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七载,清水湾“邵氏影城”竣工,堪称“东方好莱坞”;创立的“南国实验剧团”造就了大批影视歌坛巨星,被誉为香港演艺界的“黄埔军校”。邵逸夫用人有术,容人大度,帐下人才济济群星灿烂;自己更是勤奋有加,每天工作16个小时。然而,许多“孤寒”的轶事,又展示了这位大亨在商言商,不为旁人所左右的另一种心态。仰仗这得天独厚的千秋基业,“邵氏”从此独霸香港影坛,再露锋芒。
1957年邵逸夫一来到香港,就从二哥邵村人手中买下了清水湾这块地皮,着手建造“邵氏影城”。因为30多年的影业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质量的提高就只是纸上谈兵。拍摄影片要是没有摄影棚,等于工人没有工厂。“邵氏”要想在影坛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当时,清水湾实际上是座46英亩荒山,用邵逸夫的话来说,当时“如果在这座山上向四周开枪射击,都不会击中任何人”,可见其荒凉至极。邵逸夫买下这片荒山后,就将这座山头削平了60英尺,使高山化为平地,再在上面建立制片厂。这项工程,光是地价和土方就花费了近50万港元。现在,这座荒山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七年过去了,这个浩大的工程,终于如期竣工,邵逸夫盼望多时的“制梦工厂”,终于巍峨地耸立在清水湾的海滨。
“邵氏影城”是邵逸夫在香港鼎足影坛的基业,是他事业的组成部分。这座影城占地100万平方英尺,设置齐全,被人称为“东方的好莱坞”,是亚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这里面有现代化的摄影棚,有设置先进而又齐全的“彩色中心”,有功能完备的办公大楼。除冲洗拷贝的暗房和印刷厂之外,还有化妆间、服装间、布景间、木工部、泥工部、四幢员工宿舍、265套单元房、三幢食堂、一家“迷你银行”、几十辆交通车和邵逸夫那富丽堂皇的别墅。影城共有1500多名员工、无数的特约演员、100多匹良驹宝马、10万余件道具、94组高13英尺的衣柜、几十套价值几万港币一件的“龙袍”和数不清的古董、花瓶、钟表、陶瓷、酸枣木家具、字画摆设和价值连城的唐伯虎、赵少昂等人的字画“真迹”;此外,还有依山傍水,依地设景造起来的5条永久性的“唐街”、“宋城”等街道。这些街道上有四五十家店铺、100多块各种字号的招牌。还有遍地的“小桥流水”、楼阁亭台和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
总之,从彩色胶片的冲印,到海报的印刷,除柯达牌的底片需进口外,“邵氏影城”可以制作出任何一部电影来。
“邵氏影城”使“邵氏”的事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加上陆运涛遇难身亡之后,“电懋”也树倒猢狲散,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所以,“邵氏公司”现在是是独霸香港影坛。“邵氏影城”现在每年需要拍摄40部影片,才能满足市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邵逸夫的事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
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邵逸夫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培养新人,安抚人心,自己全身心地投入。
自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启发新人凌波,一炮走红之后,邵逸夫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深深地懂得,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青春年华和工作能量,毕竟是有限的。一种事业如果后继无人,那就等于坐以待毙。因此,邵逸夫便准备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本钱,去培养“邵氏”新人。
早在1961年,他就组建了“南国实验剧团”,由顾文宗任团长,为自己的“邵氏”培训演员。后来“邵氏影城”正式启用后,他又于1971年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艺人员训练中心”,由孙家雯主持,取代“南国实验剧团”,全面培训新人。
如后来的大才子黄沾,就出身于歌唱组;歌星罗文,出身于舞蹈组。华语影片中最伟大的男演员之一——周润发、执今日香港影坛牛耳的大导演杜琪峰、著名导演刘仕裕、歌坛巨星刘德华、郑伊健、“影帝”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和当年香港影界的中坚人物名气的王羽、罗烈、陈萍、何莉莉、郑佩佩、岳华、李菁以及后期的黄元申、米雪、傅声、陈观泰,还有现在依然是香港影视歌坛的中坚人物吕有慧、陈嘉仪、庄文清、郭锋、高妙思、招振强、许绍豪、吴孟达、林岭东、卢海鹏、邓英敏、伍润泉、萧健铿、“硬汉”形象的代表人物吕良伟、“永远的小龙女”陈玉莲、陈复生、吴镇宇、刘嘉玲、蓝洁瑛、黄伟良、陈堃等人都是大部分更是从“邵氏”的南国电影训练班里走出来的。
因此,邵逸夫创办的“演艺人员训练中心”,被人称为香港演艺圈的“黄博军校”。
除了演员之外,“邵氏”在导演人员方面,也是大力扶持,如刘家良、唐佳、吴思远、胡金铨等,都是在“邵氏”中锻炼出来的。
邵逸夫这样做,是一种商战的谋略,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比如,凌波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走红之后,在由岳枫导演的《西厢记》一片中,又让新秀方盈和李菁与凌波搭戏,在香港创下了六十万元的票房纪录,这就说明培养新人同样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拍摄了《西厢记》之后,在开拍《少年十五二十时》一片时,除男主角乔壮和金峰是老演员之外,余下的角色,全部由邢慧、赵心妍、潘迎紫、何莉莉、马绮美、樊梅生和陈鸿烈等一群新人担任,组成一个整齐的“青年演出班子”。影片上映后,同样是出手不凡。
后来在拍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时,邵逸夫还是坚持这条原则。“霍元甲”一角由他亲自点名,启用刚涉影坛不久的黄元申主演。黄元申出身于邵逸夫的“南国电影训练班”。他进“邵氏”之前,就曾跟一位姓孙的河南高手学过“少林拳”。入班以后没几个月,邵逸夫就把他编入“准星班”,后就与他签约拍电影。由于黄元申武功高超,“霍元甲”一角演得十分成功,结果让这部电视剧蜚声海内外。不过,后来这武功高强的“霍元甲”看破红尘,返皈佛门,中年出家修行,取法号为“释衍申”这又另当别论。但是,如果没有邵逸夫的发现和栽培,这个黄元申就是做和尚,恐怕也不会做得像今天这样风光了。
这些新人出道之后,都成为电影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他们都如众星捧月一般,聚集在“邵氏”的门下。所以,当年的“邵氏影城”可以说是明星如云,璨若星河。
六十年代中期,是“邵氏”的鼎盛时期,在以邵逸夫为总裁、郑文怀为制片经理的麾下,聚集的导演有王星磊、何梦华、汪榴照、吴家骧、岳枫、胡金铨、秦剑、徐增宏、高立、陶秦、袁秋枫、张彻、杨帆、潘垒、薛群、罗臻、罗维、严俊等人。旗下的男女演员增至一百三十多位,其中包括有名的李丽华、李菁、何莉莉、胡燕妮、秦萍、邢慧、关山、陈厚、张冲等等。真是新秀加宿将,济济一堂。风物宣人的清水湾,可谓人强马壮,群星生辉,聚集着港岛影坛一流的导演和一流的演员。有了这样一支实力雄厚的演艺班底,“邵氏公司”当然可以独步影坛,笑傲江湖,天下无敌了。
启用新人,培养新秀,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过人之处。后来,在留住人才,稳固军心方面,邵逸夫更是棋高一着,胜人一筹。
当时,“邵氏影城”竣工之后,邵逸夫为这些明星、名导和影城的其他工人人员,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邵氏影城”内有四幢宿舍,265套单元房,可以让这些人能安居乐业。后来,邵逸夫又耗巨资建造了一座皇宫般的明星楼。此楼取名为“敦厚楼”,让许多大牌明星,如后来的李菁、何莉莉等人都住在里面,每人一套,除房租免费外,连水电都由公司免费供应。这些明星除了在“邵氏影城”,还能到哪里去找这样既豪华又便宜的“巢”?
影城中开始只有两个大食堂,一到用膳时,尤其是中午,总是拥挤不堪。到了1962年,邵逸夫为缓解这种矛盾,又在办公大楼三楼的宣传部上面,连接天台的地方,又建了个“行政食堂”,专供办公大楼的职员进餐用膳。影城的饭菜既新鲜可口,又比外面便宜,收费极廉。同时,影城还每周免费发给员工六张饭券,每张一元二角,作为伙食补助。“邵氏影城”每月给员工发两次工薪,一到日子就发,从不拖延。所以,“邵氏”的员工曾为影城归纳了三大优点:一是空气清新,二是饭菜便宜,三是“出量”准时。这三大优点是香港任何一家公司无法企及的。
为方便员工,影城还和香港汇丰银行挂钩,在这里专门开设了一家“迷你银行”。所以这里的人们基本上不要上街走动。如果要上街或外出,公司专门有几十辆9座的“小巴士”,在市区来来往往,为员工提供方便。“邵氏影城”的这种“好事”,还让住在影城附近的大埔仔和西贡的市民们跟着沾光,他们同样可以享受影城提供的免费巴士。
影城除了周围宜人的自然环境之外,影城内的人工环境也非常优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木葱笼。影城专门雇用了周围农村中许多花工和女工,来这里锄草、修枝。除了这些花园、花坛、绿草和风景林木之外,影城中还有许多其它任何地方都少有的“景点”,这就是用来拍摄电影用的永久性的人工外景。这里有当年拍《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留下的亭台楼阁、杭州书馆、十里长亭和马府宅第……随处是小桥流水,一派苏杭风光,江南情调。后来在拍摄其他的影片时,虽然又移情换景,但旧貌还在。几番改造,更有几分沧桑韵味。在拍《保镳》一片时,花巨资搭建了一座巨塔,造了几处假山。假山背后又有一座长达百余尺的水泥铁架桥,是为拍《新独臂刀》而设的。这些建筑,既是“布景”,又是一处处赏心悦目的风景点。这些人工景点,虽然不能同《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怡红院”、“潇湘馆”等相比,但这里的景点却是在匠心独具的诗情画意之中汇古融今,集上下五千年,甚至是古今中外之大成,是名副其实的“大观园”。
当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是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更不要说那些古色古香的“唐街”、“宋城”和那些复活的“典当”、“钱号”、勾栏瓦舍、皇宫深院、茶楼酒肆——光一幅挑出杏林梢头的“酒”字幌,就会让人回味到那“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意诗情。
邵逸夫对在影城生活和工作的员工,更是关怀备至,每年都为这些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影城的资深编剧、老员工陈蝶衣曾有这样的 一段回忆:
有一天我接到了“照肺”通知,乃与几位同事跑上片 场,排队等候。政府派来的X光专车一辆,停在片场的门口。大家一一在表格上填写姓名、年龄,然后进入车厢,一脱再脱,裸露着上身作“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动作,以供机器透视。
这一次“照肺”,也许还嫌不够仔细。隔了几天,公司又通知我,要到卫生局机构去再照一次。于是一行十多人,又乘厂里的汽车出发,消磨了一下午,再作“暴露”。由此可见,公司事对员工的健康是关怀备至了……
这位陈蝶衣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现身说法,这不由得人们不相信。“士为知己者死”——有这样的老板,人们自然会为他卖命。人心都是肉长的嘛!所以,“邵氏影城”能聚集着这么多一流的演员和导演,这么多有才情,有专长的工作人员,何愁拍不出高质量的影片来。
邵逸夫既能“用人”,还能“留人”,更能“容人”——这种容人,是需要有气度的。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这是古往今来,许多能成大器者的经验之谈,邵逸夫也学了这一招,而且用得很活。
比如说,对前文提到的王羽,邵逸夫就是这样的待他。
王羽本是“邵氏”艺员训练班的一位无名小卒,因被导演张彻发现,让他主演了《独臂刀》一片而一鸣惊人,此后便成为红极一时的大牌明星。
但王羽自命不凡,脾气暴躁,喜欢寻衅闹事出风头。王羽喜欢打架在当时的香港是遐遇闻名的。但邵逸夫对他这种“短”,有时是听之任之,由他去吧。据张彻事后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一天,我在棚里拍戏,有人告诉我,王羽在砸餐厅,我走出厂棚门,那里远远可以看到餐厅。当时正见邵逸夫从餐厅门外经过,里面打闹声嘈杂一片。他徐步而过,目不斜视,充耳不离!”
张彻的这段回忆,实实在在地道出了邵逸夫“容人之短”的高明。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邵逸夫闯进餐厅,做出一种老板的样子,制止王羽,恐怕会适得其反:不是王羽“压而不服”,就是邵逸夫自己下不了台。
又有一次,王羽突然心血来潮,吵着要当导演,过过指使别人的瘾。但对这样的事,邵逸夫一开始却是死活不答应。这时王羽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他以“罢演”来相威胁。邵逸夫出于无奈,只好半推半就,答应让他当一回导演。不过,要让制片经理郑文怀亲自监视他,不要让他做得太出格而收不了场。
但是,王羽却得寸进尺,对这一点也不答应,便采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办法,忽然自行“失踪”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多日,没有“解冻”。最后,还是邵逸夫自己“屈服”了,答应了王羽独立执导的要求,不再派人监视他。这一下可遂了王羽的心愿,双方谈妥了条件,准备签约开机。谁知王羽却出尔反尔,再耍花招与手段,最终还是不辞而别地离开了“邵氏”。这件事只能是说王羽少年气盛,对不起老板邵逸夫,并不是邵逸夫有负于他。王羽的出走,并没有让邵逸夫失面子,反而留下了更好的口碑,失面子的应该是王羽。
当然,邵逸夫对待部下,也有“孤寒”(“刻薄、吝啬”的意思)的时候。他毕竟是商人,不过是“制片商”罢了。这里不仿举两个事例,来说说邵老板的这种“孤寒”。
有一次,大导演张彻带了一伙武师在外景地拍外景。邵逸夫突然心血来潮,担心在外景地拍片的“龙虎武师”吃空额,便叫一位女员工换了一大袋的“大饼”(硬币)到现场去派饭钱——每人两块,吩咐那位女员工要点人头算。
这一下可惹恼了这些武师们,他们认为这是老板对其人格的侮辱,便全体罢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张彻出面打圆场,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又有一次,高宝树在“邵氏”拍《凤飞飞》时,也闹过一次笑话。
那一天,片场食堂做馒头的师傅,因事请了一天假,食堂里没有馒头供应,剧务就签了一张采购单,到总务那里去20块钱,到外面去买一百个生煎馒头做道具,请邵逸夫批准。
邵逸夫接过采购单一看——不对呀,生煎馒头在片场食堂是卖“一毛钱”一个,采购单上写的“二毛钱”一个,而且还要去尖沙咀买,来回汽车烧的汽油再加上汽车折旧,那该是多少钱一个呢?邵逸夫盘算了一番,觉得这不仅不合算,而且是欺侮他不了解行情,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两个字:“不准”!
结果正式演员、特约演员、场记武师全都化好了妆,因等不到生煎馒头,戏拍不成了。但他们的折片的酬金还得照拿不误啊——就是这“不准”这两个字,白白地损失了“邵氏”一万多块钱,而他省下来的,仅仅是区区的二十元罢了。
这件事真的成了一个笑话。事后,邵逸夫自己也觉得好笑,笑自己“数口”太精了。
邵逸夫有时也的确是“数口太精”,精得别人无法接受——
有一次,大导演岳枫拍戏,找了编剧组的许国做副导演。由于许国当时是编剧,戏拍完后,制片部照例开了一张1000元的副导演酬金单,请邵逸夫批准。邵逸夫一看,眉头一皱,认为许国不应该领这种酬金,就果断地用蓝色铅笔在单子上写下了一行小字:“请与许国交涉!”
制片部的董千里就找到许国,对他说:“老板是叫你下厂去了解一些拍戏情况,不是叫你做专职副导演,所以希望你打个折扣,你就收800元算了。”
许国一听火了:“什么折扣不折扣,我不收不行吗?”说完就把酬金单撕得粉碎。
许国觉得这样还不解气,又说:“老板多千儿八百也不见得更有钱,我许国少千儿八百也不见得更穷!”
结果这件事传出去,实在叫人受不了。
是过,事后还是邵逸夫自己亲自出面安抚了许国。
又有一次,说的是程刚的事——据说程刚是向郑文怀通风报信,密报李翰祥“叛变”的人。由于他密极有功,自此之后,便得到了邵逸夫的重用,便提拔他为导演开拍《神刀》一片。
结果《神刀》一上市很走俏,上映不久,票房收入就卖到了九十七万。这时,邵逸夫就命令《神刀》收场,不要上映了。程刚一听,就去央求邵逸夫,让这部片子多放映一天,卖个一百万,让他过一回“百万导演”的瘾,但邵逸夫就是不同意。他不但拒绝了这位想当“百万导演”的程刚,还正颜厉色地对程刚说:“拍电影是为了赚钱,不是闹着玩的!”丝毫不肯通融。
结果让程刚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这件事,事后并没有被人当作笑话,大家心中都有数。邵逸夫即使能“容人”也是有分寸的。同时还要看对方是什么人。这一回如果是王羽,而不是程刚,也许事情就不会一样。
每年过春节,“邵氏影城”都要在春节团拜会,给每个员工发一个“利是”(也就是“红包”),而每个“利是”的信封上,事先都由老板本人亲自写好了各人的名字——邵逸夫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怕那些不知足的人拿了一份再拿一份。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个“利是”中的“内容”都各不一样,并非一视同仁。其中有的多则成百、成千,甚至至上万,少的嘛不过区区十元的“湿湿碎”——邵逸夫“心水清”也就略见一斑了。
说到邵逸夫之“孤寒”,还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件事来——
1980年8月的《南北极》上,就披露了邵逸夫的一则吝啬的笑话:
1970年,有一家养老院的老人,见邵逸夫每天都是乘坐劳斯莱斯豪华车,经过他们养老院门前。但是,有一次养老院收到了邵逸夫寄来的一张支票,上面的数额却是区区500元港币。这家养老院的负责人是人穷志不穷,就把这张五百元港币的支票,退还了大老板邵逸夫。让这位天天坐劳斯莱斯的大亨,在香港被贻笑大方。
但是,尽管邵逸夫有以上这么多“孤寒”的笑柄,有这么难免令人贻笑大方的“典故”。但是,在这几年内,清水湾的“邵氏影城”还是一方温巢,一树高枝,有许多名演员“有风来仪”,来“邵氏”择枝而栖。而“邵氏”对离他而去的演员、导演也并不人走茶凉,老死不相往来,只要他们愿再度和“邵氏”合作,或重返“邵氏”,邵逸夫都以诚相待,委以重任。
后来,像李翰祥、张彻这样的明牌导演,当初同邵逸夫反目后,甚至闹上了公堂而皇之。但当他们重返“邵氏”后,邵逸夫都能既往不咎,冰释前嫌,留下来委以重任,并且信任有加,一时在香港影坛传为千古佳语。
这也足见邵逸夫的“容人”不是一句空话。
据说张彻当年离开“邵氏”后,一二十年来,还一直住在“邵氏影城”的宿舍里。就是到台湾,自己成立了“长弓电影公司”后,在清水湾的“邵氏影城”里,张彻当年住过的那套房间还一直空在那里,为这位昔日屡建奇功的大导演来香港小憩时提供方便。所以,有些名演员,后来发达了,有了自己豪华的邸第住宅,有了自己温馨的家,但在“邵氏影城”的宿舍楼,仍然保留着他或她的房间,随时为他或她提供方便。像有名的女演员王祖贤就是一例。她虽然后来自买豪宅,但在清水湾仍保留着昔日的宿舍。可见彼此关系之密切。
正是有了这样的过人之招,所以,“邵氏”的事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顶峰,以至飞黄腾达,如日中天。
“邵氏影城”竣工的那一年,邵逸夫已经五十七岁了。此时他虽然是年近花甲之人,但他那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投入,是许多人无法相比的。清水湾影城的竣工,为他的事业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他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更是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的去打拼。
邵逸夫在谈到自己的这种人生态度时,他经常说:
“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永不会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刺激,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推动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恐怕这就是逸夫人生的“座右铭”。
邵逸夫是这么想的,这么的,也正是这么做的。1966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曾介绍过邵逸夫的“作息时间表”,现转录如下:
邵逸夫每天早晨六点钟便起床,早餐吃得很少,通常是进些面类,或饮些茶,然后打太极拳,接着沐浴更衣,读一两部剧剧本后,就坐劳斯莱斯直驱邵氏影城。
在九龙清水湾山道转一转,大概五分钟就可以到达影城,那时大概只有早上八点钟。接着巡视各摄影场到大约九点十五分左右,然后他整个早上的时间,便用来看影片,包括他的对手所拍的电影,和自己的公司昨天刚刚拍好的影片。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他就读剧本,一直到中午。
担任制片经理的郑文怀说,他的老板邵逸夫,时常向编剧提意见,也常向导演和演员们提示,如何把一场戏拍得更好和更生动。
“邵逸夫通常回住宅吃午餐,午餐时间很短,然后一定午睡半小时左右。醒来再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黄昏。除星期日以外,他的工作表都是周而复始,坐镇办公室。遇到星期例假时,他会看别人拍的影片。下午才到上海澡堂(一浴室名)休息,藉以调剂一周来的紧张,松懈一下精神。”
这张“作息时间表”是邵逸夫五十九岁时日常生活的梗概,是一位外国记者观察后的总结,基本上是客观的。
邵逸夫的日常生活的确如此,但大多的日子里,他的工作比这更紧张。这种单调的工作内容,又是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是一般的人,的确是难以接受的。但是,邵逸夫却乐此不疲。因为,邵逸夫不仅仅是把电影当和一种赚钱的工具,而是真正地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事业来追求。
他每天地真正的工作情况大致如下——
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每天工作的时间在16小时以上,而且效率是相当高的。每天,他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之处,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和电影打交道。有人曾说过,邵逸夫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从六十年代起,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曾接连看过9部影片。如果以每部影片放映的时间平均为100分钟计算,那么9部电影就是900分钟,就是15个小时。这种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真是一般的人无法负荷的。
平常的人看电影,也许是一种享受,一种消谴,或者是一种休息,而对他来说,却是一种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
邵逸夫也曾对记者说过:“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国语片、西片、日本片、西班牙片、印度片、意大利片、德国片、法国片、墨西哥片,我全部都看。”这其中还包括他的“邵氏”公司出品的好看的或不好看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甚至是次品和“流产”的,他都要毫无选择地一一去看。他要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去了解影业的行情,去研究人家是如何“做骚(”作秀“)”,去揣摩观众的口味,甚至去发现选题、构想和风格。所以,虽然他说“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其实是一种执着和投入的表现。没有这种执着就投入,就不会有他那名垂青史的事业,所以这并不是“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
在清水湾的“邵氏影城”里,有一间“试片室”,就在邵逸夫的办公室旁边。在试片室最后一排的右角上,有一张舒适柔软的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木架子,左角上有一张小桌子和一盏台灯——这就是邵逸夫的又一处特殊的“办公室”。他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几乎是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他就是坐在这张沙发上,看了一部又一部的影片。至于他一生当中看过多少部电影,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定清楚。
邵逸夫在影城的山顶上,有一幢富丽堂皇的别墅,别墅下面是一个仿制的颐和园。但是邵逸夫却很少住在这里,他大多数的日子,都是住在影城附近的一栋公寓里。只有远道而来的朋友来了,他才在这里设宴款待这些风雨故人。但每次开席之前,总有一个保留的“节目”,那就是由自己亲自陪同这些人,到试片室去看电影。这是他欢迎朋友们的一种最好的、也是最特殊的礼仪。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大多数的日子,他都是一个人在这“特殊的办公室”里,坐在那张沙发上,单独地沉浸其中。如果有人找他,来了电话,他才起身,到试片室左边的角落里去接电话。那里装了一部电话,而他身边是没有装分机的。直到七十年代末,这里才装了一台分机。这时,他才可以坐在这里接电话了。不过接电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没有离开银幕。
沙发旁边的那张小桌子,是为那些导演和场记们提供的。在放映自己公司制作的、第一次做了后期的拷贝时,邵逸夫都要把那些导演和场记,还有其它的工作人员叫到身边,在这张小桌子上,记录着影片中某个不成功的细节和他的意见,他的很多成功的“灵感”,都是坐在这里诞生的。
试片室里放映的技工分为两班,轮流工作,从早到晚随时开机。放映室的场面比一般的影院的要大,因为要随时准备几部不同的片子,邵逸夫想到看哪一部,就放哪一部。
有时在早餐以后,邵逸夫也会走出影城,到外面的电影院去看一场早场电影。有时在下午四点钟以后,还要出去看一场。因为每天下午的四点钟,他总要喝奶茶,吃三明治,这是他在南洋生活多年养成的“英式”生活习惯。这时,试片室里往往在放映“邵氏”的新作品,这个时间,是导演们试片的时间。每当这时,他就不会去外面的影院了,而是和导演和演员们在一起,看自己的作品。这时试片室里虽然挤满了人,但邵逸夫一进来,放映室里那种嘈杂之声马上消失了。所有的人会平声息气,全体起立。这时,邵逸夫总是客气气地招呼大家坐下,他自己也坐到右边角上的那张固定的沙发上去。如果这时有谁坐在他的前面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是很不高兴的。他知道这肯定是哪一位刚来不才不久的新人,不懂这里的规矩,所以他也从不发火,或当场叫人把那人“请”开,而是事后再去过问一下。这样,下次他的视线就没有人敢挡了。
电影看多了,邵逸夫便探索出一套制作影片“快捷方式”来——这种“快捷方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无非是模仿或者是抄袭。
他曾坦率地说过:
“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小说改编成剧本?而且市场也比美国片小得多,哪来的时间和金钱去创作?抄得像模象样,可能是一部卖座的片子,最怕得不三不四。”
邵逸夫在商言商,敢于实话实说。坦率得让人吃惊。
事实上,当时香港拍摄的那么多影片,其中有许多影片都是外国片和旧中国三四十年代国产片的翻版。只不过是那些制片商没有勇气承认罢了。
当然这种“快捷方式”也有山穷水尽走不通的时候——后来,在“邵氏”大拍武侠片、功夫片时,他曾派人到日本去大量收购盲侠和武士道之类的影片作参考,又想用国外的《Red Sun》(《红日》)为蓝本拍摄香港的超级巨片。不过他最终没有这么干。这时,编剧部的那个许国——就是前文那位让他“打折扣”领八百元副导演酬金的人——向邵逸夫泼了一盆冷水。
许国说:“那些影片里的演员,有法国的阿兰·德龙、美国的查理士·布朗臣、日本的三船敏郎……我们有这种演员吗?”
邵逸夫听许国这么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最后只好知难而退,改编的计划不得不放弃。为了争取香港电影市场,他们公司只好把《Red Sun》原片印上中文字幕,译作《龙虎群英》上映。
不过,邵逸夫通过观看大量的电影,悟出了许多新道道来倒是事实。
当时香港的影坛,正是黄梅调的天下,几乎是“无片不黄梅”。但是,邵逸夫也知道“久盛必衰”是一种规律。“黄梅片”看多了,观众总有一天会腻味的,就像天天吃肉的人想吃吃青菜一样。
那么,下面又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什么样的“青菜”呢?
这时,邵逸夫又坐在试片室里,边看电影边琢磨开了。边看电影边琢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