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500000042

第42章 人生修行法则

佛法课程与世间的普通课程不同,包含佛教最重要的“闻思”,“闻”是听闻佛法,“思”是思考佛法。闻思明白以后,按照佛陀教导给我们的方法去修行,这就叫“闻思修”。

通过“闻思”修什么呢?佛法里有很多教导我们净化自己的身体、语言、心灵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约束我们不去犯错误,比如杀生、邪淫、妄语、偷盗、饮酒等。不让我们身口意犯这些错误的要求和方法,通常被称为“戒律”,经律论三藏里的“律”就是在强调这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修行必须要足够的定力,不是光说约束自己就可以做到,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通过种种约束的方式和方法。《大藏经》里的经文有很多是在讲解“定”。我们可以看到,经文里有很多故事是讲佛陀当时怎么修行,并告诉我们应该按照佛陀的方式去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内心远离外在红尘的嘈杂和干扰,远离我们内心那些负面的情绪,特别是妄念。破除这些妄念的方法以及能力,在佛教上我们称为“定”或“定力”。

那么经律论的“论”在讲什么呢?是在讲智慧的部分。通过智慧破除我们从无始以来对外在容器(包括自己身体在内)和对万物的执著,也破除无始以来内心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我”的执著。打破这些执著,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本质,这些理论和方法叫“论”。

经律论,简单一点讲,就是要破除我们的贪嗔痴,破除贪嗔痴需要靠修行戒定慧。所以,闻思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不闻思佛法我们就不知道这些方法。

我们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把《大藏经》里的经律论加上密续的二万一千个法门,一共八万四千个法门一起来修,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这个智慧。那么,有没有一个适合我们现代人修行并成就的方法呢?释迦牟尼佛针对不同众生所传授的伟大而深奥的佛法,在经历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岁月后,由历代高僧大德进行总结,传授给我们现代人一些适合的修行方法,这些方法在藏传佛教的教育里叫“诀窍慈悲传授法”。现代人生活在浊世里,很多人寿命短暂、疑心病重、杂念多、非常迷茫,“诀窍慈悲传授法”是比较适合的。

还有一种是“高谈阔论”的大学者式的传授法。这比较适合出家的法师。寺院的出家法师要从每部经典去探讨,然后依照次第去学习。从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到菩萨戒,所有的“律”都要一本一本地学。学“经”也是这样,学“论”也是如此。这些出家法师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来探讨佛理,而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太遥远,也没有这样的时间。

适合在家居士的,是“诀窍慈悲传授法”,能够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中学到佛法的精华和诀窍。这些是借由历代高僧大德的慈悲和智慧浓缩所起来的。“大圆满法”符合这些特点,短小、深奥、精华,不缺任何一个义理,没有任何的盲点。

当然,不管你用任何的方法,如果不去用心地听闻佛法,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弟子还是很困难。特别是,如果你不去听闻佛法,要想实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去听法师们和上师讲佛法,平时自己阅读佛经,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佛法知识增长,让我们在修行时有所依据。如果没有很好的闻思,就没有所谓的修行,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修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如果没有闻思,即便你经常拜佛,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拜佛、你拜佛的这些动作到底是为什么而做。不理解这些,拜佛就成了一个表象;理解以后,你才体悟到拜佛的这些动作蕴含了很多深奥的佛法。

听闻佛法是有功德的。即便只听到四句佛法,所获得的功德也是非常殊胜的。佛经里讲到:“所有的布施当中,法布施是最殊胜的。”所以,每次听闻佛法要抱持珍贵之想,且一定要知道,能来这里听闻佛法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所发的愿力——希望生生世世能够遇到正法,才有如此殊胜的机会。

听闻了佛法,你才有机会去思考,思考后你才会去修。同时你们要这样想:我来这里听闻佛法,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听课,希望它能成为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脱离轮回的种子。希望我所听闻的佛法是为众生而听,是为所有众生成佛而听。这样你在一个短暂的听法过程里,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到智慧就都具备了,也就是说,具备了圆满六度的修行。有了这样的发心,听闻佛法就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佛陀深奥的教法,由此佛法的真理改变我们的内心。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热门推荐
  • 兄弟战争:风信子的私语

    兄弟战争:风信子的私语

    “祈织,祈织哥哥,你等等我。”“风信,你要学会自己走。祈织哥哥有喜欢的人了。”那年,父亲因欠债而坐牢,原告律师朝日奈右京。那年,从小玩到大的哥哥有了自己的初恋。那年,母亲车祸,她孤身去往别的城市,易去容貌,化作他人。考上明慈大学,应聘地第一份兼职工作。就是朝日奈弥的家教。再次相逢。是报复,还是又一次沉沦。(虐文,HE,BE不定。不黑绘麻。只看黑原女主的请绕道)
  • 没什么能把俺击退

    没什么能把俺击退

    青春喷薄如火,热烈如血,是与脉搏一同律动的存在。青春洋溢了整个花季,用满腔的热血泼墨我们不羁的青春。如果不能人生辉煌,那也决不让青春暗淡。侃一侃,那些年我用生命维系的人和事。
  • 原来我深爱

    原来我深爱

    这算什么事?父债子还,要我以身相许作抵债?那就做个样子从了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是,人家……
  • 迷熏馨香:欢喜冤家

    迷熏馨香:欢喜冤家

    “别人怕他,我可不怕。”这是她在他身边的人第一次警告时说的。“你若敢离开我就杀了她”他邪邪的一笑。“别以为你能困住我一时,就能困住我一辈子,这天下还没有能困得住我的事或物,我若想走,没人能拦住我哼!”《迷熏馨香:欢喜小冤家》作者月夜苏雪
  • 中国式商务应酬细节全攻略

    中国式商务应酬细节全攻略

    生意场上,决定成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等硬实力,商务应酬等软实力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商务人士需要不断锻炼提升自己商务应酬的能力,做好应酬中的每一个细节,看透应酬中的潜规则,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发挥自身的性格魅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轻松博取自己的商业利益。
  • 宾退随笔

    宾退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线万金

    一线万金

    这是一本电话销售新人的入门培训用书,同时也适合电话销售一线的销售人员、开展销售业务的呼叫中心坐席员、销售管理者、培训师等使用,可作为沟通培训,服务性企业的内训教材。工具化、实战化、系统化,让您的职业生涯从此发生实质性改变。
  • 婆媳大战:我的豪门婆婆(完结)

    婆媳大战:我的豪门婆婆(完结)

    自古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咱婆婆不同,她高贵大方气质好,可是野蛮泼辣也不少。她能文能武更能打,可更阴险狡诈是非多。譬如说,她放个屁,也可以硬赖人家身上,把人骂得狗血淋头,无地自容,面目全非,最后还得乖乖认账。这种婆婆,不斗斗,不治治,怎么行!可是,像她那样精刮的一个人,要治治,还真是个伤透脑筋的难题。弄不好,反而被她整得惨不忍睹!
  • 宿命之恋千年缘今生恋

    宿命之恋千年缘今生恋

    千年前,妳救了我。千年后,我已成妖。千年前的缘,这一世的相见,原来是宿命,让我们相爱。
  • 双面公主or复仇女神

    双面公主or复仇女神

    在她7岁的时候,就已经没了一个完整的童年,没了父亲的疼爱,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女人........后来,她变得强大起来,有着双重性格的俩个人,对朋友热情,但对伤害她和她身边的人却是冷漠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