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是家门外众多野猫中的一只。别个都长得灰不溜秋的,唯独它通体漆黑,毛色油亮而体格肥壮。盖因其吃食凶悍,一身霸气。别说兄弟姐妹,它母亲也常被它拱到一边而莫之奈何。老陈因此唤它为无良少年,简称“无良”。
老陈是我邻居。我俩都是这群野猫的施主。但我喂猫半是寄兴,半是怜悯。老陈则是个发自肺腑的爱猫人。每只猫他都起有名字,准确辨得出谁是谁的母亲或姨妈,谁谁的性格又如何。有回他问我的猫粮是什么牌子的,一本正经告诉我:小心有三聚氰氨。他不光精选猫粮,还常和太太用鱼熬汤,做一大盆面糊飨猫。
若不是老陈,“无良”恐怕早就归阴了。
那天我发现“无良”不来抢食,萎靡地缩在我家窗下草丛里,向着我声声哀唤。靠近一看,不禁头皮发麻。这家伙右前爪上竟套了个鼠夹大的铁夹子——后来老陈查明,有人在小区铁栅外放着不少铁夹板捕猫。怪不得有些猫喂着喂着就销声匿迹了。“无良”力气大,生生把铁夹从板上挣脱下来,却挣不脱牢牢夹紧爪子的铁夹子,带着它一颠颠地跑。若不及时解救,保得定最终会死于伤口感染。它那凄哀的叫,就是向我求救吧,可我靠近它时,却又本能地拖着夹子乱躲。我立刻找到老陈。老陈咝咝地抽了半晌冷气,恨恨地跺一脚:什么该杀的东西,干这种坏事!随即回家找来两副帆布手套,让我戴一副,并拿着抄鱼的网兜将猫抄住,他则用编织袋裹住“无良”,送宠物医院去想办法。可我刚一伸网兜,不解人意的“无良”就猛地蹿向花木丛中,很快就啪嗒啪嗒地没了声影。接下来的两天里,受惊的“无良”竟再不出现。我放弃了寻找,并努力不再想它,脑中偏反复浮现它的哀鸣和拖着铁夹笨拙挪动的惨相。老陈却不肯放弃。白天黑夜,花丛草堆,隔一会就四面八方到处去找,那声声呼唤听着比“无良”还焦灼。
不意一天午休后,老陈竟抖着只铁夹向我大叫:“无良”得救啦!原来,老陈终于在一墙洞里发现了“无良”,便用鱼把它诱出来,一个饿虎扑食,竟把它按住。立刻狂呼我来帮忙,可我在楼上睡觉,浑然不知。还是老陈太太飞速拿来块床单裹住“无良”,老陈用老虎钳费了老大的劲,总算把铁夹取下来……
唉,“无良”何辜,蒙此劫难。无良又何幸,遇上老陈!
下套夹者,真该来看看这一幕!你可以不爱猫狗,甚至恨它,但不可馋它、害它;须想想,它不仅是条与你无害的生命,身上还投聚着别一个甚至一群人的情感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