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却受到个人生长过程、年龄、人格特性、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不同年龄对待死亡会有不同的反应。儿童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所以,不论他们面临到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或是他所爱的人即将死亡的事实时,他们都会有适应上的困难。3岁~5岁还不懂得死亡的涵义,认为死亡只是一种活动的变化,过些时侯又回来了。5岁~9岁开始了解死亡是一个人的终结,并没有忧郁的心境,而是将死亡拟人化,视死亡为“恶魔来把人抓走了。”9岁以上则对死亡的认识更趋向于真实,他们会陷入无限忧郁之中,尤其是看到父母整日愁容满面,经常和医生窃窃私语,更加重他们的内心不安。青少年在生命力旺盛期,他们不会想到死亡,认为死亡对他们是那样遥远,很少思索死亡,所以当他们面临死亡现实时,更易受到伤害。成人有逃避或漠视死亡事件的倾向,他们常常恐惧死亡。老年人多能应付最终的死亡,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其他各种不同的丧失,例如朋友与家人的死亡,各种身体功能的衰退,主被动角色的变换等。因而大多数老年人不再害怕死亡的发生。
各种不同信仰者,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佛教对死亡的定义是,切断活下去的能力,而活下去的能力不是全部被摧毁,只是转换位置或者说转入另一个形体继续作用。他们信奉的是宇宙运行不变的法则,认为一切现象只是暂时存在的,生命也是动态的,生命由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不断在变。死亡并非消灭,也不是失去一切,死亡只是把人送至另一个更高的清灵境界。道家认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就是认为死生循环往返而已。儒家极为重视死亡,有曰:祭如在,祭神如祭在。就是把已故的亲人当做仍然活着一样来看待。天主教认为:生是投宿旅馆,死是回家。主张死是永生的开始,一个人不死则不能永生。所以说人之死亡只是相互暂时告别,死者是上天国,相信大家都能在天国见面,因此在追悼时不必啼哭。基督教认为,信仰可以超越死亡,亦能追求幸福,且此种幸福不因死亡而结束。还认为死了的人将来一定要复活,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辩证唯物主义并不相信人可以死而复活,只认为人的精神是永恒的,所以更重视人“生”的价值。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还有一首诗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最后一句是: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死观。
总之,各家都认为死亡是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而也就提出了如何对待和关怀濒临死亡的病人问题。
一、对死亡看法的历史演变
100多年来,医护技术的提高,延长了人的寿命,如我国50年前平均寿命是30岁左右,如今平均寿命已达73岁~75岁,死亡只是在使用多种医疗技术治疗后无效才会发生。100多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着人们对死亡的态度。
古希腊柏拉图主张不能延长痛苦人的生命;古罗马人追求快乐,主张不能治愈的人,应该自杀。到了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突出了死亡的宗教意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延长生命是医生的艺术,能尽量延长生命是医生艺术高超的表现。17世纪学者认为生命是人的基本权利,反对无痛苦致死术。19世纪,提出生命的价值在于尽可能长期活下去。20世纪初期开始,把预防疼痛与延长生命技术连在一起,仍以医院应设法延长病人生命为主导看法。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安乐死”的问题,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志愿者协会,1970年荷兰法院决定医生帮助病人自杀不是犯罪。1990年,人们开始尊重临终病人的愿望,让他们选择临终前一段时间内的需求,并进行先进的技术指导。
二、临终关怀发展史
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起源于中世纪,Hospice当时是指朝圣者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驿站。后来引申其义,指在一个组织的安排下,制定一套有计划的医护方案,用以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路途最后一站的人。美国学者提出:临终关怀就是和即将死亡的病人共同分担人生旅途的问题。
临终关怀最早由英国伦敦桑德斯博士倡导的,以后传入美国,现在世界上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的临终关怀组织的国家或地区已达40余个。
桑德斯博士在33岁以前是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由于经常接触垂危病人,而且看到这些病人在医院得不到恰当的护理,同时家属们也不知道如何照顾在家中濒死的病人。所以她体会到这些濒死的病人及其家属,在病人死亡前后,都需要精神支持与心理辅导。经过7年的医疗专业训练,终于在1958年于“圣乔瑟夫临终关怀机构”开始了她的工作,1967年她在伦敦创办了圣克利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
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3月台北马偕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幢临终关怀安宁病房,由此开始了中国的临终关怀工作。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临终关怀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是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关怀,他和医疗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临终关怀组织与传统的单纯以诊断、治疗为主的医院大不相同,临终关怀组织的目的是希望为人类的死亡灌输“尊严”的观念,使每个人都能“好好地死去”。为此要建立起一套特殊的休养和照顾方案,去帮助那些垂死的病人,让他们能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免于肉体的痛苦和心理的恐惧,在感情上得到更多地满足,过得更有意义。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临终关怀也为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照顾。因为当一个病人处在临终弥留之际,他的家属的悲伤也是很大的,有时还超过病人本人,因而对其家属也同样需要各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与关怀。临终关怀组织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不以护理人员的想法,而是尽量按照患者和家属的愿望来进行照顾病人,而且是以整个家庭作为关怀的对象,这是尊重生命的表现。
新加坡临终关怀组织提出如下的临终服务内容:
①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之下,为垂危病人及家属提供适当的照顾、服务及心理的支持。
②教导医院人员在进行临终病人的照顾工作时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学知识。
③研究病人在生命末期的病痛原因及其他症状,并继续加强照顾的提供。
④透过训练方案推展家庭护理小组工作,加强医院、家庭和临终关怀组织的联系。
美国新港临终关怀机构提出他们的宗旨是:我们照顾的对象是那些身处癌症或患有类似疾病,身心正遭受剧痛折磨的病人,以一套经过专业设计的方案,去满足各年龄层的临终病人在垂死前身体及心理上的需要,通过技巧性的医药治疗及护理照顾来减轻病人身心上的痛苦及不安。从这一段文字,我们会更了解临终关怀组织是怎样的组织。
四、护士在临终关怀中扮演的角色
随着护理专业发展成为更独立的学科,已经扩展了护士的角色和技能,使护士在临终关怀工作中成为主要角色。临终护理是现代护理中的一门新分支,此时,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不仅提供身体护理需要时间,还要帮助病人脱离痛苦和恐惧,和病人进行感情和语言的交流,倾听病人的诉说。
今天的护士,对临终病人所做的不仅是提供给他们舒适的护理,还帮助病人决定未来,帮助病人面对死亡做出选择,与病人及家属共同讨论临终护理计划,教导病人如何看待姑息疗法和疼痛控制,帮助病人澄清对护理技术的理解,参与对临终病人总体对策的讨论。这种扩大了的护士角色,要求护士需得到更多的培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在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服务。(韩筱玉)