    新书《峰天传》已经上线,有喜欢东方玄幻成仙的朋友,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